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世中华 > 四百八十六章小瓦特的中国官司

盛世中华 四百八十六章小瓦特的中国官司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13 来源:笔趣阁

四百八十六章小瓦特的中国官司——

四百八十六章小瓦特的中国官司

晨钟催醒了北京城新的一天。

从黑暗中苏醒,当清晨的阳光洒落的时候,北京——这座当今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城市迎来了又一天的喧嚣和忙碌

军人换岗值哨,平民穿衣吃饭,街边小商小贩早早起来,大街两边商户也打开了楹门,勤劳的伙计利索的清扫着门前或是擦拭着桌椅。

“叮玲叮铃……”的马车铃铛声音响彻大街小巷。自从北京城变幻了大王旗后,旧日满清官员‘以人代畜’的轿子就渐渐消失在了人们视野中,马车在北京城内愈加的多了起来。

乃至梁纲下令北京政fǔ首办城市公交马车,还借机划定了街道左右分界,也就是后世的斑马线。北京警察局里也因此多出了一个叫——交警的新职位。

一系列的举动算不上什么朝野大事,市井百姓反映颇佳,梁纲心中得意的笑着大笔一挥就令通全国。差不多是从根基上铲断了小轿的生存命线。

“卖报了,卖报了……”清亮的童音也在大街上行人渐多之际出现。对于报童这种赤luo裸的童工行为,梁纲选择了视而不见。帝国建立之日尚短,想要全国范围内适龄儿童都入学,还既不现实。他能做的只是让司法部制定一保护维护童工权力之法案。

而对于报童沿街叫卖的报纸,这东西已经风靡全国。能有个发表自己言论和胡喷大侃的咽舌阵地,些许商家和旧日文人都不会放弃。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报社足有八、九、十家。其中有公办的《中华日报》、《北京早报》等,也有私营的《燕京日记》、《儒学周刊》等等。梁纲《舆论法》一颁布,全国上下一切都按法律来办事。只要不触犯底线,中华帝国还真有了宋朝时候不以言论获罪的氛围。

“陈大人好”

“李大人好”

“老吴吃了没?”

“刘哥早啊”

大小衙门,企事业单位,七点四十分以后官员、员工们纷纷到集。

梁纲改革了帝国的早朝制度,那些有资格上朝的大员们不用三更半夜就起来,天黑咕隆咚的就赶路,早上八点出门一个小时足以赶到午门前。

上朝的时间是九点。

而且梁纲也不跟原先的皇帝一样事无巨细的一揽子全担,要总理大臣是干嘛的?就是给皇上分担子的,梁纲有意识的消弱了君权在政务处理上的影响力,他虽然在位一天就不会失去大权,但也要为日后的君主立宪做准备

明朝的内阁制度相当不错,大明朝没能把戏唱好,除了老朱家老生歪瓜裂枣和天不与大明外,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真正扎的下根的规制。

大明内阁鼎盛时期可以不理皇帝十几二十年天下运转自如,可是崇祯一上台,皇帝一揽权,什么权柄就都回到皇帝手中了。

梁纲会立宪法的,但是一切都要慢慢的来。因为如此庞大巨大之一帝国,骤然生变动荡起来损失就太大了。潜移默化不失是为好手段。

“小孩,给我一份中华早报。”

“小孩,来一份燕京日记。”

“北京早报。”

“法制时报……”

虽然刊发时间不长,但是各家在北京城里立得住脚的报纸无论是公是私都已经培养出了自己的一部分读者群、老客户。那些最初时公办的却月月赔公家本的报社,梁纲只给了半年时间,过期若依旧如此,那就举起大刀一砍切下。

民间与公家的视角论调不同,公家与公家的视角论调也不同,那中华日报就着眼全国甚至是全球,而北京早报就只能放眼燕京一地。

往日这些报纸中很少有重复内容,更少有诸家报纸全部重复一个消息的内容,然而今天这一幕出现了

八月十七日,南京江苏省高院判处金陵机械厂、羊城蒸汽机厂、武汉蒸汽机厂等三家中国私营蒸汽机厂在‘蒸汽机专利权’一案中败诉,英国人詹姆斯.瓦特在这场为期三个月的上诉中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其随后将获得包含此三家私人蒸汽机厂在内的中国八家蒸汽机厂十万银元的专利补偿,并且随后的每年中,瓦特也将在中国获得合约六万银元的专利费。

整个北京城都轩然大*,不仅民间百姓议论纷纷,官场中人也无不感到惊异、诧异。中方竟然败诉了,败了个那个不为人瞧得起的红毛洋夷。现在就赔了十万,接下来每年还有六万银元,瓦特在中国的专利期满还有十八年,这不就是要前后一百二十万银元了???

在紫禁城里梁纲笑呵呵不止,天下臣民之间争论不休之中,三年前帝国颁布的《专利法案》也顺利的重新进入了天下人的眼睛。这个原本让绝大多数中国人摸不清头脑,搞不明白意思的法案,在眼下这一场真真实实的案例面前瞬间清晰了。

原来这《专利法案》是这么一回事啊??

梁纲穿越之前的二十一世纪,专利权在中国就是一场悲剧。不仅仅是专利发明创造者的杯具,也是广大老百姓的杯具,那个意识中国百姓实在太淡薄了。

所以这时代梁纲一开始就没有设立专利法,直到三年前西学在中国有了些发展,机械如蒸汽机、纺织机在中国已经广为人知的情况下,他才让司法部参照西方同行的法案搞出来一款与世界同步的中国《专利法案》来。

但是三年过去了,专利权注册本本上还一共不满三百项。而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科学院的成果。瓦特的蒸汽机专利权申请期限排在整体的第一百七十七项。

事实上西历1800年,瓦特在英国本土的专利发明就已经期满。那一年瓦特与博尔登的蒸汽机制造公司合作结束,64岁的詹姆斯.瓦特也正式退休。

但是他们的合作延续到了下一代,马修.博尔顿与小詹姆斯.瓦特继续合作,同时还吸收了瓦特公司的老雇员威廉.默多克为合伙人。十九年前威廉.默多克发明了一种“太阳与行星”的曲柄齿轮传动系统,并以瓦特的名义成功申请了专利。这一发明使得瓦特绕开了曲柄专利的限制,极大地扩展了蒸汽机的应用。三人的联手保证了这家公司的持续成功。

来中国申请专利的也不是詹姆斯.瓦特本人,而是他的儿子小詹姆斯.瓦特。中国与英国之间并没有签订什么国际公约,两国之间的专利权完全是相对独立的。小詹姆斯来华申请专利纯粹是来钻空子的。

专利局在接到小詹姆斯的申请之后立刻就把消息通报给了梁纲。作为后世人的梁纲一眼就看穿了小詹姆斯打的主意,但他并没有让专利局驳回,反而是下令专利局迅速给小詹姆斯这个第一个来中国申请外国专利的外国人盖了印章。

与英国专利权十八年期满相比,中国的期限是二十年。虽然依照现今中国工业的发展趋势,小詹姆斯肯定会大赚一笔钱财,估计他英国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来中国的。但是为了警醒世人,敲醒帝国臣民,同时也是为了刺激中国的自主发明创造和西学、工科的发展,梁纲需要树立起一个震惊全国的案例。

小詹姆斯非常的符合这一点要求。

去年的‘机织布改良’花开蒂落,高额悬赏被江苏工学院一个毕业才不久的小年青拿走了一半。之所以是一半是因为改良后的机织布虽然质地有了明显上升,但是比起土布来还是有所不如,所以给了他一半。但是即便是一半,那也有十五万五千块银元了。

自从李家抛出了十万重金悬赏之后,随着纺织厂的在中国兴起,这个问题就越来越急需解决。那些个后起老板不敢也不好让国丈家一家出钱,所以他们也凑份子往上堆。到去年为止,悬赏金额已经高达了三十一万银元。

这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就个人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望着那一堆金钱,全中国的人都两眼冒金光。几年中学西学入工科的青年人是越来越多。便是还有大批的老旧文人在全国各地的报纸上高呼“世风日下,钱昧人心”等等,也屁用不管。

金钱的刺激下,道德传统确实是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事是没放在那个老旧文人身上,不然的话别说是三十万重金,就是一万银元,看看满清鞑子留下的没骨头文人中能有多少人抵挡得住这诱惑?

悬赏取走了一半还留一半,依旧高高悬在众人头顶,并且到今年时金额又一次超过了二十万银元。今后只要对机织布、纺织机乃至毛纺织机等有所改良者,都可以分上一杯羹。

不过此事的行事已经不再是如此了,在梁纲的示意下,这笔重金被李永昌提议该换了一个名字——嫘祖奖。

嫘祖,西陵氏之女,黄帝正妻,中国传说中的养蚕缫丝第一人,也就是纺织第一人。

以她之名作为奖励名号,虽机织布为棉料,毛纺织机是毛料,跟丝绸都沾不上边,但也很适合。再说了,梁纲是不会只把这个奖励限制在棉料、毛料和纺织机上面的,总有一天它会把丝织也容纳进去的。

嫘祖奖,梁纲会把它打造成新中华的第一个工业类奖项,但这决不是仅有的一个。

一百二十万银元显然刺激到了太多的人,随后的八月中,全国范围内都在议论着这件事。但是朝堂上到没人提起。中国官员都是讲面子要面子的,那东西确实是人家发明的,也在中国申请了专利,那专利法上又没标明不准外国人来华申请。没道理再反复。

工科、西学接着这股强劲的东风,再一次在中国学术界和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浪潮。儒家维持了两千年的传统在摇摇欲坠,虽然要覆灭它还要做许多努力,但是民间的思想变了,看法变了,儒家的根基也就变了。

当初平定山东后,梁纲硬顶着举国上下的压力拿下了曲阜孔家的国公帽子。孔庆镕才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娃娃,但梁纲也不会心慈手软。

衍圣公也不是真真就知礼守节的正人君子,历朝历代失德被罢黜换人的多了。梁纲让孔家依旧保留那占地百多亩的衍圣公府和面积更大的孔庙就已经仁至义尽了。

孔子后代,自九世孙孔鲋为秦始皇拜为鲁国文通君之后,两千年中富贵荣华不断,堪为中国历史上真正的贵族第一世家。曲阜那一亩三分地,两千年的经营下来地产农田几乎全是孔家的。

梁纲不拿他们开刀就已经是给孔子这至圣先师面子了。

不过那压力还真是大。连陈诗、陈明堂父子都保持意见不甚赞同,后宫里李盈盈也几番说情。盖因为刺激太大,两千年的偶像一经下台,还是被梁纲一脚从高台上踹下的。神圣跌落凡尘,怎能不惹人遐思。

梁纲笑呵呵的看着国内的局势,再冷眼关注着西北的战场。却不知道此时马六甲海峡上通往南洋的海路上,还有一个人用自己的目光紧紧的盯在中国庞大的屈身上。这人就是华盛顿方面派来的第二任驻华大使----约翰.昆西.亚当斯,站在他旁边的是他的夫人---露易莎.凯瑟琳.约翰逊。

约翰.昆西.亚当斯身出名门,其父亲就是约翰.亚当斯,美国独立初期的著名政治领袖,继华盛顿之后的美利坚第二任总统。1767年7月11日他生于马萨诸塞州昆西,与他的父亲有些不同,约翰.昆西.亚当斯是一个道德和生活都非常严谨的人,人们笑称其为“清教徒”。

亚当斯二十岁就成了美国有名的外交官,虽然1788年才毕业于哈佛大学,但是在21岁以前,他已经四渡大西洋,其中三次是在独立战争期间。十几岁时,他就在拜访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的美国使团中充任秘书和翻译。他熟悉欧洲的政治环境。

1794年,二十七岁的他就被乔治.华盛顿总统任命为美利坚驻荷兰公使。1798年,又从荷兰被派到瑞典,代表美国进行贸易条约谈判。

爱情都是不期而至的,瑞典之旅亚当斯在伦敦的一次短暂停留期间遇到了美国驻英大使的女儿露易莎.凯瑟琳.约翰逊,虽然露易莎生性有些暴躁,但是二人还是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再过了四年,亚当斯.昆西夫妇带着自己的孩子回到美国。亚当斯顺利当选了马萨诸塞州参议员,并进入了国会参议院。

如果没有梁纲,如果没有中国的剧变,亚当斯会在俄国担任公使直到1815年第二次英美战争结束,他被派去参加根特条约的谈判。然后再返回美国本土。

可是现在历史改变了,东方的睡狮已经惊醒,在拿了西班牙和可怜的荷兰作为开胃小菜之后,与英国轻微的碰撞之后,他把目标对向了俄国这头正在成长中的北极熊。

撕咬已经开始,雄狮的两只利爪已经插入了小熊的体内。美利坚现任驻华大使西恩.比格斯做生意很有一套,但是对中国局势的估计和预算完全不靠谱,他驾握不住自己要面对的局面,影响力微乎其微。

托马斯.杰斐逊不能容忍这样的局面,他认为西恩.比格斯应该用美国对华贸易的比重来给自己赢得利益。英法的较量在欧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更加残酷的阶段,英国人封锁了欧洲沿海,法国人也锁住了整个大陆,虽然法国可以通过地中海和欧洲东南各国联系外面,英国也可以通过瑞典、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走私港依旧大把大把的销售茶叶、丝绸,但是英国人在华贸易比例的下降将是必不可免得。

美国人的地位会越加的重要,美国驻华大使的影响力也会更加的深重。作为美利坚的驻华大使,杰斐逊要求他发挥出自身蕴涵的力量。但是西恩.比格斯,完全把自己变身为一生意人了。

美国重视对华贸易和经济利益不假,但是对比美国的根本利益来说这些并不算什么。

中国人占据了西伯利亚把触角伸到了美洲的西北角阿拉斯加,同时夏威夷被发现,那里眼下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禁脔,是他们船只直航抵达北美西海岸的跳板和中转站。

打着恶龙旗帜的中国船已经出没在北美大陆沿海,虽然那里只是西海岸,距离眼下的美国还很遥远,中间甚至隔得还有一条巨大的山脉,但那里也是美洲。

西海岸的南部是由稀少的西班牙人统治着少量的墨西哥人占据,他们面对中国人会毫无抵御之力。

美国不敢说‘美洲是美国的美洲’,但是作为美利坚的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不愿意看到强大的中国在北美土地上扎根。尤其是与美利坚相对的西海岸地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