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阳兵工厂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嵩阳兵工厂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嵩阳兵工厂

之后的神威大将军炮,才勉强达到了苏油要求的舰炮和要塞炮的要求,如今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的城墙,能抵挡一枚神威大将军发射的二十斤重炮弹。

不过问题又来了,这玩意儿仍旧没法装到舰船上,因为威力太大,木壳船体抗不住后坐力,只能装备到大名府的城头上。

更大的投入,在弹药。

皇宋银行的储备,渐渐转移到了金银之上,南海两浙大理的铜料产能爆出来之后,已经能够冶炼出足量的黄铜。

大部分的黄铜,用于铸造舶来钱和铜器,剩下的成为军用物资,用于生产铜壳弹。

霹雳炮和带匣神机铳,这才终于摆脱了弹药不济的尴尬境地,纸壳弹的生产比例日渐降低。

而更加可悲的转轮骑枪,都还没有大规模上过战场,就因为密封不严,射程不远,精度不高等等弊端,在高遵裕两次实战演练之后,直接淘汰。

高国舅现在心气儿高,用他的话说,同样的弹药,两种铳械,战果相差三倍,这样的武器要来何用?!

王中正却以为不然,这娃如今是唯火力论的坚决拥护者,高国舅是个棒槌,没有经历过南海之战,没见识过铳发震天雷的威力。

他给军机处提出了一个建议,是不是可以让皇家理工学院搞一个新课题,我们就用转轮铳的原理,扩大口径,生产大型铜壳子弹,弹头换成带爆破功能,就如同明润曾经搞过的枪榴弹那种,是不是就能研发出一种能够快速发射小型震天雷的转轮铳?

要是这样的话,我们是不是就有了一种能够由骑兵携带,一同行动,威力强大的支援火力?

为了不劳烦理工学院的大牛人们多费脑筋,我王都监还贴心地绘制了一幅想象中的图样随信送上,明润你先看看。

当时苏油收到信还没打开,就已经笑坏了,王中正这阉货,居然敢指导理工学院研发武器了,怎么不美死他?

可等到打开图纸,苏油却傻了,这这这这个东西……王姥姥这图纸,跟国产lg4型40毫米转轮榴弹发射器,真的好特么像哦……

但是光像是没有用的,人家lg4是利用发射药燃气驱动弹巢,那是真正的半自动武器,要真有那技术,苏油都敢让理工学院设计ak47了。

王姥姥想得过于简单,转轮铳可以通过食指扣动扳机,同时带动弹簧驱动弹巢,换成这么大个家伙,还扳得动吗?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并非不能解决,加一个预压弹簧,射一发压一下,弹巢驱动由预压弹簧来完成,扳机只负责击发就行了。

射击距离也无需太远,四百米足够,精度也无需太高,杀伤半径五米,都足够敌人的重骑兵喝一壶了。

因为重骑兵不形成密集阵型,就形不成真正的威胁,但是一旦形成了密集阵型,那就是给这种武器送菜。

杀伤半径都不用太大,五米,胖方圆十米都在杀伤范围内,就已经足以让敌人的重骑兵无法形成建制。

因此王姥姥真没有瞎说,图纸虽然纯属搞笑,但是人家这个创意却是相当的精彩。

为了呼应未来设想中的西夏战局,苏油在理工学院将王中正的设计完善之后,将试制订单交给了嵩阳兵工厂。

嵩阳兵工厂,坐落在嵩山深处的一处山谷里边,为了提高运输效率,大宋不惜修建了一条从郑州通往大山深处的铁路!

铁路全长二十五里,是汴陈铁路长度的一半,这些铁料换成冷兵器,足以武装十五万人!

赵顼从封桩库直接拨了全款,此举也说明了他对新式武器的信心,和提升军备的决心。

乘坐着马拉车厢沿着铁路往山谷进发,沿途都是驻防部队。

先是义勇弓箭社,其后是州军,再往里,就是寄食厢军、禁军,最后是荷枪实弹的新军。

宁**的一支,负责最里边的一道防线,防线拉着铁丝网,铁丝网后边是钢筋水泥的地堡,地堡后面是水泥砖墙,将一个巨大的山谷封闭起来。

马车拉着铁轨车厢直接进入了厂区,视线里一下子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简陋的车站上,列队站着一支新军迎接马拉轨道车的到来。

苏油从车厢里出来,队长立刻跑步上前,然后一个立正:“皇家军事速成三期毕业生,宁**二队三班准卫田遇,参见国公!”

话语里边带着夔州口音,苏油上下打量了他一番,指着他道:“木叶县出来的!”

“是!家父讳守忠,是国公爷的老部下!”

苏油又惊又喜:“你是田守忠的儿子?老几啊?”

田遇露出一脸憨厚的笑容:“我是家中老三。”

苏油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一路行来尽遇到熟人了,哈哈哈,你跟你家爹的做派,可是截然不同啊!”

田遇说道:“家父说他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没多读书,他说国公爷说过,哪怕是武人,读过书的武人也不一样,于是一路供我从皇家军事速成班毕业,才许我从军。”

苏油点头:“你家爹的脑子灵光得很,从来不打硬仗,捏软柿子可比谁都厉害。”

见田遇有点不好意思,苏油却笑道:“这就是智将的底子,寻找战机攻敌薄弱的天赋。可惜啊,就是兵书战策读得少了,老被人家说他奸滑。”

“兵者,诡道也,打仗不奸滑,那还打什么仗?你父亲还好吧?”

“好,他现在是陕西路第五将,驻守狼渡。”

苏油很开心:“等我视察完兵工厂,再和你好好聊聊,走吧,先去各坊看看。”

霹雳炮的样子几乎没有变样,不过因为钢材的品质提升之后,其烤蓝反光从视觉上就能看出来质感的不同。

新军还是对苏油的设计不满意,比如霹雳炮的挡箭板,就被高国舅大加鄙夷。

阻挡视线不说,运动时还不方便,还平白无故增加了重量。

精确射程两公里的东西,就算是骑兵冲击也没用。照高国舅的说法,这还被敌人杀到面前,还用什么挡箭板啊,自己抹脖子算求。

苏油觉得有道理,当时设计这个东西,是受后世设计的影响,可好像人家是用来抵挡对面射过来的机枪子弹用的,这尼玛……好像真的用不着。

结果现在的霹雳炮,就变成了舰炮加车架的格式,而苏油的后世设计,再次被无情淘汰,霹雳炮整体,回到了一战前青铜火炮的风格。

苏油穿越了三十多年,孩子都俩了,早就已经学会了和这个世界妥协,只要是有道理的建议,苏油都会同意试一试。

这些都不重要,现在的嵩阳兵工厂,重要的是产能,铜壳炮弹和铜壳子弹的产能。

铜壳子弹工艺已经摸索了二十年,仅仅一个弹壳,制造工艺也非常复杂,需要经过铜料熔铸,多次冲压拉伸,切边,挤盂,收口,机加工,表面处理等多项工序。

炮弹的弹头和弹壳同样是如此。

之后还要装底火,装引爆药,炸药。

弹头要填炸药,发药,印信。

最后才是组装成子弹和炮弹。

装药车间有三百名工人,两班倒,如今没法上夜班,车间两百米范围内都通通不能用火。

为了克服无数的工艺难题,工人和技术人员们发挥了自己最大的聪明才智。

比如装填弹头的力度要保证每一颗子弹都一样,使用下压型装填结构肯定不行,工人们创造性的发明了上举型装置,子弹顶到上部的重物之后,如果超过设定压力,重物就会被顶起来。

这样就保证了每一颗子弹头的填装,都是标称压力,也就是上方可移动重物的重量。

一个小小的弹头装填设备,都已经改造了好几代,工人们还给它装备了力量方向转换的连杆和节省力气的杠杆,不但节省了力气,还满足了人体手臂下压的习惯。

诸如这样的举措不是一处两处,最终设计成型了子弹和炮弹流水线上的诸多工艺文件,工艺流程,工艺标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