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三十六章 举荐

帝胄 第三十六章 举荐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56 来源:笔趣阁

刘凌一口气将这书看了大半,此时天色已经过午。他站起来伸了个懒腰,忽然听到一连串很轻微的闷响。转头看时,才发现周延公捂着肚子尴尬的坐在那里看着自己。

刘凌哈哈一笑道:“本王饿了,午饭你陪本王一起吃吧。”

说完,刘凌将那本吏治通鉴攥在手里,朝着外面当先走了过去。周延公低着头跟在刘凌的身后,肚子还在不争气的叫唤着。其实忠亲王府里的小厮早晨的时候来给周延公送过饭菜的,但是一听说忠亲王在屋子里,就没敢进去打扰。这下可苦了周延公,这个人是个挨不住饿的人,宁愿砍头也不愿吃不饱。

刘凌往自己的书房走的时候,小丫鬟敏慧正因为找不到刘凌而心急呢。饭菜都已经热了两遍了,还是没找到王爷去了什么地方。问了门房的人,没见到王爷出门。再去找赵二和花三郎,两个人也没听说王爷有什么事出去。再去问下面的侍卫,也没有一个知道王爷去了什么地方。

敏慧这一慌不打紧,赵二和花三郎也跟着慌了。王爷身体刚恢复了一些,这要是再出了什么意外的话,几个人非得悔死不可。

刚要发动侍卫们寻找王爷的下落,就看见刘凌背着手悠哉悠哉的踱着步子出现了。敏慧等人赶紧迎了上去,小丫鬟带着哭腔给刘凌行了礼。刘凌一看她眼睛红红的样子心里一阵愧疚,这丫头这么小每天就要操持这么多家务真的很不容易。

“王爷,您去哪儿了啊,吓死奴婢了。”

小敏慧略带着点委屈的语气说道。

刘凌道:“快起来吧,我就在府里,跟周先生说了会儿话。”

敏慧道:“府里的人找不到您,都慌了。王爷,奴婢求您了,下次您不管去什么地方都带着几个侍卫好不好?”

刘凌一边把敏慧拉起来,一边哭笑不得的说道:“我在自己家里还要带着侍卫吗?好好好,你不要哭了,我答应了你了还不行。那个……我饿了,周先生和我一起吃饭,准备两个人的饭菜吧。”

“嗯!奴婢这就去!”

小丫头敏慧破涕为笑,一路小跑着奔厨房去了。

这时赵二等人都在一边站着,数十个侍卫站在那里。刘凌摆了摆手说道:“都回去吧,你们也都饿了。”

众侍卫告退,周延公感慨道:“实在没有想到王爷如此平易近人,外面都说王爷冷酷无情,看来这传言也当不得真啊。”

刘凌一笑道:“走吧,去我书房说话。”

两个人刚在书房落座不大的一会儿,小丫头敏慧端着一个大托盘就走了进来。周延公一看可以吃饭了,肚子顿时又叫了起来。本来摩拳擦掌的想蹭一顿王爷的小灶吃,可是等敏慧一打开食盒他就呆住了。

这饭菜,竟然比平日里给他吃的食物还略有不足!

两碗白米饭,一盘素炒豆芽,一盘虾皮炒小白菜。再无其他!

刘凌见周延公脸色不对,随即醒悟道:“敏慧,去再加两碗白饭加些菜来,周先生饭量不小,这一碗白饭肯定是不够吃的。”

敏慧哦了一声,有意无意的瞪了周延公一眼。看着她走出门,周延公刚要说话就听见敏慧一边走一边嘀嘀咕咕的说道:“真不知道养着这样的闲人干吗,王爷自己都好几天不曾吃肉了,每天还要给他有酒有肉的伺候着。只知道在那儿摇头晃脑装模作样,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偏偏饭量大的出奇!”

刘凌见周延公脸色一阵白一阵红的,随即自嘲道:“这小丫头平日里被我宠管了,先生不要往心里去。”

周延公道:“不,王爷,敏慧小姐说的对。想我周延公也是堂堂七尺男儿,文不能安邦定国,武不能开疆拓土。平日里还自以为是,略有小成就沾沾自喜不可一世。现在看来,我周延公还不如一个小丫鬟有见识。王爷,延公惭愧啊!”

他撩袍跪下说道:“每日吃厨房送过来的饭菜,延公嘴里还多有怨言。每餐一荤一素还嫌弃饭菜不好,说王爷不知礼贤下士辱没了身份。现在看王爷的食物,延公才知道自己有多鲁莽无知。”

刘凌将周延公拉起,看了看饭菜说道:“最近朝廷中遇到一些难事,大臣们都在尽力捐款以做国资。刘凌身为亲王,自然也要以身作则。”

周延公叹道:“王爷如此高洁,我大汉何愁不强?”

刘凌哈哈一笑道:“来,咱们边吃边谈。”

这时敏慧端着两碗白饭又加了一盘卤牛肉,正是平日里给给周延公的饭菜之一。将饭菜放在桌子上,敏慧哼了一声随即出去了。周延公又是一阵尴尬,脸色再次变了变。他也是个要脸面的男人,被一个小丫头如此奚落脸面上自然不好看。

刘凌道:“来,先吃饭,你不是早就饿了吗。我还有事请教先生呢。”

周延公道:“王爷千万不要再用先生二字了,延公无德无才断然是当不起这先生两个字的。王爷还是直接叫我的名字吧,这样我心里也能自在一些。”

刘凌道:“论语有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延公毅力坚定,能为常人所难为之事,来日必有一番成就。不过既然你听着别扭心里不自在,那我以后就直接叫你延公吧。”

刘凌给周延公夹了一筷子牛肉问道:“现在朝中的的大臣们都在慷慨解囊以解辽国催贡之危,百姓们对此多有微词。你怎么看?”

周延公咽下一大口米饭说道:“这件事我听府里的人谈起过,我知道王爷提议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不过如此一来,朝廷的脸面确实不好看。百姓们略有微词也属正常,那是因为他们觉着我大汉国让他们失望了。民心质朴且愚蠢,多是人云亦云又不知所云之辈。一个人喊口号,就有很多人追随。”

“这是百姓奴性的另一种体现,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所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之辈多不会饿着肚子,自古以来有不少这样的人成为王侯将相的座上宾,靠着一张嘴巴就能安身立命。”

他自嘲的笑了笑说道:“正如我现在,也是如此。”

他继续说道:“王爷应知道,舆论猛如虎。若是不安抚好民心的话,只怕天长日久下来就会生变。”

刘凌点了点头说道:“那依你之见呢?”

周延公想了想说道:“正如大禹治水,疏不如导。拦是拦不住的,就算杀一儆百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既然这样,不如引导他们的舆论!”

刘凌眼前一亮,放下筷子问道:“具体说来。”

周延公道:“这样,王爷可以派一些人在百姓聚集的地方发动演说。跟百姓陈述利弊,引导他们的思维。如今太原城里多的是灾民,这些人平日里也无所事事正是最好的传播工具。现在朝廷设置了粥棚,每日维持他们的生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王爷可以在这里大做文章。”

“派一些能言巧辩之人混入灾民之中,将国家存亡的利害关系传播出去。百姓们虽然愚钝,但是也知道孰轻孰重。国破则家亡,大汉若是没了,他们连那口粥都喝不上,这个道理不难懂。面子和身家性命相比,显然后者要重要的多。”

“等造成了舆论之后,王爷不妨派人造访城里的那些富户。将同样的道理跟他们说一下,让他们也自发的捐献一些钱粮。这些富户远比普通百姓们要怕死的多,所以从他们那里获取钱粮并不一定很难。而且,王爷可以在口头上许给他们一些好处,比如减免一些商业上的赋税,或者颁发一个什么奖励之类的东西。”

“这些富户都极爱面子,若是获得了朝廷的认可和嘉奖,就算出些钱粮心里也是美的,正是他们与同辈炫耀的资本。朝廷甚至可以根据捐款的多少,给他们一些空虚的官职。这官职无需很大,只是一个信号,一种形式而已。这样一来,一传十,十传百,大汉的那些富户们就都该蠢蠢欲动了。”

刘凌一拍桌子说道:“妙!延公所说与我所想几乎毫无差别,此计可行啊!”

周延公心里吃了一惊,他还以为这番见地只有他一人想到,原来刘凌早就已经想到这点了,只不过一想自己的见识和忠亲王相差无几,他心里那点失落顿时又消散了去。

刘凌将饭碗一推,拿起周延公所写的那本吏治通鉴说道:“延公你慢慢吃,我这就进宫去面见陛下说这件事,顺便将这本吏治通鉴呈递给陛下看看,然后将你之前的言论讲给陛下听听。我会向陛下举荐你,若不出意外,延公,你便等着陛下的旨意吧!”

周延公被刘凌这突兀而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当听说刘凌要将自己十年辛苦所作的吏治通鉴呈递给当今天子的时候,他心里猛的一阵惶恐,随即一种更为浓烈的幸福的眩晕感就涌上了脑海。其实这一天他奢求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可是真的即将实现的时候他却不知所措了。

看着他傻愣愣的样子,看着他眼角里留下的泪水,刘凌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国家取士不以出身高低而论,延公,你博才多学满腹经纶,以后定会有一番大大的作为。我大汉国若是能多几个你这样的人才,何愁不强大?”

“在家等我的消息吧,以后我就要叫你一声周大人了。”

刘凌哈哈一笑,手持吏治通鉴,大步的走出了书房。

门外赵二和花三郎都在不远处站着,两个人是真的怕了。见刘凌出来,两个人赶紧上前问道:“王爷,可是要出府去吗?”

刘凌点了点头说道:“备马,本王要进宫面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