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

苏厨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祭奠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祭奠

家梁看了梁乙埋和嵬名景思一眼,两人都没有开口的意思,只好叹了一口气:“进,就是与宋人争夺应理关,如果能将应理关重新夺回,则可用三路大军从甘肃,休屠泽,应理威胁凉州,则宋人西路必退。”

“最次也要进兵顺州,在那里阻挡宋人应理大军的东进,利用熟知地理的优势,从长城背后多路袭击宋人后路,或者在其行军中邀截,力争战胜。”

“之后便可以与宋人进行和谈。”

梁皇后问道:“那退又如何退?”

家梁摇了摇头:“退也是两策,其一是携兴庆府的精华,退往黑山威福军司,依靠辽国,遣使卑辞厚礼,请求辽国干涉。”

“另一条路就是前往黑水镇燕军司,依靠居延泽游牧,招揽蕃众,等待机会。”

啪!梁皇后将手里的玉如意摔得粉碎:“放弃兴庆府,尚有和面目见列祖列宗?!”

嵬名景思还是站不起身来,躺在胡床之上,衰弱地说道:“之前坚壁清野之计,被苏油夺了夏州、鸣沙、耀德,破了一半,导致失去了效果。”

“如果放弃兴庆,退往黑山则是寄人篱下;退往黑水则是处境艰难。”

“老臣觉得,如今应理关乃是一支孤军,而我兴庆府尚有精兵十数万,皇后召集的生丁麻魁二十万。”

“如果太后与皇后决心已下,那就倾巢而出,吃掉宋国的囤安军,然后三路合击凉州,消灭刘昌祚的重骑。将宋人打回到谈判席上来!”

家梁说道:“可是宋人已然占据黄河对岸的鸣沙,峡口,他们现在不能渡河,不代表永远不能渡河,万一强渡过黄河,截断我攻击应理之军的后路,则大事休矣!”

嵬名景思猛然咳嗽起来,梁乙埋赶紧给他捶背。

嵬名景思摆着手,示意自己不要紧,好不容易才平息咳嗽:“因此需要兵贵神速!囤安,骁锐,毕竟人数太少,正当以雷霆之势覆灭之!其余包顺,姚麟之辈,易与耳!”

梁乙埋说道:“我也觉得此计最妥。”

家梁说道:“若行此计,三十万大军齐出,兴庆府就过于空虚了,臣的部族已到了休屠泽北,是否命他们入兴庆镇守,至少兵驻怀州?”

梁乙埋看了看梁太后,见他不置可否,摇头道:“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十数万精兵,攻击应理关三万多人,应该不难。”

家梁急道:“若精兵尽出,顺州谁来保障?那里是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九大干渠的.asxs.。整个兴庆府,全靠九渠灌溉之力,如果宋人占了,只需要断绝渠口,兴庆府就完了,必须有重兵镇守。”

梁皇后说道:“大军出击之后,本宫可以带生丁前去镇守。”

梁乙埋说道:“如此一来,攻下应理之后,就要三路合击凉州,北路乃先生部族,我想麻烦先生去休屠泽坐镇。”

家梁说道:“那就事不宜迟,待臣交接完枢密事务,立即出发!”

……

夜深了,书办将药熬好,端了进来。

家梁放下手中整理的文书,将药接过,服侍嵬名景思喝药。

嵬名景思叹了口气:“老夫是熬不过今冬了……”

家梁说道:“我离开兴庆,枢密还得国老主持大局,岂可轻出不吉之言?”

嵬名景思说道:“百年基业,岂能说放弃就放弃,当年先祖在地斤泽避难的时候,都没有想过要放弃,今日还有重兵雄城,尚可一搏。”

家梁点头:“是。”

嵬名景思抓住家梁的手:“国家栋梁,多已摧折于河内,宋军这次来势汹汹,兵多将广,尤其苏油之智,非当年范老子、韩相公可比,宋朝皇帝这次,是用对人了……”

“如今隔着黄河,要是宋朝皇帝因收服河套,迫其急进,那我们就还有机会。”

家梁说道:“国老放心,家梁必以国事为重。”

嵬名景思这才松开手:“去吧。”

家梁用勺子舀起汤药:“不急,我服侍国老喝完汤药再走……”

次日清晨,数骑快马从兴庆府北门奔出,家梁带领着数名随从,向西北急奔。

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回到休屠泽,掌握兵权。

昨天嵬名景思拉着他的手的时候,悄悄在他手背上写了两个字——“少主”。

嵬名景思是夏国少有的智者,随着局面的变化,他已经看到了嵬名复辟的可能性。

忠于梁氏的军队,已经五去其四,梁太后不敢选择退往漠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年家梁和梁永能将漠北剿杀得太狠,那里已经没有了复国的人口基础。

嵬名景思认为梁氏已然极大地衰弱,只要将精锐调去攻击应理关,家梁完全可以趁此机会,指挥大军杀进兴庆府,救出李乾顺。

之所以是乾顺不是秉常,这就是嵬名景思给家梁画出的大饼,要他成为西夏的周公,扶幼君行摄政事。

至不济,有一名忠君的重臣在外带领重兵,对嵬名一系的未来也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说,嵬名景思为了嵬名氏的将来,已经是殚精竭虑了。

而梁乙埋同样也有类似的考虑,但是他想的是,只要将秉常和乾顺牢牢控制在手中,就不愁家梁会造反。

为此甚至不惜在大战之期,将家梁送出了兴庆府,不让君臣有接触的机会。

二十年锲而不舍第构建人设,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甚至所有人都没有怀疑过,家梁本身的人品问题。

……

灵州西南,故秦渠边,一座祠堂建立了起来。

祠堂只是初具规模,后方用钢筋水泥浇铸起了一座高达十米的尖塔。

尖塔下有一块石碑,上面是苏油的文章,《灵州忠烈祠记》。

文章首先描述了灵州的地理环境,以及其位置的重要性,还有自古以来的沿历。

这里乃西汉惠帝四年所置,当时是一处马牧苑。因为在河之洲,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汉人认为非常神奇,故号灵洲,又曰河奇。

到了中唐,太子李亨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安史之乱。

唐玄宗西逃时,李亨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遂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

至德元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玄宗为太上皇。

肃宗在灵州登基,使偏居一隅的灵州城,从此成为唐朝最大的军事重镇、平叛时期唐朝的政治和军事中心。

其后肃宗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只用了一年时间,在至德二年六月和十月,便收复了长安、洛阳两京,唐朝进入了中兴时期。

这段文字的背后,是讲述灵州的重要性,不言可喻,而灵州的归属,也无可置疑。

文章接下来讲述灵州被夏人侵占的经过,重点写了裴济守灵州的忠勇与刚烈。

最后写了八十年来,华夏一族为了抵抗外敌入侵,所做出的种种艰苦卓绝的努力,直到元丰四年十一月,方才重新收取河套,克复灵州,可以告慰历代忠勇守卫国土的将士们的在天之灵。

“举铳——预备——放!”

“嘭!”

“收铳——举铳——预备——放!”

“嘭!”

“收铳——举铳——预备——放!”

“嘭!”

山丘之下,是将士们的墓园,围绕着山丘上的昭忠塔,继续守护着这片故土。

墓园四周,是各路西征大军。

苏油念完祭文,将之投入香炉之内,高举起酒爵:“英灵不远,佑我功成——惟服,尚飨!”

将美酒洒进黄土,之后让到一边,李舜举、高遵裕,带领着李若愚,种谔、曹南、孙能、童贯、刘世恒、种珍、王君万、苗履、折可大、姚雄、钱谷等将领,在裴济与灵州英烈的神位之前,轮流酹酒献祭。

李宪、苏烈、刘昌祚等人因为有作战任务在身,没法亲至,苏油也以他们名目,准备了花圈。

灵州冬日严寒,鲜花是没有的,只能用白纸剪出白花来代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