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世中华 > 五百零四章 商贾的燥动

盛世中华 五百零四章 商贾的燥动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13 来源:笔趣阁

五百零四章商贾的燥动——

五百零四章商贾的燥动

“范会长走好……”

“大公子留步留步……”

国丈府门前,李永昌在跟一中年男子道别。你休看这中年男子长相不出奇,衣着也不出众,可人家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是低调,是内涵。这平平常常的中年人就是七年来连坐两届保定商业协会会长的冀南大贾范生豪。在河北省境内的商界上,做绸缎铺、酒楼、当铺起家的范生豪,现今生意主体虽然仍在传统行业上,却丝毫不影响其影响力。身家之丰厚,能量之巨大,李元清也不能轻视。

当然,范家是不能和李家相提并论的,后者的产业虽然仅集中在北——京津、南——京沪两地,可影响力随着中华帝国的全国一统已经飞速的扩展到全国各地地。

李家就是天下商贾的‘魁首’,虽然李家日常行为比范生豪也高调不到哪去,自身的资产也不能跟大江南北那些真正的商贾巨富相比,可挡不住人家生了一个好女儿,女儿又生了一个好外孙。

中国一直都是官本位社会,所以身是皇亲国戚又前景光明无比的李家理所当然的就是天下商家的首领。范生豪本事再强,也只是平民富豪,影响力只是在保定冀南一带,津京一片可历来就是官宦背景商贾的天下,前请如此,现在也如此。只是一波新任替换了另一波旧人而已。

送走了范生豪,李永昌立即回去了书房,里面只有李元清一人在座。“父亲……”

李永昌的语气和神情有些凝重,因为范生豪又是一个重量级的立法反对党。自从三羊纺织厂事件爆发,天下的商人就都在活动观望中,邓廷桢的南下表明了梁纲的态度,但是利益熏心又诱人,商人们依旧没有放弃。

而且随着一些消息的透露出,先是新兴资产阶级,再是传统公商界,都牵入了其中。因为那个所谓的《劳动保护法》,根据最新消息传言,囊括的范围不仅仅是新兴工业化工厂,还包括全部的传统行业在内,比如说学徒一类的和店小二之类的,等等现在就全变成‘劳动工’了。

利益猛的受到了触及,是人就都坐不住。天下的商家商户又一次泛起了骚动。虽然远地方的反应李元清还不清楚知道,可现在连保定的商界都参与到了其中,岂不就等于是在说全天下的商家商户都要跳起来了?

这些年新生事物之一——重点城市商业协会会长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进京打探先锋,在其位谋其政,这些人坐上了商业协会会长的位子就要给所在商业协会谋福利。所以近期辽东、山西、河南、山东等省的商业协会会长频频来京,而李家当仁不让的也就是了商业协会会长们频频登门拜访的门庭之一了。

“贪小利而谋大害,愚蠢”李元清脸上现出了不加掩饰的恼怒。

或是地位的不同,也是因为追求的不同,李元清眼中早就没有金钱二字。稳定才是第一位的,对于《劳动保护法》他是一百个心的愿意和支持。

花点小钱去掉后顾之忧,何乐而不为?难道都想像三羊厂的常博友一样不得好死?

“皇上已经拿定了主意,就不会更改。范生豪之类蹦得再欢也仅是跳梁小丑。父亲,今后若再有此事登门者,我们何不挑明了态度赞同此事?”李永昌为商界日后可能产生的震动感到一丝忧心,但对于中华帝国的稳固却抱有一万个信心。

这不是因为天下商界联合起来的力量不强大,而是因为眼下帝国的实力太超强,梁纲又是一个极强硬的铁腕人物,根本不会有半点妥协,一切忤逆阻挡他前进的东西都会被帝国的无敌力量压城粉齑。

“哈哈哈,永昌,你能有此想法甚好。虽然我李家会因此而少去许多助力,但是于家族前景和皇上心中地位却是大大的有益。”自己寄以希望的小儿子因为常博友那混蛋而染上了一污点载了个不小的跟头,李元清内心中对那些奸商是痛恶不已,非是因为面子他都半点不想跟那些会长说客们谈话见面。虽说李永成一事中还有梁纲的身影闪现,但是李元清如何敢把怒气对向头顶山头,成为他出气筒的只有常博友,扩大言之的话就是所有反对立法的‘奸商’

李永昌这一提法是正对他的胃口。

父亲的话李永昌心头明了如镜,李家在这个时候坚决站到天下商户的对立面,恶了人情,短了助力是必不可免得。但是如此也正好让皇上看到自己的忠心,自断臂膀未尝不是以退为进,为李家的光明未来再铺上一块厚实的根基。

从国丈府出来,范生豪脸上的笑容当即消失的无影无踪。书房里三人扯拉了好半天,屁话李家都没给。自己是白费口舌了

“老爷,那李家工厂工人工资给的本就丰厚,他们是在花钱买名声,《劳动保护法》立起来对他们半点影响都没有。”

“就是。李家根基厚着呢,那点小钱他们哪里会在乎?人家奔的是九五大位,瞄的是天下至尊,怎么会去逆皇上的意思……”

几个跟随七嘴八舌的唠话,却让本就心烦的范生豪更加郁闷。“都给我闭嘴,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言罢甩袖而去。

一群人说话地可还对着不远处的国丈府大门呢不过这片豪门聚集地日常来往行人很少,除了逢年过节时期排队的送礼之人外,平民百姓很少到这地方来。所以几个跟随的唠话也不用真的担心被外人听了去。范生豪是心烦才发的火。

下午的阳光把范生豪离去的背影拉的长长地,照射在不远处的国丈府门庭上,黑体鎏金的‘随州伯府’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就是梁纲对李元清的封号,伯爵位,中华朝公侯伯三等爵位中最低的一等。当初与李元清一同受封者多达一百零三人。除去中华军的新锐,如陈化成等人外,其中相当多的都是投效和归附来的原白莲义军头领和清军高层。闵正鼎、林之华、张宗文、詹殿擢、李长庚、李南馨、钱大昕、戴均元等等。

封侯者也有五十好几人,陈明堂、彭泰、黄诚、王权、陈烂屐、陈达元、蔡牵等等,当初起家的水陆老班底绝大部分就是在这个位置上。姚之福、张汉潮、高德均、王延诏等人也一同入列,还有早就封了上的苏禄侯以及石三保和徐天德、王三槐、龙绍周等杂牌,够分量者是一网打尽。

再之上的公爵就猛的少了许多,王邵谊、陈广亮、陈虎、张世龙、南向阳、詹世爵,六个梁纲的心腹爱将、重臣,加上吴八月这个苗国公,公爵总共就七个

不过总体而言已经是很多了,三等爵位上下加起来一百多号人,数遍汉唐宋明四朝,‘开国功臣’没一个有中华朝多的。而非是子男两爵被罢弃,这个基数可能会更大上三五倍不止。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梁纲开国功臣分封的虽然众多,可要求也很严格。爵位只能传袭五世,五世过后就递减而下,七家国公降至伯爵之后还可以世袭罔替,但其他侯爵和伯爵,若家中还是无一人立下文治军功者,就可以潇洒的走出贵族圈步入平民行列了。虽然他们经过五世的积累可能自身已经有足够的底蕴去称之为豪门了,但是爵位没有了,名头也就没有了

不管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爵位这东西都是有着极高的社会影响力的。

而自身能担的上‘五世而斩’的贵胄也仅仅是限于这一百六七十位开国功臣,中华帝国的爵位本身是毫不吝啬的,今后时代只要有文治军功甚至是重要发明都是可以封爵的,比如王贞仪的丈夫詹枚,因为本身勤勤恳恳料理科学院这么多年,又有王贞仪的功劳在,梁纲就封了他一个宣城伯的爵位,且是开国的。只是后世的爵位前面就少了‘开国’二字了,只能是一世而斩。

或是你才能极其的出众,功高盖世,几步蹦上了国公的位置,那子孙就可以在爵位上多待上两世。再或是国公之上还有盖世之功,那就立刻给他加‘奉天’二字。逊色开国,但强于平头,可以三世而斩梁纲上下面系设想的还是很周全的。

当然,开国勋臣的爵位也是可以往上蹦的,只要子孙后代有本事,虽然爵位迁移不是以开国勋位计算,只是‘一世而斩’,但只要子孙后代不全部变成猪,那么开国功臣保住自己的爵位不掉落还是有极高地可能性的。

五世人,六代子孙甚至是七代子孙,要还没能出一个文治武功者,那这个家族也就可以痛快的去烂大街了。他们只就是一群蛀虫而已。

李家有两个成子,不出意外的话等李元清故去后,李永昌和李永成是肯定要分家的。梁纲不会让这两个十分要好的兄弟因为一个爵位而生分了,所以他虽然没有分封李永昌,却分封了李永成。同样也是一个伯爵,一门两伯,看起来很不错,可比起一公一侯的陈虎、陈霸兄弟和更胜一筹的一公一侯两伯的张世龙四兄弟来却逊色的太多了。

但是李家的风头却不是靠这两个伯爵来支撑的,宫里面的倍受梁纲宠爱的皇后和皇长子才是李家最大的依靠。所以,不管是官场上的人还是民间的人,不管是富户还是平民,说起随州伯府来更多的人还是会叫国丈府,到了日后也会跟着叫国舅府。

李永成在广州栽的那个跟头根本就无伤李家大雅只要宫里的那两位依旧如故,李家就始终站在帝国豪门贵胄的第一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