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世中华 > 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转战(十九)

盛世中华 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转战(十九)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13 来源:笔趣阁

二百一十九章千里转战(十九)

南襄堡和紫山寨都不是什么要害之地,只是因为守着两府交界处的连绵大山,所以才有清军驻扎,这在形式上就同先前的界牌口差不多,区别只在于后两者没有巡检司那块招牌。

南襄堡城。

平日里进进出出的东西南北四门早早地就关了上。城头上,懒散无力的清兵、乡勇现在都纷纷打足了精神,眼睛睁的大大的,耳朵竖的直直的,全神贯注的盯着城外,任何一丝的声响都不放过。

几天前东边就传来了消息,说是安远城已经陷落。把守那里的几百号人不死即逃,算是全军尽没。噩耗一样的传闻吓得南襄堡的众守兵是人人惊骇yù绝,两股战战几yù逃跑。可是,他们守在堡城等了一个时辰又一个时辰,两天时间过去了却始终不见红巾军的影子到来。

稍后他们就又听说了关于红巾军的新消息,说是红巾军靠着虎牙关做险,和成德的两万大军干上了,而且还分兵当阳,进驻yù泉山下,虎视耽耽宜昌府城。

南襄堡的守御千总罗智盟当即松了一口大气,在心里求天告地的祈祷着红巾军能直下西南,去找那宜昌府城的麻烦。可千万别来寻他这个小小的南襄堡!那心情急切的真是恨不得能立马隐身消失,再也不在红巾军的眼界中出现才好!

然而事实是,现实中并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都能心想事成的,红巾军停了荆门几天后,终是把矛头对向了南襄堡,而非是罗智盟盼望的当阳城。

梁纲昨天上午带着亲卫队、第一大队、炮队(一部)、预备队、新兵营、老营、辎重营、医疗部等部两千多人浩浩dàngdàng的离开了荆门城,下午酉时左右抵到了安远城。

用意不言自明,显然是剑指南襄。

这个消息传来是真把罗智盟和他手下的那些清兵、乡勇给吓坏了。安远城距离南襄堡只有三四十里的路程,半日的时间就足够红巾军兵临城下。可是南襄堡距离宜昌府城却是有一百多里远,这要是真打起来,宜昌府城可就一点指望都指望不上了。

罗智盟不想死,所以他想守住南襄堡,可是他手头真的没兵。当夜思来想去了半宿,一咬牙,一跺脚,天不亮就下令把紫山寨的人马全调了过来。

如今这南襄堡的守兵有四百多人,其中绿营兵占了接近一半。

“咦?那是什么?”一线黑影从南面的地表下涌出,慢慢的拉成了一条蚯蚓般长短的黑线,正一点点的向着堡城靠近。

“怎么像是骑兵……?”看方位似乎是从宜昌城方向来的。

……在进军!最后三个字被那名老兵给吞下了肚子里。

“还愣着干嘛?”留在城头的把总“啊”的一声蹦跳起来。扳着堡城的垛口就往南边看。可是距离太远看不清,不知道会有多少,但他知道这肯定是骑兵。不见那屁股后面烟都升起来了!

“傻了啊?不赶快去敲锣鼓……贼兵打来啦……”把总下意识的就否定了是己方的援军这一可能。那么,除了这一可能外剩下的就只可能是敌人了。想到红巾军,他当下就急了。

“哐哐哐……哐……”

“咚咚咚……”

两个敲锣打鼓的清兵吓得手脚发软,都不听使唤了。敲起锣来、打起鼓来哆里多嗦的,软绵绵的无力,双手抖得就像是得了小儿麻痹症一样。

但是断断续续地铜锣声、战鼓声还是惊动了全城。罗智盟一脸悲壮的带着二百人赶到了南门。红巾军打来了,那么可以想象得到的,南襄堡是必然不保了。

怎么才能得条生路呢?路上罗智盟不住的在心中算计着自己的各种人际关系,往日的情分、脸面,到了这时就成了他丢城失地后保命的筹码了!

登上城头,罗智盟先就打算把守门把总招过来问话,却见他愣在城头,一脸为难和怀疑的看着城下,手足无措的正不知该如何是好。南门的守兵脸上也没什么恐惧表情,反倒是有一种隐隐的兴奋。

那守门的把总原先以为是红巾军杀了过来。可到了近处才看清楚来者,也是清军的打扮,而且那为首之人还带着一个副将顶戴。

人马只有三四十骑,一路奔来都已经拉成了一条长线。冲到城下,那马上的副将装扮之人随意地一摆马鞭,身后的一个扈从就立马冲了近来,吆五喝六的要把总开门迎接,说是现任的本镇副将潘成允亲到。

把总只是一个绿豆大的七品小官,宜昌镇副将却是从二品的大员,潘成允的名头这把总是听说过,却从没有见过。哪里敢敢轻易开门!谁知道这批人是不是贼军假冒的?

那身装扮可证明不了什么。梁纲从起事以来,毙杀的总兵级人物都有几个,副将一级的就更不用说了,哪里会少得了顶戴?就是总兵一级的装扮他们也拿得出手啊!

罗智盟一听就惊诧的合不拢嘴,急忙赶到垛口处看下。对于潘成允他并不陌生,事实上这些天来罗智盟还把潘成允恨得牙痒痒的。

宜昌镇从出兵江北开始,这一战一打就是一年还多,物是人非。总兵官曾攀桂高升到了湖北提督,副总兵杨延彰晋升为总兵,虽然职衔还是代理的,可只要不出大错,这顶正二品顶戴他就是十拿九稳的戴在头上了。

而潘成允也借着这个机会往前挪了半步,从施南协副将转到了本镇副将的位置上。在曾、杨都不在的这段日子里,他就是宜昌镇的带头阿大。

近来这些日子宜昌镇的行动也都是由他来主持的,这都多长时间了?还不调自己去宜昌府城,罗智盟心头早就把他打了又骂,骂了又打不知多少遍了。

那宜都营和施南协的余部兵马不都被集中到了宜昌城了吗?怎么就偏偏剩下自己不闻不问?简直是不拿千总当干部!

心中非议着,罗智盟明面上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从垛口向下探望,发现城下来人真是副将潘成允,他这一张脸瞬间就笑开了huā。急忙下令打开城门,自己也一溜小跑的赶快下到城门去迎接。

在城头几十清兵、乡勇兴奋的呐喊声中,潘成允打马驰进了城门。进入了南襄堡,估计是听到了士兵们真正发自内心的欢呼声,潘成允脸sè很是好看!不见一丝的不悦。

“卑职南襄堡守御千总罗智盟,参见大人!”罗智盟等在城门洞内,迎着潘成允马头上前就利落的打了个千,行礼道。他也高兴啊,不管之前是怎么恨潘成允,可现在他喜欢啊。副将都亲自到自己这了,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这岂不是说自己这儿还是安全的。毕竟没人会放着重兵屯守的宜昌城不住,急着赶来将要沦陷的南襄堡送死不是……

潘成允还算和气的点了点头,跳下马来,就伴着罗智盟走上了城墙,站在高处四下里看了起来。

罗智盟一脸带笑的不变,跟在潘成允身后如同一小跟班。

南襄堡的防御还算不错,虽然比不得州城,可是因为是绿营驻军所在地,所以比起一般县城的城墙来还是不弱的,基本上都超过了两丈高,最高的位置因地势起伏都超过了三丈五尺。

城墙就地取材,全是由长条青石垒建而成,十分的结实与坚固。城头上本来还有四门火炮,可是年久失用,早就被风雨给毁了。而且堡内也没什么火药。

南襄堡并不大,市井就是一个十字大道,对应着东西南门四门,与镇子来说也只能称得上一般,远说不上繁华。从直面城门的街道就可以看出一二。不过如潘成允在宜昌看到的一样,城内的难民很少。

潘成允不经意间叹了口气,这种现象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好事,这在说明红巾军的信誉良好,老百姓都愿意去相信他们不会祸害自己……

“罗千总,你可知道当今局势。”潘成允突然停了下,转身向身后的罗智盟问起。

“局势?”罗智盟尴尬的一笑,这南襄堡还有什么局势可说的,红巾军说不定下一刻就能兵临城下,再下一刻就能拿下堡城,而潘成允葫芦卖的是什么药他也看不出,这没什么好说的。而要是大势而言,就太平常了,跟市井小民说的一样,追兵、堵截什么的,他也辨不出什么huā样来。

“大人恕罪,卑职实在……”罗智盟小心的回道。

“我告诉你,将军大人的追兵已经拿下了虎牙关,曾军门的偏师也已经进抵到了荆门城下,贼军后路已经断绝,无处可退,就只有勇猛前进。可现在左路的宜昌府城有我水陆重军集结,贼匪轻易不敢犯,这矛头就只有对准北路。梁逆现在舍当阳而就安远,打的主意是什么?你难道看不出?那明显就是要走北境群山脱困……”

曾攀桂率七千兵南下兜袭,这消息是昨天中午时分才传到潘成允手中的,他在与抵到宜昌的岳阳镇总兵卫国雄(水师)、长沙协副将黄瑞商议之后断定,成德大军短日内破下虎牙关不成问题。红巾军便是再勇猛善战,在三面布兵的情况下,仅靠荆门城内的兵马正面对决战胜七千大军也是困难重重。

算上消息走在路上的时间,潘成允估mō着现在时候也该差不多了,成德的兵马很可能就如他现在所说的那样——已拿下虎牙关,兵临荆门城。所以他才这般对罗智盟说。这样一来深重的使命就等于是无形中jī励了罗智盟,给他一种发自内心的鼓舞!

“你该知道,我军在北境一线的兵马只有你这一部,所以本将昨日得到消息后就立刻点起两千兵马前来增援,为了让你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这才快马加鞭的先来一步。现下的后续人马应该已经过了方平山,只要再过了梁村河(古怪的名字),不需两个时辰就可以抵到南襄堡。”

潘成允一脸郑重的看着罗智盟,“这期间的三俩时辰是最为关键,贼军兵锋在即,你一定要把南襄堡给我牢牢守住!”

从方平山到梁村河也需要走上大半个时辰,所以说清军的援兵距离南襄堡的实际距离还有两到三个时辰的路程,而红巾军则就近的多了。从安远到南襄堡,再怎么算现在也已经该到了,就是因为辎重太多拖慢了行军速度,这也差不过一个时辰去。

罗智盟靠着手中的这四百号人,面对红巾军的进攻必须撑过一两个时辰的时间……

擦了把汗,罗智盟总算是明白了潘成允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了,他心头也在jī动着,因为此战若能功成,红巾军主力必将遭受大创,他自己也将成为剿匪有功的功勋之臣;可要是不能成功,那lòu点十有八|九就会摊在南襄堡身上,他自己就算是侥幸的从红巾军的刀口下活命下来,也肯定会被朝廷的鬼头刀来一次亲密问候。

何去何从呢?罗智盟抬头看了眼潘成允,慌luàn的眼神渐渐坚定了下来。“卑职领命!”有潘成允在,哪里还会由得自己不应允。

眼下这种局面,身为副将的潘成允随随便便找一个借口就可以就地斩杀了他,绝不比杀一只jī麻烦。朝廷才没那个功夫去追寻一个守御千总的死因呢。

杀了自己后,从手下的几个把总中随便提出一个坐上自己的位子,就由不得他们不卖命。而潘成允则可以继续置身事外,届时就是南襄堡破了,援兵赶到不及,他的干系也是少之又少。而反之,则是大大的功劳。

“大人以副将之躯能亲临险地,与小将等人助威,小将及手下将士极为振奋。我南襄堡全城军民誓与贼军血战到底,捍我大清军威。”

…………

梁村河东岸,两座无名山头间的凹陷洼地。

一个浑身上下披着绿sè草衣的侦察兵疾步跑来,赶到梁纲面前行了一礼,神情沉定地报道:“禀告将军,清兵大队人马已经行到对岸,人数在两千左右,马队有近二百骑。”

正在坐在一块石头上想事的梁纲闻声立刻站了起来,搓了几下双手,果断的下令道:“炮兵准备,预备队准备,所有骑兵上马,全军备战!”

他肩上的伤口还没有痊愈,但这并不妨碍他此次领兵出战。费了这么大功夫,绕了好一道圈子,才悄悄地埋伏到了这里,为的可不就是能在入山前再好好的打上一场痛快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