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胄 > 第十章 卢氏玉珠

帝胄 第十章 卢氏玉珠

作者:知白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56 来源:笔趣阁

嘉丰元年,北汉孝帝刘卓连下三道圣旨加封忠亲王刘凌为并肩王,刘凌三次婉拒。嘉丰元年九月,刘凌上书孝帝请辞大将军一职,孝帝御笔朱批两个字。

不准。

孝帝登基一个月后,刘凌上书整改朝政。奏折数万字,陈述利弊。孝帝朱批:准,一切依卿之所奏,自朕以下皆支持整改。

这一日,早朝之上。

孝帝刘卓端坐于龙椅之上,语气平和的问道:“诸位爱卿,忠亲王所提之整改朝局之策,还有谁有什么异议吗?但说无妨。”

过了片刻,宰相卢森上前一步说道:“启禀陛下,老臣有一事不明。”

刘卓道:“老丞相尽管道来,有什么不明之处让忠亲王当面为你解惑。”

刘凌立于群臣左首位置,含笑说道:“不知宰相大人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卢森躬身道:“忠亲王,老臣得罪。对于忠亲王所提出的整改策略,老臣大部分都是深表赞同的。只是其中有一件不是十分的理解,就是关于建立军机处之事。”

卢森道:“朝廷政务,由六部分摊。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户部掌管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等事;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等事;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刑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事。

这军机处却不知具体行使什么权利,又或是能为朝廷分担什么问题。如今六部健全,分摊国事,朝廷中再增添一个部门且置于六部之上,这个似乎有些让人费解。再说,增加一个部门就要再加取一批官吏,虽然如今我大汉国库还算充盈,不过平白增加一些俸禄开销还是有些浪费了。”

卢森语气虽然平和,但是话里的意思却有些不敬。要知道以现在刘凌在北汉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地位,有谁敢当面质问他提出的方案?满朝文武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得出来这卢森对于孝帝登基时刘凌派兵围了他的宰相府还是耿耿于怀。

不过话说回来,如今的朝堂之上也就他卢森倚老卖老敢对刘凌的提议指出疑问。

刘凌笑道:“既然卢大人有此一问,那我就借着这个机会向皇上和诸位大人们详细解释一下军机处的作用。”

刘凌清了清嗓子说道:“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陛下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臣也无不随从在侧。但军机处完全置于陛下的直接掌握之下,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衙门的样子。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

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处的人选都是以原官兼职,陛下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陛下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陛下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因为连日来的操劳,刘凌的声音带着些沙哑但是却清晰的传进了每个人的耳朵。他的话一说完,大臣中比较聪慧之人就已经明白了这军机处的真正意义!

设立军机处,其实是将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控制在皇帝的手里。

刘凌不属于这个时代,他自然知道真正的皇权集中才是有利于北汉的发展。而军机处是在清朝才出现的部门,是君主集权制度发展到了巅峰的产物。上一世的时候刘凌博览群书,对于清代设立军机处带来的方便自然了解。

而且清军机处还要实行严格的归档保密规定,凡本日所奉谕旨,所递片单,均钞钉成册,按日递添,月一换,谓之“清档”。凡发交之折片,由内阁等处交还及汇存本处者,每日为一束,每半月为一包,按季清档,月折及各种存贮要件,收入柜中,值日者亲手题封,谓之“封柜”。清军机处还设有专门的档案房,有专职的保密人员管理这些档案,由此而使军机处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之好。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这样一来,不但军政大权就牢牢的掌握在了皇帝手里且军国机密大事很难泄露出去。而刘凌这样做,出发点无疑是想帮孝帝刘卓尽快稳定朝局,也为了他自己能早日退出朝堂所作出的努力。刘凌对他二哥刘卓十分的了解,刘卓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勤勉而公正,将来必能成为一代明君。

听刘凌说完,卢森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质疑什么,似乎正在理解刘凌所说的话。朝堂上的一众文武都是默不作声,其中有些心思细腻之人已经品出了刘凌这个建议中的厉害之处,同时也嗅到了一股飞黄腾达的味道。

若真如刘凌所说,虽然进入军机处没有实质性的职务,也没有什么俸禄可拿,但是一旦进入军机处的话,那就意味着成为皇帝真正的心腹之人。而且军机处的主事还有代皇帝主持一般事务的决策权,这对于为官者那将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

代天子行使权力,这是一种多大的荣耀!

刘凌见卢森沉默不语,于是将满朝文武扫视了一遍问道:“列为大人,还有谁对设立军机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礼部尚书曹志上前说道:“下官还有一事不明。”

刘凌道:“请讲。”

曹志道:“如忠亲王所说,进入军机处之人不论官职品轶只取才俊。那是不是说布衣也可进入军机处?而朝廷官员也要对布衣行礼?这不是有违国家法纪?”

刘凌道:“曹大人,进入军机处之人纵然是一介布衣,若是对国家正事有所帮助,能将我大汉基业稳固更甚至开疆拓土,拜他一拜又有何妨?”

孝帝刘卓拍案而起道:“忠亲王说的好,若是能助我大汉江山永固,强盛繁华,不要说你等纵然是朕拜他一拜又有何妨?”

刘凌撩袍跪倒道:“吾皇万岁,吾皇英明!”

曹志哑口无言,只得跪下随着刘凌一起高呼吾皇万岁,吾皇英明。连皇帝陛下都已经表态了,他这个礼部尚书还有什么话能说?

孝帝心情极好,又议了一会儿国事之后宣布退朝。

“老九留下,朕早就饿了,陪朕一起吃饭。”

刘凌躬身道:“微臣遵旨。”

在正太殿之后是承先殿,也就是皇帝上朝之前之后略作休息的地方。在刘业为帝的时候就已经定下了每日早晚两次朝会,而这刘卓登基之后甚至吃住都搬到了承先殿中,为了方便朝会并且随时召唤大臣们单独议事。

“老九,最近辛苦你了。”

刘卓亲自动手给刘凌夹了一些菜放进碗里,刘凌赶紧起身谢恩。刘卓将手里的筷子放在桌子上,佯装发怒道:“此处只有兄弟,没有君臣。你要是在张嘴闭嘴的谢主隆恩就别怪我不念兄弟之情,直接一道旨意将你发配边疆去了。”

刘凌道:“今时不同往日,刘凌岂敢忘了主仆尊卑。”

刘卓一把将刘凌拉坐在椅子上说道:“再说这话我可真生气了,这里只有你我兄弟二人,哪里有什么主仆之分。”

刘凌笑了笑说道:“那好,老九就放肆一回吧。”

刘卓哈哈大笑道:“这才是我的好兄弟,是我熟悉的那个率真的老九。”

刘卓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貌似不经意的问道:“老九,你今年二十三岁了吧?”

刘凌道:“二哥好记性,正是二十三岁。”

刘卓放下酒杯叹了口气,似乎是有什么烦心事。刘凌问道:“二哥,什么事让你心烦?”

刘卓一脸愧疚的说道:“以前父皇病重忙着服侍左右,这些日子又只顾忙着朝政,倒是忽略了你的终身大事了。老九啊,你已经二十三岁了,早就该大婚了。”

刘凌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呢,二哥不必为这个发愁。我一个人自在惯了,娶妻反而有所约束,不好不好,大大的不好。”

刘卓摆手道:“话不能这么说,你是堂堂忠亲王,一直不娶妻满朝文武是要看笑话的。”

他拍了拍手,一个小太监捧着一件东西恭敬的站在刘凌身侧。

“看看。”

刘卓说道。

刘凌疑惑的拿起小太监手里的东西看了看,是一块白绫,上面画着一座好大的府苑。亭台楼阁,恢弘气派。

“二哥,这是?”

刘凌问道。

刘卓哈哈笑道:“这是二哥送你的礼物,我命人在都城北侧兴建忠亲王府。你现在住的那府邸太寒酸了,不说别人,二哥看了心里都不舒服。”

刘凌刚要说话,刘卓摆了摆说道:“你不要推辞,这不是送你一个人的。”

他笑道:“这是二哥送给你大婚的贺礼。”

刘凌怔住,诧异道:“我?大婚?”

刘卓说道:“正是,二哥打算做一次月老,包一桩大媒。”

他笑呵呵的说道:“宰相卢森有一幼女,名为玉珠,年芳二八,端庄秀丽。卢森中年得此一女视若明珠,珍爱的很啊。若不是二哥亲自做媒,只怕他还舍不得将宝贝女儿嫁出去呢。那卢玉珠前些天我让人带进宫里看了看,甚好,果然是一代佳人,也算不怎么辱没了老九你的身份。”

刘凌吓得赶紧站起来撩袍跪倒在地:“请陛下收回成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