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二百六十八章 来客

帝胄 第二百六十八章 来客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56 来源:笔趣阁

(感谢恍惚迷离大大的打赏,求收藏)

“王爷,影卫的人跟到了一座小院子里,那个院子防卫比较严密,有三个暗哨,大街上还有人来回走动。影卫的人怕暴露了没敢靠太近,现在已经有一组人盯上去了。”

聂人敌对刘凌说道。

刘凌嗯了一声:“别打草惊蛇,盯着就好。既然防备那么严密,肯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现在晋州才刚刚交到咱们手里,大意不得。”

聂人敌道:“今晚上我去探探,如果是大周方面的人,我就动手拔了。”

刘凌点了点头,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好像有什么东西钻了进来,又好像是少了点什么东西。这种感觉很奇怪,似乎预感到那小院子里的人肯定和自己有什么交集。

“看仔细些,如果不是打晋州的主意的人,就不要碰了。”

聂人敌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刘凌现在住的地方,并不是蒙虎原来的右威卫大将军府邸,而是住在晋州州府衙门里。这个地方其实从大战开始的时候就空了,那个郡守大人仗还没打就偷偷逃走了,杨业知道这不过是个无足轻重的人,也就没有拦着。他正需要郡守出逃这个消息来打击守城士兵的士气,自然不会理会。

州府衙门很冷清,而刘凌喜欢的就是这里的清净。院子里种着几棵柿子树,天气寒冷树叶子早就掉光了,石凳上,地上还有几片落叶,看起来有些萧条。午后的阳光懒洋洋的照在院子里,又透过窗子缝隙钻进书房里。

刘凌靠在椅子上看书,似乎很享受午后阳光的暖意。屋子里的火盆烧的很旺,和外面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冬日午后,阳光温柔,这样的天气靠在椅子上看一会儿书,确实是件很享受的事。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刘凌对阅读都十分的喜爱,来到这个时代这么多年,他已经适应了阅读这些晦涩的书籍。

军营里有杜义花翎他们在不用他操心,现在正是隆冬时节并不适合大战,刘凌只是写了封信给萧破军,并不打算真的去攻打绛州。这样寒冷的天气,连手都伸不出来,还怎么握刀拿枪?他只是用一封信刺激了一下萧破军,让萧破军按耐不住去打绛州的主意而已。一旦黑旗军南下攻打晋州,左祤卫和灰衣军都不会眼睁睁的看着他做大做强。

让敌人在寒冬腊月里打去吧,刘凌刚好趁这段时间让士兵们休整一下,然后也消化消化晋州和慈州这两地。前两天他亲自写了安民的告示,宣布不管是商业还是农业,赋税降低一半,大周的铸钱依然通用。同时抓了一批借机哄抬物价的黑心商人,也不审,直接在城门口按着跪成一排,一刀一个砍了。强悍的手段和宽松的政策,让晋州的百姓们心里最后的那点担忧也随之消散,人们已经开始喜欢这个外来的王爷。

上午他微服在大街上转了转,看到百姓们已经安定下来,他心里也很高兴。战争,其实伤害最大的还是那些无辜的百姓。只要有一分可能,刘凌都不会做伤及无辜的事。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一个妇人之仁的人,砍掉那几十个黑心商人的刀子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要想迅速的安定一个地方,就必须安定百姓的心。只有让他们安心,占领者才能真正的站稳脚跟。要用的不仅仅是冷硬的刀锋,一颗温暖的心同样重要。

蒙虎占据晋州这么久却不得人心,为了养活他麾下四万大军,尤其是那两万骑兵他需要太多的钱粮,所以各种赋税十分的沉重,百姓们的收入九成九都交给了右威卫,对这样的统治者百姓们自然没有一点忠诚可言。所以刘凌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晋州站稳,只要他比蒙虎做的好一点,就会轻而易举的得到晋州百姓的支持。很显然,刘凌做的,比蒙虎做的绝对不是好一点。

六七万大军驻扎在晋州却秋毫无犯,所消耗的粮草一半来自晋州的库存,另一半还是靠着汉国的供应。现在是冬季,等到了明年开春后在晋州慈州两地开展屯田,再将汉国的百姓迁过来一批,很快大军的粮草供应就不必在从汉国内运过来。等明年转暖之后大军还要往南打,战线越来越长,粮道也就越来越长,这也是刘凌必须考虑的事情。

刘凌现在所看的书籍,是周延公几年前送给他的吏治通鉴,这几年一直没有仔细读过,仔细读来刘凌发现很多内容都很吸引人。这部吏治通鉴,其实类似于资治通鉴的列传篇,但却更要详尽。

刘凌现在正在看的是介绍东晋大家谢家的详细描述,刘凌从中能体会到很多东西。

“王爷,萧破军的信使到了。”

门外响起花翎的声音,想来那个信使是直接到了大营,并不知道刘凌住在州府衙门。

“让他进来吧。”

刘凌放下手里的书。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花翎率先走了进来。他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即一个穿着文士长袍的人举步走了进来。这人看样子三十岁上下,身材中等,十分斯文的样子。

“草民宋怀仁,拜见王爷。”

来人正是萧破军的心腹谋士宋怀仁,他说服了萧破军亲自走这一趟,为的就是探听一下刘凌的虚实。

“原来是宋教授,久闻大名。”

刘凌之所以这么称呼宋怀仁,是因为宋怀仁在跟随萧破军造反之前,乃是县学的一名教授,在当地颇有名气。只是这几年征战下来,连自己人都忘记了他的出身。今日听刘凌提起,宋怀仁也是愣了一下。

“想不到草民的这名字,也能入了王爷的耳,万分荣幸啊。”

宋怀仁不卑不亢的说了一句。

刘凌笑了笑,请宋怀仁坐下后说道:“我还是应该称呼你为宋长史的好,想必教授这个身份,宋长史自己都遗忘了很久。”

宋怀仁心里惊诧,他实在想不到刘凌对自己竟然如此了解。自己曾经在县学教书这些往事,就连黑旗军中都没有多少人知道。而刘凌却好像了解的清清楚楚,这让他对刘凌的顾忌又增添了几分。他连自己都调查的清清楚楚,那黑旗军中的底细他还有多少不知道的?原本以为刘凌从北而来对大周并不熟悉,现在看来自己错了,也小看了对方。

“王爷有心了,草民惶恐。”

他说了句客套话,心里计算了一下该如何试探刘凌是不是真的要对绛州出兵。还没有等他想出什么措辞来,却听刘凌直接问道:“宋长史,这次亲自来晋州见本王,可是来打探本王是否要对绛州出兵的?”

宋怀仁一愣,幸亏他为人机警有急智,于是回答道:“倒是让王爷一眼看破了草民的来意,草民正是为此而来。王爷前些日给萧大帅的信中提到要联合出兵攻打绛州,信中却并未提及细节,萧大帅提议派草民来请示王爷,这一仗该如何打。王爷只要下令,黑旗军十五万人马尽皆听从王爷调遣。”

刘凌笑了笑,知道宋怀仁说了大话。黑旗军最近确实实力暴涨了不少,十一万人还是有的,十五万就言过其实了。

“难得萧大帅信任,本王这几天也正合下面将领们商议此事,昨天才拟出了一个详细的作战方案来,宋长史倒是来得巧。”

他对门外亲兵道:“取舆图来!”

不多时,亲兵捧了舆图在桌案上铺开,刘凌站起来做了个请的手势,然后和宋怀仁两个人站在舆图边上说道:“想必宋长史也知道,慈州如今已经被本王攻下了。忠义侯王半斤如今镇守慈州,麾下兵马五万,我昨日已经派人前往慈州,命令忠义侯亲自率军四万出慈州,攻打绛州西门。我自带兵五万南下与萧大帅合兵一处,攻打北门。萧大帅如今兵精粮足拥十五万之众,东门,南门就交给黑旗军的弟兄们了。”

“另外,清风岭乃是大周朝廷左祤卫大军,还有徐胜治的灰衣军北上必经之路。本王打算分兵一万,让这位花翎将军领兵据守清风山,在绛州没有攻破之前决不可让左祤卫一兵一马过来。”

宋怀仁心中震撼,脸上却依然平静:“王爷是说,绛州西门,北门,由王爷麾下大军攻打。东门,南门则由我黑旗军攻打。这样兵围绛州,不放一门,绛州守军知道必死无疑难免死战到底,对攻城不利,只怕伤亡会很大。”

刘凌摆了摆手道:“绛州守军不过六七千人,且皆是郡兵,装备,士气都不如我军。以二十几万大军攻打绛州城,正是要以兵威震慑之,以强大的武力一举攻克,这样才能真正打击敌人。围三缺一,若是放了绛州守军逃走的话,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王爷,绛州城墙高大,且粮草充足,城中尚有数万百姓,若是守城之将坚决死守的话,我军难免伤亡太大,还请王爷三思。”

两个人都在说假话,却都说的无比真实。

“既然宋长史坚持,那就有黑旗军放开一座城门好了。本王负责的北门和西门,是断然不会让开的。”

“王爷,二十几万大军攻城,难免施展不开,清风山地势险要,不如多派兵据守。花将军骁勇善战草民早有耳闻,但一万人马守清风山确实单薄了些。不如……王爷亲自率军据守清风山,攻城,就交给我黑旗军就好。忠义侯才刚刚占了慈州,也不好轻易领兵离开。王爷若是领五万大军镇守清风山,我黑旗军十五万大军攻打绛州,破城之后依然按照王爷之前说好的,绛州城我黑旗军与王爷各占一半。”

刘凌眯着眼睛看了一眼宋怀仁,那眼神让宋怀仁心中一寒。

他说这话原本就是信口开河,知道刘凌肯定不会答应的。左祤卫,灰衣军北上必走清风山,不管谁守着清风山都将面对十几万大军的疯狂进攻,伤亡必然惨重。刘凌除非是傻子,否则绝对不会相信他刚才说的什么黑旗军攻打绛州,破城后各占一半的鬼话。吃进嘴里的,傻子都不会吐出来。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刘凌竟然一口答应了下来。

“既然宋长史如此说,那本王怎么好拒绝?”

“好了,先不说军事,宋长史远道而来,本王自然要好好招待一下。宋长史也不必急着回去,在晋州住三两日,等大军备好了粮草,宋长史随军一起南下就好。多在本王军中待些日子,看看本王麾下汉军可善战否?”

宋怀仁心里一震,莫非……他刘凌还真要出兵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