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丧大喜

帝胄 第四百九十一章 大丧大喜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56 来源:笔趣阁

赵大下了船,在一队缇骑的护卫下快马加鞭赶回晋州处理后事。刘凌要坐船到滑州,然后再赶回去。之所以没有和赵大一起返回,是因为刘凌还要布置滑州的事。不日陈远山,茂元,花翎,赵二率领的南返大军就要到滑州,明年开春对开封的攻势也要安排。晋州的事确实很急迫,但几十万大军若是不安排好的话刘凌心里也不踏实。

本打算仔细看一看滑州船厂的,但显然时间上是不允许了。从滑州下船,快马加鞭的话比赵大也慢不了一天两天。国丧这样的大事,刘凌若是不赶回去的话,就算老宰相卢森领衔朝臣,也不敢擅自做主。

朝廷里虽然对太后和小皇帝刘立的死颇多议论,但大家都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当日羽林卫异常调动,围了不少朝臣的府邸。然后晋州卫戍大营的兵马快的出乎人预料的杀进晋州城内,又将大臣们解救了出来。再之后监察院的官员大批进入皇宫,大臣们都不是傻子,都猜到天或许要变了。

随后就有确切的消息传出来,原来是小皇帝刘立受了大周败将裴战的怂恿,在河道川一带派人伏击意图袭杀汉王,然后宫里派出羽林卫围攻汉王府,试图将汉王的亲眷斩尽杀绝。幸好羽林卫的异常调动引起了卫戍营的关注,及时赶到才解救了汉王府。即便如此,汉王府的护卫和家将也是损失惨重。而天幸,汉王在河道川终究是有惊无险。危机重重下,在护卫们的拼死保护下杀一条血路而出。

随即监察院的人进宫控制局面,但见到事情败露后,太后和小皇帝试图用大周的败将裴战来做替死鬼。但没想到裴战竟然是一名绝世高手,连杀上百名内廷近卫后还是最终击杀了太后和皇帝陛下,羽林卫将军郎青与裴战同归于尽,监察院的人和卫戍大营的人进入皇宫的时候,太后和皇帝陛下已经归天了。

这消息就好像汉军的火药包一样,一炸开就立刻掀起轩然大波。大家都对太后和皇帝的举动很震撼,更是对裴战的凶悍心生胆寒。这样一个人怎么就混入了宫里?又是怎么接近了皇帝陛下的?

有人推测,说不得裴战就是太后秘密召进宫里的。虽然汉王没有什么篡权夺位的举动,甚至大家都看不到汉王对那把椅子有一丝一毫的觊觎之心。毕竟如今的大汉汉王还是太强势了些,百姓只知道有汉王而不知有皇帝。小皇帝虽然年纪不大,但已经有了主见。或许正是因为年纪小再加上被恶人怂恿着,好胜心和自尊心作怪,才会做出那么不智的举动来。

大家都是心有余悸,这样的皇族之间的争斗总是让人惊恐不安的。无论誰胜谁败,动摇的都是大汉的基业。而且显而易见的是,如果这次太后和陛下成功的杀死汉王的话,只怕汉国的江山立刻就会风雨飘摇起来。如今大汉看似强势的稳居中原第一强国的地位,但这完全是依靠着汉王的不世武功来维系的。大汉连年征战,国库勉强能维持,而北方,南方,西方强敌环伺,没有汉王的大汉,会不会立刻就会倾塌?

有人甚至想,皇帝死了就死了吧,终究皇帝死了不会影响太大,可若是汉王死了,大汉真的就危险了。

当然,也有人想到,这是不是汉王设的局?

但这种怀疑是很小众的,因为大家都没有找到汉王迫不及待除掉太后和皇帝的理由。汉王刚刚在北方大胜,正是要携余威南下攻唐的时候,他又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自乱后路?几十万大军南下,汉王绝对不会做出这样不智的事情来。

而且,这件事明显很仓促,完全不符合汉王谋定而后动的习惯。再者,汉王对家人何其看重,怎么可能拿自己的家人冒险来做赌注?这都不符合汉王的性子,所以大家都宁愿相信事情的真相就像传言那样。

传言自然是监察院故意泄露出来的,这样的事没有比院子里的人做的更专业了。而且泄露出来的事基本上都是事实,除了汉王在河道川遇袭之外。汉王府的损失却是很惨重,若不是前阵子刘凌急调季承云的先锋营昼夜兼程的赶回来,只怕汉王府真的就被裴战和小皇帝刘立的死士攻破了。

毕竟刘凌不是神,他只是感觉到了晋州有什么不安所以才会做出应对。实事求是的说,刘凌没有想到小皇帝刘立和太后真的就会走到这一步,监察院正在调查是谁在暗中影响着皇帝,刘立和裴战就骤然发难了。若不是有刘凌的命令监察院这段时间时刻处于戒备状态,郎青的羽林卫大举攻入监察院的话只怕损失也是很难接受的。

由被动到主动,然后掌控全局,刘凌并不是有什么未卜先知的本事,而是靠着他对监察院和军队的绝对控制权。郎青的羽林卫毕竟人数还是太少了,陆十三在被太后召入皇宫的时候就已经命令卫戍大营做好准备,一旦有什么异变立刻进城。

一方全力谋划,一方全力防范。

成功的关键,还是取决于实力。

若是太后和小皇帝刘立掌握的实力再强一些,即便刘凌砸河道川不会中了埋伏,他在晋州的家人也会死伤殆尽。真要走到那一步的话,刘凌返回晋州之日,或许就是晋州血流成河之时。其实当太后最终站在刘立身边发号施令的那一刻开始,结局就早已经注定。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最终会破产。唯一不同的是,过程。

有监察院这样的强力机构压制着,有卫戍大营数万人马入城维持着,大臣们纵然有猜测,少数人也有过激的举动,但局面上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变化。

刘凌在滑州稍作停留之后带着陈小树和数百缇骑昼夜兼程赶回晋州,无论如何明年定中原的计划不能改变。陈远山等人被刘凌特旨不必赶回晋州参加大丧,他为主将,茂元为副将,十五万大军就在滑州集结休整,明年春暖就立刻对开封发动攻势,然后剿灭青州岳乐等大周的残余势力,为南征打下一个稳固的后方。而花翎和赵二则率领二十万大军继续南下,务必要在正月末赶到舒州与杜义汇合。

在雨季之前,大军必须南下攻入唐国!

这是既定的方案,绝对不能改变。

数十万大军,全军着素,束白绫,展白旗,如一片白色的海洋,如一席鹅毛大雪,每个人脸上都带着悲戚。皇帝和太后竟然都被周国的奸细杀了,这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大仇!士兵们摩拳擦掌,士气如虹。

有句话说哀兵必胜,李天芳在开封城里悲哀的预感到了自己的末日。鬼节那日,他的人在魏州几乎全军覆没。一路狼狈逃回开封后勉强又集结了几万人的军队,但他也十分清楚,开封如今已经差不多算是一座孤城了,自己没有后援,就算是耗汉军也能耗死自己。但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他还能怎么做?投降?刘凌只怕会直接将他的降书撕成碎片吧。李天芳对裴战恨的咬牙切齿,败就败了,你还跑去晋州搞什么是啊!现在好了,汉军从上到下都憋着一股怒火,这怒火要是朝着开封倾泻下来的话,只怕这好好的一座大城立刻就会被烧成一片灰烬吧。

但李天芳终究还是不想死的,他无奈之下还是写了一封亲笔信给刘凌,表明自己无意抵抗汉王天威,汉军南下之日他将率领开封官员富绅出城投降。但他也不知道这封信是否到了汉王手里,石沉大海一般没有回音。

这封信真的没有到刘凌手里,因为送信的官员怕自己被气头上的汉军生撕活剥了,他回到家里之后安排好了家眷后路,然后出了开封之后没走多远就掉头跑路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开封之战,所以才有李天芳的彻底覆没。

但没人会预料到,开封轻而易举被攻破,而一个文官把守的郑州会坚守那么久,而且还让汉军付出了很惨重的代价。也才有最终攻破了郑州的汉军疯狂报复的事,那日守城的周军无一人幸免,尽皆被杀。郑州郡守吴紫来被汉军士兵拖在战马后面,直接拖成了一滩肉泥。当然,这是后话。战争的惨烈是无法估量的,杀戮和死亡是战场上的主旋律。

刘凌用最快的速度日夜兼程赶回了晋州,没有回汉王府,刘凌直接进了皇宫内院。卢森领衔的军机处大臣以及文武百官本想迎出城的,但没想到刘凌回来的这么快。赵大才到晋州两天刘凌就赶了回来,一身的尘土,脸色憔悴疲惫已经到了极致。

摆了摆手,刘凌制止文武百官行礼,就在宫廷院子里直接换了白衣,脸色沉重的走进了放置灵柩的大殿。

没有痛哭失声,刘凌沉重的脸色已经感染无数人。

因为路程要比刘凌近很多,虽然传讯耗费了一些时日,但周延公只比刘凌晚了半个时辰就到了晋州。军机处的几位大臣将议好的大丧章程交给刘凌过目,刘凌在灵前点了点头,示意按照既定的仪式发丧。

一日之后,刘凌亲帅三万大军护送灵柩回太原皇陵。

大军过处,山河皆白。

周延公站在晋州城门口看着大军远行,伤势还没有痊愈的他被潘金莲搀扶着,喃喃的低语。

“神龙脱浅滩,一飞上青天……”

潘金莲侧着头问道:“你说什么?”

周延公脸上还带着悲戚的表情,见无人注意自己,忽然一笑道:“没什么,等王爷从太原回来,我就求他给你我主婚。”

潘金莲难得的脸上一红,娇羞的说道:“大丧期间,你怎么竟胡言乱语。”

周延公笑笑,没有对拼死救了自己一命的未来妻子说心里话,因为这话,太过大逆不道。

他想说的是,大丧?为什么在我看来,却是大喜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