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同寻常的味道

帝胄 第三百八十四章 不同寻常的味道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56 来源:笔趣阁

刘凌一封信,三言两语,几乎气炸了裴战的肺。

按理说,刘凌此时在滑州,距离冀州不下千里,定安军围困冀州正是打的热闹,刘凌没有必要写一封信去招惹裴战才对。若是惹急了裴战,裴战放弃冀州不顾而是挥四十万大军南返的话,刘凌或许也要暂避其风吧?实则不然,虽然刘凌与裴战未曾谋面,但关于裴战这个人的详细资料刘凌已经看过不下三遍了。

虽然从字面上来分析一个人的性格难免会有偏差,不过裴战这个人的心理刘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把握能猜到的。裴战已经围困冀州将近三个月,且不说耗费了多少钱粮,就说已经战死了数万士兵,这一个大亏裴战若是不找回来的话他是誓不罢休的。再者,冀州平,则北方平,成德军灭,则北方定,裴战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又如何舍得放弃即将到手的大胜利而率军南返呢?

当然,这是建立在后方稳定的基础上。如今汉军在定安军的后方搅乱的天翻地覆,定安军的后方不稳,裴战是一个出色的统帅,从汉军的攻击路线上不难看出,汉军就是要将开封孤立出来。大河以北的卫州,滑州已经被汉军占据,开封以南出不去二百里就是汉军的控制区域,若是等汉军从大清河北兜一个圈子再杀回来的时候,开封就是四面楚歌了。裴战既然能确定汉军的意图,他又怎么还能在北面安心呆下去?

开封,冀州,两者相比较来说,前者无疑要重要的多。作为大周的都城,开封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谁占据了开封,便是得到了大周的正统。左右领军卫的岳乐和糜荒就在一侧虎视眈眈,时刻准备着取裴战的地位而代之。只要这两个人占据了开封,那裴战就没有了那个最大的依仗。

当然,刘凌的汉军若是占据开封的话,在舆论上就可以宣布大周被灭国了。

这是裴战所不允许的,刘凌断定,虽然裴战想要冀州,但更想保住开封。他写这封信,其实不是刺激裴战让他早日南返,而是刺激裴战,让他猛攻冀州!

被刘凌这一封信一激,裴战是必须要拿下冀州的。这是一个军人的骄傲和骨气,若是被刘凌一封信就吓得赶紧跑回去,那裴战的脸面还往什么地方搁?裴战此时气愤难平,他一面下令大军猛攻冀州,一面分兵十万,由大将曲胜率领回援开封。他自己则亲自上阵督战,力求尽快攻克冀州。

分兵,这才是刘凌想要的结局。

四十万人,一口吞下去会噎着的。

裴战亲自站在阵前督战,派大将姜永生率领五万人马轮番进攻冀州城。抛石车,攻城锤,甚至高达十几米的箭塔,能用上的工程器械几乎都用上了。值得一提的是,这箭塔就是庞准想出的办法。所谓的箭塔,是一种可以移动的,高十几米的箭楼。箭塔上可以站上去几十名弓箭手,这样,站在箭塔上的弓箭手就能和守城的成德军弓箭手对射而不落下风,十几个箭塔,可以对守城的士兵起到一定的压制作用。

同时,箭塔上还备有梯子,一旦箭塔推动着靠近城墙的话,就可以将梯子搭在城墙上,箭塔上的士兵就能踩着梯子攻上城头。这种攻城器械虽然庞大笨重,但比之于云梯来说作用要大得多。云梯即便搭上城头也很容易被守城士兵推翻,而攻城的士兵若是先上箭塔在登城头的话,伤亡会小很多。

这箭塔不是庞准的发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庞大的人力支援,是无法建造也无法推动这样巨大的攻城器械的。而这个局限性在定安军却没有,因为定安军有的是人!四十万大军,何其雄厚。

天色微明,定安军就对冀州展开了疯狂的攻势,十几个箭塔,每一个箭塔都需要七八百名士兵才能推动。而随着箭塔的逐渐接近,城墙上的弩车也开始发威了。重弩发射出来的巨大的弩箭,长达三米,粗有十几厘米,其冲击威力几乎相当于一颗炮弹,当然,是一颗不会炸响的炮弹。即便如此,这样巨大的攻击力摧毁箭塔虽然不是一箭两箭就能解决的,但集中力量打击的话,还是能将箭塔击毁。要知道,厚重坚固的城门都能被重弩击穿。

只是城门是死的不会移动,但箭塔是活的。且箭塔的是圆木构造,受力面积远比城门要小。重弩虽然威力惊人,却大部分都从箭塔的空隙中钻了过去。看到瞄准箭塔攻击的效果微乎其微,守城的成德军士兵还是改变策略,他们将重弩瞄准了箭塔上的那些弓箭手,力求将上面的人大量的射杀。一支重弩箭可以轻松的将五六名士兵穿成糖葫芦,箭塔上面地形狭小,几十名弓箭手已经挤得很满了,重弩箭只要射过去就能将几名士兵穿死撞到箭塔下面去。

定安军有充足的兵力,所以箭塔上的弓箭手虽然伤亡惨重,但他们有足够的后备部队登上箭塔补充兵力。当箭塔接近到城墙一百五十步左右的时候,城墙上操作重弩的成德军士兵就成了箭塔上弓箭手的重点打击对象。对于定安军来说,远程武器中,重弩对他们的伤害最大。因为笨重而效率低下且在城墙上安装艰难,守城的一方往往很少使用抛石车。

抛石车这种东西,其有点是威力巨大,看起来十分的震撼,在心理上可以给敌人很大的打击。但是也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体积庞大,笨重,运输不便。周军现在使用的抛石车,还是人力操作的,射程短,命中率也低。这一点和刘凌的汉军所用的改良型抛石车就无法比拟了,汉军的抛石车是中重力抛射而非人力,射程可以达到五百米以上。而且,汉军抛射的是威力巨大的火药包,其对士兵的杀伤力远不是那些大石块可以比拟的。

中国象棋黑棋中的炮就写作砲,其实就是抛石车。是古代攻城的利器,算得上当时的核武器了。宋代的兵书《武经总要》上说,“凡炮,军中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早在我国的周代,抛石车就已经应用在战场上了。首次大规模应用是在战国末年,秦将李信率20万秦军攻楚,楚国名将项燕秘密集结抛石车,在秦军渡河时突然发起攻击,秦军顿时溃败。到了三国时期,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也应用所谓的霹雳车对付袁绍的弓箭部队(因其发射时声音似霹雳,故而得名),起到了推动战局的作用。北宋末年,金军南下攻汴京,一夜之间在城下集结数千座投石车,采遍东京城周围的石材和石头,然后发起攻击,摧毁了守城军队的部署。到了南宋末年,蒙古攻宋,在四川合州受阻后,忽必烈集中兵力攻打襄阳,由于襄阳城坚,护城河宽,蒙古从阿拉伯那边搞到了所谓的回回砲,该装置无需人力操作,安全性好,能发射两三百斤的石头,且射程远,可达500米,当时第一炮就把襄阳城内的一个箭楼楼角摧毁,襄阳守军士气大落,后被迫开城投降。

刘凌所改良的抛石车,其实就是参考了阿拉伯所谓的回回炮。

定安军装备的,还是需要大量人力来操作的抛石车,虽然准确程度上和射程上都要低一些,但胜在多。定安军围攻冀州,打造了不下五百架抛石车,进攻起来犹如漫天的石雨,对冀州城墙上的守军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幸好,守军将重弩都安装在了垛口中,抛石车对于重弩的打击并不是很大。

当箭塔逐渐靠近城墙的时候,定安军的抛石车也就停止了轰击。被压得透不过来气的成德军弓箭手开始发威,配合着重弩,对攻城的士兵和箭塔上的弓箭手展开了全面打击。密集的羽箭在半空中来来往往,甚至有很多羽箭在半空中撞击在一起,根本就飞不到它应到的位置就落了下来。

羽箭密集到遮天蔽日,士兵们抬起头,甚至都不会感觉到阳光刺眼。

一百步之内,攻城的定安军付出了极其惨烈的代价,在伤亡了数千人之后,队伍终于靠近了城墙。一架一架的攻城云梯树立起来,嘴里叼着横刀的定安军士兵开始奋不顾身的往城墙上爬。而城墙上的守军,则用挠钩将云梯推倒,之所以用这种东西推云梯,是因为云梯太高,如果用手推的话是无法让云梯倒下去的。

同时,威力巨大的狼牙拍一次一次的放下去,每一次都将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砸成肉泥。那些烧沸了的粪汁也一锅一锅的倒下去,将城墙下的定安军士兵烫的鬼哭狼嚎。有人去扶跌倒的袍泽,用力的一拉,却拉下来一层肉皮。

战争就是如此惨烈,每一步,都在流血死人。

冀州的百姓青壮也登上了城头协助守城,他们没有武器,没有弓箭,但是他们能搬得动石头。百姓们将石头高高的举起来,然后狠狠的朝着城墙下的士兵砸下去。几十斤沉重的石头从十几米的高处落下,可以将人的头颅好像西瓜一样砸的粉碎。而没有衣甲防护的百姓,往往才举起石头就被羽箭射程了刺猬。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只是定安军虽然冲到了城前,却依然很难登上城头。冀州的城门已经被堵死,任凭攻城锤如何去撞,也撞不开城门。

一时间,再次陷入僵局。

朱三七就站在城门楼里目光镇定的看着惨烈的场面,他的心里已经再也没有战争之初的那种激动。周军这样猛烈的进攻,这两个多月来他经历了何止一次?但是很敏感的,他从这一次进攻中嗅出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以往,如果伤亡实在巨大的话,定安军就会撤下去,可是这次,那些嗷嗷叫着的士兵,仿佛被什么东西附体了一样,根本就无惧死亡。朱三七皱紧了眉头,在心里不断的推测着定安军这不同寻常的表现。

忽然,他想到一件事,一件对于成德军来说有利的事,随即,他的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一定是定安军的后方出问题了,不然裴战不会如此拼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