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十二金衣

帝胄 第四百七十二章 十二金衣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56 来源:笔趣阁

(求收藏)

刘凌正在舆图前研究着行军路线,西夏军北上的行军路线。祁连山以北有契丹人的一道防线,辽大将军韩延寿率领数万大军镇守于此。西夏军想要偷袭上京,就不能走这条路。而东面就是大辽西京的势力范围,虽然根据监察院的情报来看,耶律雄机已经调集了西京的人马开赴幽州,但西夏大军还是不可能悄无声息的从大同那边过去。

嵬名曩霄是不可能将行军路线告诉刘凌的,监察院的情报虽然准确但还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西夏大军一时不出兵,监察院的人就算站在人家门口盯着也盯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刘凌现在就只能靠舆图来分析西夏人的行军路线。这个时代,没有人如刘凌这样对情报如此重视。这也是汉军几乎百战百胜的关键之处,刘凌不过是个从后世穿过来人,他就算熟知历史又能怎么样呢?他根本就不确定自己所在这个时代是不是就是历史书上记载的时代,因为现在的局面跟历史的记载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他知道的那些东西已经毫无用处了。

靠着一些用处不大的后世的知识,他就能成为百战百胜的名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当世熟读兵书出身军中世家的子弟多如牛毛,怎么不见有几个人成为名将的?刘凌没读过多少兵法的书籍,他的底子比谁都不厚什么。穿越过来的就是天然牛-逼?那纯粹扯淡。刘凌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最大的原因就是刘凌对情报工作的重视。

他了解敌人,敌人不了解他,这就是他为什么连战连胜的原因。

正是因为他的成功,现在很多人都在认认真真的研究他的兵法之道。在很多人眼里,刘凌就是兵法大家,每一次大战胜利之后都会有人将战役的前前后后仔细的分析,然后推断刘凌这是用了什么计什么计的。刘凌若是知道了的话,只怕会苦笑一声吧。他一个到现在连三十六计都背不全的人,哪里长得像兵法大家了。所以刘凌根本不怕有人研究他的战术兵法,因为他每次战斗都是根据情报而做出的布置,若是这样都有人能给找出什么规律活着套路来的话,那就神奇了。

如今的刘凌,已经把掌控别人的行动当成了习惯。虽然党项人的行军路线这样的事并不是与汉军息息相关的事,但刘凌强迫性的要求自己不能成为瞎子聋子。

正研究着舆图,赵大这个监察院指挥使兼刘凌的称职邮递员走进了大帐。

“王爷,陈姑娘已经到晋州了。”

赵大将一份监察院的密保递给刘凌。

刘凌接过来看了看后笑了笑,他坐下来想了想问赵大道:“有什么好名字,帮忙参谋参谋。”

赵大道:“属下可不敢帮小王爷想名字。”

刘凌笑道:“你怎么就确定会是男孩。”

赵大想了想说道:“公主,属下也不敢。”

刘凌现在为汉王,若是生了女儿的话应该成为郡主,赵大脱口而出的公主是那么自然,自然到连刘凌都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在赵大眼里,或者说在大汉军中所有人眼里,不称帝的汉王才是真正的皇帝,小皇帝刘立……大家早就刻意忽略了。不是说大家不尊重小皇帝,而是大家根本就不在意。

“说吧,私下里,哪有那么多规矩。”

刘凌道。

赵大道:“那属下就孟浪一回。”

刘凌道:“你孟浪的还少了怎么的?”

赵大讪讪的笑了笑道:“若是小王爷的话,华夏之公子,继承王爷之德威,叫德华如何?”

刘凌看妖孽一眼看了赵大一眼问道:“你从香港来的吧?”

赵大真没明白刘凌的话,诧异的问道:“香港是哪里?”

刘凌摆了摆手笑道:“玩笑,这名字不行,再想一个。”

“属下学识真的有限,若是周延公在这就好了。周大人学富五车,这一点属下实在不如周大人多矣。大人可以给老宰相写一封信,用监察院的渠道传递的话,老宰相取的名字用不了几日就能让王爷知道。”

刘凌想了想说道:“算了,我自己的孩子,名字还是我自己取的好。我只是让你帮忙想一想,一时之间我也想不到什么好的。”

“若是女儿呢?”

刘凌皱着眉头说道:“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初为人父的人都会因为给孩子取名字而伤透了脑筋,总想着取个吉祥又安康的名字来。算了,反正还要几个月才到产期,等孩子生下来再取也不晚。先说说朝廷里的事吧,院子里的消息查证了吗?”

赵大道:“属下已经派人回去专门探查此事了,当初麒麟卫解散的时候,郎青将军提供了名单,现在看来这名单也不尽属实。不过王爷不必太在意,几个落魄家伙,还能翻出大风浪来不成?倒是有件事值得注意……根据院子里传回来的消息说,陛下最近似乎性情大变,变的,真的像一个孩子了。”

刘凌笑了笑说道:“一个从六岁开始就不像是个孩子的人,到了十岁忽然像是一个孩子了,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做什么事都这么毛毛糙糙成的了什么大事。查一查吧,刘立有些小心机但其城府还是太嫩了些,有些事是藏不住的,看看朝中是谁在影响着他。”

赵大点头道:“属下已经在查了,不过,属下认为应该不是朝中的重臣,至于是不是那些无聊的愚忠文人在影响陛下,应该不难差。”

刘凌嗯了一声道:“虽然看起来不过是件小事而已,但总觉着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沧州之战没用得上季承云的先锋营,传令给他,让他带先锋营回晋州,暗中护卫王府。另外,把这事让郎青知道,他身为羽林卫将军,宫里的事他难辞其咎。”

“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在子鱼生产之前大军就要南返了,我回到晋州之前,必须先要搞清楚刘立这个孩子,是不是又想玩过家家的游戏了。”

赵大皱眉道:“属下……属下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若是王爷不忍心,这事就交给属下来做。”

刘凌抬起头看了赵大一眼道:“终究还是要尊重太后的,她不容易。再看看吧,之后几年我都没有时间在晋州,朝廷里的事总得有个人摆在那里才好。等中原的事解决完了,我必然要对南唐后蜀用兵,五年内平定江南这个计划不会变。候申和谢焕然我是信任的,朝廷里有他们在,周延公早晚也要回去坐镇军机处,不会有什么意外的事发生。只要……只要他老实些,我便让他做一辈子太平皇帝也不是不成的。

赵大摇头道:“终究还是不成的,王爷赎罪,属下觉得还是早做决断的好,这大汉是王爷的大汉,不是其他人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破而后立,方能稳固。”

刘凌终究还是狠不下心来,毕竟那个孩子是他侄儿。就算这个侄儿心里阴暗了些,但他的母亲却是一个识大体的女人。苏笺黎所了很多事,包括解散黑麒麟军在内,都是为了保住她的孩子。如果说刘凌是个有妇人之仁的人或许不尽属实,但对于女人,他总是无法太狠心。

赵大不在说什么,心里对王爷在这件事上的话却有些不以为然。刘凌难免还会顾念情分,但他对嘉丰皇帝刘卓是没有什么好感的。当初刘凌被关在天牢里的时候,他和赵二两个人甚至想过入宫刺杀老皇帝。后来嘉丰皇帝登基,赵大不止一次对其动了杀心。若不是刘凌压着,当初已经掌握了一股势力的赵大真就敢做出什么大事来。

他们这些军人,跟那些文官还不同。他们对刘凌的忠心是建立在血与火的历练上的,这么多年,他们早就把刘凌当成了大汉的皇帝。而且大汉如今的天下,都是王爷一刀一枪打下来的,跟那个牙齿都没长齐全的小皇帝有个毛的关系。文官或许对皇帝还保存着一种天然的畏惧和敬意,但他们没有。

见刘凌最终不肯下决心,赵大道:“那就先看看,无论玩什么过家家的把戏,终归是瞒不过王爷的眼睛。”

他记得王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无论什么样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不堪一击。就算那个小皇帝想搞些什么事出来,王爷只需动动小手指就能将其碾的灰飞烟灭。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上的较量,况且,他知道王爷自始至终都不屑与跟一个小孩子过家家。所以赵大也不好劝的太急,等那个小皇帝玩的实在过火了,王爷发下雷霆怒火,除掉一切麻烦还不是顷刻间的事?

“有聂公子的消息吗?”

刘凌问道。

赵大说道:“聂公子已经到了金陵,第一天在客栈住下,当晚进了南唐的皇宫里,然后拿了御厨里的几盘珍馐就在南唐皇帝李煜的玄武大殿房顶上喝酒赏月,还把跟着他的金衣姬无名抓到房顶上一起喝酒。第二日,聂公子在大街上巧遇了妙手救人的神医吴夲,两个人又在鸿福楼吃了半夜的酒。”

刘凌呵呵笑了笑道:“他们这般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却总能遇到一起,我想见吴夲神医已经很久了,奈何机缘一直不到。跑到玄武大殿房顶上喝酒,真不知道聂摄这天下无双的名号是怎么来的。”

赵大笑道:“在南唐皇宫大殿上喝偷皇帝的酒吃皇帝的佳肴,还不算天下无双?”

刘凌忽然问道:“姬无名也是用剑的?”

赵大点了点头。

刘凌道:“就让姬无名在金陵多待一阵子吧,只要是用剑的,跟在聂摄身边久一点,总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既然姬无名已经进南唐皇宫已经轻车熟路了,告诉他多留意李煜的举动。留意南唐军中的举动,总不如直接留意皇帝来的实在。再调一队密谍去金陵,直接听姬无名的指挥。”

刘凌想了想说道:“朝求歌在上京,聂氏兄弟在晋州,姬无名在金陵,你身边的那人也走不开,调西京的宁欢回来吧,让他也会晋州去,没事可以在皇宫的房顶多看看月亮。”

赵大笑道:“宁欢啊…..已经在西京住的太舒服了,也该回来了。”

“调陈小树也回来,在我身边候着,开封那边也没有什么要紧事,上京有小朝,兴庆府有铁獠狼,金陵有姬无名,益州有沐秋风,武安有狄扶舟,没大任务的金衣也全都调回院子里吧。”

赵大嗯了一声:“其实可以调回来的也就息自言一个人了,至于那个人,还是大隐着吧。”

刘凌笑了笑:“谁又能想到……他也是院子里的金衣?”

PS:十二金衣已经出来了十一个,大家可以整理一下,看看这些名字自己最喜欢哪个?我自己最喜欢的两个名字,看看是不是跟大家喜欢的一样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