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苏厨 >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兴洛仓

苏厨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兴洛仓

作者:二子从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5:38 来源:笔趣阁

王君万,秦州宁远人。以殿侍为秦凤指挥使。

王韶开边,青唐大酋俞龙珂归国,独别羌新罗结不从。

王君万诈做游猎,进入新罗结的领地,然后约新罗结同猎,“乘间挝之,坠马,斩首驰归以献。”

王韶定河湟,王君万出南山,履险略地。有羌酋潜伏山谷间,突然跃出,横矛刺杀。

王君万侧身避开,回首奋击,一刀将那酋首砍下马,其众惊号,相率听命,原来被王君万斩杀的,是河湟大酋药厮逋。

之后破北关、南市,解河州之围,积功最多,朝廷赐绢五百匹,如今乃是熙河路钤辖,达州团练使。

难怪一帮小子对他服服帖帖,这位已经是方面大将了!

钱谷拱手道:“家君钱子融,见过各位弟兄,见过王钤辖。”

王君万笑道:“原来是小侯爷,不过到了这里就不能这么叫了,都是袍泽,你该叫我班长。钱家不是书香门第吗?怎么让兄弟你从军了?”

钱谷也叹气:“这不是南洋水师的炮舰之威吗,还有曹留后那次的以百敌万,让我爹一时间热血上头了……”

王君万乐得不行:“热血上头拿儿子作伐?”

钱谷摇头:“没办法,家里边就我一个指望不上进士,我可是从小把自己当商贾培养的,就想一辈子在父兄荫蔽下吃喝玩乐。”

“谁承想现在做生意都必须得会放铳开炮了?南海上那些个引进使臣,啧啧啧……对了王哥,你不都已经是一州团练了吗?”

王君万说道:“嗨别提了,我本随高国舅操练新军来着,学院来信要求军中推举学员,王处道就给高国舅出了个馊主意,让他派我来了。”

说完拉着钱谷坐下:“兄弟听你说起来,那个什么……炮,当真厉害?还有,那什么神机铳,也是神器?”

钱谷一下子来劲了:“那是!咱们来炮班算是捞着了,哥哥你不是操练新军吗,怎么还没……起立!敬礼!”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挺胸敬礼。

种诂穿着新军夏常服走了进来,一张脸阴沉着:“捞着什么了?荒谬!当这里是市易所?”

王君万赶紧解释:“山长我们闹着玩呢,你别生气。”

种诂对王君万说道:“这个杀才班可能不好带,你可得把他们都给我看死了,身上那些纨绔习气,统统给我磨掉,磨不掉就给我一直呆在这里,磨完为止!”

说完对几人说道:“你们的父兄,都是西军中的将领,功勋卓著,叫你们到这里来,不是给他们丢脸的!”

“你们会啥?骑射,冲掠,这一套在新军里边都不好使,一切都要重头打造!折家小子,你爷爷可是直接把鞭子都给我了,说要是不成才,鞭子抽断他再补!”

折可大听得打了个寒噤。

王君万说道:“山长,弟弟们都是沙场过来的,战训这些对他们就是小儿科,不过这数算的功夫……”

种诂说道:“这不是给你们把钱家秀才找来了吗?我没有别的要求,炮三班,必须给我成为学院的样板班,各项学业必须优良,三个字,就是人样子!不能坠了西军的声威!”

王君万一个立正:“定不辱命!”

种诂这才扫视了一圈:“《骑军操典》都看过了?有什么想法?”

王君万苦笑:“太细太复杂了,从军刀班排纵横变化,到行军五步,到大队梯级,铳班压制……还有卧马隐蔽,包围切割之类,我觉得手下要是能有五千这样如臂使指的队伍,那还防萧关干啥,咱直接出去踏平河套得了!”

《操典》非常细致,甚至对行军和冲锋的骑军步履,行军路程和休息时间,都做了严格的规定。

比如关于军刀排的定义如下:“军刀排,常由五群十五伍构成,下分三班,如排内人数不能成伍,则于军刀班内,缺第二班第二伍,如排内人数在四群以下,则缺第一班第二群,唯铳班不准缺伍。”

又比如:“排内回转,分行、列、群、单。停止时回转,用慢步,行进间,用行步;非地形狭窄或许快速通过之短距,以排左回转进行。”

“回转半圆周以上时,需先回四分之一圆周,停整之后,再进行下四分之一圆周。”

再比如,操典里给行军设计了一个专有词,步度,即总骑行时间与快步时间的比例,比如行军中慢步四十分钟,快步二十分钟,就成为三分之一步度。

多远距离,如何行军,视军情缓急,用什么步度,都有严格规定。

此外还有,每日行军速度在四十五到五十五公里,急行军每日八十到一百公里,但是急行军不可连续采用,之后必须修整八小时以上。就算是普通行军,也不允许连续行军三日以上。

诸多的条令,规定,可谓细致到了极处。

种诂面无表情:“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

“不过我们和夏人不一样,如今有了火器之力,我军攻击的距离已经远胜夏人。”

“少保说了一种战术,我认为非常可取,就是我骑军应当永远在敌人阵型杀伤范围以外,对敌实施攻击。我们能打着他们,他们却永远够不到我们。”

一干小子无不听得血脉贲张,这主意有点缺德了。

种诂看着眼前的一帮子小辈:“这项战术要实施的前提,就是我们马跑得比夏人快,武器射程比夏人远,纪律比夏人好,阵型比夏人灵活。必须做到聚散随心,回环如意。”

“陛下拨给了重赏,少保搞来了好马,利器。要是我们在‘人’字上头掉了链子,敢当得起军事学院前头的‘皇家’二字?!”

“三个月后,还有考核等着你们。到时候中不了式,天王老子都得滚蛋!神机铳霹雳炮,摸都摸不着,明白没有?!”

众人终于老实了:“明白了!”

……

洛阳,洛水边兴洛仓故址,沈括和吴安持站在高高的黄土丘上,两人正在告别。

沈括因南海之功,考绩优良,经吕惠卿推荐,应该入朝了。

蔡确再次上书,指责沈括“反复无常、附会大臣,贬不足任,不宜擢升。”

苏油则上书,所谓反复,不过是因为沈括在吴充为相的时候,对新法提出了一些改良意见。

现在吴充都已经去了好几年了,而沈括在南海得田十万顷,安定人民十几万户,于情于理,都应该擢升。

如果朝廷觉得入朝不合适,那不如命他重兴兴洛仓,再考察一届。成了,两功并叙,不成,两罪并罚。

于是沈括终于从南海得以回内地。

路过黄州的时候,还给大苏带去了一块南海煤精,表示道歉,之后从黄州入汉水,一路北上,走唐朝的御道,进了陕西。

这条水道是苏油当年在渭州的时候,命董非摸索出来的,如今成了江淮到洛阳的主干道。

“轰隆——”

山腰的黄土塬上,一声爆炸响起,然后烟尘之中,一个土洞显现了出来。

铜哨响起,一队穿着南海那边流行过来的工装的建设兵团,赶着牛车去到洞口,开始往车上扒拉黄土。

吴安持对沈括拱手:“有了存中的指点,我这心里就定了,原来这炸药竟有如此威能,一年之内,我定能不辱圣命,连通洛坂!”

沈括也拱手道:“愚兄就恭送贤弟,立此大功。”

吴安持看着从码头一路修建到半山腰的铁轨卷扬机道:“夔州铁道我没见过,和这里的铁道相比,那边规模更大?”

沈括内心也是得意:“兴洛铁道,使用钢丝索牵引,一车载重可以重达四吨。”

“除了功用更大,铁轨更宽,承重更大外,坡道之上,还安装了逆止桩,车上有逆止栓,不至于出大事故。”

“工程分三段,长度一点五公里,爬升坡度三十度,上下还有旗语亭联络沟通,能够将物资从洛水码头提升到半山窑城中存储。”

“这里今后要满足四路三十万大军三年之用,夔州码头上那个,跟这个可比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