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天下枭雄 > 第十五章 更深之秘

天下枭雄 第十五章 更深之秘

作者:高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4:53 来源:笔趣阁

时间又过去了两天,王家禁酒案就仿佛被冻结一样,忽然又沉寂下来,再没有人被抓捕,被抓捕的三人也没有审讯,没有任何说法。

不过,一品居酒肆和进士酒楼依然被查封,而且王家的三座田庄和十几家店铺也全部被封,由军队控制,不准任何人靠近。

更重要是,公共场合上上下下所有人在谈及这件事,在第一天闹得沸沸扬扬后,到第二天更象添一盆火油,酒肆青楼客栈,所有的人都在谈论此事。

整个事件就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钳制住,令人感觉到一种不正常的沉寂,又有一种火山即将爆发前的抑闷。

中午时分,太常寺少卿薛收骑马来到了王家府门前,自从关于勤俭建国的朝会召开后,很多措施都开始逐一下发。

包括官员新朝服不再用丝质,而采用细麻,也包括六十岁以下官员不得再乘坐马车,而是改为骑马。

薛收便是骑一匹马来到了王府门前,他有些忧心忡忡,王家发生的禁酒案他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不明白王家怎么犯下这样愚蠢的错误。

如果是王家子弟擅自所为还可以理解,可如果是王绪的安排,那就是一种政治上的愚蠢了。

薛收是河东薛氏家族的重要人物,汾阴薛氏也是河东名门之一,仅次于闻喜裴氏和太原王氏。

其家族在隋朝最著名的人物便是一武一文,武是薛世雄,文则是薛道衡,而薛收便是薛道衡之子。

薛收今年约三十岁出头,长得容貌清秀,身材瘦高,谈吐文雅从容,从小读书过目不忘,五岁便能写诗做赋,被誉为神童。深得其父薛道衡的喜爱。

十六岁时,薛道衡把他送到王学,河东大儒王通收他为徒,悉心教育培养,使薛收渐渐成为一个才学出众优秀人才。

当杨元庆率军占领河东,建立新隋朝后,王绪把他推荐给杨元庆,封为太常少卿。

薛收的忧心并不仅仅是因为王家违禁酿酒。而是在于王家和朝廷的危险对抗。这次王绪发动其党羽反对隋军攻伐中原,名义上是为了田庄佃农逃亡问题,但薛收感觉其中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自己作为王党之一。已经渐渐被卷入了这场斗争的漩涡之中,这令薛收感到忧心甚至害怕,他并没有准备好。他更担心自己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薛收来到王府侧门前,翻身下马,他从来不走王家正面,每次都是从侧门进府,刚走到台阶前,门却开了,迎面走出一名年轻男子,约二十七八,正是王绪之子王凌。

薛收一怔。王凌不是在长安吗据说还是太子李建成的幕僚供奉,当然这只是唐朝拉拢王绪的手段。

薛收和他曾是五年同窗,很清楚这个王凌的才学,很平常,根本谈不上才学出众,而且喜欢风花雪月,狎妓饮酒。放荡形骸。

王凌一眼看见了薛收,顿时大喜,伯褒兄,真是巧啊

薛收并不喜欢这个王凌,他淡淡一笑。是啊我们好几年不见了,贤弟别来无恙

我很好。听说伯褒兄出任太常少卿,令人羡慕,不过我也不错,当上东宫文学馆供奉,这件事你知道吗

王凌从腰间取下一块金牌,得意地在薛收面前晃了一下,东宫文学馆只有十二名供奉,享受正四品待遇。

薛收微微一笑,那就恭喜贤弟高就,改日我们再聊,令尊在吗

王凌见他对自己的金牌并不感兴趣,只得讪讪收了金牌,又问道:伯褒兄和家父约好了吗

令尊让我这两天有空来谈一谈,我正好今天上午有空。

薛收似乎感到了什么,迟疑一下问:他不在吗

王凌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要不伯褒兄下午再来吧家父上午正好有客人,恐怕不便相见。

薛收见王凌目光闪烁,心念忽地一动,难道是唐朝有人到来。

薛收不露声色一笑,令尊有要事找我,我怎能不见,我等等无妨。

说完,他快步向侧门走去,王凌连忙拦住他,伯褒兄,家父确实有重要客人,以你的身份不方面相见,下午或者晚上再来吧

我明白了

薛收笑着向他指了指,原来你是为了公事来太原,为何不明说

王凌笑得有些尴尬,这个望伯褒兄理解小弟苦衷,莫要外传。

薛收呵呵一笑,我理解,好吧我改日再来,正好有点事,我先走一步。

薛收拱拱手,骑上马走了。

王凌本想邀他一起去喝酒,但想了想,还是忍住了,父亲正谈到关键时候,事关重大,他得忍一忍。

王凌转身又回府去了。。

王府内书房,王绪确实在秘密接见一个重要的唐朝使者,唐朝工部侍郎温大雅。

温大雅也是太原人,温王两家是世交,互为联姻,王绪的妻子就是温家之女,所以李渊派温大雅来,也是有良苦用心。

这次中原战役,虽然杨元庆没有因为朝内压力而撤军,但圣上并不否定浩宁兄所做的努力,圣上让我转告你,他说这次王使君做得很好,使隋朝内部产生了分裂,应该予以嘉奖。

温大雅说着,将一只碧玉麒麟小心地放在桌上,笑道:这是圣上赐给浩宁兄的玉麒麟,另外,加封为晋阳县公,圣上希望你能继续为大唐效力。

王绪接过碧玉麒麟,仔细看了看,麒麟是用最名贵的和田玉雕成,通身碧绿圆润,没有一丝瑕疵,是玉中极品,底座上刻有一行金字:御赐晋阳县公王绪。

王绪心中一阵感动,还是唐朝皇帝李渊待他深厚,相比之下,杨元庆待他何等凉薄,何等冷酷,他却忘了,是他的儿子先做了东宫文学馆供奉。

王绪在几个月前被罢相贬黜,他不可能认命,平静接受被贬,因为唐朝给他开出的价码是礼部尚书,给他兄弟王肃开出的价码是户部右侍郎。

一边被贬黜,另一边却被重利诱惑,他怎么可能还会忠于隋朝,他已秘密向李渊效忠,投降了唐朝,他不肯去赵郡出任太守,称病留在太原,就是为了控制他在朝中党羽。

在中原大战的序幕拉开后,王绪接到唐朝密信,让他务必想办法拖住隋军后腿,恰好此时,不少大臣抱怨隋军若攻下中原,必然会使庄园佃户跑光,很多人都有抵触情绪。

王绪便利用了这种情绪,借口朝廷财政危机,隋朝无法支撑中原这艘大破船,暗令党羽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反对中原之战签名甚至连紫微阁的两个相国也签名声援,向朝廷施加强大的压力。

唯一让王绪遗憾的是,朝廷无法控制军队,军队直接掌握在杨元庆手中,杨元庆顶住了压力,打完了中原战役,这个结果让王绪愧对李渊对他的期望。

王绪叹了口气,蒙圣上恩宠,王某却无能,无以回报圣上,心中羞愧万分,早知今天,当初我就应随军去长安,也不至于受今日之辱。

温大雅微微笑道:圣上让你不必自责,你已经做得很好,希望下一次你能再接再厉,充分利用王家在河东的人脉,做出成绩来。

王绪沉思片刻道:我现在倒有一个想法,隋军拿下中原后,要安置灾民,重振民生,这样就需要大量的粮食,现在明显朝廷粮食不足,仅仅靠勤俭节约还是不够,最后,他们肯定会打河东农民手中余粮的主意,我听说隋王朝已经开始着手收购农民手中余粮,我可以利用王家的影响力,号召农民抵制余粮收购,一旦和官府发生冲突,那么将严重影响到隋朝的声望,其实现在河东已有很多人对补贴河北不满了,只要我们再加以误导和宣传,就很容易掀起冲突。

温大雅捋须点了点头,用动摇隋朝根基的办法,确实不错,但圣上是希望安全第一,要学会保护自己,杨元庆此人极为精明,一旦被他发现什么蜘丝马迹,他绝不会放过你们,圣上不希望王家出事。

王绪想起了禁酒案,这确实是令他头疼的一个大问题,这三天来没有半点进展,他甚至托王妃说情,也没有消息,就像悬在他心中的一把铁锤,不知什么时候会掉下来。

浩宁兄,发生什么事了吗

温大雅发现王绪有点不太自然,似乎有什么心事,王绪勉强笑了笑,没什么事,只是两个侄子违反禁令卖酒,被人揭发了,有点小麻烦,我现在正在想办法平息此事。

问题很严重吗温大雅有些担心地问道。

应该不严重,我已托王妃说情,这两天官府已经冻结此事,没有深究,估计是在大事化小等舆论平息后,应该就没有什么事了。

虽说如此,还是不能大意,尽量找权贵说说情,该受的处罚就要接受,总之先保住平安。

王绪点了点头,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实在保不住儿子,那也没有办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