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这么多事,孙丽萍准备回家看望一下赋闲的父亲,自从上大学以来,她已经很久没有回到这个家了,看着熟悉的一切,心底又有些感慨。
家里依旧如平常一样简朴,墙上挂着一些字画,都是当代的一些作家文人的题字,价值最高的,也不过几百块而已,而且都是他们主动赠与。
走进家里,孙丽萍没有看到父亲的身影,看到书房的灯还亮着,孙丽萍悄悄的走了过去,只见父亲带着老花镜,正在摆弄着社会上送来的锦旗,一边摆弄,嘴里面还自顾自的嘀咕着什么。
书桌上除了笔筒之外,整整齐齐的陈列着几本泛黄的旧书,除此之外就是一个相框,里面裱着一张母亲与父亲结婚时的照片,黑白画面与书房有些格格不入,却记录着革命年代这一对新婚夫妇的美满一刻。
母亲很漂亮,清秀而温柔,父亲年轻而儒雅,两人都有些羞涩,却又是那么完美的契合。
父亲拿着一面面锦旗小心的叠好,堆积在了一起,地上放着一个箱子,里面已经放满了锦旗,父亲叠了又叠,最后全都压进了那已经装满的纸箱里,已经皱巴巴的手,用力压了压,才盖好拿起胶布密封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孙丽萍心底有些不是滋味,她很清楚父亲从教这么多年,从不是为了这些荣誉,比起这些,看到学生们考上了好大学他都能乐一两天,有时候甚至会自顾自的喝几口小酒,就似乎是自己的儿女有了出息。
相反的是,这些锦旗在他手里都是沉甸甸的,装进箱子里密封,对于父亲来说是它们最好的去处。
“我这老骨头的荣誉越多,日后老阎他们在一中就越不好开展工作。”父亲口中嘀咕着,这句话却让孙丽萍听了心底一酸。
阎主任代理一中的校长,不出意外日后他就是一中的校长,但是这几日里,阎主任都是战战兢兢的,深怕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到位,又或者做的不够好,在或者学校又出现什么事情,对于阎主任来说,父亲得到越多的赞誉,他的工作就越难做。
人总是有攀比心理,会拿新任和前任去做对比,但是孙丽萍从没想到过这一点,而现在她才明白原因,有时候父亲考虑事情比她周全的多。
“名誉名誉,有些人就是被名誉压的一辈子也喘不过气来,没有得到的人,羡慕万分,得到者却有苦自知。”父亲嘀咕道。
想到这几日里,父亲半步不出家门,孙丽萍为自己当初的劝解有些失落,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名誉是一种认可,可同样也是一种责任,父亲想的似乎只是安享自己的晚年,不想在因为名声所累。
可是自己当初,却为父亲被撤职替苍龙被黑锅而感到不值,甚至是气愤,觉得父亲太过老实。
这段时间里,社会各界所赋予的殊荣以及那谢师宴,通通被父亲拒绝了,孙丽萍虽然表面不说,但实际上心理却有些不快,觉的这是父亲应得的,只是她从没想过,这些荣誉父亲是否在乎,身为女儿,她似乎从来只在乎者自己的感受,却忽略了父亲的感受。
甚至在某些时候,她还觉得父亲太古板,为什么应得的荣誉却不受领,她还替人打电话劝解过父亲,但都被父亲严厉拒绝了,好几次她暗自生父亲的气,这个气到现在甚至还很不顺。
可今天回家听到父亲的这番话,她突然觉得心底有些愧疚,作为女儿,她自诩很了解父亲是什么性子,但她却从没在乎过父亲的感受。
越是长大,便越是如此,总是以自己主观的想法,去强迫老人做某些事情,觉得是为了老人好。
这就好似小时候,父母们强迫子女做某些事情,在父母而言,这是为了孩子好,而换成儿女们孝敬老人时,大多数时候都在强迫老人做某些事情,却从没在乎过老人是否需要,或者是否愿意。
打包好了锦旗,父亲将一箱子所谓的殊荣,都放到了书房的柜子里,这才回到书桌前,呆呆的看着桌子上摆放的那张照片。
父亲摘下了老花镜,拿起那张见证了革命,见证了婚姻的结婚照,手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他抚摸着上面的母亲,看着她的笑容,就似乎母亲还活着似的。
这一幕是她小时候年少时经常看到的,但当时她每当看到父亲这个微笑时,心里就会狠狠的说,母亲在的时候,为什么你却不在乎她?而非要失去了,才知道后悔,甚至在某些时候,他觉得父亲不配在看母亲的照片。
可今天,看到父亲脸上的微笑,她却感受到了微笑背后的那种深深的愧疚和自责。
“玉玲,我这一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还有丽萍,这孩子从你离开之后心底就不待见我,好在的是她现在长大了,也懂事了,我知道不能对她要求太多,我也没资格对她要求太多,现在我退休了,只想尽我做父亲最后的责任,希望看到她嫁人,看到她成家,看到她生儿育女,这样我就满足了。”父亲念叨着,可突然他紧紧的握着照片,浑身抖动着道,“我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后悔当初为什么不赶去医院,为什么......为什么......”
看着父亲的模样,以及那抖动的身子,孙丽萍脑子里突然天旋地转,后悔?后悔听了母亲的话,难道当初母亲在医院的时候,曾对父亲说了什么吗?
她的第一想法就是去质问父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如果,你还活着,该多好.....”父亲感叹了起来,“你活着就能看到丽萍长大,看到她成家,看到她生儿育女,看到她孝顺乖巧的样子.......”
孙丽萍没有冲上去质问父亲,因为她已经得到了一个答案,在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对母亲很好,父亲是一个语文老师,温文儒雅,风度偏偏,两人可谓是一路经历风雨磨难而来,从她出生到母亲去世,她从没见过父母吵过架,家里一直是和和睦睦的。
记得小时候母亲抱着她,给她讲过一段最辛酸难忘的故事,当初的造反派逼上了家门,把父亲拉出去批.斗,逼着给人下跪,父亲都忍耐了下来,在那段最艰辛的日子里,他们还是挺了过来,而父母从没因为外在的原因,而忽略了内在的生活,直到改革开放,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她诞生了。
国家恢复高考,父亲成了第一批考上大学的知识青年,而母亲本来也是书香门第,但那时候却因为怀上了她,所以就没有参加高考。
但是她出生之后,却渡过了一段最幸福的时光,父亲毕业进入刚恢复的东宁市一中,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回家。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父亲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很多时候都是在学校渡过,只因为一个字,忙,因为他的学生们正面临高考。
所以在某一段时间里,孙丽萍恨透了高考,恨透了父亲的那群学生,直到母亲积累成疾,躺在医院里去世的那一刻,父亲依旧忙的没有时间来照顾母亲,来照顾这个家,而孙丽萍把这种恨深深的埋在了心底。
当父亲回来时,母亲的丧事已经办完了,她看到父亲甚至连眼泪都没流过一滴,她痛恨父亲的这种无情和冷漠。
可如今回想起来,才发现她那根深蒂固的恨,使她完全失去了理智,让她忘记了母亲到临死的那一刻,还没忘记告诉她,别怨你父亲。
而在还没有病危时,母亲也从没怨过父亲哪怕是一句,她时刻都在念叨的是父亲的好,念叨的是......
父亲对她撒了谎,从母亲去世那一刻就对她撒了谎,其实母亲病危时,最难过的不是她,而是父亲,在那种危急的时刻是母亲让他留在学校,因为母亲知道自己的不行了,相比正面临着决定人生最重要时刻的学生们,她的病情已经不太重要,孙丽萍恍然大悟,为什么母亲离开时,脸上还挂着幸福的微笑,即使她的男人没来送她最后一程。
到此刻,孙丽萍也难以想象,这是母亲的决定,但在回想当初父亲捧着母亲遗相,冷漠没有一点表情父亲,她明白了。
其实那并不是冷漠,只是一个男人,把失去最爱的痛,死死的压抑在心底,而透出的坚强,因为他需要给还在成长的女儿一个父亲的形象。
不知何时,孙丽萍看着父亲捧着那张结婚照的样子,突然流出了泪水,她错怪了父亲这么多年,而父亲却从没怪过她,甚至每时每刻都抱着对她深深的内疚独自活着。
她没有去打搅父亲的沉思,悄悄的来,又悄悄的离开了,走出门之后,她突然想哭,却又哭不出来。
一路返回公寓,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她甚至忘记了做电梯,似乎是为了惩罚自己,当她到达楼层时,却突然蹲下来抽泣了起来。
直到看到苍龙时,在也忍不住失声痛哭.......
ps:木有忘记,还欠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