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机车

苏厨 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蒸汽机车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八月,辛卯,蒲宗孟罢。

先是宰执同对,帝有无人才之叹,宗孟曰:“人才半为司马光邪说所坏。”

帝不语,直视宗孟久之。

宗孟惧甚,无以为容。

帝复曰:“蒲宗孟乃不取司马光邪?未论别事,其辞枢密副使,朕自即位以来,唯见此一人。他人虽迫之使去,亦不肯矣。”

又因泛论古今人物,宗孟盛称扬雄之贤,帝作色曰:“扬雄剧秦美新,不佳也。”

罢朝,王安礼戏宗孟曰:“扬雄为公坐累。”

至是御史论其荒于酒色,及缮治府舍过制,遂守本官,知汝州。

复以王安礼入朝,为尚书左丞;吏部尚书李清臣为尚书右丞。

原尚书右丞蔡京,出知成都府。

这是一道不容蔡京异议的任命,也是蔡确的饮鸩止渴。

小蔡飞刀实在是太厉害了,简直防不胜防,冷不丁的就要中招,搞得蔡确有些烦躁。

邢恕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成都啊,蜀中是苏油的发迹之地,也是他的老巢所在。

蔡京是苏油的走狗,现在让走狗去给主人看家,狗子难道还敢拒绝?

蔡确一拍大腿,绝妙啊!

蔡京履历有短板,那就是外任经验不足——这娃没做过外路一把手。

所以丢他到成都去,这就不是打压,是锻炼,是完善履历,是为下一步提拔做准备。

当过尚书右丞,这就相当于做过以前末位的参政,再去成都府一任,混个“懂经济”的标签,回到汴京,就是户部尚书左丞,门下侍郎的最佳人选。

当年张方平就是这样的路子。

蔡京拿到这道任命也很高兴,苏油给他的信里说,去年丝路打通,今年西域客商完成了初期的试探,尝到了甜头,接下来会商路大兴。

蜀中的货品,这就有了新的外销渠道,蜀中经济还要抬头。

还有移民,明年苏油会搞技术移民,继续吸引人才,需要有人在蜀中配合。

多方有利,这生意做得。

不过蔡京还是上书赵顼,说朝廷的任命当然不容推辞,但是将我调到蜀中,是不是朝中重臣以为我平时说话太多了啊?

无过外任,朝廷总得给个说法才行啊。

临出门还丢了蔡确最后一飞刀,还捞了个端明殿学士的头衔,是赵顼以为他受了委屈,特意安排的。

在丰收的元丰六年里,用两个字可以形容宁夏三路,就跟屁颠屁颠去成都赴任的蔡京一样——血赚。

锅驼机的使用,最方便的就是沙州的五千顷棉田。

棉花收到田边,直接用锅驼机带动脱棉机,将棉籽和棉纱脱开,做成粗棉包装车拉走,剩下的棉籽留着榨油做肥皂,工作量比以前少了很多。

熟麦也是,巢谷命族人直接在田边脱粒,秸秆一把火就烧了肥田。

收到巢谷的来信,苏油心疼得直跳,对已经来兴州入学,今天被带出来观看麦收的巢国栋说道:“你爹可真败家,以前在蜀中,稻草都是农家一年灶房里的燃料。”

巢国栋却得意洋洋:“我们都烧煤的。”

说完从怀里摸出一把粗糙的匕首:“我们金工实习课做的,干爹,这个送你。”

苏油接过来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还是干儿子好啊,亲儿子只知道顾着他妈……哎哟!”

巢国栋赶紧掏包包:“怎么就割到手了!干爹我这里有白药!”

“没事儿……呃还是包一下吧……好了,走,干爹带你去看一个好玩的东西!”

银丰监,沈括看见苏油包得像印度使臣脑袋一样的大拇指头:“手怎么了?”

苏油不搭理他:“车呢?你这个宁夏路转运使可真好玩,活都是晁补之和梁屹多埋他们在干,你在这里赚四通的供奉补贴。”

四通供奉分了级别,像沈括这种本身就是皇家理工学院物理院士身份的,挂职薪水是一个月二百五十贯。

这就跟蔡京刚丢掉的尚书右丞差不多了。

因此沈括收入颇高,对官场都不再那么热中:“我还是喜欢搞学术。”

“朝中还有人认为工匠之技,不是学术。”苏油撇嘴:“不过技术来钱,多点外快寄回家也好,花钱买平安嘛。”

沈括的老婆是续弦,淮南转运副使张刍见他可怜,将自己女儿嫁给了他。

张刍是沈括的恩师,又是沈括在扬州时的顶头上司,对他非常器重和关怀。

沈括对这师长上峰加岳父,那是异常尊敬。

结果有了老婆更可怜,这张氏的暴悍程度,跟苏格拉底的老婆有一拼。两公母打架,曾经连皮带肉揪下过沈括的胡子。

还经常对沈括实施“夏楚”。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收其威也。”郑玄注:“夏,稻也;楚,荆也。二者所以扑挞犯礼者。”

这是学宫里边用来惩罚不守规矩学生的东西,也是家长打小孩的东西,跟蜀中的黄荆棍儿差不多。

张氏拿它来打老公,苏油收到信的时候都差点笑崩了,小七哥你看看人家沈存中的老婆,打老公都是守着礼的哈哈哈哈哈……

更奇怪的是,沈大科学家似乎有受虐体质,来到宁夏后,还常常对张氏怀念,写信嘘寒问暖,连嫡子被后妻欺负都不放在心上。

还是苏油收到刘嗣的信件,将沈括的儿子沈冲送到皇家理工学院学习,之后又给他在皇宋银行安排了个差事,家产全部放弃,留给张氏的亲子,这事儿才算完。

听到苏油调笑,沈括就老脸一红:“张氏以豆蔻之年下嫁与老夫,我对她是敬重。”

苏油笑道:“治病得治根,沈冲就是她的心病,强放一块儿只会大家别扭,先分开一段时间再说吧。”

“我让薇儿去看过你家夫人,说是肝气上炎情志不舒,除了服药调理,还传了一套功法,慢慢来吧。”

苏油比大苏好的一点,就是他调笑归调笑,但是调笑过后会贴心地帮你解决问题,常常让别人哭笑不得。

沈括现在就哭笑不得,只好顾左右而言它:“正事儿这么多聊啥家事,去看大机器吧……”

大宋如今最大的理工成就,无可争议的应该是杭州型战列舰和炼钢大平炉。

其次应该是造船的蒸汽曲板机。

第三是船坞使用的龙门吊车。

现在仓库里边这个玩意儿,只能排到第四。

但是个头已然不容小觑。

当然,比后世苏油熟悉的嘉阳小火车,都还要小很多。

精密铸铁的铁轮,有半人的高度,蒸汽锅炉长度三米,受工艺限制,采用的是铜内胆。

锅炉内部是一百三十根过火铜管,均匀地分布在筒状锅炉内,用来加热缸体中的水。

水缸也是铜的,因为黄铜具有更好的密封性能。

受到苏油快速热水器的启发,沈括创造性地将锅炉内的直管改成了弯管,同时将更多的弯管布置在锅炉火箱的周围,构成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大大提高了热利用效率。

同时为了得到更大的驱动压强,锅炉外部还包覆了隔热层、然后用铆接铸铁壳包上加强。

蒸汽包也是黄铜的,让机车看上去如同一个黑大个戴着一个漂亮的黄铜帽子。

这个帽子里边,还设计了水气分离装置,经过这些改进之后,这个蒸汽机能够产生八个大气压的压强,给气缸提供强劲的动力。

苏油不知道的是,这个参数,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行星号火车头,因为行星号火车头的发明者没有他这么土豪,人家考虑了制作成本。

在技术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史蒂芬森父子已经哭晕在厕所。

当然火车本身的自重也增加了,但是火车的原理是克服铁轨摩擦力,这点增加的自重,比起得到的优良动力来,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相比后世的巨无霸火车头,这点重量才哪儿到哪儿?

巢国栋看着眼前这钢铁黄铜制造的“庞然大物”,心中已然充满了敬畏。

ps:推书《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本书是历史皇帝和名臣名将们在一个世界建立聊天群掐架的文,偏喜感轻松,有喜欢这种风格的书友可以去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