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见

苏厨 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见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其实菜式制作很简单,天气太热了。

芽菜肉末干煸四季豆,烧椒皮蛋,冷盘腊猪腿,蒜泥白肉,辣米油拌风萝卜干,外加一个番茄蛋花汤。

辣米油是将红辣椒烘干之后磨粉,淋热油搅拌而成,后世蜀中家家户户都必备的调料。

苏油亲手制作的饭菜在家里可是少有能吃到了,大家本着对苏油长期的信任放胆大嚼,然后都是脸色大变。

都不好意思开口,还是漏勺直接哭了:“辣辣辣……呜呜呜有毒……”

大家这才一拥而上争夺客厅里的凉茶……

后世苏油早已习惯了辣椒的刺激,因此这次也按照后世的习惯用量,结果忘记了大家,甚至自己这具身体的接受程度。

喝了一杯凉茶,又去厨房切了两根黄瓜拌到白肉里,又往风萝卜干里加了不少萝卜,苏油这才不好意思地对大家说道:“这东西叫辣椒,却忘了它比茱萸厉害……呃,东西是好东西,就是这次量下得多了点,现在应该好了,再试试……诶观儿呢?”

这一次好多了,石薇说道:“我们家习惯吃辣都觉得难受,要是别人吃了那还得了?”

说完笑道:“观儿是懂礼的孩子,害羞了。跟我说明日里搬到苏山长那里去。不敢跟扁罐同住一院子,怕人说是非。”

苏油琢磨了一下:“的确,该给他们物色一处住所了……”

颜色鲜艳的汤品在大宋可是少见,番茄蛋花汤颇受家中人好评。

吃过饭之后,苏油来到书房,重新浏览太皇太后转给他的司马光和吕公著的奏章,梳理明天陛见时要说的内容。

石薇端着一杯什么东西过来:“小油哥哥,把这个喝了。”

苏油一饮而尽,喝完才感觉味道不对:“这回又是什么药?”

家里人明明都好好的,但是石薇会时不时地端杯药来给大家喝,所谓君之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往往连自己什么病都不知道。

石薇笑道:“今晚吃食古怪,尤其那个辣椒,怕你明日陛见出丑,做个预防。”

苏油说道:“仙卿妙手,为夫有福了。”

石薇顿时闹了个大红脸,这是在眉山守制时苏油的浑话,不由得羞啐了一口,抢过杯子走了。

次日,苏油按照早朝时候起身,石薇取来朝服与他穿上。

苏油今年已经三十八岁,历宦二十四年,位列三公,这身官服一穿上,气度立即就发生了变化。

石薇给他围好玉带:“小油哥哥没这身衬着,就是个村学教授,换上朝服,却又不一样了呢。”

苏油微笑道:“你今日如何安排?”

石薇昨日就收拾好了药箱:“去宁善堂啊。这一年可辛苦两位国医了。”

苏油点头:“可能荆王会遣人找你商议,药典的事情夫人可得帮他一把。”

石薇白了苏油一眼:“知道了。”

国家对待重臣有重臣的规矩,等到家中人都走光了,太皇太后派遣的中使才随着马车过来:“司徒,太皇太后与陛下命我接你入宫觐见。”

还是梁惟简,苏油站起身来施礼:“有劳大珰。”

梁惟简赶紧还礼:“司徒还是这么和蔼。”

说完笑道:“咱家接司马公和吕公的时候,那二位可没这么客气。”

苏油笑了:“老梁你少在我面前说嘴,这话有本事你到二公跟前说去。”

梁惟简缩了缩脖子:“二公崖岸高峻,战战兢兢伺候着就得了,咱家就是服侍人的命。”

来到宫里,梁惟简先进去禀报,然后才出来迎苏油入内。

进入偏殿,苏油既不禁微微皱眉。

偏殿正对大门,是一道帘幕,隐约可以见到里边有一个女子的人影,应该就是太皇太后。

而大门旁边有一张几案,后面摆着椅子,赵煦坐在那里。

祖孙俩来了个面对面。

帘后高滔滔的声音响起:“司徒辛苦。”

苏油躬身施礼:“臣苏油,拜见太皇太后。”

没等高滔滔说话,苏油转身又对着赵煦施礼:“臣苏油,拜见陛下。”

然后又转过身:“臣不敢言辛苦,太后一路遣中使劳问,驿传接待,实在是既感且愧。”

之后又转身:“也多谢陛下关怀。”

高滔滔不禁好笑,待到苏油再次转过身来:“司徒,这却是在作甚?”

苏油也叹气:“这是谁安排的?让太皇太后与陛下相对而坐,让臣感觉好麻烦。”

“启禀太皇太后,我朝垂帘听政,之前也有章献、光献二圣人,章献太皇太后臣不知,而光献太皇太后时,厚陵的座位,记得是在帘前。”

“太皇太后与陛下有怀抱之恩,扶育之劳,血脉亲情,本为一体。”

“今日臣入得殿来,却感觉如果对太皇太后施礼,就是对陛下的不敬,可是转身对陛下施礼,却又是对太皇太后的不敬,好尴尬的。”

“臣接前诏,见是请太皇太后从章献故事,那不妨命人再查查,不要在这些小节上让下人弄出了差错。”

“太皇太后,小人之所以是小人,就是见缝插针,无孔不入。现在这番布置,或者就会有人认为太皇太后是在逼迫臣下,选择立场,然后蛊惑撺掇,割裂两宫。”

“然两宫本当一体,太皇太后与陛下,立场本当如一,那就是天家的立场。”

“如前朝向守忠那样首鼠两端,暗中窥探,挑拨离间的奸人,难保今日就没有。”

“与其风气起来再纠转,何如处置其于青萍未起之时?”

“太皇太后看顾陛下之心,天下尽知。以臣看不如这样……太皇太后的位置不变,陛下设一座于臣前左首位置,侧对太后和臣子。”

“这样今后臣子在奏事,也能得见天颜,而太皇太后亦既能够见到臣子,同时也能看护到陛下。”

高滔滔沉吟片刻,说道:“官家。”

赵煦赶紧起身:“皇祖母。”

高滔滔道:“官家你站到帘前,如司徒所言。”

赵煦躬身道:“是。”

苏油说道:“要不命内侍将椅子搬来,先让陛下坐着?”

“不用。”高滔滔说道:“司徒今日所言,当得起他站上这半日。就这样。”

苏油不敢再劝,赶紧躬身。

待到赵煦站好,高滔滔才开口道:“司马光和吕公著的奏章,你都看了?”

苏油躬身道:“是,臣一路都在揣摩,就在昨夜,又重新看了一遍。”

高滔滔说道:“对二公之章,司徒有何奏论?”

苏油说道:“臣倒是有些想法。”

“细细道来。”

“是。”

苏油这才缓缓说道:“臣观司马学士之议,其旨在大开言路,广采言论,求取真实民情,废除恶法,进用贤臣。”

“这些臣都是大力支持的,不过在操作上有些细议。”

“先帝改制,恢复唐代制章,第一件事情就是分设台谏。”

“台谏的功能也因此两分,御史负责纠核官员,谏议负责广采民情。”

“两者相辅相成,以广天子耳目。”

“这两件事情,以先帝的本意,是都要做的,只不过缓急先后不同而已。”

“为政欲畅者,首要官员得任,守职清勤。故先帝首治御史台,设六察以考朝官,设检察以审外朝,如今检察下到县上,对官员的监察力度空前,朝廷的效能也的确因此得到了提升。”

“从元丰五年至今,官员们也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御史台也揪出了不少贪官,前知开封府陈绎,就是一例典型。”

“司马学士见朝廷只重官员检察,不重民情收纳,认为不合理,认为需要大力扩充谏议的人员与权限。臣认为没错。”

“但是吕公关于取消六察的建议,臣却又不取了。”

“臣以为,应当承先帝之志,二者未可偏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