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一亩三分地 > 第178章 三寸不烂之舌

一亩三分地 第178章 三寸不烂之舌

作者:落雪轻轻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56:18 来源:笔趣阁

“敢问长乐县主,这茶入口甘绵悠远,的确是世上难得一品的好茶,只是……只是什么是炒茶呢?我等浅薄孤陋寡闻,还请县主不吝赐教一二。”刚一坐下,屁股该没挨着脚后跟儿,崔英杰便满面恭敬地问道。

崔英杰欺洛雪年幼好糊弄,心里就盘算着想从她嘴里套话。

虽然荥阳郑家、陇西李家的人都在场,但是只要洛雪说出什么是炒茶来,崔家家主自会有办法抢先拿到炒茶技术的专属权,所以这一点崔英杰并不担心郑家和李家会抢了炒茶生意。

这崔氏、郑氏、李氏三家的副家主,那也不是等闲之辈,从第一口茶喝进肚,他们就敏锐地扑捉到了炒茶行业的莫大商机。

洛雪浅笑盈盈,“承蒙几位家主厚爱,赐赠雪娘重礼,雪娘无以为报,便送几位家主一首茶诗,以表谢意。”

洛雪说着端起茶盏,幽幽地吟诵道,“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这是宋朝家苏澈的一首茶花诗,洛雪很“不好意思”地,就心安理得的信手拈来送给了崔英杰、郑家义和李秀成。

“好诗好诗!真乃佳句也!”崔英杰、郑家义和李秀成齐声叫好。三人都是满腹经纶饱读诗书,自然对诗句有着别样的敏感,听闻洛雪吟诵,话音刚落,三个人拍案叫好!

尤其是这个崔氏门中的崔英杰,据传说,三岁识字背诵《千字文》,七八岁时就能吟诗,曾经轰动一时,被誉为“神童”,并且作为崔氏的下一任家主而重点培养。

所以洛雪这首茶花诗一经出口,便让崔英杰暗竖大拇指,赞不绝口,这才知道,长乐县主的威名不是虚假的!

可是,崔英杰忽然感到有些不对劲儿,嗯?这位长乐县主果不其然是七窍玲珑之心,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巧妙地以吟诵诗词给转移了过去,人家根本就不打算给你解释什么是“炒茶”。

是啊,炒茶那可是一项技术活,是商业机密,这么赚钱的好路子,怎么可能随便地告诉你呢?

洛雪依旧是眸光含笑侃侃而谈,“雪娘学识浅薄,胡乱吟诵不成章句,让各位见笑了。

若说这作诗,雪娘在各位学士面前班门弄斧献丑了。但是若论这喝茶,小女子倒是有几分心得。”

“哦?”崔英杰、郑家义和李秀成虽然急于商谈手推滚筒式播种机的转让权的一事,但是见洛雪不急不躁地跟他们大谈特谈茶艺,也只得耐着性子笑着附和着洛雪,“不知这喝茶可有何讲究?”郑家义强忍着心中的不快,漫不经心地问道。

洛雪见几个人动问,轻轻颌首笑道,“烹茶饮茶都是一种尽善尽美的艺术,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能静心静神,能陶冶情操,去除杂念,更使人的心境达到清净、甜澹、内省。

其实所谓的茶道,就是文化的核心,也是净化灵魂的仙丹妙药!它讲究的是“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和环境。

此五境之美饮茶,无非是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所以“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至此,茶道的灵魂便是“天人合一”!

此时此刻,前厅内静若无人,崔英杰、郑家义和李秀成都听傻了,痴了,他们虽然也是文人出身,对于喝茶也是有讲究的,但是如洛雪所言,他们都自省愧惭,感到以前的茶都白喝了。

“敢问长乐县主,喝茶如何才能达到“天人合一”?李秀成在这一刻,对洛雪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便恭声请教道。

洛雪笑意盈盈,天真无邪的笑脸上,梨涡深陷,显得更加单纯,可是有谁知道她的一番立论是那么“厚颜无耻”地抄袭别人家的精心之作呢?

见陇西李家副家主已经被自己给调动起了心潮澎湃,便继续煽情地轻轻吟诵道,“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这首《茗饮》是元好问著名诗篇,这首诗就是在品茶时“天人合一”的真实写照,更是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结果元好问晚生了几百年,自己精血之作又被洛雪给剽窃到了大唐朝。

就在洛雪轻扬悦耳的一首《茗饮》吟诵完毕,崔英杰、郑家义和李秀成再也坐不住了,三个人齐齐地站起身来,离座而下,来到洛雪面前长揖一礼,齐声赞叹,“某等钦佩之至,某等望尘莫及啊!”

可不就是望尘莫及吗?历史上有几个元好问?谁又能将“天人合一”的佳境如元好问那般写得传神?

洛雪偷笑,暗自得意,嘿嘿……老姐我“窃文”,可不是“偷文”,文人所讲窃,不是偷噢。这话好像是那位寒酸秀才孔乙己说的吧?“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当然不能算,洛雪虽不是孔乙己,但是其言语与之极为相同,“窃文”不算“偷文”,因此不必愧疚!

瞧着崔英杰、郑家义和李秀成三人那满脸地恭敬之色,洛雪心里忒舒服了,就感觉屋内弥漫的空气都是快乐清爽的……

“三位前辈不必如此客气,雪娘万不敢受此一礼。”洛雪觉着谦虚一下还是必要的,若不然会被误会自己骄傲自满骄傲自大骄横无礼。

不过,洛雪还真想多了,大唐素来是魏晋的影响,儒雅之风盛行,而且士族子弟大都是随性而为,说话做事全然没有后世酸儒之风气。

所以这会儿子崔英杰、郑家义和李秀成除了敬佩之外,还真没有其他的杂念,这也是因着他们深信了线报所言的那样,洛雪是奉天道而来,所以她聪慧过人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长乐县主不必客气,我在崔氏族中行长,你可唤我大郎便是。”崔英杰态度十分谦逊,冲着洛雪一抱拳,又一指身后恭敬垂首侍立的两名小童言道,“此乃族中佳儿,崔文卿崔少卿,以后还请长乐县主多多点拨教诲。”

洛雪刚要谦虚地礼貌一下,郑家义急急地开口道,“长乐县主果然是神奇女子,在下钦佩之至!既然我等已是相识,彼此之间不必客套,你唤在下三郎便是。

我身后的这两位少年郎,乃是我郑家的良秀,唤作郑麒麟、郑明智。若是长乐县主不嫌弃,你们可交个朋友也未尝不可。”

这出门谈生意,怎么还带着族中的少年郎?难道是为了培养下一代,让他们早早地走出家门来历练的?洛雪感到纳闷,可看这几位少年郎,虽然都长得俊秀文雅,面色白净可亲,但是却不像是嫡系子弟,这是什么意思?

洛雪正琢磨着呢,李秀成站起身一抱拳,柔声道,“长乐县主万不可与我等客气,我等既然来此,那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某在家人唤大郎君,你亦可唤我李大郎便是。

长乐县主请看,此二子乃是我李氏门中的嫡亲子弟,虽为年少,却也是知书达理为人谦和。若是县主有意,尔等自可结为友伴,他日也能相互帮衬着。不知长乐县主意下如何?”

崔英杰、郑家义和李秀成,这三人为了各自的目标,一个比一个说得露骨,而李秀成最后干脆就直接挑明了,让洛雪与自家的这两个少年郎先结为友好伙伴,以便培养感情,为日后能迎娶洛雪进李氏的门而做好准备。

可惜啊,情商弱智为零的洛雪哪里能领会到他们的用意?虽然之前她得到了若楠的线报,说崔、郑、李这三家有意要与洛氏结亲结盟,但是却没想到这三家的少年郎是为自己预备的。

原来若楠和她的暗卫们没敢跟洛雪如实据报,他们怕洛雪暴怒掀起狂风巨浪,所以就把崔、郑、李三家家主准备要迎娶洛雪进门的消息,给改成笼统的信息,只报告洛雪说,那三家是要与洛氏结亲结盟,具体地没说要与谁结亲。

“不过,某等都是商贾出身,还请长乐县主不要见笑。”李秀成见洛雪没回音,便有些自嘲地道。

洛雪闻言眉头微蹙,面上的无奈表情却不显,因为李秀成对于商贾身份的鄙视和自嘲是很容易理解的。在大唐,朝廷一面鼓励商人们大力经商,却一面有十分地瞧不起这些商人。

因此大唐的大部分人,宁可饿死或者受苦受穷,也不愿意加入到经商的队伍中来,他们不屑于商人为伍。,所以李秀成才自感羞惭。

“李大郎君之言差矣!”洛雪笑道,“商业乃是正业,也是一个朝代的经济命脉。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国库充盈,商业是占据着一定的作用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