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无双国士

苏厨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无双国士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不待细问,陈昭明立即给几位老帅指出铁路的缺点,比如线路固定,不能爬山。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让郭逵大为恼怒:“国公这是掉钱眼里边去了吗?只看到从银丰监往兰州倒腾金银的好处,看不到这神器在军事上有多大的作用?!”

赵顼举手制止了郭逵,倒腾金银你知道对国家有多重要吗?没有金银,能有你说的这神器?这路太贵了,一万贯一里呢!

韩绛的军事才能其实也一般,他呆在这里的最大作用就是联络各个部门,获取军机处想要的情报。

见赵顼脸色不好,韩绛赶紧说道:“郭帅你先别急嘛,我们不说这路修多长怎么修,先说说看,作用在哪里?”

郭逵立刻说道:“速度!”

说完将指挥棒朝地图上一指:“从洛阳到胶州,一千六百里,两日可至!这条线上的所有军队,可以集中调用!”

“为何骑可胜步?就是速度快,能利用速度的差异,集中兵力以点破面,以多打少。”

“有了这条路,无论敌人进攻这条路上的哪一点,他面对的都是这条线上的全部兵力,五十万大军!”

“这条路,就是我皇宋的命脉,就算河北被破,大敌长驱,汴京也一样安若磐石,再无城下之盟!”

陈昭明赶紧提醒:“一列火车十节车厢,载重也不过八万斤而已……”

“那就多来几列!五十列,就是两万人!”

“两万新军,可以在任何时候投入这条线上的任何一个战场,会是什么局面?!”

郭逵又拿指挥棒指向线上一个节点:“有了这条路,我可以一日之内,投送两万新军到大名,再奔赴太原、真定、河间,相比以往,节省了多少时间?”

“搞!”赵顼顿时下定决心:“一千六百万贯!值得!”

经过郭逵一解说,所有人都明白了这项发明,在军事上是多么的重要。

光拉粮食拉军器都有大用!

……

苏油这几天很高兴,连骑马都是飘的,他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工业革命萌芽的迷梦里不可自拔。

直到收到汴京的一封电报,要求将铁路人才,机车兴趣小组,所有资料图纸,详细实验数据,连同沈括这个宁夏路转运使都被召回朝担任工部侍郎之后,苏油才意识到事情大条了。

郭逵还通过军机处发来了一封十六个字的电报:“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浓浓的嘲讽。

苏油是真没往那方面想,后世淮海战役,也没见那边利用铁路打出什么花儿来。

所以他的心目中铁路,一直就是经济命脉,而不是军事命脉。

等到收到郭逵的电报和朝廷的密令,苏油才反应过来,靠,真的也,原来可以这样玩!

郭逵的电报里还有一分抱怨的意味,意思是说国公爷到底是文官,考虑事情的方向,和我们丘八终究不是一路的。

但是正因为苏油是文官,因此对于这条干线的规模有清晰的认识。

这是相当于隋炀帝开运河那样的大工程,沿途的涵洞,桥梁,就是克服不完的难题。

一座滦河铁路桥,清末造价就是三十万两白银,虽然那时的火车跟现在不是一回事儿,但是那时候的钢材价格,工程造价也同样不是一回事儿!

于是他赶紧给朝廷打报告,要求慎重,先期进行线路考察,这可能是几十年的大工程。

结果他完全多虑了,现在的朝中,有的是明白人。

陈昭明就明确指出,蒸汽火车头是新事物,前期只做两件事,一是勘测线路,二是试验和完善机车的可靠性。

首先就是在汴京到陈留的六十里,以及银丰监到八番镇的五十里,先搞起来,进行技术积累和摸索。

第二步,就是在如今铁路条件最好的地区,也就是汴京——郑州——洛阳四百里之间,修通第一段铁路。

这段路在黄河南岸平原之上,一马平川,道路基础最好,市镇最多,位置最重要,财力最充裕。

郑州又是工业大基地,一切条件都具备。

有了这四百里,嵩阳兵工厂的武器可以源源不断支援两地,三处重镇之间的兵力可以自由调配,大宋就有了保底的底牌。

整个计划分作三年完成,之后才是陈留到徐州,洛阳到京兆。

等到苏油看完这个计划,都不由得暗呼。

精彩,漂亮!

现在大宋的知识分子,还不是后世晚清那种内卷了千年之后的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开始开拓的,发散的,积极的。

救国之道,他们一直在努力尝试,也敢于尝试。

哪怕是王安石那种饮鸩止渴的方法,他们都硬着头皮搞了十年。

现在有了更好的方法,他们压根就不会向满清政府官僚们那样,对新技术新产业大加反对和忌惮恐慌,连很多荒谬的理由都敢提出来。

现在的宋人,尚新奇。

苏油第一次到大相国寺,就发现古玩的价格还不如自己利用回收的蜜蜡粉熔炼成的香蜜娃娃。

吴道子手绘的四副门板,当年价值不过一百贯,现在就悬挂在苏家家庙。

而那时候最早熟的瓜茄,汴京城数十贯钱一对!

因此他们对新技术的探索和追求,是不遗余力的。

只不过之前不得法而已。

即使这样的野蛮生长,华夏的海运、梯田、圩田、钻井、印刷、纺织、瓷器、桥梁、商贸……也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发展。

宋人欠缺的,从来不是尝试、接受和研究的勇气,他们的问题,是浅尝辄止,政策翻覆,知错难改,积重难返。

当然,还有已经发展到巅峰的骑兵战法的影响,从“一汉敌五胡”到“满万不可敌”这种军事实力上的颠覆性反转,让开拓屡屡受挫。

所以苏油在银丰监狗狗祟祟地搞法,其实是有些小瞧了人家古人。

至此苏油幡然悔悟,毫无保留地将兴趣小组全部送去了郑州,那里将依托嵩阳兵工厂、军器监和郑州理工学院的技术力量,以陈昭明为总设计师,沈括为副总设计师,石富为总工程师,成立大宋铁路局。

同时,郑州机械厂、徐州机械厂、兰州机械厂,开始设计生产五代高压锅炉、锅驼机。

九月,京东东路转运副使苏元贞,改任宁夏路转运使,接替沈括的位置。

苏元贞的履历绝对够,而且对于治理蕃夷地区,可以说是大宋有经验的第二人。

而且这道任命,也体现出了赵顼对苏油的绝对信任,压制了苏颂和晁补之被贬之后的一些对苏油不利的朝堂风议。

可是当苏元贞在静州见到也是来兴州述职的巢谷的时候,风度翩翩的无咎公子,吓得差点从马上掉了下来。

苏元贞和巢谷是很熟悉的,从当年在二林部还是小破孩的时候,巢谷就是苏油的护卫。

后来在眉山学宫学习的时候,巢谷投军,作为韩存宝部下南下平叛,在眉州修整过一段时间,大家还去仙井监围熊猎虎来着。

听说巢谷死在了西夏,被送回眉山安葬,苏元贞还让姐姐给眉山送去一百两白银,留给巢谷的族人。

现在这死了二十年的人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让苏元贞吓了个半死。

但是苏元贞现在也是人才,一转眼便明白了过来,巢大哥这是深入敌营二十年,做到了敌人的枢密副使外加军器总监外加一方军阀!

以前很多匪夷所思的地方,一下子就想通了。

为何青唐在关键时刻没有统一,木征势力被拉去了西夏,在王韶取熙河的时候也没有发挥作用;

为何熙河反复之时,曾经卖力拉拢青唐的夏国,军队却又迟迟未到;

为何大宋进取西夏之前,夏国铁鹞子会突然横扫漠北,让梁氏失去了北方部族的支持;

为何梁乙埋会决策颠倒,导致夏国一支重要的精锐战力,始终没能投放到宋夏战场……

之前一直以为梁氏天夺其魄,大宋运气逆天,每每运作在关键的节点上。

如今看来,原来一切都是人为的操纵。

苏元贞的心神稳定了下来,对着巢谷深鞠一躬:“先生在上,真乃我朝无双国士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