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风生水起(小说520) > 十六

风生水起(小说520) 十六

作者:城市公子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8:37 来源:笔趣阁

传说鬼没有实体,若是显身,必须附着在某样物件上,沾满生人灵气的衣物最为理想。这恶鬼想要作甚?如今想来,白水这场大病来得也是莫名其妙。她虽然身材瘦弱,可是体格健康,纵然在内蒙古草原那般恶劣的环境下,风餐露宿,亦是同我这受过特殊训练的士兵一样坚持下来。

鬼附衣浮在半空,慢慢移向房门,空空如也的袖口鼓荡空气,吱啊一声打开门锁,穿过房门。我悄悄跟在后面,惟恐教它发觉。

深更半夜,校医院的走廊静悄悄,十五瓦的灯泡放出昏暗的光线,照射一件衣服浮在半空,感觉尤为妖异。鬼附衣移到大门口,外面值班室医生视线叫窗户遮住,只瞧见一个白色的衬衫,站起来喝道:“什么人,半夜……”

我只听到噗通一声,可怜的医生,怕是吓昏过去了。谁看到这样一种鬼魅的状况能不害怕?纵然是我,不过壮大胆子,面前跟随,其实双脚直在打哆嗦。

鬼附衣飘荡在北大幽静的校园里面,幸亏此刻正值夜半,几乎没有什么人在外徘徊,否则看到一件浮在半空的衣服,后面又偷偷摸摸尾随着一个男人,这番景象实在离奇!

鬼附衣渐行渐远,竟来到了未名湖畔,我心头一紧,果真是老舍的冤魂在作怪,只是这般折腾白水做啥,干脆迷地她跳河上吊,岂不更加简单?

未名湖畔花圃上流连着鬼附衣,倘若从远处观察,似乎是一个穿白色衬衫的高挑女子趁夜色赏花,近看实着一具无头无手无足,悬浮在半空中的鬼物。

以前我曾经听家乡的老人们说起过,鬼魂因没有实体,所以只要拿走它附身的物件,就不得不驻留在原处,无法离身。老子连横行数百万年的幽浮游灵都轻松干掉,难道怕你这一介小小鬼魂?我咬紧牙关,猫腰蹿出花丛,扑向鬼附衣!

我飞身掠过,已将白水的衣物抢在怀里,转身倏地眼前景象一变,明明是黑夜,怎地一下子到了白天,我奇怪地四下里张望,周围雾气浓密,原处隐隐约约有个人的影子,于是凑上去,看到百花丛里坐着一个年轻女子,居然穿着满清时代的衣物,手中捧着一只绣花鞋缝纫,我问道:“姑娘?”

连叫几声,都没有反应,莫不是聋子?我伸手探过去,不料就穿透了她的身子,不禁一怔,这只是幻觉!

我正在发呆,那女子忽然放下绣花鞋,高兴地站起来,害羞地看着我后面。我立即回头,后边站着一个男人,大吃一惊,猛然后退几步,顿时醒悟,不过幻觉,何必紧张!

男子个子超出我半个头,相貌英俊,唯一不爽的是一个大男人拖着一条辫子,十足的猪尾巴一般,难看之极。他拉住女人的手便说起绵绵情话来,但见嘴唇蠕动,声音绝无。渐渐地男人动作幅度大起来,争吵什么,神情激动,倏地扔下女人,拂袖而去。

那女人顿时软倒,掩面流泪。我摇摇头,男女之事,毕竟不能强求。这时,又涌来一帮人,看服饰似乎是看满清电影时常有的太监,不由分说,捂住女人的嘴巴就架起。我正要追上去,忽然脚下一绊,猛然张开眼睛,天光大亮,刺得生疼,耳边有人叫道:“起来,起来!”

面前正是舒老头,古古怪怪地盯着我看,面有讥色:“昨夜我见你不回来,还以为又去大学生对象那里乱搞,怎么?被赶出来了?”

我勃然大怒,这乌鸦嘴吐不出好东西来,倒也懒得理会。此刻脑袋里糊里糊涂,昨夜我不是追踪鬼附衣,正拿着了,然后就看到满清的那女子,最终怎么睡到了花圃里?此刻手中抓着白水的衣服,莫非我也叫鬼附衣迷住了?于是瑟瑟打了个寒颤,赶忙在身上四下里查看,幸好!连根毛也没有多!

我先回到寝室,吃过早饭,干完活之后就去探望白水,在医院里我就听到悄悄流传着一个可怕的故事!医院里有鬼!昨天值班医生就看到一个无头无手的女鬼……

我哭笑不得,摇摇头。

白水依旧昏迷不醒,趁人不注意,我偷偷检查了她背后的血手印,只见越发鲜艳,似乎白水的全部生命力都注入里面。我不免更加忧郁,无可奈何地回去,舒老头见我不快,问道:“女人如衣服,何必在意!”

我突然问道:“你是老北京?”

舒老头洋洋得意:“不是我吹牛,我可是正宗的正红旗,要是到清朝年间,起码还是个贝子……”

我懒得听他吹牛,大声喝问:“我问你,既然你在北京呆了这么多年,这北大燕园,可有什么邪门的地方?”

舒老头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哈,你这可是问对人了,举凡北京城,就属我舒老头最通风水!话说帝王之气历来轮流转,之前长安洛阳,慢慢轮到了燕京城,做了元明清三朝六百多年,终于也渐渐显出衰败之气,单不说天启年间的天灾,到了清朝中叶,邪气开始盛起来。据说燕园,乃是京城邪气之源,乾隆皇帝命最崇信的和珅建宅镇邪。哪知乾隆皇帝一驾崩,继位的嘉庆不知该典故,贪图和珅的银子,硬生生地把和家抄了,从此邪气开始发散,清朝也终于撑不下去了!到了民国年间,那司徒雷登虽是一个洋人,却从小长在中国,精通风水,企图建校以正气压制邪气。特意在未名湖——邪气之源模仿通州燃灯塔,建起了如今未名湖畔的博雅塔!燃灯塔属火德,邪气属于水德,自然镇压住了!不过文革年间正气破坏甚大,我看也渐渐压制不住了!北大怕有萧墙之祸!”

我点点头,原来如此,问道:“那为什么邪气属于水德呢?”

舒老头解释道:“我们居住的人间本没有邪气,都是从地下的冥界蔓延上来。土地有绝缘邪气的功能,所以我们要把死人埋在土里。但是水恰好是邪气良好的导体,尤其遇到阴雨天,雨水满布大地,正是邪气最重之时!”

那天也是下雨天,白水又途经未名湖……

我忽然一震,问舒老头:“你说未名湖乃是邪气之源,那么你可知,若是有人跳湖自杀之后,会不会变成鬼魅,专门候在湖里等待替死鬼?譬如老舍!”

他猝然不及,失声道:“老舍!”

一个已故作家,何必大惊小怪。

他慢慢镇定下来,难得说道:“哦,老舍,我倒是知道一些情况。我以前看到过他!”

舒老头说道:“老舍本名舒庆春,也是满人,算是我的本家。他父亲是个护军,战死在八国联军入侵的炮火中,他本人便是一个大儒,正气凌人,怎么会死后化为厉鬼呢?”

我冷笑一声:“我已经明白了!”

下午,我拎着一块牌子,背了一把铁锹就跑到未名湖边的花圃,先把牌子插在花圃边,上书:修缮当中,请勿打搅!然后毫不客气地蒙头挖土。北大历经文革浩劫,迄今尚未回复元气,人手缺乏,加之官僚主义作风,居然没有对我这个伪花匠的做法提出异议。纵然就是有人敢,我这个干多坑蒙拐骗的家伙自然经验丰富,一瞪眼,理直气壮地叫道:“是校长让我做的,你去找他来!”

我在花圃里到处打野猫子洞,挖了半天,直到天色昏暗,亦是毫无成果,不免有点泄气,啃了一个馒头后,又抓紧时间趁着日落余辉干活,忽然铁锹碰到咔嚓一下的声响,我心念一动,忙不迭地丢下铁锹,用手小心翼翼地拨出一根骨头,拿在手里细细打量。这骨头发黑发脆,以我的经验而言,正是一根人骨!

我四下里张望,见没有人,便慌忙拔开土层,把一根根人骨捡起来,仔细数了一遍,确认没有缺失,就丢进事先准备好的编织袋里面,洗干净手。我事先已经打探清楚了,连夜跑去蓟县。这蓟县位于天津北部,距北京大概一百公里左右,我一直折腾到第二天中午才赶到下属的刘村。在乡亲们指点下果然看到一个和家墓,于是把尸骨埋进坟墓里面,烧了一把纸钱,默默祷告:“尘归尘,土归土,你既然不是这个世界上的,我业帮你达成了心愿,你就不要再留念尘世!”

我转身离开,走了半里地回头看去,北方的平原一览无遗,回头瞻望那和家墓,坟头残余的纸钱青烟袅袅,似乎像在我致谢。我叹了一口气,马不停蹄地赶回北京,白天搭车比晚上容易多了,约莫傍晚时分,我就回到了北大校园,满面疲惫之色,顾不得休息,填了两个包子就来到校医院探视白水,那白水的同事骂道:“你这家伙,居然还是白水的对象,这一整天混到哪里去了,白水都醒转了!”

我心中早已知晓,但是还很高兴地再次反问:“醒了?”

未待后者回答,便闯进病房,白水正直起半身由护士喂饭,瞧见了我,面色依旧惨白,嘴唇发紫,神色却好了不少,向我微微点头致意。

我接过护士的饭碗,说道:“我来吧!”

护士见我常来,晓得我和白水的关系,倒是没有拒绝,忙自己的去了。我一边喂白水饭,一边和她聊天。

白水说道:“真像做梦一样啊!昏迷之中,脑袋总是昏昏沉沉的,似乎看到一个穿过去清朝服饰的一对男女相爱,最终分离的惨剧!”

我说道:“或许是真的吧!”

白水咦地问道:“这场高烧来的实在突然,我醒来时,已经过了好几天,掀开衣服一看,那血手印居然不见,是不是你弄没的?怎么做,快跟我说说?”

见我笑而不语,顿时白了我一眼,哼哼哈哈:“不说也罢,你这人,最喜装神弄鬼!”

其实事情很简单,但是我们都被老舍这个意外的因素混淆了。燕园古时候是和珅的宅子,后来和珅倒台之后,他的儿子丰绅殷德也跟着倒霉,被发配到乌里雅苏台(今蒙古首府乌兰巴托)充军。他的妻子乃是乾隆的女儿,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两人感情很好,却面临生离死别,固伦和孝公主要被强行带回宫里去,不从,便跳湖殉情了,然而她的尸体却怎么也捞不上来,为此砍了好几个太监的脑袋。

其实固伦和孝公主尸体陷入淤泥当中,古时候未名湖远比现在大上好几倍,日后渐渐淤积成为陆地。她心怀丈夫,一直阴魂不散,正如舒老头所说的,水乃是阴间的媒介,那场大雨,雨水渗入泥土,使得她的阴魂附上了白水。

那天白水挨了一场雨淋,身子不佳,意外叫邪气入侵,终于生病,倒不是固伦和孝公主的鬼魂故意如此!她本想借助白水回到和家安葬之处,但在后者生病后动弹不得,只得附身着衣服回去,终于被我发现。我听舒老头讲解之后,忽然想起看到的书上有类似记载,顿时醒悟,这才马上把尸骨挖出来,送到和家墓地,让她安息。

至于老舍,则是意外的发现,这件事情对一个人说。

“舒老头,我觉得,老舍还没有死!”

舒老头脸色大变,惊恐地说道:“你怎么说?老舍不是在十几年前叫几个人把尸体都捞起来了嘛?”

我慢慢说道:“根据资料记载,老舍的尸体却是给三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捞起来的,他们的证词互相矛盾,不禁奇怪,但是死人的事实倒是相信了,其实,在里面掩盖着一个巨大的秘密!”

“我读书不多,但是当兵时候学过一点兵法。在军事上,常用散发大量错误信息掩饰真实的信息这种手段来误导敌人。三个人的证词虽然都相互矛盾,但都证明老舍死掉,这样恰恰加强了世人认为老舍已经死掉的印象!三个人中,两个是警察,在文革那种混乱的时候,弄一具死尸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加上若当时有人故意包庇,那么老舍的金蝉脱壳之计完全可以实施,或许,老舍如今就像你一样安逸地生活着!你说,是吗?”

舒老头从最初的惊愕转为佩服,点点头,微笑道:“或许吧!”

我笑而不语,今后我只需考虑白水的事情即可,头痛的是,我的工资收入远远不如她,我配吗?

附录:

本书属于带玄幻色彩的历史悬疑小说,老舍的生死,也是值得我们深究。到目前为止,自称亲捞了老舍先生尸体的共有三位。他们都称“是我亲眼见的,我是惟一的”,包括是什么时间或是怎么接到的通知、怎么到的现场、怎么处理现场,并且还能提供旁证……

但三个人的证据也是不同的。

三位恕不相识的人,却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打捞上了同一个人。那么只有三种可能:

一、如果说他们当中有真实的,只能有一个人真实;

二、如果三个人都真实,就等于那一天打捞起了三个老舍。

三、还有一个可能就是,三个都不真实,他们三个人捞起来的都不是老舍。

那么如果第三个属实的话,或许真的如本小说所猜测,老舍化妆为某人,安然读过了晚年!

郝希如:是我打捞老舍并处理的现场

口述者:原北京北太平庄派出所民警郝希如

采写:傅光明郑实

时间、地点:2000年12月23日郝希如家

郑:1966年8月时,您正在北京北太平庄派出所工作,那时是什么职务?

郝:是片警,没有行政职务。

老舍的事当时都有记录本,但我1968年调离北太平庄派出所后记录本上交了,估计很难找到了。

我记得老舍是24日出的事。文革当中事情太多了,这件事我为什么记得呢,因为后来每年到这个时间,都登一些文章。那天正好我值班。派出所是轮流值班。我是早上6点左右接到电话的。

傅:这个日子您能肯定吗?

郝:是这个日子。

一个男同志打来电话说湖里死了人。我问是男是女,他说看不清楚。我问他在什么位置。他说在太平湖的东南角,离岸有20多米。我让他在那里等我,我说马上就去,得叫他把发现的情况跟我说一下。

我起来以后,没洗脸,没漱口,叫了一个人看电话,就去了。让那个人先别向分局报,我看看是什么情况。派出所就在现在的北太平庄立交桥,骑车过来就几分钟的工夫。

那个报案的在公园门口等我。老舍死的地方离太平湖公园门口不远。

进去,我一看,是个男的。他问怎么知道是男的。我说男的死面冲下,女的死面向上。这个人住在电影演员宿舍院里。我当时看了一下表是6点40分。

郑:报案人是来太平湖遛弯的吗?大约多大岁数?

郝:是。记不太清了,也就40来岁吧。详细的在记录本上。

养渔场有船。我就去了值班室。当时值班的还没起床呢。是韩文元值班看渔。我说,老韩,你快起来,那边淹死一个,咱俩把他捞上来。

我们就划船过去了。我说,看样子岁数不小了。当时拿了一支竹竿,就咱们搭蚊帐那种。还拿了一个消防用的带一个钩的竿子。我说别用钩,钩坏了。用竹竿试试,看能不能给弄走。用竹竿一拨拉,能跟着走。他面冲下,我用竹竿搭着他的肩膀,就划着走。

太平湖有个小桥,我们划过桥到了太平湖西边,桥头那边,水离岸比较近。

我们把他放在地上。他怀里还抱着一摞纸,有这么厚吧,很不整齐,就像咱们的报纸折起来这么大,捆着,是宣纸。

根据情况判断,他投水时间不长,顶多一个多小时。

纸外面全湿了,里面没湿透多少张。我印象中老舍当时穿的是一件浅色的大褂。过去文人穿的那种到脚面的大襟。穿的是中式圆口步鞋。身上没伤,脸上也没伤,头上也没伤,衣服整齐。这些对判断是自杀还是他杀特别重要。我认为是自杀。

我看了看手稿,大概是《骆驼祥子》或者是《茶馆》的手稿。写着老舍的名字。全都是墨笔写的。

郑:您一直在现场吗?

郝:一直在现场。

傅:胡青第一次来看到老舍尸体时有什么表示?

郝:掉眼泪了。没有大哭。站在那儿挺难受的。胡那种表情肯定也有想法,因为正是“文革”。

郑:您检查老舍遗物时,有没有眼镜、手杖、钱包之类的东西?

郝:没有,都没有。我说了,惟一的就是那些纸。

朱军:老舍尸体是我捞的!

口述者:北京颐和园派出所退休民警朱军

采写:傅光明郑实

时间、地点:2002年6月20日下午颐和园派出所会客室

傅:是您接到通报说太平湖发现了尸体吗?您记得这个通报的日子是8月24日,还是8月25日?

朱:印象当中,我总记得是8月23日。可是现在呢,人们都说是8月24日。

傅:大概几点。

朱:大概七点多钟。谁值班记不得了,反正值班员说了,太平湖死人了。我说那去吧。那个地方死的人多了。6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红卫兵就开始上街了,扫“四旧”。那地方死的人是城里边的人多,城外的少,都是自杀的,最多的一天我跟湖里捞上来十好几个。

傅:是您自己去的吗?

朱:还有另外一个人,叫葛林。

傅:照您的说法,郝希如根本就没去?

朱:他没去。当时我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是不是他值班,我记不很清楚。如果说他们对这事很清楚,有可能是他值班。当时我和葛林骑着自行车,几分钟就到了太平湖。(注:朱郝当时在同一派出所)

傅:那天您发现老舍尸体的时候,是在湖的什么位置?看到之后,是您又叫人去捞的吗?

朱:我上渔场找船。

傅:您刚捞上来的时候,尸体是仰面朝天,还是趴着?

朱:仰面。

傅:您跟胡青有交接吗?

朱:对。

傅:胡青是什么时候来的?您又是怎么确定这个人是老舍的?

朱:当时捞上来之后,有个演**的特型演员,姓什么我不太记得了,反正老见面。他在马路西边原来老的电影学院,这地方归我管。所以一些老师、演员当时我都认识。这个特型演员,那天到太平湖玩去了。我们一进太平湖东门,他就匆匆走过来说,这死的人是老舍。

傅:他在你们一进东门的时候就说死的人是老舍?

朱:对。老舍我们从来都没见过,仅仅是听说过。但他说见过,就是我们捞的时候,这人一直在。

傅:可在没捞上来之前他怎么知道这人是老舍呢?

朱:人家见过,这尸体浮在水里,他能看得见。

傅:那他怎么知道的?

朱:咱就不好说了,反正他说我见过他,我认识他。我说我们可不认识,咱不能说这死的人是谁。

傅:就等于说这位特型演员是在没捞之前,就说这人是老舍。

朱:我们没敢确定这个人是不是老舍。捞上了人,他拿着个钱包。

傅:胡青在看到尸体,并确认是老舍之后,有什么反应吗?

朱:没表情,很严肃,一点眼泪都没有。

傅:遗物里有什么东西吗?

朱:我记得当时在河边只有散落的一些稿纸。字不多,是毛笔字,就是一般的纸。印象当中写的好像是香山红叶之类的内容。

郑:您有没有统计过,1966年在太平湖自杀的大概有多少人?

朱:死了有几十人吧。8月前后那一段死的人不多,8月24日,就老舍一个。那时不像现在工作上这么规范,那时有记录的拿个笔记本哗哗这么一写就完事了。

白鹤群:我说是我捞的

口述者:原北京市汽车修理总厂第四修理厂工人白鹤群

采写:傅光明郑实

时间、地点:2001年11月19日白鹤群家

傅:您是1966年8月24日还是25日发现老舍尸体的?

白:24日。确信无疑。

傅:您家住在哪儿?

白:太平湖的北岸。我那天上中班。我每天有到太平湖遛早儿的习惯。

傅:您记得早上到太平湖大约是几点?

白:大约是6点50。整个太平湖一共有两个码头,一个在东湖一个在西湖,游泳的人在东湖,跳湖自杀的人在西湖。我家距离太平湖超不过60米。我那天上中班,下午两点半到晚上十点半钟。

郑:您说您知道是谁打捞的老舍尸体?

白:我看见有人说是他捞的老舍尸体,我说是我捞的。一共是三个人捞的,另外两个人的姓名我都可以告诉你们。第一个站在岸边的是绰号叫麻子李三的,他是柳和居的掌柜;第二个是铜厂李棋王,因为他们老去,我们都认识,但不知道叫什么;第三个是唐浩澜,我就是通过他知道死者是老舍的。

郑:就是说捞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是谁。

白:对。惟独唐浩澜知道。当天九点钟,他就告诉我消息了,他来我们家告诉的我。

傅:您当时不是在现场吗?

白:七点钟就完事回来了。我们那时捞上来就算完事儿。到十点多钟知道是老舍的人已经特别多了,一个叫刘正和,是北京美术公司工艺美术厂的画家;还有一个叫张芳禄;还有关增铸,是对外经贸大学的。我说的这些人当时都在湖边住,都能找的着。

傅:您那天有没有等到警察来?

白:没有。当天最早发现死的是老舍的就是唐浩澜,打捞完尸体,九点多钟,唐浩澜就到我们家告诉我死的是老舍。

傅:您九点多离开现场,后来还去过吗?

白:十一点多我又去了。

傅:您那时去有没有见到警察、法医?

白:没有。

傅:有没有见到家属?

白:没有。

郑:有什么遗物吗?眼镜、手杖什么的?

白:没有。

郑:您捞的时候也没有?

白:没有。

傅:就一个孤零零的尸体在那儿摆着?

白:对。

郑:您刚才提到的唐浩澜,他怎么会知道死者是老舍呢?

白:唐浩澜是中国著名的金石鉴定家,解放前大概是故宫博物院的鉴定人员,好像是故宫文物陈列所的副所长。他爱人王学敏是张大千的学生。他和老舍是亲戚。

郑:您从什么地方上的船呢?

白:从渔场码头把船划过去的。那时侯没有人肯下去把人给拉上来,因为那会儿自杀叫“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我们能对反革命好吗?所以就是拿棍和钩子钩过来的。

郑:那有没有可能碰破尸体?

白:有。腋窝就是破的。其实用的也不是钩子,就是用松树钎子连打带扒拉,因为到岸边起码十几米船就过不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