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

苏厨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改制第二步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改制第二步

王珪上奏,这等无聊的东西,浪费纸墨,内容荒诞滑稽,于劝导人心并无益处,申请禁止。

吕公著拿出新闻出版管理条例,相公也得讲道理,逐条分析,人家刘小二并没有违背其中的哪一条。

上一次遭到申斥之后,这小子第二天就跑到开封府申请了报号,一切手续合法正规,其内容也不再在违禁之列,这个真没法禁。

赵顼明显是偷看过漫画的,不由得忍俊不禁:“最起码普及了几个典故嘛,充满了坊间烟火之气,蛮有意思的,这个就不用禁了吧。”

赵顼都说话了,事情就算到此结束。

不过王珪自此算是落下了病根,不管水西漫画画了什么,总觉得那是在讽刺自己,常常生气。

八月,水情过去,以苏颂《元丰编修唐六典》,毕仲衍《历朝备对》,王珪《六朝会要》为.asxs.,大佬们纷纷开始出面刷存在感。

王安石上改定《诗》、《书》、《周礼义》误字,赵顼诏录送国子监修正。

司马光上《商周甲骨金石文字考编》,赵顼命内书坊刻印,颁赐两制以上大臣。

皇家理工学院陈昭明,钟山理工学院赵宗佑,上了联合著作《水文考算》,其中明确规定了水文原始记录表,水文台账,水文统计表的标准格式。

而其核心,却是一套复杂的计算公式说明,光参数就包括了流域面积,河长,坡降,流域中心十二时辰点雨量,点面折算系数,产流系数,地理参数,汇流参数等一系列的计算单元和折算表,时程分配表等折算表格。

然后通过六步三次的复杂计算过程,得到洪水过程表,可以预测出洪水过程,洪峰高度,洪峰经过关键节点的时间。

一本书就是在讲这个复杂的算法是怎么得来的,要是没有简化符号,和横式公式,这书还得厚上两倍。

赵顼才翻到第五页就感觉一个头两个大,赵宗佑和陈昭明,简直就是逼死大宋文科狗的两尊大神。

算了,唰唰翻到最后,一个简单舒适的表格摆在了面前。

六个步骤,每个步骤对应了一个资料参数查阅表,第一步,根据实际测量得到的几个简单参数,套进表里,查到一个数值;

第二步,根据这个数值和另外两个参数,查阅第二个表,又能得到一个参数。

就这样一层层套下去,最后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洪水过程表,而中间那些原理,公式,统统可以忽略。

这下就舒适了,可行了,就算州府里的师爷会计,也能用。

此外还有一本,里边的图表更多,是以苏油和司马光十年前《河情咨要》为基础,详细考察了十年来水文的变迁,然后根据地图等高线数据,提出了汛期分洪的概念。

汛期分洪,来自陈昭明的大胆创举,但是其真正的关键,却是行洪口必须坚固,抗冲击,不会行洪行着行着,真的变成了溃坝。

好在如今的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此外,黄河泥沙问题,已经为宋人所明了,黄河之所以这么难治,就是下游河道泥沙淤积过快所致。

苏油十年前寻找的几个冲沙区,虽然广植了植被,但是力度明显还不够。

不过洛水,泾水的治理工程非常见效,陕西路转运司奏报,泾河在扩大沿河植被覆盖,家畜去势去尾圈养之后,河水里的泥沙量逐年降低,去年更是在春秋两季,出现了“河清”的现象!

泾河的水文环境,与黄河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也就是说,黄河携带泥沙的问题,并非不能根治!

其实苏油自己都想不到,泾河能够在十年内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不过联想到真实历史上的明末大乱,四川在短短五十年里,从重庆到成都,大半个四川几乎被森林重新覆盖,县城里边都开始跑老虎的记录,似乎又很合理。

毕竟现在的森林植被恢复起来,比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之后,速度快得多。

赵顼下诏,命都水监,河渠司详细考察河情,寻找流沙区,以及适合作为行洪口的沿河地理位置,为下一步治理河道作准备。

此外,鉴于今年严峻的水情,继续维持拨款,堆高内黄、濮阳几处重点水利工程。

同时,命王克臣为安抚使,主持救济四县灾民。

戊午,上四新军,皇家军事学院,司天监,皇家理工学院专家组,都水监,河渠司,以及沿河抗洪救灾立功人员,抵达汴京城,接受赵顼的接见和嘉奖。

京中百姓自发涌出东门,夹道迎接。

是夜,彗不见。

九月朔,赵顼复膳,重新御殿,首先便是临武英殿,给此次抗洪抢险的英雄颁奖授勋。

陈昭明是此次抗洪抢险胜利的关键性人物,虽然是文官,赵顼特迁了四级策勋,等同军功,并升保和殿学士。

宋用臣升领内都监,窦仕升勾当御药局公事。

其余种诂等人,都得到了颁赏。

不过此次治河事件当中,有两个人没有捞到好处。

章惇,因为杀人杀得过于利索,在知州到检察已经束手就擒的情况下,还是把人杀了,存在明显的法律瑕疵,这个谁都包庇不下来。

正好章惇的父亲章俞侵占百姓沈立的田地,被告到了官府。

大理寺审查之后,弹劾其父太子宾客致仕章俞、其弟颍州沈邱县主簿章恺,侵占民田;弹劾开封府心怀观望,害怕躲避佥书。

当时章惇还在澶州,写信申辩,认为堂吏王冕等人不公,有司不当信王冕等语,以此报制勘所,称请尽情彻底查究,不可以只信其谬说。

这封信被大理寺翻了出来,这就是大错了。

制勘院,是赵顼撤除诏狱,分解台谏之后,设立的临时审判机构,掌审问判决奉皇帝命令立案推断之事,一案一立,案结即撤。

章惇此举,明显有干涉司法之嫌,就算是参知政事,也是不能够指挥制勘院的。

于是章惇被罢免,出任陈州知州。

苏油报请赵顼,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将章惇的前功一抹干净。河北如今多了一年的时间,正需要大力建设,非能臣镇守不可。

于是赵顼改命章惇定州知州兼定州路安抚使,与苏元贞这个已经被丢到河北一年的转运副使一起,负责统筹水利。

执行章惇命令的童贯也没讨到好,出使陕右,去投靠老上司李宪去了。

九月,王珪领详定官制所,上以阶易官寄禄新格。

这是元丰改制的第二个大步骤。

第一次是以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为开府仪同三司。

左、右仆射为特进。

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

五曹尚书为银青光禄大夫,

左、右丞为光禄大夫。

这一次,一路向下到了承务郎,将朝官全部涵盖了进去。

同时增加更多规定。

开府仪同三司至通议大夫以上,属于高官,免磨勘。

待制以上,六年迁两官,至大中大夫止;

承务郎以上,四年迁一官,至朝议大夫止,候朝议大夫有阙,次补。

丙子,赵顼再次下诏:“见任宰相、使相,食邑实封通及万户;前任宰相,食邑及万户,并封国公。宗室如旧例。”

同时,除三公、三司外,其余检校官并散阶并罢。

所有宗室及武臣,正任至内常侍以上者,内臣供奉官以下,选人、伎术官、将校、中书枢密院主事以下,及诸司吏人,所授敕留官衙校等阶、检校官诸职及宪衔,并罢。

文式散阶,除化外人依旧除授外,其余并罢。

辛巳,大享明堂,以英宗配。

乙酉,诏即景灵宫作十一殿,以时王礼祀祖宗。

安顿好了祖宗之后,接下来便是大封宗室外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