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护国公 > 第一零九章 卿欲使朕为李自成否?(第四更)

下关码头。

“快,都快点!”

杨庆一脸焦急地催促着。

在他身旁那些京营的士兵一片混乱地拥挤向前方渡船,在宽阔江面上一艘艘满载士兵的渡船匆忙驶向对岸去增援前线,而在这些北行的船只中间不时错过一艘艘载着难民的小船,伴着风中江水的波浪挣扎而来……

高一功逼近**。

而且他在天长把所有士绅官员统统吊死路边的恶行,已经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家伙渲染为屠城,并且在长江两岸肆意散播,而且还加上了诸如黄得功各军大败,贼军三十万席卷而来之类纯属虚构的成分,反正这种混乱中此类谣言不用特意制造都会自动产生。此刻在南京的各处城门,逃难而来的江北难民和恐慌逃离南京的豪门贵族正互相拥挤着,搞得仿佛要末日来临般。

崇祯已经下令京营三总兵所部全都渡江增援江北。

而且他很罕见地下诏保证皇帝陛下将与大明百姓共存亡,就算逆军渡江他也会像在北京一样血战到底保卫太祖陵寝。

他这哪是下诏啊!

他纯粹就是在制造恐慌啊!

你要血战到底别拉着我们,我们可不想和北京那些家伙一样最后全上李自成的夹棍。

这诏书一下立刻连官员都有跑路的了。

话说杨庆也没想到,崇祯的大明一盘散沙到如此地步,江北是不断出现的倒戈士兵,开开心心迎闯王的百姓,而江南则是抛弃皇帝跑路的官员和士绅,难怪原本历史上清军一来这座城市的防御就崩溃,这纯粹就是沙子堆的啊!亏得之前他还觉得给崇祯捞了一笔巨款,这大明肯定多多少少有所改变,结果现在看看……

这还不如原本历史上呢!

原本历史上至少没有老百姓欢天喜地开门迎清军的。

这幸亏李自成不知道。

要是李自成知道是这个情况干脆来个四十万大军下江南,那他还真就能再把崇祯赶出一座都城。

“忠勇伯,江北战况如何?”

宋权在不远处喊道。

“都打乱了,谁知道怎样,不只是高一功所部,袁宗第弃凤阳和临淮然后与高一功合兵,他们两军加起来再算上那些投敌的官军,估计不下二十万,看来是想直取扬州,黄蜚已经退回扬州准备固守,据说淮安和信阳也遭到逆军进攻。”

杨庆喊道。

“左良玉奏报,田见秀部十万攻樊城!”

宋权说道。

“我还是进宫劝陛下幸杭州吧!”

杨庆说道。

他俩大嘴巴在这里毫无避讳,旁边那些凑过来打听消息的官员士绅可全听见了。

这个恐怖的消息瞬间让他们都傻了。

“快跑啊!贼军打过来了!”

一个老家伙突然尖叫一声扭头就跑。

然后码头一片惊恐的尖叫。

杨庆和宋权愕然地面面相觑,老宋那也是聪明人,紧接着做了一个割喉的动作,杨庆拔出尚方宝剑,没有丝毫犹豫地纵身跃起,瞬间出现在了那老家伙的面前,然后手起剑落将其头颅斩下。

“尚方宝剑在此,敢散播谣言者斩!”

他拎着滴血的尚方宝剑对那些被吓住的乱民恶狠狠地吼道。

后者一片寂静。

杨庆威胁般瞪了他们一眼,紧接着上马直奔城门,他后面那些乱民们面面相觑,然后毫不犹豫地继续尖叫着拥挤逃窜,宋权无可奈何地苦笑一下登上前方渡船,带着一脸毅然决然率领他的大军赶往传说中濒临崩溃的战场,去为保卫大明都城的最后防线血战到底,而那些逃窜的乱民则把皇帝要跑路的消息在南京城内散播,然后制造更大的恐慌。

至于罪魁祸首……

罪魁祸首先回家去溜达一趟然后什么也没干就再奔皇宫,就在他进入皇宫的同时,忠勇伯已经安排圆圆跑路的消息也传播开。

话说这就是实锤了!

他可是刚刚从江北回来的,最清楚前方战况的。

乾清宫。

“一群废物!”

皇帝陛下雷霆震怒。

一帮文武大臣寂若寒蝉。

“陛下,不是臣不尽力啊!臣到江北后就得知刘良佐不战而逃,立刻与靖南伯前去阻拦,不想刘良佐竟刀兵相向,臣一番血战才将其斩杀,紧接着留靖南伯安抚其部,臣独骑追上救援临淮关的靖南伯所部,结果刚到定远就遇上了从临淮关溃败的马士英所部,还没等重整旗鼓反攻临淮,就得知高杰弃了盱眙,臣虽有心杀敌终究无力回天啊!”

杨庆说道。

“朕何负于刘良佐,竟敢不战而逃!”

崇祯怒道。

“陛下,据其部将所言,刘部多是南渡的义民,此辈不愿在北方,皆渡淮依其而存,但凤阳地贫无以为生,朝廷又不给其粮饷,就连刘良佐所部都已经欠了两个多月的,士兵吃不饱饭自然毫无战心,逆军一到立刻崩溃。”

杨庆说道。

“粮饷呢?户部的饷银呢?”

崇祯朝着高弘图吼道。

“陛下,户部岁入有限,早已经是入不敷出,此时库惟余银五万,各军饷银皆有拖欠,非只刘良佐一部。”

高弘图小心翼翼地说。

“朕在北京兵临城下之际,问户部惟余银八万,朕今日在南京于兵临城下之际,卿告诉朕户部惟余五万,朕的钱都哪儿去了?朕富有四海坐拥万里江山,为何朕穷困至此?朕的大明很穷吗?可为何朕又听说那李自成在北京助饷,从北京群臣手中搜刮出了整整七千万两?七千万啊!朕在位十七年,十七年来大明岁入加起来是否有七千万两?这还仅仅是北京一座城的。谁能告诉朕这是为什么?朕为什么这么穷,朕的衮衮诸公们为什么都这么富有?”

崇祯瞪着血红的眼珠子吼道。

史可法等人战战兢兢无人敢回答。

“陛下,他们其实都不交税的,自然积累得多一些,除此之外臣能想到的就只有他们贪赃枉法了,我大明众正盈朝应不至于贪赃枉法。”

杨庆说道。

“啊,他们都不交税!”

崇祯狞笑着说道。

“朕都穷困至此了,居然还不向他们这些家财百万的收税,朕是不是太傻了?朕是不是很可笑?传旨,从今日开始,无论官员,勋贵,有功名的士子,所有田产百亩以上者,原本依例不需缴纳钱粮者一律同于平民交税,从今日起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他说道。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解学龙惊叫道。

“不可?卿欲使朕学李自成否?”

崇祯冷笑道。

解学龙吓得赶紧闭嘴。

这是赤luoluo的威胁啊!朕没钱士绅有钱,那朕就取消他们过去的免税特权,你们同意最好,你们不同意那我就只好学李自成了,没事抄抄你们这些官员的家,你们自己看着办,反正朝廷没钱就没法打仗,就挡不住李自成的大军,那时候就换成他来拿夹棍夹你们了。

交税,士绅们少赚一些,朝廷有钱军队能更好保护你们。

不交税大家一起完蛋。

这件事情并不复杂。

“陛下,局势糜烂还不只是因为刘良佐不战而逃,还有各地叛乱,那临淮关就是士兵叛乱丢的,天长县城据说也是地方上贫民打开的,此辈皆惑于李自成在北方的免粮,故此置忠义于不顾,悍然为逆军开门,城破之后也是此辈与逆军同流合污,一起洗劫城内士绅,臣此行多闻民间开门迎闯王之语。”

杨庆很符合奸臣标准地在那里添油加醋。

“忠勇伯难道也让朝廷不收钱粮!”

史可法忍无可忍地怒道。

“这个倒是不太可行,但能减轻一下百姓负担,使其不至于被李自成所惑,终究也是一件好事,那么不收钱粮的确不行,可摊丁入亩总行吧?这样田少的少交,田多的多交,于朝廷收入无损,却最大限度照顾了贫民,对于那些贫民来说终究是好事,他们也能感受到皇恩浩荡。否则其辈惑于李自成,助其为虐,逆军一到他们就开门迎降为其党羽,这对士绅们也不好,天长城里可是数百士绅官员乃至富户统统被吊死在路边,若是李自成的逆军到了这江南,诸位觉得还得有多少士绅官员被吊死在路边?”

杨庆说道。

群臣一片默然。

“咱们将心比心,咱们的确是想过更好的日子赚更多的钱,可那些老百姓也想啊!纵然这南京富庶之地,每天早晨抬出去的饿死鬼也不少吧?若李自成打过来,诸位觉得那些和他们一样濒临饿死的会不会一样打开城门欢迎逆军,然后把我们统统都吊死在秦淮河边呢?

虽说士绅与贫民之间,终究还是不可能一样,但至少也应该想法缓和一下双方关系吧?

总是这样视若仇寇也不好!

大家少赚一点,也该给那些贫民们留口吃的,别让他们走上绝路,最后铤而走险与逆党为伍,说实话咱们大明走到今天,说白了不就是这样闹得?若是北方那些士绅真得能在饥荒时候给饥民留条活路,还会被杀得到处人头滚滚吗?饥民都快饿死了为求生路什么做不出来?他们是死也要拉着那些士绅一起的。

前车之鉴啊!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先贤之叹历历在耳,别真到被吊死在路边时候就悔之晚矣!”

杨庆语重心长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