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脸的老头

苏厨 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脸的老头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其实老头的学问人品,苏油是非常佩服的,说如今大宋国势由盛转衰,那是自己贴金,在苏油看来,压根就没盛过。

士大夫中有识之士,都在寻找败乱根由,寻找救国之道,这情形让苏油想到后世的五四时期的思潮混乱。

先不说观点和方法正确与否,只这份优国之心,明道之志,本身是值得肯定的。

因此现在唐淹正在和老头激切辩论,苏油就像一个乖宝宝般站在下边,低首躬身,不敢辩驳。

老头的理由是苏油年纪太小,难明圣人之教。

大宋刑统,十岁以下,都还属于蒙愚,能明白多少事理?先把《孝经》《论语》基础打扎实了再说。不要为了给眉山挣得一个出神童的虚名,而拔苗助长耽误了真正的读书种子。

而唐淹的理由则是苏油的确和其他地方所谓的神童不一样,不是仅仅会玩文字游戏那种孩子。德,学,才,用,苏油俱已不让成人。最起码,土地庙能拖带着五十多个孩子不让州县操心,已经比他这个当老师的强上百倍了。

两人争执不下,最后没有办法,还是落到了考较上。

老头须发尽白,指着墙上一幅《寒雪江梅图》:“以此画画意,填诗一首吧。别念,写到纸上,顺便考较一下你的书法。”

苏油躬身应是,求得纸笔,思索一阵,起笔如飞,不一会儿,一首小诗跃然纸上。

寒树栖江,

疏香破雪痕。

东风知我意,

早领一枝春。

此诗还是双关,前两句写画意,兼以自比。说自己虽然出身寒苦,然而人品不差,在逆境中脱颖而出,已然小有声名。

后两句则暗喻唐淹和张恕的推荐不是所谓请托,而是他们真正的了解自己的才学志向,方才同意提前给予州学名额。

此诗唐淹看得眉飞色舞,不料老头接过看了,不置可否放在一边,指着学宫外泮池之侧一株光杆老梅树:“再拟一首。”

唐淹顿时不干了:“龙老,苏油之才,刚刚这诗难道不是明证?还需要考较吗?”

龙昌期不以为然:“此诗后句,乃化用前人陆凯诗:‘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除此还有何可取?此诗作废。”

老头太不讲理了,跟嘴炮堂哥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唐淹急道:“如今又不是花期,一株光杆老梅,只有些许叶子,如何引赋起兴?山长这不是为难人吗?彦通请山长另换一题。”

不说还好,说到这个,正好点中了龙昌期的一个学术观点,就见他捋着胡子说道:“诗无比兴,如鸳鸯者,遂仰也。”

意思是说诗这个东西,讲什么修辞手法,那都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真正的诗,是性灵之作,就好像鸳鸯戏水一般,你追我随,飞翔潜泳,自然就会产生美感。拿着手法去硬套,那已经是落了下乘。

老头说完还非常得意:“要不这样吧,就拿那老梅比拟老夫,给这小子降低一下难度好了。”

唐淹都要疯了,心里一**地吐槽。你这是降低难度吗?你这分明是命题作文,故意增加难度好不好?!老头我纵然敬你是学界名宿,可也不能如此倚老卖老,这已经不是不讲理的范畴了,你这是不要脸!

这个必须争!两人又开始引经据典雄辩滔滔。

正在两相匹敌之际,却听苏油说道:“山长,唐师,不用争了,我……已经作好了。”

唐淹愕然扭头,果然看到书案上,又多了一首小诗。

冷香吹雪萼,

冰影照孤怀。

也信三春好,

羞争二月开。

翻译过来就是:冷风吹走了芳香洁白的花瓣,只留下映照在冰冷池塘中那孤单的身影。我也知道春天的和煦与美好,然而实在是羞于和群花争竞,在温暖的二月里和它们一起邀宠盛开。

写的正是春日里池塘边的光杆子梅树。

老头一辈子专注于学术,没能在仕途上有所进展,有心也好无奈也罢,在苏油的诗中,就换了一个说法。

所谓的羞争二月开,其实在淡淡的装逼,底下的意思乃是清高自重,不媚于时。

唐淹大为惊喜,将诗送到老头身前,得意洋洋地道:“山长,这次又如何说?”

老头低着眉毛:“书法一味柔媚,殊无可观。”

唐淹真怒了:“你!”

苏油心中却是欣喜,这回老头没在诗文上挑毛病,看来是挠到痒处了!表面愈加恭敬:“多谢山长指点。”

老头抬手:“别忙,再试一题。”

唐淹脸红耳赤,怒发冲冠,冷笑道:“山长!谨防物议!你真要抑才忌能吗?”

老头脸不改色,长长的白寿眉都不动一下:“我都八十多了,棺材板儿拍脸上的年纪,用得着抑才忌能?彦通所说的时议,呵呵呵,老夫还当真是不怕的。”

老头不可怕,不要脸的老头真是太可怕了,苏油只好拱手:“就请山长再出第三题。”

刻意加重了再字和三字,小小地表示一下不满。哼,小童子也是有脾气滴!

老头当然能听懂,不过丝毫不以为耻,只微微一笑:“不是神童吗?那就效邺候故事,以方圆动静题对吧。”

这是一个典故,邺候就是中唐李泌,幼承家学,早慧非凡,世称神童。

据《新唐书李泌传》载:开元十六年,玄宗召集儒、道、释三教学者聚会讲论,闻知李泌才名,遂派人将其抱入宫中。

泌既至,帝方与燕国公张说观弈,因使说试其能。说请赋“方圆动静”。泌逡巡曰:“愿闻其略。”

说因曰:“方如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苏油想了想,拱手道:“不敢与邺候比智,小子只能以朝廷官职拟之。”

老头说道:“试言一二。”

苏油躬身答道:“方若御史,圆若宰执,动若三司,静若礼寺。”

老头“啊?”了一声,接着哈哈大笑起来。就连唐淹在一边也忍俊不禁,一上午的争执,顿时化为乌有。

宋代御史言官,位卑而权重,弹劾不避权贵,必须方正敢直言。

宰执是宰相与执政官的合称,总理阴阳,调燮百官。必须圆融睿智,领袖群僚。

三司是财计之司,总揽国家财政收支租赋,盐铁专榷。钱物流转不绝,当得一个动字。

礼寺则是太常寺,《隋书百官志》:“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

与前面三个重要部门不同,到了宋代,太常寺就成了掌管礼乐、郊庙、鼓吹、太医、诸祠等事务的部门。

平日里负责准备祭品,傩仪,看管钟鼎礼器。寺卿已经沦为寄禄之官,是一等一的冷衙门。

这比喻实在是太有趣了,老头乐得前仰后合,白胡子乱飞,指着那首老梅诗手指直抖:“哈哈哈……有趣有趣!题上,奉咏春日老梅,山长起之老人雅正。”

啥意思?苏油莫名其妙,只好乖乖写上。

老头翻着白眼:“留名啊!不是神童吗?怎么这么没眼力价呢?”

哦,苏油赶紧在诗后续上:“皇五年癸巳,后学苏油敬呈。”

老头继续指点:“还要用印。哦,没印?没有关系没有关系,一会儿我给你刻一颗,等我盖好后就给你。士大夫文学交游诗词往来,没印可是不行滴……”

自己刻印盖好,然后把印给我?苏油和唐淹相视翻着白眼,这老头,是真的不要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