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万里江山真如画

帝胄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万里江山真如画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5:44:37 来源:笔趣阁

刘凌挥军向南亦步亦趋的跟在燕军的后面,汉军的速度并不快,赶羊一样驱赶着燕军的溃兵一路逃回庆州府。刘凌带着杜义和王半斤一路南下,将沿路剿匪和安抚百姓的事交给了周延公。到了大汉嘉丰三年的三月中旬,建立起来才刚满一个月的大燕国国土只剩下了庆州府周围包括六个县在内的半个郡。

欧阳专一面龟缩防守,一面派人在庆州府自己还能控制的六个县内大举抓丁,凡十二岁以上六十岁一下男丁必须参军,否则满门抄斩。所征召之兵丁,自带兵器铠甲,若有马匹者,直接加入骑兵队伍。

庆州六县被欧阳专搞的乌烟瘴气,本来有着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打算,开始的时候欧阳专并没有对庆州附近的县压榨的太狠,自从北上后连续吃败仗,燕军的人数已经大幅度缩水。这让欧阳专不得不在自己家门口进行地毯式的抓丁补充人马,这一招属于绝户招,逼着庆州六县的百姓跟着他一起彻彻底底的造反。

从六县抓来的男丁不下十万人,被稍微统计了一下就分成十个营。欧阳专砸锅卖铁的再次拼凑出一支四千人的骑兵充当自己的御林军,最可笑的是在骑兵队伍中竟然出现了驴。老百姓私底下都在议论,若是大燕皇帝一高兴,指不定哪天组建一支战无不胜的猪骑兵,保证百战百胜。这也是百姓们苦中作乐罢了,其实大家心里明镜似的的,这大燕国长不了了。

回到庆州府之后,欧阳专给自己的三子欧阳子言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全军带孝,满城皆白。欧阳专扶着棺木哭的几次昏厥,发誓要将虎亭侯刘茂五马分尸给自己的爱子报仇。就在队伍出殡的时候,虎亭侯刘茂命令士兵们在两军阵前披红挂彩敲锣打鼓的庆祝大燕皇帝欧阳专开始走上断子绝孙的道路。

看到对面阵营中的汉军闹的离谱,大将穆图想挥军杀过去教训一下对方。孙叔宝苦苦想劝才把他拦下来,刘茂等了一日也不见燕军来攻,也就收了埋伏的人马回营。晚上刘茂命人用床子弩发射了七八支巨弩,因为距离实在太远,巨弩到了燕军大营里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力度。但这些巨弩的目的并不在于伤人,重点在于巨弩上绑着很多写好的传单。

刘茂在传单里号召燕军的兄弟们看清形势,所谓的大燕国眼看着就要国破家亡。欧阳专穷途末路,跟着他只能一起送死。他号召燕军士兵们放下兵器投降,凡是投降者皆不追究造反在罪责。而北营的汉军更犀利,刘凌命人连夜做了无数个简易的扩音器,就是那种用一层皮革卷起来一头大一头小的东西,每日派五百士兵扯着脖子对燕军宣传投降不杀并且既往不咎的政策。

给欧阳子言出殡后的第三天夜晚,庆州城上空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孔明灯。有好事的燕军士兵将孔明灯射了下来,发现里面都是号召燕军士兵们投降,最好是联合起来反抗欧阳专的传单。次日这样的传单就满大街的出现在庆州城里,燕军出动了五千士兵巡街,看到一张烧一张,看见一个看传单的就抓一个。只是到了后来连巡街领头的将领都忍不住捡起一份传单仔细的看,一边看一边唏嘘。

就这样,在汉军接二连三的攻心战术下,欧阳专抓丁凑起来的十几万大军出现了大规模的叛逃。只三日,就有不下一万人趁夜跑到汉军阵地那边投降。欧阳专派大将宋挂带兵抓捕叛逃的燕军士兵,三日内竟然砍了两千多人的脑袋。只是如此一来非但没有止住燕军士兵如潮水般的反叛,反而愈演愈烈。

就这样又耗了十几天,大汉嘉丰三年的四月初,大燕皇帝欧阳专已经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庆州府周围的六个县被汉军蚕食掉了四个,其中有三个是守将自己开门投降的。另外两个不是不想投降,而是因为离着庆州府太近,还有欧阳家的亲信子弟把守,所以才迟迟没有举起反旗。

到了四月中旬的时候,大汉孝帝亲自南下慰问将士,汉军士气空前高涨。

在汉军北营的主帅大帐里,检阅完了士兵的孝帝心中高兴,安排了酒席亲自宴请了各营的将领。除了南营统帅虎亭侯刘茂不能过来拜见皇帝之外,连周延公和王半斤都赶了过来。就在众人吃酒的时候,外面的亲兵来报燕军趁夜偷袭,结果中了刘凌预先设好的埋伏,损了千余人之后狼狈退了回去。

孝帝吃惊的看着席间面带微笑的刘凌问道:“老九,你是如何猜到今夜叛军要来劫营?”

刘凌笑着抱拳躬身道:“谢陛下,赏了臣等一场小胜。”

孝帝先是怔住了片刻,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好你个老九,竟然拿朕当鱼饵?不过朕很开心,若是以朕为饵,每次都能钓上来千把条大鱼,再多来他几次欧阳专就没兵可派了。”

刘凌躬身告罪道:“臣弟可不敢,只是之前和众位将军商议,大家都认为以欧阳专那自欺欺人的性子必然会在今夜劫营。他听说陛下带了三百坛美酒来犒劳大家,馋的流口水非得要来抢,臣弟怎么能阻止的住?”

孝帝道:“军事上的事朕不如你,而且也不会干预你们的部署和决策。朕这次来只为了看看大家给大家送点好酒,顺带着若是能看到你们打一两场胜仗,朕也就心满意足了。”

大家吃酒的时候还在担心,万一孝帝陛下看着现在的情况一片大好一时心痒,打算自己指挥大军与叛军交战那就坏了。大家都承认孝帝是个难得的好皇帝,但皇帝毕竟不是万能的。指挥数万大军非同儿戏,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在大好的形势下输的稀里糊涂。见孝帝如此胸襟,众人都不由得又是内疚又是感动。

刘凌拜服道:“陛下相信臣等,臣等也定不让陛下失望。如今叛军已经强弩之末,近一个月来弃暗投明过来的叛军士兵已经不下两万,还有更多的叛军士兵怕投降过来被杀头而潜逃回了自己老家。叛军士气低迷,再用不了几日臣等就能发动全面进攻,一举剿灭欧阳专叛贼。”

孝帝擦了擦手掌上的油腻肃然说道:“不急,不能因为朕的几句话就大乱了你们之前的部署。叛贼欧阳专手下现在还有六七万人的兵力吧,那些都是朕的子民,是因为朕做的不够好才会让他们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朕有责任。朕看了,前些日子你们制定的攻心之计确实很好。不战而屈人之兵,号召更多的叛军士兵投降,这比打几次胜仗杀无数人要好。都是朕的百姓,朕看着他们流血送命于心不忍。”

刘凌等将领拜倒在地道:“臣等惶恐,欧阳专作乱非陛下之过。一是欧阳专早有谋逆之心,今日不反,他日也会反。二是臣等守土不利,以至于叛军前些日势头迅猛,难以一战而毕全功。三是百姓愚昧,受了那欧阳专的蛊惑才拿起武器充当贼兵的。”

孝帝摆了摆手道:“你们都是朕信得过的大将,朕没有怪你们的意思。朕虽然不懂军事,但也看得出前阵子你们的策略都是正确的。诚如你们所说,欧阳专狼子野心迟早都要反,如今他趁着我大汉积弱行谋逆之事,也算给了朕一个破而后立的机会。至于你们说百姓愚昧,朕却不信。百姓不傻不笨,只是过的日子实在太苦了才会走上绝路。这属实是朕之罪过,百姓无罪。”

他示意刘凌等人不要在谢罪,笑着说道:“其实朕也知道,大汉的江山就好像一棵生满了蛀虫的大树,若是不狠心将枝干拒掉重新发芽生根,早晚会被那些蛀虫将这棵大树活活的咬死吃的一干二净。欧阳专这一反,也将那些蛀虫都暴露了出来,大汉天下数的着的世家跟着谋逆竟然不下十几家,这些世家正是我大汉最大的蛀虫!”

他语气温和的说道:“朕知道前些日子为什么你们推进的速度比较慢,是因为想让那些两面三刀的世家多暴露出来几个吧?等有实力有能力从贼的世家都站出来了,你们在给其雷霆一击,对否?”

刘凌拜服道:“臣弟决策有误贻误了战机,请陛下责罚。”

孝帝走过去将他扶起来说道:“朕不是说了吗?朕不觉得你们做错了!若是朕来指挥,朕也会这样做。自南北朝对立以来,有多少朝代的更替兴衰控制在那些世家的手里?杨坚建隋,国力军力当世无匹,还不是生生的被那些世家折腾的亡了国?纵然强盛如唐,依然被那些世家大户所掣肘。政令多出自世家之手,有多少决策是皇帝能做得了主的?这些所谓的世家子弟,吃朝廷的肉喝朝廷的血却不为朝廷做事,只顾着图谋自家的利益,甚至盼着有朝一日实力具备后化家为国!欧阳专这不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孝帝让众将都站起来说道:“朕信得过你们,知道你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心真意的替朕考虑,为大汉考虑,朕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责怪你们?”

他走到大帐门口看着璀璨如画的星空道:“大汉的江山传到朕的手里,朕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垮了!朕知道,要想国家强盛百姓富足就必须改变,一味的跟那些世家求同存无异于玩火**!所以朕要破了这格局从新建立秩序,让朕治下这万里江山,真能如画!”

让这万里江山,真能如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