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游说天都

苏厨 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游说天都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苏烈上前将禹藏郢成四扶起来:“老将军放心,贵公子我保他没事儿,这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将号令麈尾交给我,今晚便让你见到少将军。”

果然,当晚禹藏蜀啰便被带了回来,禹藏郢成四再无疑虑,带领全族六个大首领请降。

有了禹藏郢成四这个天都山土著,李宪便让其部为先导,带路直捣天都山南牟行宫!

……

天都山,南牟宫,李文钊急得如同铁锅上的蚂蚁。

李文钊日子也难过,自从禹藏花麻这个西夏官方战略合作伙伴被梁永能撵走之后,北面的货品就断了供给,他能够与唐四郎贸易的物资,也就严重缩水。

以前凭借贸易提成得到的那笔丰厚收入被断绝之后,仅靠自己控制的天都山地区的产出,是无法满足手下十几万人的生存问题的。

而且如今天都山周围,好几位夏人猛将,其中最厉害的,就有号称夏人第一勇士的保泰军司统军使仁多零丁。

冬天已经来临,眼看着就要下雪,手下们的寒衣都还没有置办上,以往可以从保泰军司搞出来的军粮,今年也没了。

宋夏之间的战争,让各地粮食腾贵,山北的收成今年因为提前收割,注定大打折扣,而且大部分都被拉去了兴灵。

西夏河套,粮食传统产地,居然麦价腾贵,如今已经到了斗米两贯!

大宋那边以粮食作为招揽手段,让大量底层夏人忘情地投奔,就算是自己的手下,也有不少私底下投宋,悄悄领着粮食回来。

这事情李文钊知道自己管不了,装作不知道,才是最好的。

要说李文钊对西夏朝廷还有多少忠诚度,那是纯属瞎扯,所谓的“孤忠纯臣”,不过是枭雄为了时局,给自己刷的人设。

但是这一把人设,今年卖砸了。

他现在心中充满了后悔,悔不该跟着禹藏花麻那死胖子一起,想要利用秉常被囚禁这件事情大捞好处。

其实两人的预估并没出什么问题,这些年宋夏实力在渐渐翻转,他们夹在两者之间,看得比谁都清楚。

夏国有乱,宋廷一定会干涉,而且是超大规模的干涉,否则数十万大军囤积于边境干耗钱粮,谁都知道不是长久之计。

因此两人商议之后,准备承担起带路党这个光荣的角色,并且在宋夏大战之中壮大自己,最后成为一方诸侯,等待更好时机的到来。

然而大宋朝廷应对紧急事件的反应速度,让李文钊一口老血憋在胸中。

活该他们当年被景宗皇帝打得满地找牙!

李清是去年冬天被杀的,秉常与去年年底就已经被囚,自己三月得到了消息,然后立即就告知大宋。

结果大宋斤斤计较于“程序正确”,跟西夏展开了所谓的“谈判磋商”,使臣从苗授、沈括到苏油,整整换了三次!

直到外交使臣升到最高级别,然后谈判依然破裂之后,大宋才拿稳了“仁至义尽”的金字招牌,对夏国宣战。

从阳春三月一直拖到了金秋八月!

大宋不急,自己和禹藏花麻可就惨了。

梁永能趁此时机大败禹藏花麻,包围天都山,还遣手下猛将禹藏郢成四,仁多零丁,嵬名统军数次进剿,让本就不太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梁氏对自己恨之入骨,这次真的是下了狠手。

这底下有猫腻,很大的猫腻。

梁氏之所以这么痛恨自己,最大原因,就是秉常的衣带诏,落入了宋人的手中。

明明禹藏花麻告诉过自己,亲眼看着李清在黄河边被家梁拦截,宋人和李清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接触,可为何衣带诏依然神奇地出现在了大宋官家的手上?!

西夏枢密院机密房给梁太后的解释,是秉常的衣带诏有两条,一明,一暗。

明里让李清携带,而私底下,还通过李清的一个从人,背行间道,早就交到了自己的手上!

然后被自己作为投宋的筹码!

天可怜见,自己虽然一直高举着“扫肃朝堂,还政于君”的大旗,可……可那特么就是一个幌子呀!

真实情况是,自己和秉常,从来就未有过任何接触!

但是自己的《讨梁氏檄》太出名了,人设也太稳固了,稳固到任何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秉常将衣带诏交给自己,是天经地义一般。

这尼玛上哪儿说理去……

仆从端着一个白铜钵进来,里边盛着些薯蓣杂粮羹,以前价值五贯的白铜钵,现在只能用来盛装如此粗粝的饭食。

没办法,禹藏花麻跑路去西面了,自己少了出货渠道,这东西砸手里都好几个月了。

用精美的勺子舀起薯蓣放入嘴里,李文钊不禁皱起了眉头:“怎么忘了放盐?”

仆从胆战心惊地看着自家主子:“盐……没了……”

“盐都没了?!”

宋夏贸易里,曾经最大宗的货物,李文钊手里经受过不知道多少万石,现在手下竟然告诉自己,天都山没盐了!

“怎么可能?!”

仆从吓得噗通一声跪倒地上:“大帅饶命,粮秣官说,年前大军入山匆忙,今年又一直没有收成,整个……整个山里都没盐了……”

李文钊看着铜钵里的薯蓣:“是不是,粮食也快没了?”

仆从哭道:“大帅你放心,就算我们去围猎,淘鼠洞,下山劫道,都饿不着大帅!”

李文钊将勺子丢回到铜钵当中,抬头看着南牟宫高大而陈旧的房梁:“这日子,怕是没法过了……”

“不至于此。”门口响起一声长笑:“值此大变之秋,真英雄乘势而起之时也!”

“谁?!”

门口一个男子将头上毡帽掀开:“侯爷岂可如此丧气?富贵临门了!”

李文钊看着男子冷笑:“李郎君?如今入我营门,可是连通传都不用了啊。”

李庸笑道:“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如此见外?叔啊,朝廷有桩大富贵要给你,我这不是内心欢喜,忙着进来告诉你,一不小心忘了礼数吗?”

李文钊呵呵两声:“江山代有才人出,大宋今日可谓是人才济济。我们这一代人老了,今后的英雄,是你们啊……”

李庸说道:“来之前国公特意与我交代,说所谓英雄,都是时势造出来的,不过是人在面临关键的时候,所做出的选择而已。”

“国公说,当年侯爷能够孤身反抗暴政,今日能够首倡诛除君侧,不忘圣人教导,牢记大义所在,在一生中的两次关键时刻,都做出了正确选择,是西夏当之无愧的大英雄。”

“英雄有很多,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其实如侬智高,李常杰,诃黎等,无一不是族中智勇绝伦之辈。”

“但是这些人,却同样也是文明的阻碍,无论是对自己一族,还是对天下百姓,他们带来的,都是兵祸与灾难,是礼义文明、美好生活的的摧毁者,而不是建设者和捍卫者。”

“所以他们不是英雄。”

“而侯爷不一样,侯爷乃夏人英杰,嵬名族裔,圣贤师富平侯的外孙,孤忠靖节的贤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