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一百九十二章 使辽

帝胄 第一百九十二章 使辽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56 来源:笔趣阁

“关于屯田,可以先在庆州建立几个试点。庆州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百姓们的心还没有踏实下来,若是屯田的效果好也能让他们安生下来。欧阳专一家在庆州就占了上万亩好地,除去赏赐有功将士和分给灾民的,现在还空着三千多亩荒地。以五百亩为一点,可以先在庆州建立六个屯田点,拨两千壮丁过去开荒,还可以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家人一起干,没有工钱但朝廷负责一天两顿饱饭,估计着应该有不少人愿意跟着,这样也能稍微缓解一下灾民的情况。”

卢森将刘凌的话题揭开不说,再次将议题回到屯田上来。

“还可以用劳动换粮食和种子,只要那些壮丁的家人干活卖力气,可以根据表现按出工多少来换给他们食物和粮种,表现出色的还可以给他们一块私人的田产,有了饭吃有了自己的地,这就是有了希望,能带动百姓们安居乐业。”

候审补充道。

裴浩接着说道:“朝廷可以大力的扶持这几个作为榜样的屯田点,即使……即使他们没有做出太好的成绩来,朝廷也可以给他们一个拿得出手的成绩!只要能带动新军中那些打算赖在军队里混饭吃的人,朝廷就算多付出一点也值得。”

他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也算是对卢森和候申两个人所说的补充。

孝帝点了点头道:“裴浩这点提的好,百姓都有盲从性,大家都说好,即便他没有见过也会跟着说好。正如前阵子欧阳专的叛乱,大部分百姓都不知道造反是怎么回事,光凭着欧阳专开出来的一个口头承诺就就跟着谋逆。他们甚至都没有想到一旦失败了自己有可能死无全尸,光幻想着推翻了朕就能过上好日子!”

孝帝说到这里语气有些硬,显然对百姓的无知感到无奈和气愤。

刘凌说道:“陛下,百姓们不傻,他们只是被逼的活不下去了而已。”

他不同意孝帝的看法,因为他比在场的任何一个人都要清楚的知道,历朝历代五千年历史,凡是将百姓看做傻瓜的统治者最终都会走向覆灭。靠世家大户的支持或许能谋江山,可是没了百姓的支持拿什么来守江山?

“陛下,百姓们之所以反,不是因为他们愚昧无知,而是因为他们看不到未来生活的出路。欧阳专紧紧靠着一个空头许诺就能顷刻间聚集十数万的人马,其原因不过是他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而已。不管这希望是否能变成现实,他们都愿意用付出自己的生命去争取。《孟子?离娄上》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简而言之,即是七个字,得民心者得天下。”

刘凌叹道:“正如裴大人刚才说的,朝廷只要让百姓们看到希望,哪怕这希望实现起来十分的艰难,百姓们也会心甘情愿的去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他们的要求很简单,能吃饱饭而已!”

“得民心者得天下!”

孝帝喃喃的复述着刘凌说的话,然后对刘凌歉意的笑了笑道:“是朕太自以为是了,总觉得朕没有做过什么对不起百姓的事,而百姓却做出对不起朕的事,虽然朕没有计较他们但是心里还是觉得错在百姓而不在朕,朕原谅了他们是朕的宽宏。现在想想,朕真是自欺欺人。若是朕给了百姓们安稳康宁,谁又愿意颠沛流离?”

刘凌等一揖到地:“陛下圣明”

孝帝白了他一眼道:“圣明?刚才你们还在心里骂朕糊涂吧?卢老,裴浩,候申你们三个记住,以后就要像忠王这样,朕有什么过错就直接指出来,不要闷在肚子里!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若你们都不肯跟朕说实话?那天下人还有谁愿意跟朕说实话?到最后朕会被你们哄得越来越自大,你们既然吃着朕的给的俸禄,就不应该藏私。”

卢森道:“请陛下赎罪,臣等记住了。”

孝帝叹了口气道:“记住了?你们要真能记住就好了。屯田的事就这么定下来吧,就现在庆州那边划出来三千亩荒地做试点,应州离庆州最近,先让虎亭侯从新军中裁剪下来两千人过去,等效果出来了之后再按部就班的做,争取明年这个时候给朕多增加几十万亩好田出来。”

刘凌道:“臣等领旨。”

孝帝想了想说道:“三千亩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毕竟涉及到了新政必须做出样子来给百姓们看,说难也难,总得选个合适的人来抓。这个人必须老成持重能服众,还要有一定的军功能镇得住那些退兵回来的壮丁,你们几个想想,谁能担当此任?”

裴浩上前一步超过候申道:“臣愿意一试!”

候申被他抢了先也不退缩,抱拳道:“臣亦愿意为陛下分忧。”

孝帝笑了笑道:“你们都不行,哦,朕不是说你们的能力不行。白莲教叛乱的时候有不少大臣都身造横祸,现在六部里空着好几个重要的位置都还找不到合适的人,朝廷用人已经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若是你们俩再离开京师到地方上当一年的地主,朕身边就真的没有几个人能用了。”

“你们俩虽然一个是礼部尚书,一个是刑部尚书,但进了军机处之后一直在做民政方面的事,礼部和刑部的差事本来就丢下不少。再说,以你们俩现在的职位下去开荒有点扎眼了,还是从下面地方官吏中选一个用比较好,对地理,民情也了解,也好控制一些。”

卢森看了刘凌一眼然后对孝帝说道:“陛下,臣举荐一人。”

孝帝道:“谁?”

卢森道:“督办六州赈灾事宜钦差大人,银青光禄大夫周延公现在就在庆州。周大人做事仔细,老成持重,对庆州的风土民情也了解。再加上平叛时候立下的战功,压服那两千退兵的壮丁倒也不是难事。”

孝帝眼神一亮但随即黯然了下来:“周延公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一个文臣还通军略殊为不易。他在庆州已经待了三四个月,对那边的民情也了解,只是朕想着把他调回京师来重用,你们三个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整顿官制的事朕本打算交给他的。”

候申连忙说道:“臣手里的事情并不多,倒是可以在整顿官制的事上多出一份力。”

他人比猴子还精,没求到主抓屯田试点这样又省力有讨好的差事,立刻就想到整顿官制这个差事也是一个肥差。官员们的品级普遍都要下调,文官也好,武将也好,只要自己将这个差事求下来,还不都得看自己的脸色?

可惜的是,在座的没有一个人比他笨。

孝帝笑了笑道:“不能协助大辽对夏出兵,这事总不能回绝的太生硬,毕竟若是没有大辽的支持,最起码大汉的骑兵没那么容易建立起来。卢老的提议就算了吧,为了大辽搭上朕一个最信赖的大臣性命,大辽还不够格。不过怎么也得派人去和耶律雄机解释一下,就说我大汉刚经历过两次叛乱,实在没有能力出兵。这事总得找个八面玲珑的人去做才成,既能保证不出兵还要让耶律雄机挑不出理来,难啊。”

他掰着手指头说道:“老九要筹备裁撤新军和训练精兵的事,脱不开身。卢老年纪太大了经不起舟车劳顿,再说军机处的事还指望着他多出出主意。裴浩,你这个人刚直有余却不会迂回,去了大辽说不通耶律雄机搞不好再被他砍了脑袋,得不偿失。还有谁能替朕分忧?唉……难啊,这满朝文武,资历够的能力不够,能力够的却又畏首畏尾。”

话都说到这份上,就差点候申的名了,他还能继续装傻?

“臣愿意为陛下分忧,到大辽走一趟。”

候申硬着头皮说道。

孝帝眼神一亮,装出一份欣喜若狂的样子道:“候申你若是肯去,那就再好不过了。朕记得你和大辽上次派来的使臣萧栾关系很好,现在那个萧栾已经成为耶律雄机的心腹幕僚,有他帮你说话,你这差事也好办一些。论能力,论人脉,这趟差事非你莫属啊。

候申感觉自己心里比黄连还苦,但他还能说什么?

“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孝帝哈哈笑道:“嗯,这样也了了朕一桩心事。至于周延公,还是调回京师进军机处来吧,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至于主抓庆州府屯田的官员,朕记得前阵子周延公大力保举过一个人,是平安县的县丞,叫……”

卢森提醒道:“叫谢焕然,是江南谢家的子弟。”

孝帝一拍脑门道:“嗯,谢焕然,朕明明记得这名字的。周延公既然大力的推荐他,那这个人看来还是有一定能力的,而且这次平叛他跟着周延公也没少出力,朕还想着怎么安排他呢。这样吧,给他一个庆州郡丞的职务,屯田的事就交给他,让周延公在庆州多停留半个月多指点指点他,然后就回来帮朕!”

卢森不等有人反对,立刻说道:“臣这就拟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