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世中华 > 二百六十章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盛世中华 二百六十章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13 来源:笔趣阁

二百六十章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

安陆的战俘整编计划在逐步进行中,当阳这边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战场上恢复了平静——清军撤退了。

福宁还是有担待的,下了决断之后就半点不拖泥带水。只相隔了一天大军就转回东湖,完全撤出了荆门州地面。

此刻连同伤员在内,长江以北清军(陆军)共还有三万人不到。梁纲心情微微有些复杂,他即为清军的迅速撤退松了口气,也为不能借此机会真正的重创清军而感到惋惜。

荆门、宜昌间重新陷入了沉寂,拉在后面的熊道成、杨起元、陈德本等荆门义军首领却立即赶上门来。他们现在才算真正了解到红巾军的实力,与之相比,自己真不是一个级别的。

以前他们虽也敬重梁纲,知道红巾军的厉害,可终没个具体的对象来比较。现在这一仗打得就彻底清楚了,不比不知道,一比真是吓人一跳。别看现在红巾军和荆门义军的人数规模相差不大,战斗力方面的差距却真的是天壤之别。

清军撤退的第二天,几人就赶到了当阳,安远、荆门两地义军随同来的人数不多,可队伍里的jī鸭鱼ròu、猪羊美酒却是装载的满满的。

几人已经有抱粗腿的意思了,相比较地理位置更远的襄阳义军,老巢近在安陆的红巾军给他们的帮助无疑更大。

“硫磺、硝石换大炮!”

战场的局势是变化无穷的,又隔了两天时间,清军整顿一新后又有了新的行动,福宁率两万清军北上鲍家山,直入郧阳府。留下来湖南提督刘君辅,督率余部**千人死守东湖。

很明显,福宁是感觉不到在荆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希望,所以把主意打到了另一条路线上。

敌动我也动,梁纲这边自然也随之而有了变化,一天的时间调兵遣将,红巾军主力会同一万多荆门义军合力杀到了东湖城下。炮火连天中,联军分出一支义军轻松拿下了兴山和归州,切断了福宁部与后路的联系。

但是对于外表看起来松松垮垮的东湖城,梁纲却没有向它发起进攻,那里面可是有**千清军绿营在驻防呢。配合着游弋在江面上的岳阳镇水师,想啃下东湖城来,红巾军至少要嘣掉两颗大牙,太不划算了。

而且随着福宁这两万清军的北上,郧阳府的僵局必然很快就会被打破。支撑住一万多陕西兵、山西兵进攻的郧阳义军已经是竭尽全力了,现在再有两万清军赶到,不出十天郧阳局势定会发生逆转性变化。

北线有变,梁纲就不能再把主力陷在宜昌了,至少也要调回安陆来。大军居中而守,无论是襄阳有危还是荆门出了麻烦,亦或是德安府紧急,红巾军都可以及时救援。

回撤安陆之际,面对着荆门义军的一众首领殷切期盼的目光,梁纲道出了一个协议——硫磺、硝石换大炮。

红巾军传授最佳的黑火药配方给荆门义军,还可以教他们怎样制作手雷和床弩火箭。但是熊杨等人若想要大炮的话,那就必须用宜昌的硝石、硫磺来跟安陆换了。

五千斤硝石、硫磺可兑换一门小口径臼炮;一万斤硝石、硫磺可兑换一门六百斤小炮;一万五千斤硝石、硫磺兑换一门八百斤重炮;两万斤的硝石、硫磺兑换一门一千斤重炮……

最重的一千二百斤炮,梁纲还根本就没把它列入交换名单。

这价格算不上贵,可也绝不便宜,更主要的是它麻烦。荆门义军能不要大炮吗?不要大炮日后他们还怎么来抵抗清军的进攻?可是想要大炮,义军就必须大面积的占据宜昌府的土地,以此来挖掘硝石、硫磺来供应安陆府的需要。这样一来熊道成、杨起元、陈德本等人就肯定会同留守东湖的刘君辅部产生交集。别看那刘君辅面对着红巾军时甘做缩头乌龟,可要是换做是义军试试?

没有再理会呆呆傻傻的熊杨等人,梁纲拉着红巾军就返回了安陆,把当阳城交给了荆门义军,只留下身后那残破的城墙和城外一个新堆得高高的土山头,里面埋的全是清军的尸体!

——一座万人冢!

风雨yù来啊!

三月中旬,郧阳义军败势已定,他们完全丢掉了郧南四县和郧西县城,现在陈金生、杨宗仁、张驯龙三部余部共七千人连郧县都待不安稳了,已经是露出了向均州撤退的意思。

“撤就撤,反正郧南一失,襄阳府就已经门户洞开。”梁纲看重的是人而不是地盘,现在保康县落到清军手中,不要说是郧县,就是均州和均县都没了防守意义,清军已经直接就可以杀到谷城城下了。以他的意思看,王聪儿还不如直接让郧阳义军撤到谷城、光化一线呢。

“我对那个没意见可说,我关心的只是以后你们打算怎么办?”看着王聪儿的脸,梁纲不放过她一丝一毫的神情变化。

眉头微微的一舒,王聪儿冷冷的颜sè有了点缓和,举着茶盏到嘴边,吹着热茶边说道:“那三人不是派人到你那儿了吗?就真的一点都不关心?”虽然和梁纲和红巾军是盟友,但是教会就是教会,王聪儿心中分的还是极其清楚的。

如果说之前的廖勇富,那也就算了,到了罗进时候在她眼中就已经是梁纲在撬他们的墙角了,现在看到陈金生三人势弱后还联系红巾军,王聪儿心中这个叫气啊,当然不会给梁纲好脸sè看。而且这一个月了,红巾军一门大炮都没向襄阳支援,给了些火药也全都是荆门运过来的……

“呵呵,那三人我可没打算收留。”梁纲心中一定,原来王聪儿是莂到了这一点上啊,当下斩钉截铁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绝不撬你们义军的墙角。

之前机会就已经给他们了,是他们自己没把握到。现在时机已过,就是相投也没那个可能了。梁纲才不会因为那三个家伙而跟襄阳义军起什么龌龊,太不值了。

“那大炮呢?都一个月时间了,一门都没有,这像话吗?”梁纲还以为自己的回话能让王聪儿神sè再缓和一点,却不想王聪儿揭过这件事之后脸sè更见清冷,一语直问中心。

“这也太……白了”,梁纲脸sè一僵,回到这年代都三年多了,人来说话一向是拐弯抹角、大圈套小圈或是微微的显山漏水,可绝没有像现在的王聪儿这样问题直白直白的。

可是直白的发问往往是直指核心的,她和梁纲置气,很大原因就是在这个‘炮’字上,因为这个大炮事关两军的切身利益,再好的交情和盟友也只能放两边。

之前王聪儿也顾及着两方的交情,心中虽然焦急和不满意,可始终忍在心头。可现在,襄樊压力日大,北面的清军在樊城城下安营扎寨十多天了,西面的大军也不日就将抵达,义军这个时候真的是需要大炮助阵。

“这个……要看你们最终的作战计划。”梁纲少许结巴后,也不再遮掩了。“而且我现在连自己的都还没有配齐,哪有余力去支援你们?”组建的水师,船只是已经大致齐全了,可船上的大炮到现在都还没配齐,而且自己还要照顾荆门的义军,若再拨调一部分给襄阳,梁纲真的是力不从心。

“这点我知道做得是有些过分,有些食言,可我自己也不想这样,是不是?火炮组的人数太少,产量、速度有限,这我能有什么办法?我只能全力的去扩充它,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王聪儿嘴角闪过一抹讽笑,她不知道铁模铸造法是多么的简单和易学,只要稍微一个不注意就是敌我皆知,所以自以为梁纲是在推脱和用心不纯。

看着闭嘴不言的王聪儿,梁纲很无奈的叹了口气,这个结短时间内是解不开了。除非有一天襄阳义军能全部纳入自己的麾下,或是王聪儿能绝对的严守秘密,看了铸造过程之后半个字都不往外说,也不在襄阳义军内部自己实施,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她眼中,襄阳义军的利益可比自己和红巾军的利益重要的多了。

“你还是说说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办吧?是准备在襄阳城下跟清军一决胜负,还是准备守城疲敌……

如果是一决胜负,我回去后立即就会率红巾军北上。而如果是守城疲敌,我会在战前尽力送来一批大炮,不会低于十门。”

王聪儿跟自己同盟关系内外皆知,襄阳义军得不到大炮,这压力就会全转移到王聪儿身上。梁纲很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但是事关自身发展大计,他也只能食言了。

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没办法!

心底暗说一声抱歉,可该怎么做他还会怎么做的。

“十门大炮?!”王聪儿神sè冰冷的督了梁纲一眼,虽然在内部她一直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可是在外人眼前她绝不会露出半分。“一部守城疲敌,一部……”

…………

一部坚守城池,一部避敌北上,襄阳义军会分兵一支再次开进河南,虽然牵制不到西线的清军,可是至少能扯开樊城下的那一部清军。而且四川的大起义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只要应付得当,襄樊一带固若金汤不说,清军自己还会再次倒一场大霉。

梁纲带着这一消息返回了安陆府,虽然跟王聪儿之间的疙瘩更深了一些,但他心底还是很轻松的。王聪儿自信十足,极有把握应付下这一波清军高cháo,所以梁纲只需要把眼睛投向南方就行了。

大战开始在四月份,陈金生等三部从郧县撤到均州,再从均州撤到谷城、光化,拖拉了七八天时间,然后是光化、谷城一线的攻坚战,联合了襄阳义军本部,实力大增的义军本可以死守那一线的,但是以拖延时间为主的策略使得义军防守态度并不坚定,到了三月下旬中,光化、谷城两县陷落,义军全部撤回襄阳,清军兵锋也开到了城下。

在此之前,梁纲送了十二门炮以及相应的一千二百枚炮弹进了襄阳,八门八百斤炮,四门一千斤炮。

清军在城下停兵了几天时间用以整顿,直到时间进入四月这才开始了襄阳之战的第一次真正进攻。而几乎是同一时间,南会的主力人马在张汉cháo的带领下从武胜关入信阳府,杀进了河南。

襄阳大战已经爆发,梁纲在南线的攻势也蓄势已满,半个多月的休整红巾军各部都得到了一次大的补充,主力前军、中军所有空缺全部补充到位。不但如此,骑兵营也借此机会突破了五百骑这一目标,达到了六百三十骑的空前规模,而火枪营的人数也一跃蹦到了八百人。

当阳之战后,损失惨重的火枪营几乎是在原来老兵的规模上直接扩充了一个营,全营达到了五个中队(一百五十人编制)和一个直属分队的编制,连上后勤的补给队,黄三的手下已经接近一千人了。

但火枪兵的扩充也让梁纲认识到了自己当初的考虑不足。当初红巾军立军的时候,全军战士四等兵分级,梁纲是直接把火枪兵和炮兵划归到一等兵的。

他们确实很重要,可是火枪兵、炮兵不像骑兵,要有一身的骑术才能充任,而是任意的一个人都可以担当,门槛比较后者低的太多了。现在火枪营一下子增加五百人,炮营也进补了二百多人,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是新兵,现在一跃就从四等兵、三等兵蹦到了一等兵,不要说红巾军中的那些老战士不负,就连梁纲自己看了都认为不妥。

当初自己是‘兵种优越’了。

有错误就需要改,扩充之中梁纲也着手修补了一下原先的军制。彻底取消了兵种优越性,火枪兵、炮兵、骑兵以及还未一战的水兵,全都需要从最低一级的四等兵开始做起。

四月初三,襄阳之战正式打响的第二天,梁纲也在安陆誓师,起水陆兵马八千人,向着武昌府正式进军。

湖北起义爆发三个月以来,还从没有义军打到武昌城下,究其原因就在于三千人的汉阳水师。

梁纲如果没有新组建的水师营在手,别说是八千人马,他就算是把手中的红巾军全都拉过去也屁用没有。

挡在眼前的是长江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小河沟,游是游不过去的,扎木筏、坐小船在清军水师的阻击下也是找死。

四艘大沙船,被梁纲分别命名为赤军、镇江、定江、平江四号,其中赤军号为陈达元的水营指挥座舰。

四艘大沙船的外围,各有两大两小四艘小船作为护卫,就像是后世的护卫舰一样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就需要上前顶缸。比如说,清军的火攻。

现在是chūn季,江上的东风盛行,清军水师极可能还会用老法子以火船来打头炮。如果这些火船真的穿过了枪林弹雨到了近处,那么大沙船边上的护卫船就需要挡上前去。

除了十六艘护卫船外,水营中还是十五艘同种类型的船只,这三十一艘护卫船都是李元清原先的船队商船。大的一百吨级不到,小的更是只有五六十吨级。

每艘护卫船上梁纲都只给配了一门重炮、两至四门短炮和两至四架床弩火箭。依船体大小,所配的重炮就从六百斤到一千斤不同,短炮、床弩火箭的数量也二三四不等。没办法,不是梁纲吝啬,而是生产力实在有限,不得已而为之。

除了这三十五艘战船只外,水营中另有四艘八浆快艇,不配床弩也不配重炮,只有一门短炮护身,它们是在旗语指挥不通畅的时候作为交通艇来使用的,平日就徘徊在赤军号周边。

两千人规模的水师营,是梁纲下一步计划赖以施行的保障,这第一战中梁纲自己都上了船,而把陆军交给了张世龙指挥!

(大沙船,三桅杆布置,一艘战船满编,一百三十人。)

从安陆府出兵杀入汉阳府,梁纲一路走来是顺顺当当,不见汉阳水师的一艘战船前来拦截。陆军驻步江口,水师营却停都不停一下,直从汉江穿入了长江。

看着眼前浩dàng的水面,梁纲只感觉心胸猛地一扩,眼界为之一开。再想那汉江江面,似乎已经觉得狭窄了许多。

“大人,逆匪来了。”岳甫在船门外向卢德斌禀告道,声音中隐含着一丝兴奋,又有大功可立了。

汉阳水师总兵卢德斌轻嘘了一口气,眉头一挑透出了一丝得意。“果然是赶不到。”红巾军的水军已经近在眼前,卢德斌却丁点都不担心,他所忧虑的只是岳阳镇水师赶得来赶不来分功。

根本就没把红巾军水师营放在眼中的卢德斌,脑子里自然也没有一丝的失败的忧虑,就想门外的岳甫一样,脑子里想的全是功劳二字。

梁纲横行湖北多年,从头至今都没有遇到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失败,自己今日若能尽灭其水师,当是剿匪第一大功。

兴致勃发的走到船头,拿起千里镜望了望,卢德斌果然看到了一片小黑点从前方徐徐驶来。“好,上天助我建此大功。传我将令,全军起锚,于我迎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