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纲要

苏厨 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纲要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苏颂和晁补之当年曾因为对辽态度过于“软弱”,而被赵顼贬去了工部,可如今朝中的“辽国通”,只有苏颂和苏油拿得出手,于是诏命复苏颂同知太常礼院,与苏油一起应对辽国使团。

这个命令很不合理,司马光是老礼部,立刻上书反对,说苏油乃国家四朝元戎,功勋素著,不当陪侍外臣,以免被辽人看轻。

不过这封章奏依旧还是给高滔滔留中了,并且单独召见了司马光。

迩英阁,赵煦坐在帘侧,低头看着几案,面无表情。

司马光对太皇太后迟迟不下达对苏油的任命有些不满:“苏油虽然年纪尚轻,然历仕四朝,平生未见些许私心,老臣曾有人才四论,如苏油者,可谓德才兼备。”

“然其为人淡泊谦冲,不羁进退,故少有在朝,每于外路忧患之地,为大宋消弭祸患。”

“更可贵者,不但所在优能,亦可衷济朝堂,凡所建言,发必有中。”

“即论其资历,亦非可弃置之人,朝野闻其朝命,皆额手加庆,喜朝廷得人。”

“入朝两月,与臣及吕公著御前论对,太皇太后与陛下亦察其能,数加赞许。”

“然至今不见下敕,而臣闻其所事者,或以内宫官产羁绊之,或以引伴之职辱毁之。”

“我朝干梁华翰,岂能作家奴引伴之用?臣深为太皇太后与陛下痛惜!”

“若无职位置之,则臣请避位,充御史中丞即可,老臣愚钝尸位,实耻列明润其前!”

赵煦抬起头,好奇地看着面前这口沫横飞的老头,对他的观感立马爆表。

老头说的,其实也是他早想要说的。

却听帘后轻咳一声,赵煦赶紧将头低下,重新摆出一副木偶的表情。

高滔滔似乎在斟酌言语,片刻之后才说道:“学士想岔了,苏油所为,实乃重务。”

“宗室勋戚之乱,自古不绝于史册,立国百年,人口繁衍,已经成了大宋的负担。”

“然安石相公当年削减宗室用度、恩荫,于帝室五服之外,不闻不顾,却又岂是人情?!”

“当年宣德门外皇宋宗室拦王相公马头而哭,朕在深宫,却也听闻!”

“于是司徒请立皇家理工学院,以授其技;纳之四通诸产,以立其业。”

“以宗室之尊,执四民之末,所幸二十多年下来,也能自立。”

“然司徒说宗室仅自立尚且不足,当与国之四民同,税赋有当输,劳役有当服,如此赵姓宗亲,方可为天下表率。”

“《伦理训类》言语简白,老身也看得懂,其中一句‘冠冕有加,必承其重’,老身深以为然。”

“因此析分产业与宗室勋贵自持,正是造我皇宋百代之基。”

“虽至亲产业,与民同赋,朝廷岁入,可因此年加六百万贯。”

“学士,司徒支持我此举,难道,你不愿意支持我此举么?”

司马光这一刻真的感动坏了,俯身施礼,声音中都有了些哽咽:“此华夏千古未见之德业,太皇太后敢行此,皇宋必光耀千秋。臣愚昧,岂可不赞从之。”

高滔滔几乎都被自己感动了,叹息一声:“因此扶宗室子弟这最后一程,老身只得劳烦司徒。”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学士,论才论德,放眼天下,还有比他更值得老身信任之人?”

司马光赶紧躬身:“是老臣愚钝,曲解了太皇太后的本意,万分惶愧。”

“能让宗室自得择业,不为朝廷忧患,保全天家恩伦,立万世表率,果然是至重伟业。”

高滔滔这才说道:“让他去应付辽国人,其实也是为此。”

“这是司徒主动请缨,非老身委派。因为司徒说辽国人所求者,不过是利。而同辽国的商贸往来者,主要都是四通在行。”

“而四通的业务,最近正在析分,万一被辽人窥见机隙,趁火打劫,那情形可就大不妙了……学士,你能找到比司徒更加了解四通,善于应对辽国之人吗?”

其实司马光内心深处也有恐辽症,这是大宋老一代臣子心中永远的痛。

庆历二年辽人趁西夏之乱打劫,岁币翻倍,当是司马光正是二十多岁的愤青。

其后陕西一蹶不振,司马光随父在陕西辗转,亲见战争的残酷和大宋的惨败,亲见朝廷为了应付边患让陕西民众背上的沉重负担,终于认清了现实,成为朝中坚决的反战派。

直到苏油渭州以身相诱,抗敌成功,然后抓紧时机恢复陕西经济,紧接着配合王韶开青唐,配合种谔定横山。

一套眼花缭乱的组合拳下来,才终于遏制住了夏人的嚣张跋扈。

其中凶险,可谓无比。

自己在洛阳,也见识过陕西民众那段时间里一日三惊的忧虑惊恐。

所以他深深地知道,大宋扭转国势的过程,其实是多么的艰难。

而相较于西夏,辽国更是强大十倍的存在。

现在司马光所在的位置,也已经不是知谏院,可以只指出弊病,然后一句请找相关部门解决,就能够敷衍过去。

沉吟了半晌,自己夹袋里没这样的人,新党中人可能可以,但自己又终不信任。

司马光终于长叹一声:“人才至难。”

高滔滔说道:“是啊,人才至难,故而老身还欲用苏油,兴举这至难之事。”

“梁惟简,将司徒前日所制举京师大学堂的条陈,与学士观瞧。”

梁惟简捧着一本厚达三指的大书本过来:“学士。”

司马光捧着那本几斤重的《乞设京师大学堂条陈纲要》,人都傻了:“这……这是条陈?臣这样也没法读啊……”

高滔滔说道:“请学士带回去细观,不过只有这么一份,千万要注意保管好了。”

“不不不……”司马光看了看周围,来到赵煦身前:“臣请借陛下几案一用。”

对于苏油入宫第一件事就是调整赵煦座位一事,司马光和吕公著事后都是暗叫侥幸。

说到底,还是在心底里将陛下当做不懂事的小孩子,如果赵煦再大几岁,他们陛见第一天肯定会发现这个问题。

好在苏油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不然每次入宫陛见,大家都是对着赵煦撅屁股。

说起来也是大不敬,难保不会被小破孩在心里一笔笔记下来,亲政之后翻旧账。

俩老头都是实诚君子,不会去想苏油此举实在是机巧油滑得过了头,反倒是羞愧自责。

说到底,还是自己对陛下的忠诚不够,否则为啥人家苏明润就能发现问题,而自己却忽略了呢?

不过打那件事情过后,司马光和吕公著开始比较注意自己对赵煦的态度。

赵煦还是面无表情:“请学士自便。”

说完还礼貌地起身站到了一边,因为司马光站着翻阅,必定会长期弯腰,如此有受司马光长礼之嫌。

帘后的高滔滔看到这一幕,不禁满意地微微点头,这个孙儿,其实非常聪明。

这部条陈,是标准的理工书籍格式,概述、章节、页码、凡例,方便索引。

司马光只细看了章节,就不禁大为动容:“太皇太后,要是得行,此自然是皇宋盛事,但是臣先不问教师,只问这经费,却从何而来?”

“据臣所知,理工成就的研发之费,那可不是一星半点,虽耗千万缗也不可遽得。”

“那些仪器也是,臣在洛阳听明润说过,一台第六代精密机床,光一个轴承,耗资都在三千贯上。”

那台机床轴承的每一颗鼓型滚珠,都是用机床车出来的,因为材质坚硬,加工精度极高,也导致废品率极高,属于大宋如今最顶级的加工工具。

那台机床所用的动力是电能,张天师终于还是发明出了电刷和纸包电容整流器、稳压器,解决了交流电变相为直流电以及电波减峰填谷的问题,能够驱动直流电机。

电机相比其他动力机械,最大的好处就是平稳,理工学院的大拿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用于提升机床精度。

张天师对理工学院将自己辛苦发明的直流电被用于物理,表示非常不满。

因为他搞出这东西,本意是想要打造一个炼炉,只用矿石不用煤,或者说只将煤作为还原剂而非燃料来使用,无需大量吹入热空气,以期获得更高的炉内温度,以熔炼“依稀仿佛似”这五种贵金属。

然并卵,抗议无效。

除了苏小妹,陈昭明可不是在理工之道上懂得跟谁客气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