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世中华 > 四百五十三章 利益链条,大阅兵前

盛世中华 四百五十三章 利益链条,大阅兵前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13 来源:笔趣阁

四百五十三章利益链条,大阅兵前——

四百五十三章利益链条,大阅兵前

外蒙平定,满清彻底覆灭,这标志着中华帝国大一统的初步阶段性目标已经完成。如此帝国的脚步踩踏着新的,也即将向着新的征程迈进。

欢庆过后,梁纲立即就着手于蒙古人的回迁事宜。因为时间已经到了中秋,冬季眼见就到,梁纲没有立刻动手回迁,而是只把蒙古人稍微的往外放了一点,还依旧处于边疆重军的严密严控之下。

梁纲还需要组织足够的汉民进去掺沙子,而且为了彻底降服住蒙古人,一些怀柔的手段也是极必要施展的。

事实已经证明武力征服的手段是最不可靠的,历史的长河无数次验证了这一点。所以,梁纲是绝不会再重蹈覆辙的。

内蒙外蒙的活佛梁纲继续让他们‘活佛’着,但是手中的政教大权就砍了一半,活佛们依旧管理着蒙古喇嘛,却再没有半点政治权利。如此虽不能立刻就斩断了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推移,一代人之后也就不见踪影了。

满清对喇嘛们的一些特权梁纲毫不犹豫的给予取消,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断绝了蒙古人继续堕落的道路。

梁纲宣布此事后,准许三个月内喇嘛自由还俗,过期则载录僧籍,为帝国正式喇嘛。

同时卫生部将组织大批的医生大夫进驻蒙古。在蒙古草原上设立一个个定点医疗站,选派人员三五年一轮回。

所谓蒙古大夫,蒙古大夫。这种对传统蒙医的戏称,不仅在中原,就是在大草原上的蒙古人心中也是极具影响力的。

蒙医是蒙古族的一种独特医疗系统,主要集中于喇嘛庙。满清时期蒙医受到藏医的巨大影响,特别是藏医《四部医典》的传入,使蒙药得到系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

传统蒙医多用物理疗法,很少用药,且擅长接骨正骨。可是正骨接骨那是能舒服的事情吗?这个专科特点不免就让病家畏惧三分。对于普通头疼脑热,蒙古人很少求医,多依靠自身抵抗力,因此蒙医在这方面不接诊则已,接诊就是重病危急,也渐渐养成了蒙医为了立竿见影敢于用猛药的习惯。满清太医院也用一些蒙医,所以可以想象,让他们按照草原下药的水准给体虚身贵的皇亲国戚看病会是个怎样的效果。

满清入主中原一百五十年,“蒙古大夫”大名传扬四方。梁纲无论是在前世,还是在穿越之后,对此都时有耳闻。自然对蒙古人的怀柔手段中就少不了在这方面下手了。

而且这一手段,两年多来就一直都运用在那些被‘俘虏’的蒙古平民身上,反应很是良好。那些治病救人的医生大夫现在已经普遍能感受到蒙古人释放的善意了。

以怀柔手段拉住蒙古人的心,用经济利益绑住蒙古人的心。

满清刚入主中原的时候不也弄得天下民怨沸腾的么,可是现在百五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就成‘康乾盛世’了。如果没有梁纲的出现,它们的统治还会继续持续一百一十年,甚至成为世界上中国的代表。

所以说,欺压着欺压着就习惯了。这种软弱性不仅仅是汉人才有,整个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

数以亿计的汉人陆续降服在满清脚下,这不仅仅是因为汉人血脉中的血性在退化,更因为在满清的统治下大批的百姓好歹有了口饭吃。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能活下去,能更好的活下去,这比什么民族、什么独立更重要。并且蒙古人连自身本民族的概念都很稀薄,更无国家的概念。只要梁纲能够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不需要多少年,蒙古族就会彻底融入中华。而梁纲拴住蒙古人的利益链条就是——羊毛

英国资产阶级发展中有一很出名的现象就是‘羊吃人’。十五、十六世纪,英国、尼德兰(荷兰)等国的毛纺织业非常繁荣,羊毛需求量激增,养羊成了很赚钱的行当。英国的地主纷纷把自己的土地和公共的土地用篱笆圈起来放牧羊群,并强行圈占农民的土地。农民丧失了赖以养家活口的土地,扶老携幼,向着陌生的地方去流浪。这就是英国资本主义血腥发家史上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与这种现象相当的是,中国历史上也有棉桑侵占农田的事件发生,而且大江南北屡禁不止。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商业利益侵占农业利益的表现,只是中国传统治国方针中就是重农抑商,所以,这现象不可能像英国的‘羊吃人’那般无可抑制的泛滥。

梁纲也想发展毛纺织业,精纺织品、毛线、毛呢、大衣呢、地毯等等,这些都是赚钱并且对民间生活非常有用的东西。

广阔的中国不是小小的英伦三岛可比的,发展毛纺织业也根本用不了‘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西北的青海、新疆,正北的内外蒙古,大片的草原铺开在那里,再多的羊毛也能产出来。

蒙古人养羊,汉人收毛,继而发展毛纺织业。物品的交流,就可以让双方的利益彻底绑在一快。而有了利益,蒙古人就会反过来向中原大把的买进生活用品,比如说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以及茶叶、茶砖等等。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却极结实的利益链条。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只要蒙古人习惯了这一切,他们自己就会乖乖地不敢反。

为此,梁纲一直来都在做着细致的准备。

他首先调查了中国国内的绵羊品种,西藏、新疆、蒙古以及中原内陆,都有绵羊品种,但是产毛质量与西方的绵羊相比显然逊色了一等。

中国人自古就没有毛纺织业这一行,养羊主要就是为了吃肉,另外羊皮可以做袄、裘等。所以,后世的中国滩羊、湖羊等等都是享誉世界的裘皮面料。

可是羊毛上面,不管是西藏羊、还是蒙古羊都不行。按照欧洲来的毛纺技师的话说,这些都是粗毛,都是地毯毛,价值比是最低的。

因此为改良国内羊毛品质,自从欧洲大批量进口战马之后,梁纲又从欧洲购来了更大批量的细毛羊。

跟战马改良长周期不一样,短期内羊毛品质改良就是可以见到良好成效的,只要能选配出足够多的母羊。

短着两三年,多则五六年,就可以看到成效了。而且近期中,国内的毛纺织业才刚刚有所起步,除了梁纲出资建立的一个中型毛纺厂外,就只有李永昌随着建了一个。而几年之后,等到塞外的羊毛改良有所成就的时候,国内的毛纺织业就差不多该走上正轨了。

现今时候,国内的纺织业是在李永昌的带领下才有所发展的,却是都集中在了棉纺织业上。国内布匹市场上的毛料,全部都来自于英国。

市场的诞生是需要时间孕育的,之前时候毛料在中国几无可见到,猛一出现就想立刻打开市场是不可能的。

机织布在中国买卖了这么多年,市场也狭小的接近没有,不是因为几年前的布料危急,这东西也登不了大雅之堂。

在梁纲的眼中,英国人卖入中国的毛料就相当于是投石问路,把大门推开而已。真正想要毛料毛呢在中国市场上大行销售,还需要一个与‘布料危急’相同的契机。

梁纲把这个契机定到了军服上面,定在了‘形势’推广上。

帝国已经成立了三年多了,国内最大的敌人满清在今年也已经被彻底铲灭。梁纲计划着在大年初一,中华帝国成立整四周年之际,在北京城**外举行一次盛大的阅兵仪式。

寒冬之际,出现在阅兵仪式上的士兵全都会身着最新式的军礼服,除了正常的穿着配饰之外,每人还都会外加一件毛呢大衣。

这种大衣日后也将会成为中华军陆军的正式配装,并且至明年起,中华军全军更换军服,日后中华军官兵的军礼服,将一律会用毛呢面料制作。

虽然这样的开销会增大一些,但是欧洲各国的军队现在都如此了,中华军又怎么可以落后?

毛料有着良好的弹性、柔软性和独特的的缩绒性及抗皱性,吸收湿气或汗液后还具保暖性。

用毛料面料做成的成衣,坚牢耐穿,长时间内不变形,因无极光而格外显得庄重,质地滑爽,外观高雅、挺括,触感丰满,光泽自然柔和,对比起土布面料制成的军装,确实是太华丽了一些。

中国有的是聪明人,怕是阅兵仪式举行之前,一些消息就已经会透露出去。而当军队换装正式的命令下达之后,举国上下怕是都会对‘毛料’付之于瞩目的。

到那个时候,不用梁纲多说一句话,国内的纺织业发展就会自动的一改全棉纺方式,主动地变成棉毛并举的发展模式。

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中国商人逐利的本性丝毫不低于同时代的欧洲商人。

西方格言:不把军火卖给自己敌人的军火商就不是一个好的军火商。而小二百年前,中国山西的八大商户就已经用行动证实了这句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