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重生商海 > 第779章 技术突破

重生商海 第779章 技术突破

作者:穷四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4:23 来源:笔趣阁

“王董,好消息,我们的发动机技术做出了突破,涡轮增压项目成功了!”

王浩安接到电话汇报,马上就叫人开车去了处于京郊的发动机研发中心。uu234

“王董,你看,这个发动机的排量是1.5l的,但动力一点不弱于2.0l排量的。在转速超过一千的时候,表现比2.0l的更好,但是超过一百一十迈的时候,表现就差不多了。”

王浩安听着介绍,很满意的点点头:“做的不错。那么缺点呢?”

光说优点可不行,缺点也要知道,才能考虑是否量产推向市场。一些小缺点无所谓,但一些影响操控的缺点,必须解决。

“缺点是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会减少,可能五十万公里就要报废了。而且需要用到镁合金等国内缺少的材料,成本会提高不少。”

“在起步加速的时候,表现略弱,故障率还没有进行长期测试,具体使用寿命也没有长期测试,现在的结果是通过电脑数据模拟计算出来的。”

刘教授对现在的科技很是认可,曾经想要测试什么,都要手动计算,加上实际测试,哪儿有现在电脑模拟测试这么方便啊。

他一个老家伙,电脑操作其实不怎么样,但他手下的博士生多啊,那些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一个个也都懂电脑,上手能力强,他只要负责一些核心的理论推导就行了。

华夏的汽车发动机报废里程是六十万公里,年限方面为十二年,但实际上十二年以上还在跑的车也有很多。

国外的发动机使用寿命能达到二十年,有记载的巅峰里程是四百万公里,这些都是国外宣布的数据,王浩安也不知道真假,但完全没这个必要。

别说二十年,十年后,发动机的技术都更新了几代,有几个人还会开这种老旧的车?

所以实际上国际主流的发动机寿命,都降低到了十五年左右,但是有许多国家的报废公里数是超过六十万的。

华夏定这个标准,是因为华夏汽车不只是发动机寿命短,底盘什么的寿命也不那么长,并不只是因为技术,还因为华夏的路况比不上那些发达国家。

未来十年,华夏的公路建设速度会激增。交通也是此时华夏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且不只是公路建设,铁路、船舶、航空都会大力发展。

没办法,华夏的人太多了,地域面积也大,不发展一下,出行真的不方便。

像是北美主要发展的交通就是航空与公路,铁路方面,北美虽然号称里程第一,但实际上那速度真不怎么样,货运才是铁路的主要用途。

华夏主要的交通网络还是铁路,然后才是公路、船运和飞机,从此时铁路不属于交通布就能看出来地位。

但是公路建设已经提上日程,有了更好的公路网络,汽车的使用寿命也能增加,在平坦的水泥路上开和在坑坑洼洼的乡土路上开肯定不一样。

王浩安想了一下:“想办法提高一下使用寿命,年限方面要求不多,能超过十二年这个国家标准就行,里程方面也要达到六十万。”

不要求超过多少,但不能低于这个数值,否则是无法推向市场的。就算上头给了生产批文,同行给你爆出来,别人一听就觉得是劣质品。

汽车可是大件,没几个人现在就想开三五年换车。就算是有这些想法的,发动机的寿命不长,二手车的价值也肯定很低,不划算啊。

“多久能够彻底完善这项技术?对材料的要求能不能降低?”

“完善这项技术可能要五个月左右,对材料的要求,可以降低,但是又要调整,可能这项技术完成要增加几个月的时间,也会增加发动机的重量、体积等。”

用钢铁来代替镁合金,重量自然就要增加。而且钢铁的性能不如镁合金,有可能为了保证使用寿命,就要增加厚度,也就增加了体积。

如果能有足够的镁合金就最好了,他们这项技术能够尽快的完成。一个型号的完成之后,其他型号的做一下调整,也能在短时间完成。

虽然说涡轮增压已经不算是新技术,国外好多涡轮增压的发动机都量产了,消费者的反响也不错,但在国内,这就是一流的技术,而且跟三凌的技术还不同,未来前景会更加广阔。

三凌拿出来跟国内合资的技术,属于国际二流末端,而且在发达国家车企已经基本淘汰的技术。

就算未来升级,也还是二流技术,不会短时间淘汰,但拿来跟国际其他汽车的发动机对比,依然是个渣。

这项技术是王浩安要求重点攻关的,在如此短时间就能做出一些突破,王浩安也感叹钱没白花。

等这项技术完善之后,发动机研发中心就可以上马生产线了,开始售卖发动机,必然会被许多国内车企所采购。

“那就先完善这项技术,镁合金的事情,我来解决。”镁合金不是买不到,而是价格高。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材料价格高,售价提高就行了。

他们的发动机技术在国内是领先的,凭借着人工成本和地方保护政策,肯定还是比国外的进口发动机更有竞争力,除非国外车企也将这项技术拿过来从国内合资。

而就算他们合资,他们采购的镁合金价格也不会便宜多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扶持,去高价买别人的技术回来合资,领导可没那么傻。

“王董,其实要想加快技术完善的进度,再增加一些资金就更好了。”刘教授试探的说道。

王浩安看着刘教授:“那你打一份报告,我考虑一下。”

得考虑其他三个研发中心的进展之后,才能决定是否要给这边更多的资金。而给了更多的资金,又能减少多少时间?

要是说多拿出一千万美元,一个月就能拿出完善的技术,王浩安马上就给。可要是增加了一千万美元,结果只是提前了十天半个月的,王浩安现在可不会给。

他们研发中心跟国外的技术差距,可不是十几天,而是十几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