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世中华 > 二百七十三章 一桌饭,两拨客

盛世中华 二百七十三章 一桌饭,两拨客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13 来源:笔趣阁

准备了一桌饭却来了两拨客……(天珠变章节UBOO的

大军刚进当阳梁纲就得到了安陆来的信报,不但襄阳的福宁南下了,连武昌的永保也出来凑热闹。他连兵黄州的汪部,凑够了一万五千人气势汹汹的走黄陕杀来。

红中军汉阳主力西进之后,梁纲只留下了五艘护卫船和扩充到一千五百人的火枪营以及独立一营兼少量炮营防守汉口、汉阳。黄陵一带无暇顾及,只留下独立一营的一个中队驻守,装装意思而已,清军一开过来他们自然就退回了汉口。

甚至黄三都做好了弃守汉口的准备,集兵汉阳以他手中的实力,倒也能与永保、汪一战。

不过永保、汪却没有进攻两汉的意思,相比较扎手的汉口,浑身长刺的汉阳,老巢安陆对红中军而言是加的重要。尤其是天门县,那里不但有红中军的老营还有造船厂和诸多的军需物资储备,一直以来都在源源不断地向着两汉红中水陆军输血,,“

所以“打下”黄陇后二人马不停蹄的就赶去了孝感,大军绕城不打直进西面的应城县。鲁维志的义军水分太多,而且就算他手下人马全是扎实的青壮主力也司样不是万五清军的对手,除了缩进孝感县城内不出外别无办法,眼睁睁的看着一万五千清军开进西去。现在永保、汪他们距离安陆府境内也就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骤然而来的危急让王邵谊、李虎颇有些措手不及,那北面的福宁清军也就罢了,东边的永保、汪部却是他们所万万想不到的不速之客。

当即调遣了南向阳部南下,汇同天门县境内的骑兵营以及老营下辖的警卫营兵马固守天门县城并三汉河沿线。

红中军老营上万人现在全是在天门县境内,自县城城南而过,西连司马河的三汉河以南至沉湖之间的大片地区,就是他们的主要聚集地。或许老营搬入县城不费得什么事,可是南的造船厂怎么办?那里的大批量储蓄物资怎么?

清军来的这样,陈明堂他们根本不可能在短短时间内就把一切处理妥当,所以三汉河这一线必须守住。万幸的,黄三已经亲率火枪营回援了,只需再有两天就可以抵到天门。

虽然他这样一来两汉一带就只剩下了独立一营和五艘护卫船,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可对面的武昌清军又何尝不是如此?永保同样领走了城中的主力。东面的黄州府是没了威胁,因为汪都倾巢而出了。黄三这时候不动火枪营是真正的浪费!

临近应城的几县红中军都在撤退,那几个执政的实力在一万五千清军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不撤退就是在白费性命。虽然如此一来会让他们几个月的治理、努力都付之东流,可是人命重要。

整个安陆府境内,到梁纲接到信报为止,除了钟祥和天门两地外,也就是天门县南的潜江还控制在红中军手中,剩余的几县全部都让空了。永保、汪现在无论是进攻天门还是转攻钟祥,都将是一路直达,不用费一兵一卒。

真是火烧眉毛了,捏着信报梁纲只能再次下令全军速行。虽然他真的很想让部队在荆门休整上一两日再走。HuB

军中的江南义军vpd也还吧,红中军和荆门义军却是先后不停的打了两丈了,而且每一仗里还都是主力……在精力消耗上,远比江南的司行来的重!

用了一天半的时间,部队进入了安陆,梁纲没有分兵北上,而是直接开向了天门。这里确确实实是他的命门之地,不先撵退了永保、汪,梁纲就放不下北上。

天门。

永保和汪现在还都不知荆州城内的情况,但是他们对天门县的进攻却已经早早开始了。

紧挨着武昌兵仗局,永保随军自然带了不少的大炮。虽然这此大炮依日沉重、笨重,依日比不上红中军的重炮好使,可是有总比没有强,它们总比床弩火箭打的远不是?

为了运载这些大炮,确切的说是分开了的炮筒、炮牟和火药,汪几乎是征尽了黄州府内的马匹。所以,这批大炮行进速度还是很的。

“轰轰轰”

持续不断地炮击声响起,一枚枚的铁弹砸在北城墙上,司样为数不少的床弩火箭排在炮群之前,也在抓紧每一秒钟的上弦射发着。

此起彼伏的爆炸、重击,让整个天门县北城墙都一片狼藉,碎石横飞,城垛伤残。

留守在城头的少量红中军大半已经丢掉了性命,剩余的二三十人也是扣着厚厚的铁板盾牌,零零散散的分布在二里多长的北面城墙上。

南向阳脸色没有一丝害怕反而是多了一股怀念”多少次厮杀了,自当年阴条岭一战后自己就再没有挨过炸,现在倒是有点怀念,了。

他不怕清军破城呢,天门县城内有第三营和警卫营的三个大队在驻守,虽然没有重炮,可是直射炮和向炮以及床弩火箭却是不少。清军在城外放野也就算了,可要是到了城内么,看自己怎么修理他们!

三汉河南岸。

骑兵营是红中军防守三汉河沿岸的第一利器,虽然后警卫营另外三个大队部守在这里,可是步兵又怎能司骑兵相比机动性呢!姬延良、姬仲良以及廖勇富,三人每人各率一支分队,巡逻在三汉河南岸,大量的探骑被释放出去,不放过沿途上的每一个点。

龚家桥。三汉河上唯一一道石拱桥所在地,也是警卫营一大队的驻守地。二十多米长的石桥虽然已经在上午的攻战中被从中炸断,可是石桥的选址本身就标注除了这一段河面的优异性。

下午,炮声、爆炸声依日不断,继上午塌陷的两座堡垒之后,第三座被炮弹、火箭炸塌的土水泥堡垒也出现了。

不过周浦和不怕,因为他这边的王水泥堡垒还依日有十座之多,而石桥正当面的主要的中心主堡也依日坚挺稳因。

与之眼前的敌人相比,周浦和担心的是上下游会不会出现偷渡过来的清兵兜袭,因为警备营一大队的兵力实在不多,一旦真正刀枪肉搏了,怕是根本就支撑不了几时。(来bHuBvpd

为此姬延良特意领着二百骑在这一片巡视着。上午没有发现清兵搞鬼,可下午一开始就连续出现了两波。而主要的是眼下的这第三波,也全部都是骑兵组成,等到姬延良消灭了第二波偷渡清兵赶来时,岸上都已经聚集了上百人马了。

“杀!”

一名红中军骑兵手持马刀嚎叫着迎向一名清军马兵把总,可还没等他手中的马刀砍到那骑清军把总身上,另一骑清军马兵就已经从他身后纵骑突过,刀光一闪,那红中军骑兵的背部就被整个录开了出来,森森白骨,血肉绽开,脊椎都被这一刀给斩断了

“呃啊!”

那名红中军骑兵只来得及凄厉地嚎叫起一声,整个人就无力的从马背上掉下,爬倒在了地面上再也起不来了。

然而那个偷袭得手的清军马兵也只是微微得意了一瞬间,接着就被另一名浑身血迹的红中军骑兵一刀枭首。

虽然连续的厮杀和奔波让红中军骑兵的战力下降不少,可他们毕竟还占着数量优势的。况且领兵的姬延良也是一身的好武艺,战场之上骁勇无比,这头领一用命,下面的人士气自然跟着就上来了。

“呀啊!”

“哈!”

两名清军马兵口中怪叫着,一左一右的向着姬延良疾扑而来,锋利的腰刀高高扬起,堪堪到面就要照着姬延良的身上劈下。

两道寒光亮起,可就是在这两道寒光之间,姬延良的长枪已经疾刺而出,两道捷无比的虚影从寒光中透出,闪电般的没入了那两名清军马兵的咽喉,两名清军马兵健硕的身躯猛然一震,便一头从马背上栽下。

二人脑袋先着地,疾驰纵飞间姬延良似乎还隐隐听到了颈椎断裂的声音。

奔马蹄声如雷,又一队清军马兵拍马杀到。长枪突刺,姬延良锋锐的枪尖毫无阻挡的从当头一名清军马兵军官的背心后透出,抽枪回身间,另外的清军马兵高举的战刀已经照着他的津项猛劈下来。姬延良大吼,左手拉枪在身前一挡,司时右手放开长枪,一把从腰间抽出马刀,反手削掉了再一人的首级。然后举起手中刀一个硬架,就听得“当、当,的两声脆响,人马就已经冲出了这一队清军马兵的序列。

凄厉的惨叫声旋跟着从脑后传来,姬延良头都不用回,就知道被自己挡住的那几个清军马兵现在定已经死在了自己人手下。

瞬息之间。汹涌向前的红中军骑兵和已经上岸的近百清军马兵撞到了一起,就像大海中两股巨浪迎面相撞一样,霎时绽起了一多在阳光下为璀璨地血花,两军阵中一片人马悲鸣,残肢断臂伴随着狰狞的人头漫天飞舞“

一眨眼地功夫,汹涌对进的两股骑兵就已经交错而过,各自扔下了一批尸体,红中军折损了二三十人,清军则丢下的多,五十左右,都接近总人数的一半了。

猛然间的变故让正在渡河的清军马兵左右不知了起来,红中军已经到了,他们这批人是该返回对岸呢,还是继续向前???

“轰轰轰,“”

一连串的手雷爆炸响起,崩飞的铁屑碎石登时让喧哗的三汉河加的沸腾。十几枚手雷丢下,虽然有一部分在水里没响,可还是有那么一部分是爆炸了的,而且有的是还没接到水中,就在半空中直接爆炸了。

鲜血顿时染红了那一片河水,受伤未死的战马惊起,水道完全乱作了一团,彻底断绝了对岸清军马兵继续渡河的希望。

“吁,“”姬延良喝住胯下战马,缓缓将它勒转过来。一百三十余骑红中军骑兵也纷纷勒转马头,重在姬延良身后排开。后的二十名左右的红中军骑兵则在继续监视着对岸和河中,不少人第二次的手雷已经投出。

不给清军马兵喘息的机会,姬延良举起手中的长枪。”弟兄们,跟我冲啊“”,五百支马蹄登时飞踏。

前方不远处,五十骑左右的清军马兵也在一名千总的指挥下排出了队列,那名千总无暇再顾及别的事情,和姬延良一样,举起了手中的战刀,一眨不眨的注视着对面。

“轰轰轰,“…”一股有别于炮鸣声,却一样的震耳的马蹄奔飞声传来。廖勇富部到了。

昌显脸色变得一阵惨然,强忍着扭头张望,右手握紧战刀,向着姬延良部一指,“弟兄们,想活命的跟我冲啊”

“杀!”

“杀!”

“杀呀!”

五十余骑清军马兵不用再做动员就已经知道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了,在干总昌显喊声未息时,身就已经司时大吼起来。

震耳**聋的呐喊声中,两军战士司时狠狠一挟马腹。驱马向前,司时将兵器往前奋力挥指,二百骑不到的两军将士就像决了堤的洪水,向着对方狠狠地冲荡的过去。

天门的战事激烈而短促,一天多时间的厮杀,清军直接减员就超过两千人,而红中军也死伤了一干三四,其中战死者超过六百。骑兵营再次遭受重创,战力被一战压回了五百骑。

当黄三领着火枪营被运输队接回天门县之后,知道火枪厉害的永保、汪知趣的停下了进攻,全线撤离天门,在当天日落前就回到了京山县境内。

第二天上午,梁纲渡过了司马河领兵赶到了鱼薪镇,得知永保x汪已经后撤京山以及黄三火枪营赶到的消息后,并没有放缓见步,依日全军速行赶到了天门,然后一口气不歇,带着第三营、骑兵营和火枪营直往京山杀去。

连日的强行军,红中军和义军主力已经疲惫不堪了。第三营、骑兵营战后也是一样,全军中也就是半路坐车赶来的火枪营还好一些。这时候继续行军京山,如果永保、汪选择死守县城,梁纲情况可就是大不妙了,他手下人马再多,部队打不动也是白搭。甚至以红中军和义军现在的情况,被清军猛打一个反击,说不定都要后撤军,太伤士气!vpd

因为无论是红中军还是义军,都已经到了该休整的地步了。

可梁纲不愿意让永保、汪在自己上头呆着,要知道大军这一休整,没个两三天时间是不行的。所以,与其让这一部兵马待在眼皮底下,看自己还露出疲态,倒不如虚张声势的吓跑他们。

红中军、义军都该休整了,梁纲心里清楚,各军的首领心里也清楚,可是清军不清楚,永保、汪不清楚。

他们或许可以猜到梁纲部连日作战、连日行军,部队已经早已疲惫不堪且战力下降,需要休整,可是他们绝不敢拿自己手中的人马来试探、来冒险。当看到梁纲马不停蹄的从天门杀奔京山时,还带足了手下的兵马,心中必然生怯。

因为梁纲这样的表现,看起来完全是士气激昂、虎虎生风,哪里有需要休整的架势?

所以明白红中军火器厉害的永保、汪二人坚守京山县的可能太小了,连一成都没有。

梁纲觉得这个险有必要冒,而且事实证明,他这个险也冒对了。

打先头的火枪营,连于清军后卫交手的一场前哨战都没打,就顺顺利利的进入了京山县城。

永保、汪带着他们的大军往西北方向的钟祥进发了。当然,他们不会去打钟祥城的,连天门都吃不下的部队,如何会是钟祥红中军的对手?他们是要去会合襄阳来的福宁部两万清军的。

跟梁纲预料的完全一样,福宁此次南下,看起来气势汹汹,实际上的能动用的兵力却缩水的可怜。号称三万,实际上却只有两万,那剩下的七八干人全是这段时间他从召集起的乡勇和随军服役的老百姓。

福宁停兵在钟祥城北四十里的长寿镇,好几天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对钟祥发起进攻。

荆州诸处戒严,严杏满清余党,各方面的限制使得武昌方面直到梁纲北上了两天后得知了城内一千五百余旗兵旗民被屠的消息。毕沅失魂落魄,哭丧着脸写了一封奏折递交北京,司时派人马加鞭的通知的永保和福宁。

血祸已结,还打不打,就由他们自己看了!

而到现在为止,永保、福宁、汪三人还都不知道此事。

京山县。vpd

进入了县城,不说是下面的士兵,连一众首领们浑身上下也都松软下了。梁纲立刻通告全军,二日休整的命令一下,满城的欢呼相应。

司时他还派人前去联系钟祥,将这边的消息告知之后,下令,三日后大军出战。钟祥城内有红中军的前军第一营、兵一营和预备营三部主战部队,配合着柳严辰亲自指挥的留守炮营主力和王元的后军守备队,实力委实是不弱。梁纲野战清军,那是起了一战定乾坤的念头的,当然不会让他们这支主力闲置了。

一切准备,都要从胜利,做起。

书籍由搜狐网友上传,请记住我们的网址:或者bdu一下:搜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