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

苏厨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高家

过了好一阵,富弼才缓过劲来,苦笑道:“七十年第一次失态,明润出府之后,可得嘴下留情。”

苏油笑道:“富公放心,就算我说,也没人信啊。”

富弼笑道:“第一次知道明润有安邦定国之能,你猜是何事?”

苏油说道:“莫非是驱逐谅祚?”

富弼摇头。

苏油又问道:“那是开发两浙?”

富弼还是摇头。

苏油想了想:“这都还不够,那是交趾归降,占城纳土?”

富弼笑道:“都不是,远在这些之前。”

苏油有些讶异:“之前?之前我位卑力薄,在夔州几乎不免。再之前,那更是胡闹居多了。”

“虽然浑水摸鱼屡获升赏,但那些手段花样,入不了富公法眼吧?”

富弼说道:“我记得那一次是在陛下书案之上,看到了一个古怪的图形,以为是巫蛊之术,大吃一惊。”

“不料陛下告知那东西是一门学问,叫函数曲线,是将数理之法用几何线条表现出来。”

“陛下还告诉我,那是一条反抛物线。代表的是国运和时间的关系。”

“陛下指出图纸上的一个点,说那是当时的国势,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条线还要继续向下运行一段时间。”

“但是如果导致国势向下的因素,被导致国势向上的因素所抵消,并且尚有一些向上的剩余力量的时候,国势加速向下趋势就会变成逐渐的减速向下,趋势逐渐趋于停止,最后在最低点停下来。”

“紧跟着,国势就会进入上升期。”

“一开始会非常的缓慢,几乎难以察觉。但是趋势已经悄然逆转,之后就会越升越快,到最后形成狂飙一样的增长。”

“这个过程中,保证向上的余力始终持续性地存在,乃是关键,强大与否,却并不重要。”

“只要其存在,哪怕非常的微弱,也是良性,最终总会让这条线从下行,平滑地过渡到上扬。”

“当时我就知道,这个人,必定是经天纬地之才,他已经掌握了力量与趋势关系的奥妙!”

“范文正公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就是在忧患降临之前,众人逸乐之时,先一步察觉到危机的触发,趋势的转变。”

“而在众人盲目无措,号丧心死之际,又能先一步预见到转机的来临,还是提前察觉趋势的转变。”

“不,不仅仅是觉察,甚至能未雨绸缪,提前布置,主动推动趋势的改变!”

“我还以为此人必定是仙风道骨,洞阅世情,非鬼谷、箕侯一般的人物莫属,结果一问陛下,这图原来是明润所制!”

“那年你多大来着?好像是大破萧关后回来的时候吧?十八还是十九?”

苏油赧笑道:“其实我也不记得了。”

富弼笑了,在小萝莉婉转的歌喉里,在冬日里难得的暖烘烘的阳光下,笑得皱纹更加的深刻:“不记得好啊,不记得,说明是发乎内心的自然而然,更是坚持认定的理所当然。”

“叫你过来,其实也没啥好说的。明润相计规划,每在十年之前,神鬼所莫能测,而从无侈功矜能之态。这份老成,历代宰执也没几个可比。”

“老夫只有一言相告。”

苏油躬身:“敢聆富公教训。”

富弼说道:“陛下身边,如今正臣无多,却依旧优隆我等旧臣,明润可知何意?”

苏油顿时心中一震,脸上也不自然地带了出来。

富弼笑道:“明润果然是聪明人,看来是明白的,甚好,去吧。”

苏油再次躬身:“富公高义,苏油没齿难忘。”

富弼不再回答,闭上了眼睛,安心欣赏起曲子来。

从卧云堂到出了郑公园,一路上苏油都在思索。

富弼是在提醒自己,不要一味猛冲猛打,要提前给自己规划好后路。

赵宋祖制异论相搅,其实是一种政治本能,皇帝一边用着顺手的臣子,一边却将老臣搁在几处重要地区,给予崇高的地位,就是在当政者头上摆放上一柄柄利剑。

比如赵顼压制不住吕惠卿和曾布的时候,一道诏书将王安石召回,两人立即偃旗息鼓,风流云散。

比如苏油的老师哥文彦博,已经两任宰相,四换节钺,那更是核弹级的元老,除了皇帝能指使他,就连御史弹劾都几乎无效。

文彦博在枢密使任上对王安石的新政一贯骂骂咧咧,赵顼都只能加司空,送他判河南府。

浚川耙效力之争,熊本等人考察回来说文彦博的坚持是对的,那玩意儿毫无用处,被蔡确范子渊弹劾,说熊本等人猜测王安石即将去相,文彦博有入朝的可能而讨好他。

熊本等人都受了处罚,老头不但不被涉及,不久赵顼还加官司徒,给老臣安慰。

富弼的意思很清楚,也是诚心为苏油谋划。

苏油以后最好的出路,就是和他们一样,成为帝王用来威胁别人的利剑。

苏油不禁苦笑,富郑公真是太看得起自己,也可能是太喜欢自己了。

这宰执都还没当过呢,就开始提醒自己考虑宰执之后的后路了。

能够执掌天下中枢的大佬们,就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想到接下来还要和高国舅打交道,苏油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

华山之阴,十里连营。

这里集结了大宋如今最强悍的部队。

五支禁军,感义、镇国、定国、囤安、控鹤,满额全员,合计一万五千人。

此外,还有上四军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各一部,合计五千人。

因为这些新军全部都是骑军,而且是足骑骑军,两万人的部队,共计有马三万匹,骡两千匹,驴四千五百匹,还有六百头骆驼,因此负责照料这些牲畜的狼渡牧人熟蕃,也有三千人之多。

此外还有负责后勤、仓储、营房、车驾、军需的一应附属部队,又是五千常备行走。

这都还没有算有事临时征调的调阅厢军,乡弓手,蕃勇敢之类。

华阴县,本来只是华山底下的一处小县城,如今成了新军大本营。

五支部队在华阴周边各处建有大寨,如梅花一般拱卫华阴,城郊四面,则是上四军调训部队,城中则是节度幕府。

高遵裕,就是这支大部队的首脑。

这个人的军事才能,其实一直都是中平偏下,不过安抚蕃人薅羊毛倒是一把好手。

赵顼的这道任命,就连高滔滔都不放心,特意将赵顼叫到內宫里边好一通说,意思就是她这个伯父报国忠心,不后于人,但是有一个大毛病,就是气度太小,虚荣心又强,不容别人的功劳高过他。

这种人总是喜欢将功劳归于自己,不许他将所得,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只能做副将,不能当主帅。

而且新军是什么,她出身将门,都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建制,以往的经验完全没用。

见到薇儿演示,器械的确是犀利,但是在大战里边效果如何,却没有实际验证过。

因此这项任命,高滔滔是持反对态度的,于是就一直拖着。

等到曹南在南海大展神威,以五百破两万之后,高滔滔才对新军开始放心。

经苏油建议,赵顼先后调用熟悉新军作战方式的曹南做高遵裕的副手,同时将在南海大战里操控新军取得不俗战绩的王中正,在西北一战里用震天雷用得顺手的李宪作为高遵裕的襄助。

还暗示军机处会妥善地给国舅爷擦屁股,手把手教会高国舅新军指挥方式,高滔滔才同意了这道任命。

因此高遵裕对别人气量狭小,在苏油面前,却是服帖得很。

苏油如今是顶级文臣,班位在王安石文彦博等致仕老臣之下,在王珪蔡确司马光等人之上,与曹国舅这种使相在伯仲之间,高遵裕的级别还差得远。

另外苏油的正职乃是提举军机处,军机处是直接替皇帝掌控新军的重要部门,也就是高遵裕的顶头上司。

不说这些,就凭苏油为高家一手安排羊毛产业,从上游金融商务到下游原料收购一条龙培训,等于是将这份产业拱手相送,将高家扶持成了四通集团的重要合作伙伴,高家人对此也是颇为感激的。

最难得的是苏油从来不以此为恩,就连产业扶持,都是通过石家来进行的。

石家高家同属将门,论起辈分来,石家老奶奶比高滔滔都还要高一辈,将羊毛产业定义为将门世家之间相互利益输送,支持奥援,在大宋就不怎么显眼。

要不怎么说人家涪国公会做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