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岛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岛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赵顼点头:“就这么回复他!”

苏油将八个字记录在译电本头上,然后交给译电员,让理工小组忙去了。

冯京说道:“好是好,不过现在这传播距离也太短了点,整个开封府,周围也才五十里。”

苏油点头:“这就是一个试验阶段产品,论证的是这个工程的可行性。”

“理工实验就是这样,来不得弄虚作假,只能一步步的走。现在试验成功了,证明了这项工程的可行性,接下来还有无数的研究瓶颈等待克服。”

“下一步就是将电报线连接到三畿四辅,之后是上游的郑州和下游的濮阳,如此一步步延长通讯距离。”

“军机处初步会建立起一个通讯班,无论如何,总比养鸽子运输放飞来的方便可靠。”

冯京赞道:“明润做事,从来都是有章有法,今年完成郑州到濮阳的连接吗?要是完成这一步,三天的应急响应时间,我们至少能够做到决堤不死人。”

苏油有些无语:“冯枢相你这要求也太低了,我的建议是,让都水监和河渠司,到明年四月之前,完成开封以下多处关键河道的分洪干渠的兴建工作,只要有五处以上的泄洪干渠设施修建完备,即便不增高堤埽,大宋也将具备抗击百年大洪水的实力。”

“但是还是要看到过程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泾河治理用了十多年,如今算是初见成效,说明植树固沙的方案还是可行的。”

“因此臣想向陛下建议,将这个方案推行黄河全流域,包括一些水势浑浊的支流,减少黄河中的泥沙量,结合下游的束水堤工程,以缓冲下游泥沙堆积程度。”

“这事情现在做还来得及,要是留给后世子孙,他们将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赵顼问道:“那沿河靠畜牧为生的百姓怎么安置?还有沿河土地取水便捷,现在弃耕还林,百姓们不会有怨言?”

苏油说道:“所以要大力推广去势去尾圈养,优良牧草种植收储方法,还有风车机井灌溉,解决沿途百姓迁移之后畜牧耕作的生计问题。”

冯京觉得这一套有些耳熟:“相州模式?”

苏油笑道:“相州模式怕是不行,相州模式说动了韩家,就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陕西沿河没有这样的力量,只能依靠地方州府官员的能力。”

说完对赵顼躬身:“陛下,南海如今已然安定,吕惠卿的政务能力是非常优秀的,他们在南海已经超过年资很久了,理应更换入内地。”

“还有交趾和占城籍的当地官员,也应该加入到考绩序列当中,给他们上进的通道,以免在地方上势力过于庞大,走回汉唐的老路。”

“南海人,对大宋的广东,福建颇为向往。当地士绅,祖籍也多在这两地。不如施行考计,选入两地为官,加强其与大宋的联系,巩固其向宋之心,而且两地离南海也不算太远,他们也不至于有什么不满的情绪。”

赵顼点头:“那两处好些地方,我朝官员都视作畏途,官府一直叫苦人员不足。这主意倒是不错。”

冯京有些犹豫:“要是他们盘踞了广东福建两路,不是麻烦?”

苏油笑道:“刚刚说了,他们都要加入我朝的流诠之中,三四年一换任所,将他们从南海请出来,安置在福建广东,只是第一步而已。我朝百年,可有造反的知州?”

如此一说冯京算是明白了,说白了他还是没将那些人当做本朝官员。

赵顼表示同意:“就跟治河一样,堵不如疏。那就下中书计议吧。”

是月,诏:“诸路教阅禁军,无过两时。”

癸未,诏翰林学士并听佩鱼。

甲申,迁吕惠卿大学士,知延州。迁李舜举西京留守。

交趾路转运使李道成请致仕,朝廷以李道成纯忠节志,抵柱天南,加大学士,南海四路转运使,以慰留之。

黎文盛,迁福建路转运副使,杨莳,迁知广州。

……

九月,辽东,獐子岛。

第一批大宋货品已然运到了岛上,这里边包括了大宋的瓷器,金银铜器,各色珠宝首饰,笔墨纸砚,成药……堪称琳琅满目。

最大宗的,乃是齐鲁大地,还有两浙路上海务提供的的丝棉织品,以及辽国苦寒之地急需的毛线衣,毛呢,蚕丝被,棉被。

蚕丝被是蚕茧脱脂拉到蓬松压成的被子,轻薄保暖,和羽绒被一起,成为已经进入秋天的獐子岛上,最受辽人喜爱的高档商品。

除此之外,就是各种烈酒,南海的甘蔗酒,因为具备价格上的巨大优势,成为最大宗的酒类商品。

甘蔗酒,其实就是榨糖之后的甘蔗渣发酵酿造的酒水,沈括和吕惠卿纯属废物利用。

不过后世的鸡尾酒基调酒——朗姆酒,也就是这玩意儿酿造的。

酒,在南海路没法禁,不但不禁,而且政府还鼓励。

因为粮食太多,吕惠卿只要是关于粮食的再加工产品,一律开放绿灯,只求尽量消耗。

今年通过民间力量,海路运往河北的粮食,就高达八十万石。

南海的本地海商尚属刚刚起步,内工坊那些昂贵的商品买不起,不少人受到蒲珊发家之路的启发,选择了价格低廉的产品。

大宋南海路市舶司有规定,凡是往大宋河北运送粮食的舟船,大宋同意以船上携带的粮食运输费用扣抵关税。

也就是说,如果一艘船的货品价值一万贯,你只要带上价值一千贯的粮食前往河北交割,船上的货品就免收关税了。

这是多少粮食呢?三百石。

三百石粮食,当然会占用不少的船舱,但是合理配置货品,是完全可以容纳下的。

而且这部分粮食,在南海不过三十文一斗,到了河北却能够价值七十文,本身就是有利可图的货品。

虽然利润比不上别的商品,但是有免税这个诱人的附加属性在身上,商贾们为大宋带货的积极性很高。

很多刚造了大船,手里边资金吃紧的航海者,干脆就什么货品都不带,直接拉粮。

密州胶州湾正在大建港口,那里也是粮船们的交割地。

商贾们的心眼是最多的,都已经从南海跑到密州了,那为何不再走几百里,到獐子岛上去呢?那里施行的,可是保税政策。

拉酒的商人对这个政策最是欢迎。

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将酒卖给宋人也能盈利,但是利润哪里有卖给辽人强?

而且将自己的酒水存放在獐子岛上,只要不卖往辽国,那就算是没有出关。

要是能在岛上就消耗掉,那么,这就又省了一笔入辽关税!

光这一项政策,就让獐子岛上繁华异常,无数辽国,宋国,高丽,日本的商贾,将这里当做天堂。

这里可以用低廉的价格,享受美酒,华服,美食,珠宝,将商号设在这里,可以同时和四个国家做生意。

而且岛上的金融业务非常发达,皇宋银行在此设立海关的同时,还设立了银行,大宋的王爷,也在此设立了和蚨祥钱庄分号。

让辽人们开心的是,这个岛上,可以进行绢钞和宝钞的自由兑换!

当辽人进入皇宋银行,拿出自己被自家皇帝强行发给的绢钞的时候,宋人竟然收了!兑换给了岛上通行的宝钞和舶来钱!

虽然收取了一些手续费,但是凭良心讲,真的不多。

而且宋人交易非常公平,只要你能把东西搞到岛上来,那就能够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

大宋海关只在货品离开海岛的时候才会收取一笔关税,要是你能够在海岛上将货品脱手,关税甚至可以让买家来出!

而且宋人的商务仲裁机构,不管甲乙两方的国籍,只保证贸易的公平。

哪怕是那些什么都不懂,坐着木筏来到岛上的女直人,宋人都会保证他们的贸易合法收益。

女直人第一次将木头卖给宋人的时候,跪在地上嚎啕大哭,因为辽人将他们坑惨了,好像之前五根大木头辽人才给了他们些乱七八糟的货品,价值也就不到一贯。

接着又开怀大笑,在岛上胡吃海塞,最后傻了,连木筏都当做木头给卖了,回不去了!

宋人很地道,知道这帮人让辽国人带回去,那就是走私犯,全都会被砍头,特意用自己的船送他们去了高丽边境,让他们从鸭渌江南岸回去,免得被辽人追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