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禅师

苏厨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禅师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禅师

张商英说道:“禅师妙论,听你口音,也是蜀中人士?”

老和尚回了礼,摸出一串七彩玻璃念珠:“善哉,和尚法号叫克勤,在昭觉寺进修了三十年。”

张商英闻言大惊,改成了蜀音:“原来是佛果禅师当面!商英有礼了。”

老和尚笑道:“原来却是我小老乡,走吧,和尚请二位喝茶。”

来到禅房,老和尚请张商英夫妇二人坐了,表演起了茶道,给夫妇俩斟上。

张商英捧起杯子,心潮翻涌:“峨眉雪芽,十年不得见矣。”

老和尚说道:“想要,就去求寻,心动而不求,翻为挂碍,难以解脱。”

张商英将茶杯放下,笑道:“一杯茶而已,放得下。”

老和尚微笑道:“刚刚施主问,世人眼中,如何是佛。《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初无假法。得者心佛众生,无一二差别。到此与祖师西来意,为同为别?”

张商英想了一下:“同矣。”

克勤摇头:“且没得交涉。”

张商英面上微微露出愠色。

老和尚不以为意,继续说道:“不见云门遭山河大地否?而无丝毫过患,犹是转勾而已。”

“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向上全提时节。”

“彼德山、临济,岂非全提乎?”

这是说得如今佛教的五门七宗中的大门,张商英默默点头,表示首肯,说道:“商英多年研修佛典,认为佛理境界,乃事法界、理法界、至理事无碍法界。”

克勤问道:“居士以为,到了至理事无碍法界,可说禅乎?”

张商英抚掌:“正好说禅也。”

克勤笑道:“不然。居士所言,却还正是在法界量里。盖法界量未灭,是为有法。”

“终是到事事无碍法界,法界量灭,始好说禅也。”

“到彼境界,如何是佛?干屎橛,麻三斤。”

这说法让张商英大开眼界:“美哉之论,岂易得闻乎?”

克勤合什:“有一道真净偈,唱与居士——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坊,未还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

张商英哈哈大笑:“却原来是同道中人!这道偈语,怕不是那人的风格!写给烧猪院惠明的!”

……

中京道,京西猎苑。

耶律洪基鞍前带着四岁的皇孙,在马上疾驰。

辽主的这匹骏马,乃苏油引进的海外马种培养出来的,属于天下第一等,远远将侍卫们甩在了后面。

小延禧兴奋地指着一处灌木林边上:“皇翁翁,鹿!大鹿!”

耶律洪基举起宝弓,搭上金箭:“延禧,看我取它的眼睛。”

小延禧鼓着小巴掌:“翁翁快射!”

耶律洪基笑道:“那你自己抓稳鞍桥。”

小延禧双手抓住鞍桥上的铜环,耶律洪基一夹马腹,白马立即朝着林边野鹿冲去。

野鹿受惊正要奔逃,白马就已经冲到了据野鹿十步之内,耶律洪基手起箭落,金箭从巨鹿左眼直贯入脑,大鹿顿时倒地,蹬踢了几下就毙命。

小延禧鼓起掌来:“爷爷真厉害!哎哟……”

却是忘记了还在奔驰当中,朝马下跌去。

耶律洪基右臂一捞,将自己的宝贝孙子夹在了腋下:“你这小子,不想活了?!”

小延禧在空中蹬腿:“爷爷放我下去,我要看大鹿!”

耶律洪基哈哈大笑:“好!倒是天生的胆色!”

弯腰将他放下:“去吧!”

小延禧脚一落地,就抽出腰间的小佩刀,朝大鹿的鹿角砍去:“杀!杀!”

耶律洪基将宝弓放入弓囊,翻身从马上下来:“小傻瓜,来,爷爷教你!”

走到大鹿跟前,耶律洪基取出小折刀按开刀刃,让延禧握住刀柄,然后抓着他的手,领着他用小刀切开大鹿的肚腹,将鹿心从取了出来。

切了一片鹿心给延禧:“来,趁热吃,最是鲜脆!”

延禧接过吃了一口,又往耶律洪基嘴里塞:“翁翁你也吃。”

耶律洪基张嘴接住延禧递上的鹿心片:“哈哈哈我孙儿真懂事!”

爷孙俩在那里吃得挺开心,延禧看着耶律洪基手上那柄折刀,对刀刃上的花纹感到好奇。

耶律洪基说道:“这是獐子岛上宋人献上来的东西,其实钢质和我们大辽的镔铁剑差不多的,就是胜在花里胡哨,你喜欢?”

小延禧点头。

耶律洪基笑道:“喜欢就拿去!翁翁送你了!”

延禧开心地接过:“我去给翁翁割鹿肝!”

耶律洪基也不阻止,只是叮嘱道:“小心点手,锋利着呢!”

一队卫士焦急地奔来,领头一名武士滚鞍下马,奔到耶律延禧跟前:“小主上没事儿吧?”

队伍中一名汉人老儒模样的官员也下得马来,走到耶律洪基身前:“参见陛下。”

说完有扭头对那名卫士喝道:“陛下在此,萧兀纳你失礼了!”

“诶——”耶律洪基摆着手,笑眯眯地看着拿鹿肝往萧兀纳嘴里塞的皇孙:“萧兀纳忠心耿耿,眼里只有他的小主子,这点很好,不许责怪他。”

王师儒躬身道:“是。”

说完又劝道:“陛下,皇孙尚在聪幼,骑马奔驰,恐有伤损,如果陛下心爱他,同骑之时,便请缓步而行,不要再入今日这般狂奔了。”

耶律洪基想到刚刚延禧差点落马,点头道:“嗯,侍读谏议得是,下次不了。你怎么过来了,是朝中有事吗?”

王师儒看着周围茂盛的林木,潺潺的溪流,心中暗叹一声:“陛下,西京道,南京道,飞蝗严重,百姓日子难熬,南京道都总管耶律慎思,留守萧惟信上奏,说蒙大宋涪国公斡旋,宋国皇帝不但同意了我们的求援,还答应派遣人员入东朝相助。”

耶律洪基皱了下眉头:“却又何必如此多事?”

王师儒说道:“听说宋人救灾有一套成法,他们那一套我们也搞不太明白。”

迟疑了一下:“宋朝河北一路,这十年来几乎年年受灾,不过这几年竟然还是重启兴旺之相,前年和去年,连我沿河州郡都遭了大灾,不过好像河北竟然没有受到影响……似乎,很有成效。”

“按照耶律慎思的说法,大宋如今可以让平年如丰年,灾年如平年,这一套……体系,要是我们辽国学到手,南京西京两道,将更加巩固。”

耶律洪基叹气:“两道的天象……以前每年都是大丰稔,若非如此,大辽也没有南下澶州的粮草,怎么最近几年也开始闹灾了呢?”

王师儒说道:“根据工部尚书室纯奏报,大辽立国之初,两道的河渠还颇为得用,不过到现在已经近百年未得修整,洪涝之余,不见恢复,良工大匠,俱已凋零,水利人才极为匮乏。”

“河渠年久失修,土地就得不到浇灌,堤防不得整固,就容易招致水患,室纯请求朝廷张榜重金招聘水利人才,拨款修整河渠,恢复两道国初的耕作利益。”

耶律洪基不以为然:“他从来就知道要钱,文殊奴出使回来,献上了鹤胫弩图纸,我赐金千两给他要他复制,到现在一事无成!”

王师儒赶紧说道:“据老尚书说,宋人鹤胫弩,如果文殊奴的图纸没有问题,那其关窍就在于软钢弹簧和弓弦的材料与造作工艺,以我大辽如今的工技水平,实在是难以做到。”

“这点小事都做不到?那改造整修堤坝河渠他就能够做到了?到时候再给我一句做不到,是不是就又可以搪塞过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