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小孩子

帝胄 第六百一十四章 小孩子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56 来源:笔趣阁

第六百一十四章

大治二年的五月发生了很多大事,耶律雄机建立的帝国彻底瓦解,萧太后带着残兵败将一路西行,也不知道终点在什么地方,会是什么样。辽东的局面出乎预料的顺利,室韦人和靺鞨人被打的再无还手之力,罗旭只用了十万人就让那些白山黑水间的部族知道什么才叫军威,而当年,隋炀帝用了几百万人马也没有做到。

杨业灭了王氏高丽,然后挥军东进又攻克了辽国的渤海郡,也就是才被耶律雄机灭了十几年的渤海国原地。汉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杨砍头的旗号才出现在视线里,那些人就已经匍匐在地上,说着恭顺的话连头都不敢抬,甚至缩着脖子不敢将后颈露出来。杨业经过之后,每个人都会长出一口气,虽然脖子上发凉,但终归脑袋还是保住了。

五月中旬的时候,水师再度开拔,从高丽补充了给养之后,杨业给昭先补充了一万五千能适应水战的士兵,水师上千条战船沿海南下,踏上了攻打倭国的征程。

同样是五月中旬的时候,茂元的先锋军三万人率先攻打到兴庆府城下,西夏国主嵬名曩霄死后,西夏国内大乱,诸皇子夺嫡,军中分作了好几个派系。黑山,黑水,白山三个镇军司先后被汉军击败,在汉军兵围兴庆府之后,在那些皇子们依然还在刀口上喋喋不休的争辩着谁才是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刘凌派人千里迢迢送回兴庆府的尸体也到了。

嵬名曩霄的尸体。

五月天气已经转暖,为了保嵬名曩霄的尸体不会太过腐烂,刘凌特地命人打造了一口密封的棺材,即便是这样,到了兴庆府的时候棺材中的尸体也已经膨胀起来,腹部涨起来老高,好像随时都能爆开似的。幸好,刘凌派五处的医官给嵬名曩霄休整了面容,看起来,这位曾经的绝世强者面貌并不怎么可怖。

汉军没有用嵬名曩霄的尸体来要求兴庆府的守军,而是用很隆重的仪仗将西夏国主的棺椁抬着放在城门远处。

汉军派出使者,在城门下呼喊。但党项人唯恐汉军有诈,不敢出城。汉军遂退兵二十里,只留下使者和四名仆从守护棺椁。汉军退走之后,虽然城中争辩的声音依然很强烈,但嵬名曩霄的妻子叶勒氏毅然命人打开城门,亲自带了一百多名侍卫冲向那口沉甸甸的棺椁。等她伏在水晶棺材上失声痛哭的时候,嵬名曩霄的儿子们这才想起来应该赶快出城迎接父皇的遗体。

文武百官哭的很有意思,嵬名曩霄的儿子们哭的也很有意思。

纯粹的悲伤的泪水并不多,悲痛的心也没有几颗。

党项人将嵬名曩霄的棺椁迎接进城之后,汉军再度围城。后十五日,嵬名曩霄的妻子亲自主持了丈夫丧礼,整个兴庆府都变成了和纸钱一样的白色。皇陵在城外,却没有人敢护送棺椁进入皇陵。

嵬名曩霄的妻子,西夏的国母冷笑着,带着皇宫里的侍卫和宫女,还有数十名妃子组成了一个看起来就令人悲伤的送葬队伍,下令打开城门,她亲自护送嵬名曩霄的遗体进入兴庆府外二十里的皇陵。

一路上自发加入丧葬队伍的人越来越多,有文官武将,有普通士兵,也有披麻戴孝的兴庆府百姓。

汉军就在城外虎视眈眈,送葬的队伍却没有停下来步伐。

可悲的是,嵬名曩霄的子侄辈没有一个人敢出城。

汉军送回嵬名曩霄的遗体,没有借机要挟党项人。但这不等于汉军是仁慈的,送葬的队伍才离开城门,汉军已经擦着送葬人群的肩膀杀进了城里。

当西夏国皇后叶勒氏扶棺流泪前行的时候,汉军已经冲进兴庆府杀人了。她却连头都没有回,似乎城里那些人和她没有任何关系。

两个时辰之后,将嵬名曩霄的遗体送入皇陵的叶勒氏,脱去孝服,换上戎装,手持弯刀跃上战马,率领一万三千多人的包括百姓和官员在内的送葬队伍对汉军发动了攻击,皇后叶勒氏冲锋在最前面,身中六矢,坠马而死。

她可以无视兴庆府被人攻破,可以不管自己的臣子被汉人屠杀,但她不可以让丈夫的尊严受到侵犯和侮辱。

所以,她选择了最惨烈的一种方式为嵬名曩霄殉葬。

大战结束之后,汉军大将军茂元派人找到叶勒氏的尸体,命令被俘虏的西夏宫女和妃子为叶勒氏静面更衣,换上了象征着皇后身份的朝服。一百多名宫女和妃子抬着叶勒氏的棺椁送入皇陵安放在嵬名曩霄身侧,随即全部被汉军杀死,为叶勒氏殉葬。茂元派兵看守皇陵,下令凡有人擅自进入者,杀无赦,无论是汉人还是党项人。

五月的最后一天,西夏灭国。

大事好像都在五月发生了,所以监察院的指挥使赵大被剥去了官职赋闲在家这件事,相对来说真的不算什么了。

所以花开遍地的六月,显得那么清净太平。

六月中,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大事的话,那就是水师已经在倭国登陆,倭国的抵抗很强烈,战局一时间还在胶着。刘凌从滑州调遣的第二批水师大军已经起航,半个月后就能抵达倭国。刘凌并不担心这一战,汉军的武器装备,士兵的单兵战斗力都远强于倭**队。只要能占据一块区域,就能展开持续不断的攻势。

只是时间的问题,虽然刘凌仇视那个民族,但毫无疑问的是,那个民族对于灾难的抵抗力超乎寻常的强。

再能说得上大事的,就是杨业大军留守辽东。刘凌封杨业为辽东总督,统管辽东军事。罗旭大军返程,不日即可回到幽州。而另一场战争,刘凌已经在酝酿之中。

罗旭回来,不久还会要出征。

伊凡还在他的军中,基辅罗斯必须打一打。

而另一件非常大的事虽然不会发生在这风景秀美的六月,但已经正式提上了日程。对于如今的大汉来说,这才是真真正正的大事。

汉王从辽国上京临潢府回来之后,文武百官就开始上书,请汉王为天下百姓计,登基为帝。

定江南,灭西夏,三伐契丹,平辽东,征服倭国,汉王缔造了一个疆域数万里的大帝国,可是这个庞大的令人窒息的帝国,还缺少一位万民敬仰的皇帝。

刘凌写了一封亲笔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到晋州去交给周延公等几位军机处的大学士。让他们几个人将上书请汉王晋位的奏折都压一压,幽州才刚刚恢复些生气,宫殿,各部衙门都还在建设之中,称帝这种事不必着急。刘凌信中的隐藏着的意思让周延公几人大为欣喜,汉王没有再坚决的拒绝朝臣们的提议,而只是让他们把这些奏章都压下去。

“王爷终于松口了。”

侯申放下刘凌的亲笔信,脸上的笑容越发的灿烂起来。其实这段日子朝臣们纷纷上书请求汉王登基为帝,发起者就是侯申本人。而侯申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什么私心,如今大汉疆域广袤无边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汉王缔造出了一支强大无匹的军队!这支军队的主人是汉王,但也有无数人为了这支军队而抛洒了热血。

士兵们连年征战,是因为汉王说要带着他们打出一个太平天下。

将领们呢,他们效忠汉王,敬仰汉王,可如果汉王不登基为帝的话,军中的将领们都会不踏实,不安稳。侯申他们这样的文官也一样,追随汉王,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私心。如果汉王登基为帝的话,他们的前程也就光明了。

所以,这次军中将领和文官们前所未有的达成了一致。

无论是为了大汉,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天下百姓,还是为了官员们自己,更是为了汉王,文武百官必须做出行动,请求汉王顺应天意民心,登基称帝!

“差不多也就是明年这个时候。”

谢焕然笑了笑,掰着手指头算计着日子:“宫殿可能还要耗费些时日,最迟明年十月份也就差不多了。还有一年半的光景,正好将筹备王爷的登基大典,一定要隆重!”

侯申挥舞了一下手臂:“隆重!前所未有的隆重!”

周延公笑呵呵的说道:“等明年筹备稳妥的时候,倭国,基辅罗斯……”

周延公举起一份华美的奏章晃了晃:“还有吐蕃,只怕都已经臣服在王爷脚下!”

侯申和谢焕然知道周延公手里拿着的奏折是什么内容,那是从大汉南面的紧邻,几年前就臣服顺从于汉王的大理来的。写这份奏折的人是大理国王,请求汉王出兵惩罚吐蕃。这两年吐蕃屡屡对大理用兵,虽然大的战役没有,但双方小规模的冲突不断。若是论军事实力,大理远不如吐蕃强大。

谢焕然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我在想,是不是也把这份奏折压下去。”

说完,他看了看侯申和周延公。

三个人互相打量着,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谢焕然苦笑道:“算了,我还想穿着这身官服参加王爷的登基大典呢。”

周延公和侯申哈哈大笑起来,侯申道:“知道你担心王爷又要用兵,这几年咱们大汉没闲着,连年征战,国库一直不充裕。”

“赋税没增加!”

周延公的语气咬的很重:“即便出兵,仅仅是从西夏运回来的物资,也足够打两次吐蕃了。”

侯申眯着眼睛说道:“更何况,咱们打别人,什么时候不是打了别人还吃别人的?”

谢焕然哑然:“小心这话传到王爷那里,王爷派人撕了你的嘴!”

侯申大笑道:“王爷怎么教导咱们的,你忘了?”

谢焕然看了一眼周延公,随即三个人一起大声说道:“我不去欺负别人,别人也不要来欺负我,我欺负了别人,别人还是不许来欺负我!”

三人开怀畅笑,就好像三个刚刚分到了糖果的小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