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别

苏厨 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别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高遵裕说道:“那我大军提前出击,先遣感义、镇国、定国三部沿灵州川大路直逼西平府,让梁乙埋不敢妄动。”

种诂摇头:“那样我部又多了一支孤军,新军人数太少,三军不过万五千人,大量辎重还在从渭州转运而来的路上。”

“不带重装备,新军威力不彰;没有后续大军实施掩护和占领,就算打下灵州,也没有什么用处。后期我军在灵州城下围城打援的战略意图,反而实现不了了。”

李宪说道:“那咱家带阿烈去追刘昌祚,追上之后就地下了他的兵权!”

苏油立即制止:“兰州没有都管和阿烈、王文郁,我不放心。辎重军需优先发给你们,还请都管和阿烈赶紧回兰州。一个李浩,我真担心他镇不住。”

看着地图:“韦州到盐州这三百里,沿途多山丘沟壑,夏人可以从北而来,到处设伏……刘昌祚这一部,悬啊……”

抬头问王厚:“机宜司那边,有没有夏军动向的消息?”

王厚摇了摇头:“机宜司有大消息,就是夏人在境内十二处藏粮的地点,但是在军情动向方面……从九月起,便不再有消息传来了。”

苏油突然看向三员降将:“李招讨,都尉,大首领,你们有什么建议没有?”

三人面面相觑,禹藏花麻呵呵谄笑:“军略我实在不太擅长,这个……要不侯爷和大首领说说?”

李文钊也摇头:“我是多年未出天都山,兴灵一带是什么情形,如今所知不多……不过我向国公保证,只要都经略司需要,让我打哪里,我就打哪里,绝不含糊!”

禹藏郢成四倒是没有想那么多,他本来就是青唐人,还是因为河湟给王韶攻取,自己的部族给隔断在了西夏这边,因此才投降的西夏,情况和禹藏花麻差不多。

自打投降苏烈那一天起,他就没有想过再要背叛,何况如今自家儿子也被苏油安排成了赵思忠的亲卫,让他更是倍感光荣:“既然那刘统军移师东向,那中军便也向东调整好了,相应的,西路那边,也可以沿着黄河而下,将应理拿到手,那才能真正隔绝西域。”

“哦?”苏油本来只是随口一问缓和气氛而已,没想到还真有一员降将敢出主意。

禹藏郢成四站起身来,伸出手指指向一个地方,可是又够不着,种诂见状,便将指挥棒交给了他。

禹藏郢成四将指挥棒点到地图上一处位置:“就是这里,应理关!大家看,从西凉府过来有两条大路。一条沿着喀罗川,过休屠泽,可以前往兰州。”

指挥棒沿着地图上的山川道路游走:“然后在兰州向西,可沿湟水折向青唐,往东南,可入中原。”

“但是凉州出来,还有另外一条大路,却是沿着长城根过来,是以前西域到兴庆府的大道。”

“大道在应理关抵达黄河渡口,渡口对岸,就是葫芦川入河口。而沿黄河继续向东北下去,就是鸣沙城,再过了峡口,便能够进入灵州和兴庆府。”

“俺觉得拿下兰州,只是掐死了西域夏军偷袭河湟的通道,但是其援救兴庆的这条道路却并未完全被堵上。”

“如果拿下应理,一来可以彻底切断夏人的西路援军的通道,二来可与韦州形成夹击鸣沙城之势。”

“同时可以将整体战场东移数百里,也让西路大军的军力,得到合理的使用。”

李宪眼神亮了:“妙极,如此一来,便可以萧关和韦州为大本营,以应理,鸣沙,溥乐城为前线,有大路大川保证辎重通行,大大缩短我军西路战线。”

“凉州援军要过来,需要奔袭六百里,而应理距离我军大本营,却不过两百里,劳逸之势来了个掉转!哈哈哈郢成四你可以的!”

苏油翻起白眼:“顺便方便你进军兴庆是吧?刚刚你都说了从西凉府到应理有六百里,可从兰州到应理,不也同样是六百里?急迫之间,调兵困难吧?”

禹藏郢成四却说道:“不难,黄河尚未封冻,抓紧时间用浑脱筏子,就可以将队伍从兰州送下来!”

苏油摇了摇头,兰州的军队,防范西域是假,控制青唐是真。

让阿里骨的四万人在兰州外围防备夏人西域的人马进入青唐,顺便替大宋看守门户,那是两利的事情。

但是要他为大宋火中取栗,那就纯属想多了。

也正因为如此,温溪心与蔺逋比一万多人就不能动。

想到此处心思又活了,赵思忠和包顺的两支也有六万人,哪怕调走一支,剩下的军队也有对抗阿里骨的优势。

嗯,赵思忠曾经是西夏的藩属,但是包顺的岷州蕃就没有问题了。

目光看向种诂,种诂也轻轻点了点头,接过禹藏郢成四手里的指挥棒:“兰州城有八万大军镇守,足够支应,可以命包顺沿河而下,攻取应理,高太尉即敢分兵攻取鸣沙城和耀德城,再加上已经到手的溥乐,就能构建出以韦州为中心的局部战略纵深体系。”

“进可攻,退可守。从鸣沙到兴庆府,不过两百里;从溥乐到韦州或者盐州,同样不过两百里。”

“如此一来,诸军之间便可形成呼应,只要多派斥候游骑,刘昌祚的屁股,就算是保住了。”

苏油摇头:“不,现在我们手上有囤安、感义、镇国、定国四支新军,还有军事学院的学院兵,我想是不是安排得积极一点。”

“你们看,让囤安军随李太尉行动,攻取应理关;感义军随高总管取鸣沙;镇**取耀德;定**出溥乐,追上刘昌祚后路,助他攻打盐州!是不是更可行?”

众人都是眼前一亮,感觉的确更加合理。

种诂看着军图:“漂亮,这就是抵在西夏中腹的四把尖刀!要是刘昌祚真的拿下盐州,待五郎合军,就是五把!”

苏油环视了厅中一圈,见大家都无异议,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告诉刘昌祚,此次调整,是六路都经略司对他最大的支持,同时也是最后的底线!”

“这一次大军因他改变战略,而不是让李祥直接砍下他的人头,不是念在他功勋卓著,而仅仅是看在调整后的方案比之前更加完善,方才饶他一命!”

“如有再犯,定斩不赦!天王老子都休想求情!”

高遵裕问道:“如此一来,是不是浑脱也用不上了?让包顺在兰州渡河,然后沿大路慢慢行来不就是了?”

“不!”这一次,却是苏油,章楶,种诂异口同声。

三人相视而笑,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苏油对高遵裕问道:“石勇现在在哪里?”

高遵裕说道:“应该在青冈峡整修关墙。”

苏油说道:“派人护送他连夜奔赴兰州,去主持建造浑脱。”

高遵裕还有些讶异:“却是为何?”

章楶笑道:“从兰州到应理,有没有浑脱无所谓,不过等到了应理之后……”

高遵裕也恍然大悟:“对哟!的确有大用!”

……

散会之后,禹藏花麻偷偷拉住李文钊:“侯爷,大宋的事情,我怎么有些看不懂啊?”

李文钊问道:“什么事情看不懂?”

禹藏花麻纳闷:“种五要是一把火烧掉叶悖麻和咩讹埋五万大军,这不是奇功一件吗?怎么益西威舍一副他闯下大祸的样子?事后补发那什么……电报,不是摆明了要抢功吗?怎么那种五的兄长还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

李文钊呵呵笑道:“大宋就是这般情形,打了胜仗,不一定就是功劳;打了败仗,也不一定就是过失。”

禹藏花麻都傻了:“这……这是啥道理?”

李文钊说道:“大宋讲究以文制武,武人打仗,要是有一丁点的出格,比如不听军令临机处置,比如为了不拖累进军杀俘杀降,甚至比如向种五那样用计过度残忍,都是要被大宋的文官们弹劾的。”

“轻则落职编管,重则人头落地。”

禹藏花麻吓得打了一个寒噤。

李文钊说道:“可是有了益西威舍这道命令,种五和王姥姥要是真在东路放火,那也就成了奉命行事,事后朝官们要攻击,那也只能攻击益西威舍。”

“这就是种大郎感激益西威舍的原因。”

禹藏花麻的肥脸抖了抖:“那……那益西威舍为何却又不怕?”

李文钊笑了:“因为益西威舍是大文官啊,这事儿要是大文官授意干的,那就有得掰扯了。”

“怎么掰扯?”

“诸葛丞相都曾经火烧博望坡,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兵,益西威舍为什么不能?”

“大不了事后益西威舍让王姥姥做几百个大面包,在葭芦川边祭奠一番,差不多便能遮掩过去了。”

李文钊说完,拍了拍禹藏花麻的肩膀:“这就是大宋的古怪离奇之处,没法讲理的。你只要坚守制度,那就出不了大错,至于其他的花活……慢慢学吧。”

禹藏花麻转身就走,李文钊一把拉住:“你要干啥?”

禹藏花麻心有余悸:“我要去求益西威舍,上书陛下给俺赐姓!就姓文!今后儿孙敢不读书,我先拿鞭子抽死,免得给家中惹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