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世中华 > 一百二十一章 一代奇女

盛世中华 一百二十一章 一代奇女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54:13 来源:笔趣阁

襄阳城,陈家院内。

夜晚降临后,梁纲再次来到了这里。

这时陈家已经没了外人,陈恒军被支去了兴隆镇,他的家人都在那里住,他离家这么长时间了自然要回去团聚团聚。

所以,梁纲就光明正大的走了进来。

几个月不见,陈广亮明显消瘦了很多,这段日子他是操了不少的心,也担了许多的害怕。“梁爷……”看到了一脸合笑进来的梁纲,陈广亮神色立刻有些激动起来,这次‘买卖’他是长了大见识了,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任务完成的很漂亮。

…………

“宣城詹夫人那里已经处理妥当了,小的在那留下了三千两……”陈广亮从袖口里摸出了一个小本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记载了不少的字,按着上面的记载他一条一条的给梁纲念了起来。

宣城詹夫人,即是指詹王氏——王贞仪。她的事情在梁纲吩咐陈广亮的诸多事情排列第一位,也是梁纲对陈广亮吩咐下的所有任务唯一一件关乎到确切人氏的事情。

王贞仪,字德卿,号金陵女史,原籍安徽天长,生于上元(今江苏江宁),清学者王锡琛之女,宣化太守王者辅孙女,宣城诸生詹枚妻。

因为原先的朋友就有一个宣城人,曾与他说起过老家的名人,这人极是佩服王贞仪,以至于相处之下梁纲的脑子里都不由得记下了这个名字,甚至连她的一些事迹都知道了。

这位詹王氏,幼时就曾随父宦历楚粤,出塞省视。祖父王者辅是一位富有学问和胆识的层官吏,因秉性耿直,不肯阿谀奉承,三次得罪上官而落职,最后被配吉林,死于戍所。

十一岁时,王贞仪与祖母董氏及父亲等人奔丧塞北,曾于吉林居住五年,还从一位蒙古将军夫人处学得骑射,能‘跨马横刀,往来驰骋’,也能‘必的,骑射如飞’。

吉林的五年生活,对王贞仪的影响很大,在那里她结识女友,研讨学问,不甘心于男尊女卑封建观念的束缚,认为男女“同是人也,则同是心性”,学问未必尽为男人而设,女子亦应有求知识的权利,反对那种认为女子只能从事饮食缝纫之事的观念。且她对那些附庸风雅,不务实学,无病呻吟,“朝学执笔,暮即自命才女”者,亦不屑与之为伍。在他《题女丈夫图》一诗,就抒了自己“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的情怀,有着出女子的常规。

十多年孜孜不倦的钻研,王贞仪通星象,精历算,工诗,晓医理……涉猎广泛,偏又既专且博。(汗,这要是生到现代……!!)

而她二十五岁的‘高龄’才结婚也是让旁人纷纷掉落眼球………

这样的一个女子,梁纲心底下也不能不说一声佩服。而更为重要的是,相比起满口‘之乎者也’的八股人,精通天历法和地理、数学等知识,且又接触过西洋数学的王贞仪,在梁纲眼才是真正的人才。

虽然在眼下的这个时代,她的所作所为,都是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那么的不可思议!甚至是离经叛道。

兼资武,六艺旁通,且博而能精,被钱大昕誉为‘班昭以后,一人而已’的王贞仪死的时候还不满三十岁,夫家家境的贫困是她早早去世的一大因由。

所以梁纲才要陈广亮下东南之时特意走一趟宣城,找到那詹家……因为算一算今年应该就是王贞仪嫁给那个詹枚的年份。

别的什么先都不求,只希望朋友的这位偶像别再年纪轻轻的过早离世,另外还有就是要多多的交出一些弟子来。

人才教育出的学生不一定全都是人才,但总比蠢材教育出的学生来得强不是?

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宏伟大愿’到底能不能实现,可梁纲已经在为自己的愿望的实现而努力。这救王贞仪也能算做是其之一。

在梁纲未来的设想,大炮是他手下军队必不可少的装备。虽然对‘炮’了解不多,可弹道学什么的一些名词,梁纲还是听说过的,这些玩意一听就知道与数学有关。

王贞仪就是他已知道的数学大家,那干嘛不施以援手,结以恩义?或许等自己有了一亩三分地之后,直接就可以把她那一家接到自己的地盘来,让她给自己的炮兵做研究。另外,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哦,这就是单筒望远镜了……”梁纲手拿起一根来,扣在眼上向外望了望。

望远镜他不陌生,但是这单筒的铜质望远镜他却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之前都是上或是书本、影视上。虽然在效果上比起后世民用的高倍望远镜都差了很多,但是它依旧极有用处。

山野之,有了这个在手,再与清军对仗的时候,可就轻松多了。

“嗤……”将镜片两边的铜帽盖上,一尺来长的单筒望远镜微微用力一合就缩在了一起。很好,很方便!

陈广亮此次一共买来了十个,花了他整整三百两银子。这玩意要三十两银子一个,他显然是被人坑了,但梁纲并没去计较这一点,相比较金钱,他更看实物。

十个单筒望远镜之外,陈广亮还从濠镜买来了五支燧枪,外加配送的一百五十纸弹。为这个,他又花了二百两银子。

购买燧枪,这本是梁纲交给他的一项极重要的任务,重视程度要远过望远镜。为的就是能够拿来当做样品,好让他在山里进行仿制。但却是万没想到,本来极重要的一项现在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因为从刘家缴获来的那几支燧枪,已经足以当样品来用了。

山里面的‘山寨版’现在都已经是在进行了。梁纲特意委托西天大乘教从山外面弄来了三个铁匠以及在湖广兵仗局世代做工的一对工匠父子,他们五人连同山里本就有的两户铁匠,七个人就成了梁纲部‘火器化’的先驱者、领头兵。

不过……多了总比少了强,至少拿它现在就可以用来训练火枪兵。

五个佛山挖来的工匠就更是不用多说了,梁纲会亲自领着西天大乘教的人把他们带进山的。

又是五个,这么一来火器组的成员又将是扩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