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二十五章 有意思

帝胄 第二十五章 有意思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56 来源:笔趣阁

刘凌扫了一眼大气都不敢出的文武百官,转过头昂起下颌,抱拳对孝帝说道:“陛下,微臣倒是有一个不算上策,却可暂渡难关的办法。”

“忠亲王有何妙计?”

孝帝闻言,俯身问道。

“陛下,如今咱们大汉各州府久旱无雨,大部分地区都是颗粒无收。增加赋税一途是万万不可的,现在民心涣散,若是再强加赋税只怕会激起民变。陛下说的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天下最不能得罪的就是黎民百姓。”

“自乾祐五年,先皇就曾下旨不加赋税。现在国家正逢多事之秋,若是横征暴敛只会加剧民变来临的速度。而同样,自乾祐五年开始,军费就未曾增加过。我在南方边陲之地待了将近七年,知道咱们边关将士们过的是什么样的苦日子。”

“光是依靠粮饷本来就难以温饱,若是再减少军费支出的话,只怕军卒哗变也不是不可能的。若是军心乱了,民心乱了,我想光是凭着在座的诸位大人,恐怕还不足以维持我大汉的基业吧?”

“诸位大人,刚才宰相卢大人说过。你们当中有提议增加赋税的,有提议减少军费的。你们这么想,无非是因为一点。那就是你们认为,百姓是我大汉的百姓,军卒是我大汉的军卒,国家有难,自然要头仇敌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对不对?”

刘凌问完了之后,扫视了一下文武百官,他看见有不少人都微微点头,显然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刘凌继续说道:“诚然,国为大家,人人都必须以国事为重。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比,都算不得什么大事了。覆巢之下无完卵,国破则家亡。若是人人都为一己之私利而无视国家存亡,只怕最后都要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

刘凌走到户部尚书陈连的面前问道:“陈大人,我所说的对吗?”

陈连低头道:“忠亲王所言极是,无国则无家。身为我大汉国的子民,自然要为大汉出一份力。”

刘凌点了点头说道:“没错,身为我大汉的子民,都要为我大汉出一份力,助我大汉渡过难关。上至陛下,下至黎民百姓,同仇敌忾,齐心合力,有什么难关不能度过呢?”

文武百官都道:“忠亲王言之有理。”

刘凌笑了笑,语气一转说道:“若是在国家存亡之际,众人还在为了自己家里的那一点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不肯为国出力。这样的百姓,这样的军卒,都该杀!”

孝帝也不搭话,只是静静的听着刘凌说话。他知道刘凌要说的是什么,也明白刘凌说了这么多的目的是什么。所以,他无需多言,只要看着刘凌做事就够了。

刘凌眼神一冷说道:“各位大人,你们不但是我大汉的子民,更是朝廷的支柱!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正是诸位大人彰显高义的时候了!”

刘凌走回到百官前面,躬身跪下对孝帝说道:“陛下,微臣的办法就是,包括我在内,大汉所有的官吏,自愿捐献钱粮,凑齐岁贡之数,帮助朝廷度过这次难关!”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虽然之前就有人隐隐觉得刘凌话里有话,隐约间似乎猜测到了什么。但是刘凌这话一说出来,还是将朝堂上的一众文武吓到了。

卢森扫视了群臣一眼,抱拳说道:“忠亲王,这件事,似乎略有不妥吧。”

刘凌道:“宰相大人,请问有何不妥?”

卢森言道:“陛下,忠亲王,满朝文武之中以我的俸禄最高,每月钱四十贯,粮六十石,布五匹,锦缎一匹。二品的官员们,每月钱三十贯,粮五十石。三品官员每月钱二十五贯,粮四十石。一二三品的官员,每月开销用度之外或可小有盈余。四品以下官员,也就是刚够开销所用。到九品的官员,每月的俸禄钱只有三贯,粮五石,若是家族人口稍多的话,只怕还不够温饱之需。”

刘凌摆手打断卢森,他一字一句的说道:“难不成这满朝文武,能比那些灾民还苦?”

他的情绪似乎有些激动,伸手指着大殿外面说道:“现在都城里到处都是灾民,白天乞讨,夜宿街头。这些人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道你们比他们还要清贫?”

刘凌道:“那些灾民三五天吃不上一顿饱饭是很平常的事情,各地都在闹着饥荒。但是这些灾民没有出逃到其他国家去,而是依然留在这里。为了什么?因为他们都把自己当做大汉的子民!”

刘凌有些激愤的说道:“还有边疆的将士们,他们每餐吃的是什么?是糠,是野菜,是树叶!你们谁家里的晚餐吃这种东西?谁家里不是美酒佳肴?你们知道糠的味道吗?你们尝过树叶的味道吗?他们都没有怨言,你们何来的怨言!”

“你们提议减少军费,提议增加赋税。好,你们有理,因为子民是我大汉的子民,将士是我大汉的将士,自然要为国出力。那你们呢?难道你们不是我大汉的子民!可以让别人出钱出力,难道你们就能置身事外了吗?”

卢森脸色一变以头触地,低声道:“忠亲王不必再说了,是微臣错了。”

刘凌道:“诸位大人,我知道大家的俸禄确实不多。但是我等身为人臣,乃是百姓的表率。国家值此存亡之危机,只要各位大人慷慨解囊,百姓自然会纷纷效仿的。一个人的力量很小,但是十人,百人,千人万人,举国上下都团结起来,我就不信度不过这次难关!”

刘凌抱拳对孝帝说道:“陛下,微臣家中尚有存粮六十石,俸禄也有所盈余。再加上陛下的赏赐,应能捐出钱三百贯,粮六十石。布三十匹,锦缎十匹。另外,从这个月起微臣自请俸禄减半,另一半捐献国库!”

孝帝脸上变色道:“忠亲王,你一直清苦,朕屡次赏赐你,你都婉言拒绝。亲王的俸禄你本来就只领半数,现在若是将这些钱粮都捐了出来,府里的吃喝用度怎么办?”

刘凌道:“陛下,臣弟是刘姓皇族,自当做个表率!”

孝帝还要再说什么,这时一人朗声说道:“微臣赞同忠亲王的提议,微臣愿将二十年为官所积攒,钱六十五贯,粮五十四石,布匹锦缎全部捐出,为国贡献一分力量!”

这人声音清朗,字字句句,大殿之上的每一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众人寻着声音看去,见说话的乃是刑部尚书司马律!

孝帝道:“司马,你为官清廉,朕是知道的。难为你了。”

百官也不禁触动,司马律为官十几年,竟然只有这些积蓄,可见为官之清廉果然名不虚传。

司马律朗声道:“陛下,臣不为难。难的是陛下,是百姓!”

刘凌赞道:“司马大人高义,刘凌铭感五内!”

司马律抱拳道:“忠亲王谬赞了,这是微臣的本分。”

卢森也道:“臣愿将这些年的积蓄全部捐出用作国资,为陛下分忧!”

这个时候,很多人还保持着沉默。但是心思灵动之人早已经看出来了,今天这早朝只怕不会那么容易下朝了。若是不出点钱的话,只怕皇帝陛下一声令下,到时候就不是出点钱,而是出点血了。

随即有人也高呼说道:“臣愿将毕生积蓄全部捐做国用!”

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人表示愿意捐款。到最后竟然形成了一股浪潮,百官争先恐后的表态愿意为国出力,为陛下分忧。只是,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种积极不过是刀子逼出来的。

活剐了一个陆明,就是压在群臣心上的一块巨石!有些聪明的人隐隐猜到,今天这出戏,只怕是皇帝和忠亲王早就串通好了的。那个陆明,不过是运气太差,自己撞在刀口上,成了那只杀鸡儆猴的鸡。

孝帝一扫之前的阴霾,轻笑着说道:“诸位臣工,朕心宽慰啊!”

他一挥手说道:“内侍何在?”

正太殿的总管太监立刻小跑着过来,撩衣服跪倒在地:“陛下,奴婢在。”

孝帝高声说道:“记下来,自即日起,宫里的开销削减一半。朕一日三餐,不可奢靡,小菜两样,白米一碗即可。自朕以下,宫廷内院所有人每月的例钱减半,包括皇后太子在内!”

孝帝站起来,走下台阶说道:“诸位臣工,我们君臣同心,必然能将我大汉繁荣昌盛!”

之后孝帝下旨,将礼部侍郎陆明抄家,诛三族,其他人等为奴,划入贱籍,永世不得翻身。

今天的早朝之前,只怕谁都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其实孝帝也好,刘凌也好,这样做并不十分的体面。国家积弱,被强国索要岁贡。国库空虚,竟然要群臣捐款捐粮,这本身就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是,以现在北汉的国力,不这样做还能怎么样呢?

下朝之后,刘凌被孝帝传进宫里说话。他一边走,心里一边琢磨着一件事情。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个站出来的竟然会是司马律。刑部尚书,三品的大吏,十几年为官的积蓄,竟然只有钱六十五贯!

而刘凌还注意到一个人,这个人,在司马律第一个站出来的时候眼睛里闪过一缕杀气!虽然这杀气一闪即逝,但还是难以逃过刘凌的眼睛!这种冰冷的杀气,领兵作战多年的刘凌再熟悉不过了。

这个人,是刑部侍郎裴浩!

在这个人看向司马律的眼神中,刘凌发现了恨意,深深的恨!而在早朝之上,唯一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话的就是这个人。在所有人都慷慨激昂的宣称要与大汉同进退的时候,只有这个人一言不发!

裴浩吗?

刘凌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这刑部里的人,越来越有意思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