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战

苏厨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战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小战

说完将地图打开铺到几案上:“如今永兴军路的电报还没有架设好,电报只到了渭州。”

“渭州情报送达汴京,中间经过洛阳,兴洛仓,郑州三次转发,只需要两个时辰。”

“现在环州虽然被围,但是镇戎军的环州形势奏报,每日尚能正常送达,说明陕西路和永兴军路之间的重要通道青牛川,还在我们的手里。”

“如果是正常情况,罔萌讹围困环州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切断环州外援的后路。”

说完用手一指地图:“青牛川出口,环州侧后方的大顺城,为夏人所必取!”

“此乃兵家必争之地。夏人取了,就能扼控我陕西援军的入口,可以安心攻打环州;如果还在我军手上,镇戎军随时可以赴援出击,与狄咏成犄角之势,反将罔萌讹夹死!”

孙固看着等高线地图,觉得自己的老花眼有些晕:“那为何罔萌讹又不取呢?”

苏油将一份情报递给他:“罔萌讹乃梁太后的面首,梁太后命他到前线,一来是想让姘头得些军功方便升赏,二来,难说没有分梁永能兵权的企图。”

孙固皱眉:“明润,此等污言秽语,岂可在陛下面前提及。”

苏油赶紧躬身道歉,然后说道:“梁永能乃夏国名将,肯定也知晓梁太后的意思,于是顺水推舟,遣罔萌讹出兵,实则不怀好意。”

“夏人以部成军,军队多以部落同族相集结,根据镇戎军的奏报,此次入侵的夏军,合计两万人。”

“而根据平夏城的奏报,梁永能的大部,仍旧部署在葫芦川一线,帅帐也还在萧关,根本没有移动。”

“因此臣估计,环州的夏军,不过就是罔萌讹的本部兵马而已,两万人,怕是把部族都算进去了。而梁永能所行的,乃是借刀杀人之计。”

孙固问道:“那为何范纯粹和李稷坐视不救?还有高遵裕幕府依旧在华阴?”

苏油说道:“因为不值得啊,环州城中如今壮丁不下三万,劲卒不下四千;城外贾嵓尚有五百游骑,手下搞不好还纠合了蕃汉勇敢。”

“四月也不是可以因粮于敌的季节,如今战事已经过了十天,夏人只有五日之粮了,我实在看不出罔萌讹有打下环州的可能。”

“狄咏的人品为臣所素知,断不会隐瞒军情,贾嵓看来也非常聪明,二人里应外合,臣觉得罔萌讹不但讨不了好,搞不好还要折在环州城下!”

“不过今年两川的麦地收成恐怕要大打折扣,枢密院应当行文三司,命李稷准备粮秣,安抚蕃人了。”

“另外还要提醒狄咏吸取教训,告诉他那两个寨子设置得很好,夏人去后需要立即重建,而且军力要更多,烽燧要设置,斥候要更远,以便接应。”

……

“快快快!”一队宋军在安排蕃汉混杂的人群过河,朝着前方环州城撤退。

牧人们赶着牛羊,正从三架临时搭建起来的浮桥和一架主桥上通过。

狄咏带着军士们在桥边守卫。

前方已经出现了夏人的斥候,狄咏抽出骑刀,一打马:“跟我上!”

本在帮助驱赶牛羊的军士们立即勒马掉头跟上,以狄咏为基准,很快在奔行中形成了一支锋矢阵型。

夏人斥候见到狄咏反应如此迅速也吓了一跳,放弃了正在追赶的那队百姓,转身跑了。

狄咏奔至这队百姓旁边,发现竟然是一支歌吹队伍,问道:“后边还有百姓吗?”

一个头上扎着巾帕妇人焦急地说道:“我夫君还在后面,他在掩护我们。”

狄咏一皱眉:“你夫君是哪一队指挥手下?”

那妇人喊道:“不是,他以前是渭州义勇,跟石娘子打过谅祚的!”

狄咏再不犹豫,对手下招呼一声:“走,救人!”

这一小队骑军绕过百姓继续北去,妇人看着他们的背影,转身对队伍众人说道:“快,加上最后一把劲,前边就是环州了!”

狄咏一行人,成行进队列来到一处山口,就见前方有数十夏人游骑围住了一片松林。

夏军指挥见到狄咏的人数,浑然不惧,喊了一声,游骑们放弃了松林中的目标,呼喝着挥舞兵器,朝着狄咏他们杀了过来。

狄咏回刀入鞘,拿起挂在鞍边的钢弩,拨马成与对方以侧身相对的状态,与身边十多位骑手叩击发射。

短矢射出,眨眼飞过百步,将对方两名骑手从马上射落了下来。

狄咏勒马减速,身后第二队十余骑越出,同样又是举手发弩。

这一次战果要好了一些,对方又是三五人落马。

如此三轮后,对方已经损失了十数名骑兵,双方相距已经逼近二十马步。

狄咏已经再次出现在了队伍最前方,马速已经提升了起来,手里武器已经变作了骑刀:“杀!”

身后骑军也化作两队:“杀!”

夏人斥候指挥完全没想到这支宋军骑马变阵更换武器如此迅速,完全不弱于西夏精锐,眼神一凛,不由得下意识地轻轻勒了一下战马缰绳。

就在这时,一支长箭从松林中电射而出出,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从夏人指挥的脖子扎了进去,直接穿透他的脖子,又从肩胛再次扎入人体,最后从肩膀下一点穿了出来。

破甲锥!

血花迸溅,斥候指挥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便跌落到青草茂盛的山坡下。

夏人的阵型顿时一窒,几个机灵的斥候见首领已失,立即拨马想溜,剩下的根本还没有反应过来,还企图斩杀这队宋军当做军功,出现了一瞬间的混乱。

电光火石之间,狄咏已经带着雪亮的骑刀,闪入夏人的冲锋队伍之中!

马前六斩!

马前六斩有两斩是以骑破步,剩下四斩,都是以骑对骑!

很多人以为古代骑兵最好的兵器是长枪,其实是一个误解。

首先是枪杆强度在骑兵对战的过程中容易折断,导致失手;其次是枪是点状攻击,一旦错失,就很难再有机会;第三是武器太长,难以控制精准度,远不如短兵器打击的准确性高。

除非是重骑密集成阵,否则长枪不用也罢。

比如如今辽人的军队,正军一人,备马三匹,武器包括弓四、箭四百、长短枪、骨朵、斧钺、锤锥。

主要依靠的弓箭,长兵器只有一种,短兵器则有四种。

真实历史上不久之后,夏人中就有建议设置强弩军以对抗宋军的,其理由就是“国家用铁鹞子以驰骋平原,用步跋子以逐险山谷,然一遇陌刀法,铁骑难施;若遇神臂弓,步奚自溃。盖可以守常,不可以御变也。”

就是说铁鹞子遇到陌刀阵,就会受到克制,如果铁鹞子使用的是长兵,不至于畏惧陌刀。

《金虏图经》里所记录的女真人铁浮屠重骑,也不是古代小说里那样的怪物,而是“弓力只七斗,箭极长,刀剑亦不取其快利。”

似乎更加重视击打能力,同样没有说到长兵器。

甚至还有狼牙棒,铜锤,骨朵,铁鞭,铁锏,主要目的都是出于命中率和伤害程度的综合考量。

其中狼牙棒,铜锤,也并不如演义里那么夸张,狼牙棒就是四五尺长的硬木棒,上面嵌上大钉。

铜锤虽分长短柄,但长柄的是步兵用的,骑兵用的铜锤柄长也不过四五尺,锤头不会超过拳头大,小的甚至只如鸡子大小。

总的来说,就是骑兵武器重量,最好不要超过五斤,才方便骑兵使用。

这么一来,骑刀的优势就太大了。

因为刀这种武器,重心可以设计得更加靠近人手,这样操控比锤,棒更加灵活。

而伤害程度又因为刃面的存在得以保证,渐渐成为所有骑军的最佳的近战兵器。

当然对付重甲具装,骑刀是派不上用场的,但是战争是一门综合科目,光是重骑,那也只有被带弓轻骑放风筝的命。

有了优良钢质和优秀设计的骑刀加成,加上狄咏和亲卫们高超的武艺,如今直入虎入羊群,砍瓜切菜一般大开杀戒。

夏人转眼崩溃,除了数骑狼狈逃脱了宋军的追射,剩下的全都倒在了这里。

松林里骑出了一名汉子,穿着普通的宋朝百姓衣服,坐骑明显已经受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