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世中华 > 四百七十六章 中国印象,北海兵团

盛世中华 四百七十六章 中国印象,北海兵团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13 来源:笔趣阁

四百七十六章中国印象,北海兵团——

四百七十六章中国印象,北海兵团

中国武术神秘而强劲,搏击手段复杂多样,即使体瘦身小也一样不可小视。但是再神秘再强大的东西在没被人揭开面纱之前也总会被人华丽丽的无视。

对于帝国官方为英国代表团和查尔斯.格雷个人外出探访所安排的警卫、保镖,英国人表现出了不加掩饰的藐视和看不起。

作为英帝国的外交大臣,查尔斯.格雷身边有的是强力护卫跟随。在这群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英国护卫眼中,中国人显然太‘弱小’的一些。

警卫、保镖们的对决总是简单和快捷的。当一连七次身材高大的英国护卫被他们眼中矮小不堪一击的中国警卫、保镖以毫无争议的绝对优势打趴在地的时候,查尔斯震惊的张大了自己的嘴巴

也正式因为被那一幕所刺激到,查尔斯在北京城里看到有那么多的百姓居民在打拳练功,才更为的吃惊,和认可中国的尚武精神

而至于中国崇尚智慧,也就是指教育,任谁在临近太学等京师文教重地的国宾馆里住上几个月,也都会如查尔斯这般升起这样的念头的。

不过武术的没落是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热兵器的日渐成熟让武它的地位日渐尴尬。你埋头苦练几十年,照样一枪撂倒。

历史中清末民初的中国,那是武术最后一个辉煌鼎盛的时期,可练武之人叫的最多的也只是‘强身健体’,最多再有一个‘强种’。

报效祖国的途经已经跟练武扯不上太多关系了。这是武术的悲哀,也是历史时空不可扭转的大势。

梁纲不知道自己推起的这股‘武风’能够在中国吹刮多少年,但他希望为中华武术传承做出力所能及的每一分贡献。

只是就整个社会而言,武风即便在鼎盛,那引导不起真正的潮流,练武终究是很小的一部分人。真正能丰富人民精神和引起社会浪潮的应该是竞技体育。

梁纲脑子里有不少运动的影子闪现而过,但是排除掉那些不适时宜的,再去除一些不能引起真正社会浪潮的,一个在中国已经消失了一百多年的运动——蹴鞠,成为了帝国体育推广下的幸运儿。

与蹴鞠一样幸运的还有马球,这两样都是曾经风靡全国的运动,但是在满清入关之后,就纷纷被彻底淹没在了历史黄沙之中。满清对中国发展的破坏,真正是全方位的,他们的危害要远胜过蒙元。

蹴鞠是全民运动,而马球则只能是贵族运动和军伍运动,汉唐时期这两项运动都曾经被列入军伍士卒的演练和训练科目之中。前者中唐之后逐渐退去了军伍色彩,变成了男女老少皆爱的游戏,宋明两季更是由‘武’彻底转变成了‘文’,竞争意识大减。

后者在蒙元灭亡之后就逐渐消息在了中国大陆上,到了满清就彻底灭绝。两项运动,一对全民,另一针对军伍和贵族,它们因为满清成功的消亡,也再度因为满清灭亡而焕发生机。

梁纲没有把蹴鞠更改成他更为熟悉的名字——足球,可是他把自己熟知的足球规则全盘寄生在了蹴鞠之上。

比如说,十六人一队更改为十一人一队。南宋《武林旧事》曾列出了“筑球三十二人”竞赛时两队的人员名单与位置:“左军一十六人:球头张俊、跷球王怜、正挟朱选、头挟施泽、左竿网丁诠、右竿网**、散立胡椿等;右军一十六人:球头李正、跷球朱珍、正挟朱选、副挟张宁、左竿网徐宾、右竿网王用、散立陈俊等”。

不提这是历史上第一份有据可查的蹴鞠“首发名单”之事,可蹴鞠十六人一队却是很清明。

梁纲并不知道,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国,也是直到了1848年才形成了足球运动的第一个文字规则——《剑桥规则》。

而所谓的《剑桥规则》,则是在西历19世纪早期的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两校之间进行比赛时制定的一些规则。当时每队有11个人进行比赛。因为那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里住有十个学生和一位教师,因此他们就每方11人进行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后世的11人足球比赛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无意中得了个世界第一,梁纲不要说是不知道,就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分毫。

蹴鞠,也就是足球,不愧是后世世界第一大运动项目,虽然在中国才重新兴起没几年,但已经能够吸引许多百姓的目光了。

时代不一样,不可能组织什么全国联赛,即便是全省都有苦难。所以,在北京这一块,就单独一个顺天府自己玩。

北京城东西南北中划分为五个区,每个区组建一支官方的蹴鞠队。毕竟这项运动眼下开刚刚复兴,还需要国家的大力推动和扶持,而且官方努力也可以极大地促进民间蹴鞠的发展。

府下各县,每县也组织一个县队。顺天府自己玩自己的,没有太对规定和限制,联赛都没有正式组成,这只不过是梁纲在用县与县,队与队之间的碰撞来吸引人眼球而已。

全国各地都是这般做的,虽然如此政fǔ开销会多出一些,但显然蹴鞠已经在国内复兴开来了。这项运动能够在中国从春秋战国一直风靡到明末两千年的时间,能够在后世现代社会成为地球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运动,确实是有它自己的独特魅力。

蹴鞠在帝国全国范围内的发展都是喜人的,民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玩这个。估计都用不了十年,在这一代孩子成长起来之后,帝国国内也就会随之出现私人球队了。毕竟六百年前的南宋就出现了齐云社,眼下的中华帝国又为什么不能呢?

作为一个皇朝的新兴时代,即便是华北水灾不曾消退的时候,举国境内绝大部分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收入也在逐渐变好和增多中。这也就给了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更好的生机与土壤

梁纲不清楚日后帝国的足球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但是至少有一点他可以肯定,如此的发展下去,中国即便成不了足球王国,也绝不会出现后世国家队和足协那可耻的一幕幕。

十三亿人找不到十一个会踢球的,可耻

在军队中蹴鞠发展的缓慢一些,对于这项军事色彩已经全部褪去的纯体育运动来说,马球显然更能吸引去他们的注意力。

不管是骑兵部队和是步兵部队,看刺激性更为激烈甚至是危险的马球的士兵数额,都要远远超出蹴鞠。甚至一些骑兵部队中,军事主官都已经把马球重新列入了训练科目,只是没有得到军部的正式文件同意。

与这些逐渐发展起来的体育竞技项目相比,中华帝国的文艺团向来发展都是极好的。虽然前清时期和建国之后,都有不少人和顽固学究、别有用心者,把文艺团的女性污蔑为军ji,但是中华军文艺团却始终在一步步发展壮大着。

彻底扫平了满清、蒙古残余势力,大阅兵之后,梁纲的威望在国内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顶点。他就借此机会,强令各级官府组建自己的文艺团,长年下乡演出或是在城内义演、公演,就如同后世的三下乡一般,借着戏剧、歌舞等文艺表演形式,进一步宣传政fǔ的新政策、新决定。也最大限度的丰富老百姓生活,丰富他们的精神需求。

污言秽语当然还有,虽然梁纲狠抓了两次,但是传统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那不是几年工夫就可以去掉的。

查尔斯当然不清楚其中的奥妙和内幕,他看的虽然仔细,但看到的却也是更多的更真实的表面和表皮。

这些在查尔斯眼中就是中华帝国经济、文化、精神、教育等等的全面高度的发达和真实的社会现象。

他认为帝国子民崇尚勇武和智慧,生活富裕,业余生活饱满,精神面貌非常健康非常好。不能不说他对中国的了解真的十分匮乏。

合上笔记本,查尔斯还是不能入睡。他脑子里不由得想起了前辈马嘎尔尼,中华帝国的影像在他脑海里恍惚了一下。

马嘎尔尼真的错了吗?

“是的,他是错的。但愿如此”查尔斯最后得出了结论。

因为对比一个腐朽的帝国十余年中恢复了勃勃生机,如梁纲这般,十年时间内不但打碎了一切,还在原址上重新建立起一个虽然短暂却已经无比辉煌强大的帝国,更为可怕

两个对手,查尔斯.格雷宁愿大英帝国的敌人是第一个

————————————————

叶尼塞斯克。沙俄在叶尼塞河流域建立起的第一座城市,迄今已经有一百九十年的历史,常住人口三千多人。在俄国整个远东布局中,这里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据点。

可是今天,一百多年来都安枕无忧的叶尼塞斯克却来面临一场毁灭之灾。北海兵团兵临城下。

中俄开战一两个月来,三路大军都是进展神速,北海兵团其以绝对的实力迅速拿下了恰克图—买卖城一线,拿下了伊尔库茨克、上乌丁斯克、色楞格斯克、巴尔古津、基廉斯克等贝加尔湖沿岸各地。

兵锋进刺叶尼塞河,这叶尼塞斯克就是首当其冲的第一战。

贝加尔湖,也就是现在的北海。当初俄国人为了更好地经营恰克图—买卖城一线,二十年前就兴建了贝加尔湖环行道路,沿大道设驿站、建村庄,组织斯拉夫人和哥萨克向这边迁移。

可是随着北海兵团的北上,整个贝加尔湖地区没过多长时间就全部囊入了帝国的口袋。这环行道路也就成了帝国最好的运输补给线了。

斯坦丁诺维奇敲响了叶尼塞斯克城的警钟,他可不愿意做维德洛夫那样弃城逃跑的懦夫。

叶尼塞河在整个西伯利亚的最中间,这里一丢失,中**队就可以沿河北上迅速占领整个叶尼塞河两岸。毕竟在叶尼塞河流域,除了叶尼塞斯克城之外,也就只有北极圈附近的图鲁汉斯克才算是一座城市。其余的据点更多的是村庄一级的聚集地,根本无法守卫。

叶尼塞河流域一旦丢失,整个西伯利亚的东半部就再也不会属于伟大的俄罗斯了,那里还有沙皇的子民和军队。斯坦丁诺维奇决心拼死一战,他手中本就有一个营的正规军,加上南面退入叶尼塞斯克的败兵,以及纠集起的哥萨克,斯坦丁诺维奇有三千人的队伍。

“是的,阁下。哥萨克会用刀子来狠狠的教训中国人,告诉他们退回自己应该去的地方。这里属于伟大的沙皇”托尔布欣挺着大大的酒糟鼻子高声的叫喊着。

他是第六次俄土战争的老兵,战争使得他左手丢了两个手指头,让他不得不结束自己的正规军生涯。但是回到了叶尼塞斯克老家,托尔布欣毫无疑义的担当了当地哥萨克的首领。

斯坦丁诺维奇却并没有理会托尔布欣的叫喊,因为在色楞格斯克城下的时候,托尔布欣就带领着叶尼塞的哥萨克们与北海兵团的骑兵队伍打了一仗,结果跟贝加尔湖的哥萨克一道大败而归。

城外传来了疾驰的马蹄声,作为一名老兵托尔布欣敢肯定,扑杀而来的中国人是一个拥有不低于三千名骑兵的骑兵群。

哥萨克无畏且骁勇善战。但作为叶尼塞流域哥萨克的首领,托尔布欣却需要为自己麾下的小伙子负责。

什么样的仗能大,什么样的仗会吃大亏,哥萨克不是愚蠢无知的,眼下的叶尼塞斯克的这一仗就有极大地可能是要吃大亏。所以托尔布欣叫的虽然欢快,但绝口不提出兵的事。

斯坦丁诺维奇气愤又心疼,马上就要盛夏了,如果中国人不来他就要收取今年第一次实物租了。恰克图中俄贸易虽然断绝了好几年,可是布拉特蒙古人手中的皮毛物资还是很有价值的。

从贝加尔湖往北这一大片辽阔的牧场,一直以来就一直是布拉特蒙古的游牧地。这片肥沃地牧场已经归了沙俄百余年,布拉特蒙古也在沙俄的管制下生活了百余年。即便被增以重税,可这里是先祖的领地和长眠之地,布拉特蒙古依旧不愿意放弃。

百多年的异族统治给布拉特蒙古人带来了深重的影响。一些放弃了传统的蒙古人不但改信了东正教,还参加了沙俄的军队。西伯利亚俄军中就有有一个通古斯团和两个布里雅特团,人员总数多达四千人。

沙俄帝国的官场中,每个人都知道一个事实,远东的实权官职很热手很有能量。因为在那地方能弄到更多的钱虽然酷寒漫长的冬季很不好受。

要知道,近百年来恰克图作为中俄交界地区最重要的贸易点可是盛极一时的。在俄国和西欧的文献中,它被称为“西伯利亚汉堡”和“沙漠威尼斯”。

中国的长时间内战让恰克图贸易毁于一旦,沙漠威尼斯一蹶不振,盈利严重缩水。但它还是比东欧的那些城守有盼头。因为沙俄官方无时无刻不在努力着与中国重开边贸,只是梁纲一直卡着没同意。

加之贝加尔湖、叶尼塞河南部一带拥有大批的鞑靼人在生存,这里依旧是令无数沙俄中低层官僚向往的地方。

叶尼塞斯克城守职务斯坦丁诺维奇当初是费了不少力气才得来的,想着就是看能不能干上几年,等到恰克图重新开市,然后轻轻松松的就能捞饱喝足。

但是战争的到来让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从今天起你要把对金钱的念头全部驱除出脑海”早晨起床时,对着镜子斯坦丁诺维奇这般对自己说道,“你是一名战士,要为俄罗斯而战。”

“凭借城中的力量,要守住叶尼塞斯克很难。但是为了俄罗斯我们必须守住,必须支撑住。我对打仗并不在行,所以,科索洛夫少校,托尔布欣首领,叶尼塞斯克的安危就要依靠两位了。”

“阁下放心,斯拉夫人的鲜血流不尽,叶尼塞斯克就一定存在。”科索洛夫恭敬说道。

斯坦丁诺维奇这人虽然有点小贪财,但是才能还是有的,而且也有勇气。比起巴尔古津城逃跑的维德洛夫,这样的人值得军队去尊敬。

而就在科索洛夫和托尔布欣两人下保证的时候,斯坦丁诺维奇一个侍从闯了进来。“大人,大人,中国人又来军队了。”

城墙上气氛不好。斯坦丁诺维奇和科索洛夫、托尔布欣三人赶到之后一眼就看到了城下等候的上尉伊里奇那满脸的阴沉。斯坦丁诺维奇似乎明白了什么,提起勇气登上了城头,向城外一看,真像是寒冬腊月里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身心都凉透了。

几千名骑兵在城头大炮射程之外围兜着叶尼塞斯克城。在他们后面布满了数不清的四轮马车,无数步兵从车厢中跳下。然后集结在一起。用望远镜一看,数都数不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