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九十章 愤怒的钟松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九十章 愤怒的钟松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7 来源:笔趣阁

李勇听到孙全厚报告说敌人的报务员被何翠花打死了气得直拍大腿,这丫头也太虎了,怎么都给打死了,打死几个军官无所谓,这报务员怎么还给打死了,唉!这个何翠花真够让人头疼的。

要是能把这个敌人的报务员俘虏过来就太好了,有一部电台和上级单位联系起来也方便,可惜被这个何翠花打死了,说什么都晚了,李勇的肠子都要悔青了,只有以后再另想办法了。

榆林城三十六师师部,师长种松怒气冲冲地指着一个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的军官鼻子骂道:“蠢货,废物,刘子奇,你堂堂**的一个旅被共军一个小部队的伏击打掉了一个团,这可是一个团两千多人,就逃回来几百人,你还敢回来见我?你还有什么脸来见我?你为什么不追击?”

一二三旅旅长刘子奇小声地回答:“报告师坐,当时天太黑了,我判断不出是不是共军的大部队,听逃回来的士兵说,共军的火力异常凶猛,有很多的重机枪和迫击炮,这样的火力可以肯定的共军的主力部队,他们团还没反应过来就死伤超过一半了,我怕被共军的大部队包围,所以才命令全旅收缩,回到三岔湾固守。”

师长钟松狂怒地说:“胡说,你有没有脑子?如果是共军的大部队能放过你们吗?单单打你一个前卫团,而放着旅主力不要的还能是共军的大部队?

好吧,今天中午全师出发,我到要看看是什么共军敢和你们周旋,共军不来则罢,来了就正好消灭他们,也叫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精锐。”

旅长刘子奇小声说道:“师坐,根据咱们的情报显示,西北共军能有六七万人,总兵力是咱们的两倍还多,冒险追击会不会上了共军的大当?”

钟松瞪着刘子奇:“你是不是被共军吓破了胆?共军的兵力是我们的两倍又能如何?能把我们一下子吃掉吗?你说的六七万是他们在攻击榆林前的数字,他们对榆林攻击了三个昼夜,损失惨重,现在还能有六七万吗?

告诉你,西安的胡长官已经派二十九军的刘堪军长带着延安的机动兵团配合我们作战了,今天上午前锋已经到了绥德,如果我们三十六师能把共军缠住可就立了大功了,废话就不要说了,马上回去掌握你的部队,如果再畏缩不前小心军法从事。”

当天中午三十六师的大队人马出了榆林城沿公路向西北野战军撤退的方向扑来,三个小时后来到了特务营设伏的地点,战场上敌人的尸体还没收拾,各种物资到处都是,被打坏的枪支遍地,中间还夹杂着几个没死伤员的嚎叫声,场面显得很凄惨。

戴着一双白手套的师长钟松从吉普车上走了下来,仔细观察了遗留的战场,指着身边刘子奇的鼻子说:“看到了吧,还有这么多的物资被遗弃了,西北的共军什么时候这么大方过?

共军是以穷出名的,每次战斗结束后连根草都不留下,这就说明共军根本不是什么大部队,而是支小部队,怕被你们旅缠住,所以简单打扫一下战场就跑了,你贻误了战机,不配做旅长,当了连长还差不多。”

一二三旅旅长刘子奇被师长钟松训得一声不吭,看着面前垂头丧气的刘子奇,钟松喊道:“行了,别楞着了,回去掌握部队,今天全师进入归德堡宿营,明天早上攻击前进,你还当你的旅长,你们旅还是前卫。”

当天晚上,离榆林四十里左右的归德堡一带驻满了敌整编三十六师的人马。

堡中心有座大院子,进了院子大门,迎面是整齐的一排石窑洞,陕北的窑洞是有说法的,穷苦人家的窑洞都是土的,只有有钱人家的窑洞才是石头的,百姓家充其量用石头镶镶门口和窗口就很不错了。

这是一个地主的私宅,如今三十六师师长钟松和师部的一些重要人员都住在这里。

正中的一孔石窑洞里,墙上挂满了作战地图,有几个参谋人员站在地图前念着西北野战军各部番号,并在地图上查看位置。

钟松坐在椅子上,带着吃饱喝足后的懒散劲,脸色是沉着而得意的,坐了一会,伸个懒腰的钟松站了起来慢慢走到地图下,看着满屋子的军官说:“刘军长的来电你们看过了吗?其中大有文章,哼,某些靠运气爬上去的人,没有几个旅的兵力就连几公里都不敢移动。

这还是在白天,夜间就是带上六七个旅也不敢行军,真是太可耻了,有失军人的风范,这样的人不配当军人,顶多就是一个土地主,靠他们来剿匪会误党误国的。

西北共军已经由剿匪之初的两万多人,增加到六万多,其中有很多都是我们前**的士兵,这还是剿匪吗?跟给共军送兵员有什么区别?不过这次共军攻击榆林确是伤亡惨重,二十二军的x军长守城还是很一套办法的。”

一个军官说道:“那不还是靠我们师给他们解了围,要不x军长怕不是成了共军的俘虏吧。”

另一个军官说道:“我们一个师越过沙漠地带增援榆林,使共军措手不及而仓皇逃窜,这简直是剿匪以来的创举,师长功在党国利在千秋,师长高超的指挥和铁的决心是这次进军的成功和关键。”

钟松:“的确,这次成功进剿给那些葬送党国利益的人一个教训,也给剿匪战争提供了新的方法,有些人常说,共军行动迅速,动作飘忽不定,这种说法是有夸大成分在内的,共军也是人,不是什么神仙,用兵贵在神速,这是军事常识,可是我军的各级指挥员能做到这一点的却没有几个。

我们这次增援榆林,正是因为行动迅速才使以运动战为长的共军出乎意料而措手不及,此次我师增援榆林使陕北战局改观之后,将委员长和胡长官已经通令嘉奖。兄弟姐妹们,解放战争的不好写啊,离的太近了,咱也看了几本书,好象很少有解放战争的,拜托多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