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仙铃 > 第一章 晨光明月流金铃(上)

仙铃 第一章 晨光明月流金铃(上)

作者:紫钗恨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9:45 来源:笔趣阁

宁愿活多钱少,也要离家近……”

叶县小书办柳青云是这样规划他的职业生涯,所以他对现在的处境很满意。

他把腿靠在堆满书籍的公事桌上伸了个懒腰,正看到太阳西沉,便把腿伸了回来,抓起公事桌上的两本闲书,顺手摸了下算得上沉甸甸的钱袋子。

书办这活,虽然近了年关都要连轴磨,抄写文书通宵达旦,恨不得一个人分成三个用,可是平时却是能闲出鸟来,而且这衙门里的钱粮丰厚着,他的俸碌足够城里一家三口敞开肚皮吃了。

柳青云一无父母,二无兄妹,婆娘说不定还在丈母娘的肚子里,自己又能吃得了苦,这日子过得格外舒心,简直给个神仙也不换。

小书办轻轻松松地出了县衙,又当了一天米虫。这一天,除了上午抄写了几份公文之外,他什么正经事都没干,反而在衙门里混了顿中餐,剩下的时间他都拿来温习桌上这些闲书了。

替官家办事,就是这么舒心,事少钱多离家近,就连衙门口那一串卖茶叶蛋、酸茶汤和煎饼果子的小贩们,都热情地招呼着柳青云:“来碗酸梅汤吧……”

柳青云没理会他们,直接进了对面的书肆,在里面留恋了大半天才出来,差一点就把自己思念已久的几套大部头拿下了,最后还是掂量掂量了钱包才退出来。

天色已经有些黑了,柳青云的肚子也有些饿了,但是他还是尝试着走进了苏家当铺,朝着掌柜问道:“老掌柜,有什么好货色没有?”

天色昏暗,人还不少,人们纷纷趁着夏日来临的好时光,把自己的冬衣典当,等到秋色渐起的时候再赎回去。

“柳书办,来了?”掌柜给柳青云施了个礼:“昨日又有人死当几大套书,就看您喜欢不喜欢……”

柳青云虽然不是什么大主顾,却是苏家当铺里最受欢迎的那种顾客,原因无它,柳青云手里总是有那么几个余钱,平时不嫖不赌不喝花酒,也没有其它坏习惯,大半花在买书上。

虽然每次在当铺的开销不会超过三四两银子,在一本书上的支出绝不会多于二两银子,但最后结算下来,他每个月都能替当铺贡献不少银钱,更让掌柜喜欢的是,柳青云是个爽利人,从不讨价还价,看中意就买,少了许多嘴皮子功夫:“柳书办,您瞧瞧……”

蜡烛点起来了,让柳青云眼前一亮,大半个柜台上都带着淡淡的书香。

一看藏书章,就知道这是本县城东郑家的藏书,郑家上几代出了好些文人,甚至还出了位举人,但是后人太会败家,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甚至沉迷于七星合欢曼陀罗这种毒物,把先人几辈子经营的家业都葬送个干干净净。

只不过郑家先人确实收了些好本子,柳青云就曾经以很低的价钱收过全套的《花间集》,因此他首先把整个柜台扫了一遍。

他的收入很不错,但是想玩藏书,总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他从来只选择一些价格合适的本子。

一册千金难求的孤本,价值并不一定高于十几文钱的石印本,书的价值在于他所承载的知识,而不于版本。

柳青云认为自己最大的长处,不在于知道答案,而在于知道怎么去找到答案。

两张柜台上摆满了郑家死当的大部书籍,还有些郑家上代人收藏的古玩,瓷器、古钱、铃铛、名画……每一件都带着点古味,只不过柳青云知道,乡下的土财主未必能有什么真古玩,多半还是假货居多。

他很快选中一本《疑雨集》和《香奁集》,别的本子虽然不错,但本子太好了,价格就不是他这么一个小吏员所能承受的。

量力而行,这是柳青云买书和办事的原则,这也在掌柜的预料之中,柳青云确确实实是个好主顾,不用讨价还价,更不用说干了口水,最后却连一文钱的生意都没做成:“惠承三百五十文钱,您对这些古玩有兴趣没有?我给您打个折……”

柳青云很满意,他之所以喜欢到苏家当铺来,就是因为这里的书虽然没有书肆齐全,却比书肆更实惠,而且当铺和书业隔行如隔山,在书肆光是一套《香奁集》就标了一千二百文钱。

他顺眼在那堆古玩上又扫过了一眼,只是瞄过那枚铃铛的时候,无意多留意了一眼,却不由停了下来,那掌柜已经嚷开了:“这铃铛儿可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您瞧瞧,紫铜做的,这上面……”

掌柜没明白这上面的字到底是什么,这铃铛的卖相也确实不佳,他正想从自己的词汇里挑出几个来好好吹捧一番,柳青云已经开口了:“字不错!”

“不错不错!”掌柜没看懂这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

原来想讨个高价,但是这破铃铛是郑家硬搭在一堆假得不能再假的古董里收过来,真正有价值的几件古董掌柜都收好了,但也不过是有着一二百年历史的货色而已,这破铃铛能卖几文钱都算是赚的,再考虑到柳青云的经济承受能力:“字很不错,给个二两银子拿走吧!”

“二两?好!”柳青云在苏家当铺从来没还价的习惯,也从来没有购买二两银子以上书籍的记录,从钱袋取出了几块碎银会账:“掌柜你收好……”

他仍然注视着那个比拳头稍小的铜铃上,那铜铃确实有些年头了,紫铜的铃身上粘了好些铜锈,铃上写了些掌柜不认识的古字。

柳青云却识得--那是仙文,上古仙文。

会完账,他提起铜铃和两本艳词集,故作从容地往回走,嘴角的喜悦却是怎么也掩盖不住,认识他的人看到这情形,说不定会以为他是勾搭上哪家的闺女。

他甚至忘记了买两个小菜来庆祝自己淘到了宝贝,关上房门顾不得吃饭就研究起这铜铃。

他的房间有些陈旧,除了些桌椅之外,就是一排排的书架,那上面凌乱地放着《尚书》、《尔雅》、《说文》、《林州府志》之类的书籍,都是柳青云淘来的宝贝。

可是这些宝贝比起这铜铃来,恐怕什么都不算,柳青云一个字一个字地抚摸过去,心头是压不住的热血沸腾:“果然是仙文……果然是仙文……”

字体苍劲有力,正所谓骨丰肉美,便是个假货都能值这二两银子,这上面的文字,或者说是“仙文”古朴之极,显然是上古文字,让他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真要考较起来,他大半不识,只勉强认出这件宝物的名称是“×光×月××铃”,七个字连蒙带猜只识得三个。

古书之难以识读,原本就在他的意料之中。

上古之时,有盗墓者获一方玉石,上刻文八十字,当时无人能识,遂藏书府。至仙秦之时,李斯识得八字,云:上天作命,皇辟迭王,至汉时,叔孙通又多识二字。

这上古仙文,他竟识得小半仙文,已然超出他的极限。

当然柳青云清楚得知道,上古仙文所记载的法诀越是古老,其威力越是惊天动地,特别是大禹治水之前的仙诀,据说可以成就真仙,白日飞升,长生不老。

只不过柳青云有着自己的底牌。

人类知识的最大局限,不是不知道答案,而是不知道怎么样去找到答案。

柳青云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这种自信是发自内心的,他很快就在书架上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林州志》。

柳青云的手指在纸墨间划过,许多往事在脑海间流动。

这册书曾经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是林州志的附录之卷,事实上直接抄自更古老的孤本《林州志》,数百年的一位林州父母官,别无所好,和柳青云一样喜欢金文鸟篆,更把自己在数十年所得尽数载入了自己编写的林州志,列入附卷之中。

不得不说,前任知府编写志书时,把旧本的附卷一同刊印是一大德政,柳青云在谋职前一天刚好翻过这本新印的《林州志》,第二天更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剧。

整个林州府,包括编纂林州志的知府大人自己,都搞不定那个在库房无意中翻找出来的青铜鼎铭文时,柳青云横空出世了。

当他不假思索,直接复颂了一遍昨天看过的铭文时,满座惊为天人,即便在其它方面表现得一塌糊涂,仍然有十几个好位置任由自择,柳青云最后却选择回家乡作一个小书办。

“钱少、事多没关系,只要离家近”,这是柳青云的择业标准,何况这个书办本来就是优差。

自此以后,柳青云念念不忘这部林州志的附卷,对上面诸篇上古文字的释文背得滚瓜烂熟,原文也强记了不少。

而在附卷之中,记载了一个极炫丽的法诀,称为“电光绕北斗,枢星照效野”,洋洋一千七百余言,据说是那位老知府从一处仙府得来,历时二十余载方才隶定。

只是柳青云虽知其术,却根本没有催动法术的灵力,有若无水之鱼,无木之舟,只得将一千七百余言全部倒背如流,期盼有一日能再度横空出世。

只是昔年的不经意之举,今天又让柳青云淘到了宝贝,柳青云早已确定此处仙文与要隶定的仙文,基本是同一种文字。

找到“电光绕北斗,枢星照效野”一处,对照着仙文一一看下去,柳青云先是皱起了眉头,然后又带着会心的笑意。

“晨光明月流金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