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护国公 > 第一五二章 大明之三国志

护国公 第一五二章 大明之三国志

作者:木允锋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4:03:10 来源:笔趣阁

“李定国。”

杨庆用玩味的目光看着面前的年轻人。

“在下为敝主之子,忠勇侯请叫我张定国。”

李定国不卑不亢地说。

“张献忠封王是不可能了!”

杨庆很干脆地说。

“那就是贵方骗人了?”

李定国说道。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大行皇帝还在,他当然有权封王,但现在大行皇帝晏驾,公主只是监国而已,别说是张献忠了,就是那些宗室各藩没了藩王的都没权力再封,更何况是异姓王。”

杨庆说道。

坤兴公主的确不能封王。

监国而已是没这个权力的,主要这也是杨庆堵宗室嘴,不给那些死了藩王的宗室封王的借口,别说是北方南逃的,就连江南那几个死了藩王没有嫡系继承人的藩都被他以这种理由事实上撤了。这个理由很充分,何为监国?就是替别人看着国家,既然不是正主当然没权力封爵,哪怕当年三国时候,刘备在进位汉中王前,也是没有封过爵的,所有官职都是以上表汉献帝的方式封的,哪怕这个上表只是说说而已。

至于杨庆自己的忠勇侯那是大行皇帝死前封的,尽管崇祯封完就死了但那也是正品。

如果再封张献忠为王,那这就有点打自己脸了。

“那贵方欲如何待敝主?”

李定国说道。

“总督!”

杨庆说道。

“忠勇侯,这就是您的诚意?”

李定国冷笑道。

“你们想如何?”

杨庆说道。

“敝主王四川,夔门为界,夔门以西是蜀王封国,一切依李自成的秦国例,汉中归蜀王,蜀王掌大明西南征伐之权。”

李定国说道。

“那这就是你们的诚意?”

张国维怒道。

“川南川东还是朝廷的,你们是想凭几句话就让朝廷割全川之地?”

顾锡畴紧接着说道。

“忠勇侯,诸位,我想你们还没认清目前的形势,现在不是我们来求着你们结盟,而是你们求着我们,我们才有开价的资格,你们没有。李自成的大军已经快要到武昌了,运河线上他们也已经拿下淮安,席卷江南也不过是指日而已,估计此时李自成在北直隶的大军已经开始南下,现在除了我们还有谁能够帮你们?把四川封给蜀王,四川的明军向蜀王投降,然后蜀王的大军向北攻汉中,继而或攻关中或沿汉江而下,从侧翼威胁李自成,只有这样你们才能继续偏安江南。”

李定国说道。

杨庆默然。

他知道李定国说的对。

之前崇祯有开价资格,因为李自成是攻四川的,张献忠在顺军和明军事实上的两面夹击中,只能选择倒向大明,然后在大明帮助下抵抗李自成保住四川的地盘。

但现在不一样了。

李自成攻的是大明。

大明想要在他的五十万大军进攻中维持偏安,那么必须得拉拢住张献忠,后者就成了大明的救命稻草,人家当然有开价的资格。按理说张献忠要整个四川也是必然,他既然要割据四川那肯定不能只割据成都,四川的特殊之处在于剑阁和夔门的这两大天险,剑阁在他手中可以阻断来自北方的进攻了,那以后来自大明的进攻如何应对?

川南川东都在明军手中,只要双方合作击败李自成,明军若想解决他只需要调几十万大军入川他也就没戏了。

李自成的确是他的敌人。

但大明也是啊!

他必须得到夔门才能确保封闭四川。

“若李自成得江南,尔等岂有独存之理?”

张国维说道。

“是呀,但先死的是你们。”

李定国说道。

那些大臣们哑口无言。

“贵使先去歇息吧!此事咱们以后再说!”

杨庆说道。

“忠勇侯,诸位,天下三分,你们能做个东吴已经很不错了!”

李定国说道。

说完他转身昂然地走了。

“这些贼人真是猖狂!”

张国维说道。

“一群蠢货坏了大好形势啊!”

杨庆叹息道。

的确,如果不是那些勋贵的脑残举动,形势对朝廷完全是一片大好,只要以援助张献忠的形式让李自成在汉中吃一场败仗,那么最少可以保证三年双方无事,三年里所有地方军阀也好叛乱也罢统统解决,足够的财力支撑下崇祯还可以至少训练出六个军的京营,原本的各军也可以进行整编再整编出至少十个军。

近二十个军的戚家军化明军,别说是抵挡李自成,就是北伐逐步收复中原都足够了。

但现在全完了。

内乱未平外敌已至,一下子到了灭国的边缘。

那些大臣同样一片默然。

他们也很清楚这些,说到底这一切都是自找的,如果不是崇祯的突然死亡,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而崇祯的死到底是怎么回事,事实上他们同样也都能猜得到,说到底这真是咎由自取了,这猪队友的确是坑爹啊!

“要不答应他们?”

高弘图小心翼翼地说道。

作为户部尚书他其实很清楚,答应张献忠的条件对于朝廷没有任何实质的损失,除了声誉上的,如果和平时期四川的确是财赋来源之一,通常情况下朝廷财政对云贵的支付除了本地收入外,都是从四川弥补缺口,但现在四川早乱了,那里的赋税根本到不了朝廷。而且如果张献忠想要全川,在北边李自成撤军的情况下,仅马乾和杨展是挡不住他的,他俩只不过是趁着张献忠向北的机会,才收复川东和川南的。

如果张献忠全力向南他们还是得败。

然后张献忠还是得整个四川。

甚至张献忠还可以和李自成结盟双方暂时休战,李自成也需要他不趁机向汉中进攻,然后张献忠心无旁骛地全力向南扫荡川南和川东,抢在李自成灭明之前夺取夔门稳定内部关上四川大门割据。当然,这个选择不如和大明结盟,因为大明就算击败李自成的南下,也没有能力继续北伐,依然会在后者的阴云笼罩下,短时间根本没有能力向四川进攻,留给张献忠的准备时间会长得多,相反李自成若得江南会立刻向四川进攻,张献忠的准备时间只能取决于明军的抵抗时间。

明显前者更有利。

所以双方结盟是双赢,不过就是这个封王难办些,毕竟张献忠已经称帝,如果不封王他也很难接受,他本来就耻居李自成之下。

可封王的话……

“但李自成那里呢?”

顾锡畴说道。

坤兴公主无权封王,她监国可以说崇祯遗诏,如果崇祯遗诏就是这样那李自成就算挟天子以令诸侯,南下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但她要给张献忠封王就逾制了,这明显不是监国有资格做的,正好给了李自成最好的南下理由。

“现在难道他们没有南下吗?”

史可法苦笑着说。

这时候其实就连凤阳都失守,李定国来之前,那里失守的信息刚刚送到,在袁宗第的进攻面前,驻守凤阳寿春临淮关一线的原刘良佐部八万大军还是一战崩溃,和上次不同的是他们多少和袁宗第打了一仗,但在袁宗第一万骑兵冲击下做鸟兽散,这些废物们完全已经没指望了,他们在李自成面前没投降,已经算对得起朝廷的军饷了。

马士英再次后撤滁州。

杨庆已经给曹友义下达了放弃信阳后撤合肥固守的命令。

京营虽然依靠高杰的劝降迅速夺回了盱眙,但实际上已经在凤阳和淮安两个方向的夹击中,变成了一个突出部保护着南京的最后一丝尊严,避免被敌人站在瓜步山上羞辱。而方国安的第一军后撤滁州,毕竟杨庆实在不能指望马士英的那些乌合之众,他想守住滁州就只能依靠京营,这样沿淮线事实上已经崩溃,明军除了盱眙这个突出部以外,全面退守到第二道防线。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死守几个关键的点,扬州,合肥,武昌,同时确保正面盱眙的突出部,而这四个战略点只要一处有失基本上南京就没什么戏了。

同样李自成打不开这条线,他基本上也就别想饮马长江。

兵力不足的杨庆只能玩防守。

虽然他还可以自己带兵出击,趁着李自成后续大军没到,反攻夺回沿淮失守的几个点,但一来还是没什么用,因为他没有值得信赖的军队可以防守,他能信赖的就京营和黄蜚,曹友义四军,正好黄蜚守扬州,曹友义守合肥,京营两个军一个盱眙一个滁州带着那些乌合之众固守。至于这些点之间的空隙,这个并没什么大不了的,南北之间战争这几个点必须争夺是因为控制水运,李自成打不开这几个点就算兵临南京也毫无意义,他不可能带着几十万没有后勤的军队围攻南京。

那是自杀不是进攻。

二来杨庆也怕自己离开南京后面再出什么乱子,他可不敢保证还有没有更多的猪队友,万一再有哪个脑抽的夜袭皇城就乐子大了。

南明的前车之鉴啊。

南明这样敌军兵临城下还内斗的猪队友可大有人在。

但目前局势真得危险了。

在一片沉默中,礼部尚书解学龙匆忙走进来。

“忠勇侯,建奴使者到吴淞口。”

他说道。

“建奴使者?”

张国维的眼睛瞬间亮了。

(昨天走亲戚,我会尽量回到之前的时间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