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世中华 > 五百一十三章 不一样的命运

盛世中华 五百一十三章 不一样的命运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13 来源:笔趣阁

五百一十三章不一样的命运——

五百一十三章不一样的命运

黄帝历4513年,西历1815年,夏。

“西印度——圣皮埃尔、密克隆群岛;

加勒比——安圭拉、安提瓜、巴布达、多米尼克、多米尼加、格林纳达、瓜德罗普、圣马丁岛、圣巴托洛缪岛、圣卢西亚、圣文森特、格林纳丁斯、圣克里斯多福等;

南美——圭亚那法属。此外还有英属圭亚那、荷属圭亚那

非洲——西非塞内加尔、毛里求斯、留尼汪和塞舌尔……”

一条通往世界的光明大道随着范明芳口中报出的一个个地名铺展在了中华帝国全体高层的眼前。

“范卿不负朕望,不负朕望……”

梁纲眼中,这些得来的殖民地不仅仅是自身的本有价值,它们更是中华帝国踏足南美和非洲的翘板,是中华帝国影响力真正笼罩世界的开始——

西历1813年8月中旬。

两个月的停战期后,双边战火重启。

8月12日,奥地利向法国宣战,虽然他们的公主依旧坐着法兰西皇后的宝座。在英国的资助下,联军组成三路大军:一路为奥军元帅施瓦岑贝格统帅的23万人波希米亚军团;一路为普军元帅布吕歇尔统帅的20万人西里西亚军团;在北方,是瑞典南曼兰公爵卡尔率有的11万人的普鲁士-瑞典联军,其内还囊括一支英国远征军。

拿破仑手中的兵力只是联军的一半,但是有了近五万线膛枪打底,无论是他还是他手下的达武等一帮重将,都对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

8月26-27日的德累斯顿之战。中华一式步枪第一次正式出现在战场上。三万装备着它的法国老兵在八万法军、莱茵联邦军的配合下痛快的击败了施瓦岑贝格统帅的两倍于己波希米亚军团。奥军、俄军六万两千人阵亡和被俘,虽然法军因缺少骑兵无法大规模追击扩大战果让施瓦岑贝格匆忙逃到了安全地带,可这一仗也是一场战术上的辉煌胜利。

空底木塞弹的出现直接改变了战争的形势。因为在眼前这个时代,燧发式和火帽式滑膛枪的有效射程最远只有100码,而炮兵发射的葡萄弹和榴霰弹的射程都明显超过它,以致火炮成为了眼下战场上绝对的优势武器。

可是当这种子弹出现之后,来复枪线膛枪的有效射程至少为500码。这就比炮兵葡萄弹和榴霰弹的射程更远,所以,战术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火炮被退到步兵的后面,成为一种支援性的武器,而不再是攻击性的武器。骑兵进攻步兵就也等于是在自杀,因为骑兵还未接近步兵,而大部分马匹和骑兵就已被打中了。而步兵战斗也在500码射程内就开始发射,不必等到100码的射程之内再开火。这种远射程的战斗,使得白刃格斗逐步被淘汰。个人的良好射击技术,军队士兵的战斗技能素质比团队排枪射击更为有效。

拿破仑用手中仅剩的老兵们来装备中华步枪,虽然是八月初也就是战斗再次爆发的前几天他们才把新式武器拿到手,这也是为了保密起见。要知道到现在为止不仅玛丽.路易丝不知道有新式武器这件事,就连法兰西内部的军政大员都有许多不知情。

拿破仑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天才,他的脑子敏感的很,不会在这种大事上出一丁点的马虎和错误。那些不被他认可或是地位不高到一定程度的人,是绝对无法知道这件事情的。比如夏尔.莫里斯.塔列朗,这个先前被他引为心腹的外交大臣现在法兰西的背叛者,就被拿破仑深深地排斥在了外面。

老兵不仅意味着战争经验丰富,更意味着对拿破仑的绝对忠诚。事实也证实了拿破仑的正确,到德累斯顿之战开始之时,二十天的时间里,反法同盟联军虽然从一些内线那里得知了一些消息,但是终究是没得到确切的情报。

就如三年前英国皇家海军在丹麦外海被‘意外’击沉的三艘巡洋舰一样,装备了中国水龙弹,丹麦海军即使全军覆没了,其国境沿海也不是几艘小小的英国四五级战舰就可以任取任夺的。

火箭弹、水龙弹秘密保留了十多年之久,早已经超出了梁纲的预料。可能也是因为欧洲诸国没有什么切肤之痛吧,除了英国以外他们对中华军的装备战力如何也不太关心。但这一切随着中俄战争的开始,火箭弹的秘密再也不是秘密了。

事实上对中华军了解和探究最深的英国早早就建立了一支火箭兵,对比较欧洲各国,跟印度人常年打交道的他们更能接受火箭这一存在。

各国间可能也有耳闻,但是情报模糊不清,无法确切。如此就只有在战场上来亲自体验了。英国皇家海军的三艘巡洋舰是如此,这次德累斯顿之战的波希米亚军团也是如此。

超远的射程,高度的精准,三万支登台亮相的中华一式步枪以一种绝对优势的姿态打垮了人数多倍于自己的奥普俄三国联军的。八万滑膛枪法军和莱茵联邦军反倒是只起到了一股辅助作用。

德累斯顿之战就好比是当头的一棒,奥地利立马就萎缩了起来。

尼克.勒内.旺达姆掌控着第八军,虽然没有参与德累斯顿之战,但是第八军中却装备有贝尔蒂埃几个月中制造和收集来的八千多支线膛枪。

德累斯顿之战的胜利让他看到了歼敌的良机,虽然拿破仑没有下达追击命令,但是本身没有在德累斯顿战场的第八军却不知道。旺达姆遂率部迅速穿越山脉进入波希米亚——正好在施瓦岑贝格之东侧,打算来个大包抄。

可是没有任何法**团随旺达姆跟进,当第八军穿越过奥地利交通线,他发现自己军团三万七千人已经陷入了奥军、俄军和普军计10万人的包围中。随即两方发生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中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转折之战——库尔姆之战。

依靠着手中的八千多支线膛枪,旺达姆跟他的第八军硬是在三倍于己的联军包围圈中杀开了一条血路。虽然此战中第八军损失了一万三千多人,可是军团根底还在,两万余法军重出生天。

线膛枪和空底木塞弹的威力尽显。并且,即使法军打的是一场败仗,联军的损失也丝毫不比第八军少。秘密大白于两方眼前,联军各国却也只能干瞪眼,因为无论是俄国还是普鲁士亦或是奥地利,举国上下也拿不出一万支线膛枪来。而且那还需要足够的时间。

奥地利直接派出了密使联络法国,并且把法兰西第一帝国内部的一大蛀虫——夏尔.莫里斯.塔列朗痛快的卖给了拿破仑作为见面礼。

弗朗茨二世丧失信心了。

塔列朗从三皇会战之后就开始背叛法国。他把法国的情报出卖绐反法联盟,以换取巨额金钱。第五次反法同盟时期,法、奥开战后,塔列朗把拿破仑如何部署军团的秘密都出卖绐奥地利;他甚至把拿破仑的文件也偷出来过。他提供给俄国的情报,都是由俄国使团顾问涅谢尔罗捷转送彼得堡的,后者每次都要当场付钱。

战争的另一个转折点来自莱比锡战役。随着奥地利的退缩,法军的形势越加好转。英、普、俄、瑞四国清楚,必须尽快打掉法军的势头,不然的话拿破仑这条已经要死的鱼就彻底活过来了。

历史的命运不可扭转,两方默契的在莱比锡这座莱茵小城开启了一场决定法国乃至欧洲命运的战役。

开战之前英国尽全力的筹集来复枪,集合四国之力,当10月3日,战事开始之时联军也已经有了一支近万人的来复枪精锐。

二十万法军对抗三十五万联军。普鲁士出兵多达十五万人,是尽了全力的,虽然其中一半是预备役和新兵。腓特烈.威廉三世和他的国家不得不如此,破碎的普鲁士王国经不起拿破仑的再一次蹂躏,所以此次的反法战争,普鲁士必须胜利。

线膛枪、火箭弹、大炮,决定莱比锡战役胜负关键的三种武器,中国制造占据了其中之二。

帝国驻法大使馆武官冯秊益和驻英国大使馆武官姜戚水联合领衔帝国战地军事观察团,亲眼目睹了战场上中华一式步枪、中华二式步枪对应滑膛枪那巨大的优势。

尤其是中华二式步枪,火帽技术的英勇让它无惧风雨,全天候作战,给莱比锡战役法军最终的胜利奠立了坚实基础。

10月3日到10月6日,战役正正持续了三天。其中胜负手就在于第二天下午突如其来的一场小雨。联军抓住法军中华一式步枪无法再雨天作战的机会,发动全部兵力猛攻法军防线。但是一万支中华二式步枪和贝尔蒂埃陆续制造的五六千支线膛枪成为了法军最坚实的城墙。

联军的来复枪大部分也是旧式的燧发枪,而非新式的火帽枪。雨天天气在削弱法军的同时也消减了联军的力量。最后二三十万拿着火帽式滑膛枪的联军士兵在法军防线面前撞得头破血流。虽然一些地带的冲击联军确实是得手了,但是拿破仑仍保持了其交通线的贯通,法军阵地依旧完整。

半日的血战之后,联军气势大落,双方战线犬牙交错,可是拿破仑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当第三天天气晴朗,三万法军最强力量投入到阵地之后,联军无奈的向后败退……

莱比锡战役,法军用六万人的伤亡换取了联军十万余人的减员,双方都损失惨重,看起来似乎是一场没有胜利的战役。

可是从大势从全局而言,拿破仑已经赢得了真正的胜利。因为第六次反法同盟气吞如虎席卷一切势不可挡的劲头没有了,拿破仑稳固住了摇摇欲坠的法兰西第一帝国。

随后的战场虽然依旧枪炮连连激烈异常,可是谁都清楚这一次战争已经结束了。果然一个月后英、俄、瑞、普四国在奥地利的调停下与拿破仑做坐到了谈判桌前。

1814年2月28日,双方签订和平协议。普鲁士收回了自己被分割的国土,但法国依旧控制莱茵联邦掌控德意志中西部,华沙大公国也依旧保持独立。

法国的‘政治地图’依旧保持完整。但是谁都知道,法国必定是衰落了。三十万精锐力量的损失,法兰西注定是要伤筋断骨的。眼下仅仅是一阵虚火在支撑。

3月份,尼德兰动乱爆发;4月份,伊比利亚半岛局势恶化;南方地中海的撒丁王国、那不勒斯王国也蠢蠢欲动,意大利也不安稳。

法国毕竟是没有了镇压一切的威慑,拿破仑那庞大的帝国不需要外人动手脚,它自己就会自我崩溃塌陷。没有了威慑力,没有了震慑力量,法国还何惧之有?

政治雪崩从来都是如此的。

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一样,眼下的和平协议也只是一张为期数年甚至更短暂的休战书而已。

当普鲁士、俄国缓过劲之后,当他们再一次把奥地利绑上战车的时候,英国人就会第七次主导反法同盟。当然,在这之前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全军大换装。

不过这一切就不是范明芳亲自经历的了。在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签订下和平协议之后他就带着英国政fǔ递交的抗议书启程返回中国。

拿破仑为什么没倒?四万支步枪怎么出现在法军手中的?

中国掺入留下的痕迹清清楚楚。早在莱比锡战役进行之前,英国就宣布计时起禁止中国商船在欧洲的自由贸易,还扬明道若再发现有贩运武器和军需物资者,一律扣押量刑。

中华帝国这一次插手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让英国上上下下都炸毛了。

范明芳就是如此时候离开的欧洲,一路南下非洲沿途考察途径的所有法国即将移交给中国的殖民地和港口。时间拖拉,也因此才在一年多后才抵达中国,抵达北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