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兰陂

苏厨 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兰陂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赵頵从来都没有正眼看过自己这个自幼顽劣的儿子,可这回儿子做下如此大事,实在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如今换了一种目光看自己的儿子,竟然……似乎……从自己儿子还是浮滑促狭的目光里,看到了一丝……智慧?

难道这一切都不是他跟着蜀国公长子胡闹,而是他故意利用这样一次机会,搞出来的这一出?

“奕……奕儿?”赵頵试探着相询:“你这是……什么意思?”

赵孝奕脸上第一次露出郑重的神色:“父亲,我自幼浮滑,然人过十四,尚不知是非否?”

“可是父亲久处宫内,不知外间所议,朝臣视二伯与父亲,犹视未起之盗跖。”

“因此我也只能越加放浪,以示无能。”

“上回帮蜀国公整顿郑州冶厂,后得推举机宜厅,我也借故推逃了。”

“如今看来,陛下不会再任由我逍遥胡闹,可正因如此,更是将我父子推到了风头浪尖之上。”

“父亲,请外吧。”

赵頵看着自家儿子,第一次觉得他是如此的陌生:“奕儿……这么多年……你早告与我知,我何至于,何至于……”

说着说着,声音中都带上了一丝哽咽。

赵孝奕拱手道:“欺瞒父亲这么多年,是孝奕之罪,不过父亲不善作伪,早告与父亲,只怕父亲会演砸。”

赵頵唏嘘了一阵:“想不到我家顽劣,竟是千里之驹,弄此大险,却也侥幸得成局面……”

终于下定决心:“为父决意请外,从今往后,由得你那二伯去折腾。咱家,不跟着掺和了!”

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不过如何才做得成?你皇祖母那里……”

赵孝奕说道:“一路上和苏轶有的是机会聊天,据他说,仙卿正在和钱乙、唐慎微收集整理一部大医典,叫《元丰本草纲目》,如今即将大成。”

“父亲一向喜欢研究岐黄之术,不如以此为借口,与蜀国公商议一下,将这事情揽过来。这样就不但有了请外的理由,也是立德立言的好机会。”

赵頵犹疑道:“夺人之功……这不好吧?再说蜀国公尚在眉山守制,如何沟通?”

赵孝奕说道:“蜀国公一向推功惯了的,再说此事后面审议制版付印……也是事务繁杂,父亲主理,他人列名于父亲以下?也不算完全夺人之功。”

“沟通就用四通的电报渠道,小七哥回来有一段时日了,如果父亲同意?我去与他说。”

“好!”赵頵终于同意:“这事情办得成,吾家方得安稳!”

沟通很快就得以完成?十二月,辛子?曹王赵頵上表?欲修《元丰本草纲目》。

此书将大到一个惊人的程度,按照赵頵的规划?将分作医学部、药学部、医技部、临床部。

最早石薇他们一直在整理的《本草纲目》?不过是其中《药学部》的一部分而已!

赵頵要主抓的这部著作?却要将一个“现代化”医学院的所有教材,以及大型医院的设置,运转、管理等内容,都要归纳进去。

等到诸般成熟之后?甚至还要进阶成为后世卫生部的组建管理,国民体质提升?控制瘟疫等重大疫情的大型医疗事业的重要文献。

完成这么庞大的一部医学著作,对天下万民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请求陛下,成全臣弟的这个妄想。

所要耗费的精力是无限的?所以也请陛下容臣弟出居外第,以方便工作。

赵顼下旨挽留,但是赵頵为国家卫生事业奉献的态度很坚决,最后甚至提到了出家修行,吓得赵顼准了赵頵的第四次上表,命其出就外第,同时赏赐金宝珠玉,赐玉鱼为佩。

大宋亲王佩玉鱼,从此成为成制。

同时召回远在西北的唐慎微,和钱乙一起作为赵頵的副手,组建医典局,担任《本草纲目》修撰。

……

扁罐虽然父母不在京中,但是去处其实不少,除了家中有绿箬和张麒照应,还有石府,还有苏颂那里,还有三畿的庄子。

结果扁罐刚一出宫,就被舒国长公主接走了,和王彦弼一起,陪赵佣读书,重新恢复了学院的生活。

椅子带回来的大量图册,成了赵佣最喜欢的东西,每天都要缠着扁罐和椅子讲大海上的经历。

其实扁罐和椅子他们还是经历了不少的风险的,东大洋上的消息陆续传回来,几艘冒险在九月进入北西风带的捕鲸船,连番失事了。

扁罐他们的成功,除了船只先进,水手专业,观测准确,计划周密,安排科学,理工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以外,船员的团结和船只指挥的谨慎细致,以及他们逆天的运气,也是决定性的因素。

不过今天扁罐没给赵佣讲航海冒险,陈昭明从司农寺带回来一张地图,几个娃子正在研究一项水利工程。

木兰陂。

木兰陂,是大宋在福建的超级大工程,直到后世都是全国五大古陂之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陂首枢纽工程由拦河坝、进水闸和导流堤组成,横截溪流,拒海水于陂下,引溪水灌溉农田。

这道水利工程,乃是响应国家号召,民间集资自发筹建,而且前后修成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

最早,福建兴化军莆田县所处的南洋平原田地,灌溉水源来自德化戴云山的木兰溪。

由于木兰溪雨季水量大,旱季水量小,导致南洋平原旱涝无常,大片田地荒芜。

当地百姓迫切期望兴建水利工程,保证农业收成。

有一位叫钱四娘的十六岁女孩挺身而出,携带巨资十万贯,来莆筑陂,苦干三年,终于筑成。

然因选址不当,陂成即被洪水冲垮,极度悲愤的钱四娘投水自尽,时年仅十八岁。

其同乡林从世,感动于钱四娘的悲壮义举,发愿要完成钱四娘的未了夙愿,于是也携了十万贯巨资,来莆继续筑陂。

第二次修造也因选址不当,陂成之日,再度被洪水冲垮。

百姓们前仆后继修造木兰陂的悲壮事迹,感动了远在汴京的赵顼,于是赵顼下诏,招募有志之士,再修木兰陂!

熙宁八年,具有理工学院和都水监背景的水利专家,福建侯官县人李宏应诏,“倾家得缗钱七万,率家干七人入莆,定基于木兰山下。”

扁罐拿着木笔在地图上为赵佣讲解:“第三次兴建木兰陂。李师在僧人冯智日的协助下,首先就是总结前人失败的教训。”

“分析研究钱、林二陂失败的原因,他们认为,钱陂‘与水争势,是以不遂’;林陂‘隙扼两岸,怒涛流悍,是以再坏。’”。

陈梧说道:“之前的两次失败,在于没有摸清地质和水情,选址不当。郡王你看,最早钱陂的选址在这里,过于靠上游,江面狭窄,难以抵挡来自上游的洪水。”

王彦弼说道:“林陂选址的时候,虽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却又太过于靠近下游。”

陈梧说道:“对,林陂忽略了海潮对堤坝的影响,将地址设置在了这里,海水涌入迅猛,导致坝体被海水侵蚀崩溃。”

扁罐说道:“经过一番比照,李师他们最终把陂址定在木兰山前的钱陂下游,与温泉口边得林陂上游处。”

“郡王你看,此处虽然江面宽阔,工程量比前两次的大得多,但是由于水势迂缓,可以避开江流的直接冲击和潮水的迅猛顶吞。”

王彦弼说道:“在陂首即将建成的同时,还需要立即大规模开展南北洋的堤防建设、河道治理、堰闸修建等工程。”

赵佣立即就想到一个问题:“那之前两道窄陂都耗资十万贯,李宏的七万贯明显不够啊?”

扁罐笑道:“郡王英明,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