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六百零二章 二锅头

帝胄 第六百零二章 二锅头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56 来源:笔趣阁

第六百零二章

这不是在坑……人么。

没人告诉喝粥是要钱的啊,也没人说这粥就第一碗免费啊,更没人说过,这个什么什么白玉粥要十万贯一碗!

十万贯,就算战乱时期钱贱米贵,也能买下差不多五万石大米了。四钧为一石,每钧三十斤,一石一百二十斤白米,十石一千二百斤,一百石一万两千斤,一千石十二万斤…..十万贯,能买来多少白米?

就他们手里那个小碗,喂猫一碗都不见得能喂饱,更何况是饿了一整天的大活人?就算这些显贵老爷们山珍海味的吃的多了,反而饭量很小,但这样拳头大的小碗每个人喝个四碗五碗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别说那一锅白米粥几十个人来分,就算再来一锅他们也照样一扫而光。当然,前提条件是,这粥不要钱。

只是现在看起来,好像不给钱不行。

那个阴沉着脸的赵大人,眼神跟毒蛇一样,被他的眼神扫上一眼真的就跟被毒蛇咬了一口似的。那带着毒液的眼神,摧毁了每一个想要抗争的人心中并不旺盛的斗志。这几十个人都是幽州城里最有钱的人,他们的资产加在一起,如果幽州城可以卖的话,他们能买下整座城池。幽州城里所有的商铺,几乎都是他们的私产。他们这些人或者是大商人,或者是契丹显贵,家里都算得上富足。

有的人偷偷算了算,自己因为身子骨弱没挤进去,所以只抢了一碗粥喝,十万贯钱虽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但比起那些挤在自己前面的家伙来说显然要少了很多呢。他可是清清楚楚的看见了,那个最胖的家伙,就是原来幽州南面宫大王耶律极的大舅子,他可是仗着块头大抢了最少五碗粥喝!

耶律极的大舅子叫斥力台,汉名叫李秀。

这汉名是他自己取的,据说是因为很崇拜汉光武帝,所以也取了一个秀字。至于为什么是姓李,原因很简单,他让人将百家姓写在纸上,然后闭着眼睛用毛笔点了一下。因为李姓是大唐的国姓,所以就这么定了下来。

李秀这个人其实很会做人,耶律极倒台之后他并没有跟着一块倒霉。先是往上京皇宫里,给萧皇后送去了一对四尺高的珊瑚树,一对无暇白璧,一只黄金铸造的足有五尺来高的仙鹤。然后又派人给辽国大于越耶律莫哥送去二十万贯钱财,买了一个平安。等耶律楚材到了幽州之后,他又以赞助修缮王府为名,捐献了二十万贯钱财,还有一百对男女仆从。耶律楚材虽然治军严整,却也不是有钱不拿的人。所以对李秀倒也颇为照顾,还让他在幽州任着一个从三品光禄大夫的虚职。

李秀有钱,很有钱。从辽东贩卖到中原的药材,从草原卖进关内的皮子,玉石基本上都被他垄断着。幽州城里的粮店也都是他的,当初耶律极南下攻打沧州,他捐了两万石粮食,由此可见此人之富有可谓幽州第一。

他在幽州城内的府邸,规模仅次于南院大王府。虽然耶律楚材到了幽州之后,很会做人的李秀立刻搬出了自己的宅子,以贺寿为名送给了耶律楚材,但在他名下的房产最少还有十几处。

幽州城里最大的青楼,被人称之为销金窟的清风晓月楼也是他的产业。光这一处,每年带给他的收入何止万金。

可即便如此,五十万贯,这样一笔巨大的开销也让他肉疼的厉害,他这样善于投机的人,其实早就备好了送给汉王的巨礼,可是以这个方式献出去显然让他有些凄苦,一点好处都没得到,五十万贯钱财也不见得能买来一个好前程。

可又有什么办法?

就当买个平安吧。

李秀苦恼的想着。

他家大业大,当初耶律极逃走的时候不是没叫他一起走,可他舍不得自己的产业。所以他宁愿花出去那么多钱财也不愿意离开幽州,耶律楚材到了幽州之后,他变着法子献出去的金银财宝就不止三十万贯之巨,幸好钱财虽然花出去了,但也将耶律极在幽州时候给他的特权都保留了下来。按照他的敛财速度,花出去的钱用个五年八年也就赚回来了。他不害怕战争,战争打的越持久,他赚的钱就越多。辽东的药材,江南的粮食,这些都是战争期间的紧俏东西,他靠着打通的渠道能从南方运来大批的糙米,却能卖出去三倍于精米的价格,利润之大可谓日进斗金。

再说清风晓月楼,他从大江南北,塞北辽东,西域波斯各地搜罗美女佳人。酒食之精美,女子之娇媚当为幽州甚至大辽青楼之最。包下一个异域美女一夜,就要白银三百两,若是花魁女子,还要翻上去十倍的价格。而且清风晓月楼只收白银,不收铜钱,每个月的进项都是一笔庞大的数字。甚至,就连幽州被汉军围困的这段日子里,清风晓月楼也不是没有生意做。

不知道还要多少钱,才能将自己的产业保住。

李秀心疼的想着。

他一直把自己看做一个商人,第二位才是契丹显贵。前者的身份虽然卑贱但可以给他带来巨大的财富,而后者的身份能给他提供便利。当然,当契丹人战败之后,第二个身份就显得有些危险了。无论如何,从三品光禄大夫怎么说也是高官显贵,汉军不可能放过他。

这五十万贯是必须要出的,谁叫自己嘴贱?

李秀之所以能成为大辽国最成功的商人,他的特殊身份算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他能敏锐的抓住商机。

所以,在肉疼的同时,他敏锐的捕捉到了什么。

汉王才进幽州,为什么这么急着敛财?

汉军不打算在幽州长久的待下去?汉王并不打算长期占据幽州?

李秀被自己的推测吓了一跳,随即他推翻了这个想法。如今契丹人势微,汉人势强,幽州是北方重镇,军师要塞,向西北可攻打大辽上京临潢府,向东北则可直取辽东诸郡。只要占据幽州,就相当于一把掐断了大辽上京和东京之间的联系,就好像扼住了大辽的喉咙一样。这么重要的地方,汉王正是兵强马壮的时候,怎么可能放弃?

不是要退走,那是要做什么?

忽然,李秀的脑子里灵光一现。他想起昨日他曾派仆人去大街上看过汉王张贴的告示,最后好像提到汉王要重建宫殿?

明白了!

李秀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汉王敛财,不是为了退走,也不是汉王贪财,而是建造宫殿需要足够多的钱财!

汉王要定都幽州!

李秀又被自己吓了一跳,随即也钦佩起自己的睿智来。汉王要在幽州盖一片宫殿,若仅仅是建一座行宫,完全没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南面宫大王的府邸最然破败了,但规模足够大,只要修缮起来就是一片富丽堂皇的宫殿,汉王没必要全部推倒了重建,而且规模比南面宫大王府还要大!而且,他派人看过,汉军正在加高加固幽州的城墙,这又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自己的猜测。如果汉人打算退走的话,没必要将城墙涨高加厚!

加大城池,建造宫殿,汉王需要钱!

李秀的心开始砰砰乱跳,他似乎又嗅到了一个发迹的机会。

他使劲的压制住澎湃的心情,深深的吸了口气让自己的情绪变得稳定下来。他看着自己手里的粥碗,心说能不能保住产业甚至更上一层楼就看自己是不是赌对了。汉王需要钱,而自己有敛财的手段,他觉得自己有机会说服汉王,只要保留下自己在生意上的特权,他会给汉王提供一大笔钱。

但他没有什么自信,因为他知道,自己和汉王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自己的确有钱,但汉王手里有兵。只需派遣一千兵卒,就能将自己庞大的产业全部抢过去。

可是,他知道,自己必须拼一下。

“哈哈哈哈!”

赵大正冷笑着看那些契丹显贵的颓丧样子,忽然听到人群里传出来一阵大笑。紧接着,一个身材肥胖到令人咋舌的身影摇摇晃晃的从人群里挤了出来。那胖子身上的锦衣虽然很肥大了,还是被他圆滚滚的肚子撑起来溜圆溜圆。契丹人不同中原汉人,对士农工商的级别看待的没那么严格。商人也可以身穿锦衣,所以倒也分辨不出此人是官宦还是富商。

“如此珍馐美味,十万贯一碗,不贵不贵!可惜,只是太少了些,不知道后堂中还有没有这样的美味。”

那胖子旁若无人的大笑道,脸上的表情好像占了极大的便宜似的那么得意。

众人都将视线投向李秀,有人咒骂:“斥力台你他妈的就是个王八蛋!显摆你有钱吗!”有人叹气:“李胖子,这是心疼傻了么?”有人讥讽:“李大人,难道还想再吃几碗?”

“那个人叫斥力台,汉名李秀,是耶律极的妻兄,善投机倒把,塞外往中原的药材,皮毛,玉石都是他的生意,幽州城里的粮店,绸缎庄也多是他名下产业,还有清风晓月楼,也是日进斗金的场所,此人,算得上幽州首富。”

一名监察院官员贴着赵大的耳朵说道。

赵大点了点头,将目光定格在李秀的脸上。

只见那胖子摇摇晃晃的走到赵大身前,还很不知羞耻的舔着碗里的残粥:“非大机缘不能吃到如此珍馐,这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他看向赵大,语带双关的说道:“草民还真是没有吃够,请问大人,后堂……可还有粥吗?”

赵大眯着眼睛,越发的喜欢这个看起来很和气的胖子:“第二锅已经熬好了,正在后堂晾着,你若是没有喝够,可以自己去舀来喝,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李秀随即深深作了一揖:“多谢大人!这第二锅的头一碗草民是必须要抢的。”

说完,他摇着圆鼓鼓的身子,竟然真的往后堂去了。

赵大微笑着吩咐道:“来人,给诸位贵客算算,每个人都喝了几碗,算清楚些,万不可亏了贵客。若是还有人没喝够的,也可到后堂中去。”

他笑着对那些傻了眼的显贵拱了拱手:“本官还有公务,失陪。”

第二锅的头一碗吗?

赵大笑了笑,那我就去会会你这个二锅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