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二十九章 初战 牛刀小试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二十九章 初战 牛刀小试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0:37 来源:笔趣阁

部队又走了两天一宿终于走出了大森林,李勇让张劲松带着他的侦察排尽量扩大搜索范围,又过了两天还是什么情况也没有,即没碰到自己的部队也没碰到敌人,李勇让大家千万不可松懈,侦察排还要把搜索范围再扩大一些,连队主力则隐蔽前进,这一天快中午的时候前面隐隐约约传来一阵阵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

李勇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张劲松马上前去查明情况,过了能有二十多分钟,张劲松带着几个人气喘嘘嘘地跑了回来汇报:“前面有我们的部队,我没到跟前询问番号,正在展开行动,估计是碰上硬钉子了,冲了几次都没上去。”

李勇忙命令部队跑步前进准备战斗,部队一溜小跑,十几分钟后来到了一个土坎后面,只见土坎后面趴满了穿着灰军装的战士,土坎前面能有一百多米的山梁上有一大两小三个碉堡,正在不停的射击,从三个碉堡的枪眼里喷出的子弹形成了交叉火力。

碉堡前面的开阔地上零零乱乱的躺了一片穿着灰军装的牺牲战士尸体,李勇猫着腰来到一个背着驳壳枪的指挥员后面问道:“怎么样?”那个指挥员头也不回的说:“不怎么样,前面地势太平了,没有可以利用的隐蔽物,上去五个爆破组全扔半道上了。”

接着又喊道:“第六组准备。”李勇看我军的几挺轻机枪虽然还在发射可根本压制不住敌人的火力,忙道:“同志你等一下,让我们试试。”

这时那个指挥员才回头上下打量李勇和特务连的战士,看到特务连的武器装备明显高出一大块还都戴着钢盔,奇怪地问道:“你们是那部分的?”李勇回答我们是二纵队四旅的,冲后面喊道:“高翔,把你们排带过来。”

这个指挥员听李勇说是二纵四旅来帮忙的当然高兴了,也看看这个二纵队的怎么打仗。

高翔的炮排从后面赶到李勇身边紧张的组装小炮,炮盘、炮管、两脚架、瞄准具,战士们对自己的武器很熟悉了,几分钟组装完毕。

兄弟部队的战士们看到拉上来的特务连还有身上的装备眼睛都有点红了,李勇也不管他们羡慕不羡慕,看到组装好的六零炮指着左面的小碉堡道:“左前方一百三十米试射一发。”

话刚出口‘咚’的一声,一发炮弹打在了小碉堡的左后方,李勇接着说道:“向右偏移十米试射一发。”话一出口又是一发炮弹打在了小碉堡的右面两米处。

这第一次真刀真枪的较量战士们还是有点紧张,按说平时训练的时候打的很准了,炮弹也没少消耗,可是这一真打起来还是有点慌,只有一百多米的距离也打不上,速度到是不慢,李勇的命令一出炮弹就打出去了,但是准确率不行,李勇也没怪战士们,接着命令:“再向左偏移三米试射一发。”

这一下一发小炮弹准确地打在了左面小碉堡的顶盖上,轰的一声在碉堡的上面炸开了,只见小碉堡里的机枪停了一分钟又重新发射起来,李勇一看知道是碉堡的顶盖没打穿,里面的人被震得有点发晕过了一会又缓过来了,接着命令:“三发急速射。”

李勇的话一出口只见连着三发炮弹全砸在左面碉堡上面,在一阵烟雾中碉堡被炸塌了,左侧的火力点马上没有了。战士们一阵阵的小声欢呼,这迫击炮的威力总算是发挥出来了,排长高翔和李勇趴在一起,回身瞪了自己的战士们一眼:“喊什么喊,有什么好高兴的,就这么一巴掌远还浪费两发炮弹。”

战士们互相撇撇嘴都不吱声了,李勇又命令:“目标,右侧的小碉堡,试射一发。”一发炮弹砸在右侧碉堡的右面一米处,“向左偏移两米,三发急速射。”

又是三发炮弹准确的砸在右侧的碉堡上,连着三颗炮弹都砸在了一个地方,在炮弹的爆炸声中右侧的碉堡也被炸得粉碎。

李勇看着中间还在拼命发射的大碉堡冷笑着道:“正前方一百四十米,目标敌人的母碉,试射一发。”

打了两个小碉堡,炮排的战士们也不紧张了,准确度也提高了,再加上母碉比较大,目标好找多了,第一发炮弹就准确地打在大碉堡的顶盖上,可是大碉堡上面冒出一股白烟,里面的机枪啥事没有还在继续射击。

李勇一看,好家伙这还是钢筋水泥的大碉堡啊,看你的盖子硬还是我的炮弹硬,大声喊道:“十发急速射。”随着通、通、通的炮弹出膛声,连着十发炮弹全砸在大碉堡的上面,前面几发把顶盖打穿后,后面几发从弹洞钻了进去,只见大碉堡在一阵轰隆声中被炸个稀碎。

迫击炮一般由炮身、炮架、座钣及瞄准具四大部分组成。炮身可根据射程的远近做不同的选择,炮身长一般在1~1.5m之间;炮架多为两脚架,或者三脚架,可根据目标位置调节高低和方向,携行时可折叠;座钣为承受后坐力的主要部件,同时与两脚架一起共同起到支承迫击炮体的作用;瞄准具多为光学瞄准镜,刻有方向分划和高低分划。

与其他常规火炮相比,迫击炮的主要特点是:

(1)弹道弯曲,适合于对隐蔽物(如山丘)背后的目标进行超越射击,也可对近距离目标进行直接射击;

(2)装弹容易,射速高(20~30发/分),火力猛,杀伤效果好;

这里多说几句,要说这迫击炮的发射速度最大只有每分钟三十发,这已经是极限了,但是我们解放军的神炮将军赵章成在百团大战中曾经用一门迫击炮,在大仰角的情况下用十二个战士为他搬炮弹按引信,自己则操炮发射,以每分钟四十发的发射速度在六分钟内打出去二百四十多发炮弹,一举击溃日军一个步兵大队,这个战斗速度现在还让人无法想象。

后来据被抓住的日军俘虏交代,只是能看见成串的炮弹从天上掉下来,可是从什么地方打出来的谁也不知道,实际上赵章成将军的战斗位置离敌人只有几十米,这一个大队也就是一个步兵营的小鬼子完全是被打懵了。

(3)质量轻,体积小,机动性强,中、小口径迫击炮可以人背马驮,打了就跑,能快速转移阵地;

(4)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大规模生产,造价低。

迫击炮的操作使用亦十分简单,在发现并瞄准目标后,将迫击炮弹从炮口滑进炮管,依靠其自身质量使炮弹底火撞击炮管底部的撞针;或者依靠其自身质量滑至炮身底部,待射手操作释放撞针后,撞击炮弹底部底火。底火被击发后点燃炮弹尾部的基本药管,随后捆绑在弹体外面附加药包内的火药亦被点燃。

虽然炮弹与炮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炮弹滑落,但是弹体外部的闭气环仍能形成极大的膛内压力,推动炮弹出炮口并飞向目标。迫击炮的这种发射原理决定了迫击炮弹不能与炮管紧密贴合,因此不能依靠膛线使炮弹产生旋转以稳定其飞行方向,转而使用尾翼稳定装置来保证其飞行姿态。

因此,所有的迫击炮弹均带有尾翼。典型的迫击炮弹在结构上除尾翼外,还包括引信、传爆管、炸药、弹体、闭气环、基本药管、附加药包、底火等零部件。

所谓的迫击炮实际上也是一种滑膛炮,它没有膛线,是打击面目标的一种步兵武器,是野战步兵最重要的支援火力之一,因为重量轻,结构简单,步兵携带较为方便,直到现在一直被步兵所青睐,但是用它来打击点目标并不是这种武器的长处,李勇也是没办法,如果不用迫击炮以现在特务连的装备就只能是和兄弟部队一样派战士往上送炸药了。

李勇不想在第一战斗中战士们出现伤亡,也只好让战士们用打击面目标的迫击炮来打击点目标了,特务连的运气还算不错,敌人这几个碉堡修建的并不牢固,用迫击炮也解决了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