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832章 酝酿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832章 酝酿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7:03 来源:笔趣阁

打掉了四架偷袭来的舰载攻击机,警卫连的战斗才算是彻底取得胜利,加上开始时干掉的两架油挑子,李勇等人就等于是在一次战斗中击落了六架敌机,整整六架,是飞机不是玩具,这可是个了不起的大胜利,步兵阵地取得的战果超过了专门的高射炮兵。

欢笑声响成了一片,几个高射炮连的战友们也在向步兵老大哥表示敬意,所有的人都在高兴和欢呼,只有李勇一个人悄悄的抹了一下脑门子上的冷汗,自己悄悄嘀咕了声好悬。

说心理话,二次对空作战他多少都有点大意了,因为有先前的胜利垫底,李大副部长不自觉的有些瞧不起美国远东空军,认为敌人的飞机也没什么了不起,可是却差点让敌人钻了空子,打仗就是这样,战争有自己的法则,那就是骄兵必败。

敌人的脑袋并不笨,大意之下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几架突然冒出来的海军舰载机就很危险,还好手里有新武器当家,这才让可能的损失化为乌有,但是教训是必须要吸取的。

何翠花一阵风似的跑了进来,拉住李勇的胳膊就向外面拽,嘴里还喊着:“嘿,咱们打了大胜仗,你怎么还不高兴!还在隐蔽部里猫着干什么?敌机都被我们打跑了。”

可能只有细心的指导员李佳多多少少能猜到一些李勇在想什么,不过,胜利就是胜利。不管有多危险,警卫连凭借新调远来的武器和敢于与对手搏命的精神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是实打实的战果。

此后的一连几天也没有看到美国空军的影子。新开挖的大隐蔽点附近难得的消停了一阵子,李勇也在想敌机不来空袭的原因,敌人为什么不过来轰炸了,到底是为了什么。

敌人确实是害怕了,在野狼小组的报告中说中国人在他们将要轰炸的地点布置了大量的高射炮兵,就是为了对付天上的飞机,中国人还管这个办法叫“守株待兔。”

美国人当然不愿意当那个被撞死的兔子。有强大的工业实力做后盾,损失的飞机能很快就补充上。但是损失的飞行员可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一个成熟的战斗机驾驶员要经过大量的时间磨练才能独当一面,面对有密集高射炮火的地区还要飞行员去轰炸就好比故意让飞行员去送死,这样不合算的买卖谁都不想去干。美军也一样。

强大如美国空军也经受不起飞行员的大量损失,为此,几天下来都没有敌人的飞机来骚扰,这就是李勇坚持对空打击带来的效果。

这是难得的空闲时间,李勇命令负责修建隐蔽点的部队,要抓住机会把藏身的洞库扩大再扩大,还要多挖几个开口,防止一个洞口被炸塌后全军覆没的惨剧发生。

敌人不来是好事情,来了使劲揍。不来更好,老子要加快下一个隐蔽点的开工,布置好了防卫任务以后留下来两个高炮连负责防空。李勇带着警卫部队和另外两个临时支援过来的高炮部队悄悄的开拔了。

有了苏联的支持,志愿军的高射炮兵有了长足的发展,按每个大隐蔽点两个高射炮连的水准国家完全能负担得起,在高射炮兵和警卫部队的全力配合下隐蔽点开挖的工作进展的很顺利。

先前计算过,志愿军的前线阵地距离鸭绿江一线的直线距离大约是四百多公里,李勇计划是修建大的隐蔽点八到十处。小的看具体情况来定,并不是一味的要求必须要达到多少数量。反正一切都要以为前线服务为标准。

当大型的隐蔽洞库修建完成了一半以后就看出效果了,志愿军后方的补给能力明显加强,从鸭绿江大桥开过来的车辆白天隐蔽晚上行军,加上流动防空哨的配合,志愿军后勤部队的战损率大为下降,运送到前线的物资逐渐多了起来。

前方的部队很明显的感觉到了这一变化,在各大隐蔽点没有修建之前,一线部队的粮食供应是每天八两,二线六两,后勤单位一天四两粮食。

在肚子里没有油水的年代,四两粮食只能够勉强维持生命,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营养了,以至于有好多人都因为缺乏营养而得上了各类疾病,最为典型的症状是嘴角溃烂,根据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维生素缺乏症。

调查结果是出来了,原因也查明了,可是后勤补给就是不得力,一线部队干瞪眼没有办法,疾病的蔓延又造成了部队的大量非战斗减员,这就给将要发起的第三次战役蒙上了厚厚的阴影,为此,彭老总和总部的各位首长们急的脑袋冒烟,可就在这个节骨眼的时候有好消息传来了,粮食供应加强了。

这可真是个鼓舞人心的好消息,不管是一线还是后勤部队,伙食都比以前好了许多,不但主食的定量增加,还带来了一定的副食品,青菜、肉类、还有许多的鸡蛋,都被成卡车的运送上来。

粮食、弹药、各种急需的物资,都被大量的运送上来,就连休整中的九兵团都得到了大批补给物资,这还是不参加行动的部队,一线作战部队得到的份额更多。

真解决问题呀,解决大问题了,从某种程度来说,后勤问题不解决,将要发起的三次战役不知道能打成啥样。

一大盆的白米饭还有一大盆刚蒸好的金黄色的鸡蛋膏就摆在总部的几个首长面前,这是首长们的中午饭,很奢侈的一顿饭。

“哎呀,他娘的,老子的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洪学智副司令的嗓门格外的大。

“能吃上这样的饭要感谢我们的李勇同志啊,老总,你推荐的人选真不错,小李勇干的很好,咱们的物资供应不但加强了还把天上的美国飞机打的魂飞丧胆,是不是给他请个功啊。”韩先楚副司令的嗓门不比洪副司令小。

李勇取得的成绩让彭老总很高兴,这说明他没有看错人。

解方参谋长说话的角度则偏向于作战:“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弹药是运上了不少,但是我们部队武器装备的口径太杂了,举了例子说,有的部队装备的是三八式步枪,可是运送上来的却是七九步枪的子弹,武器口径不统一对补给的压力太大太大。”

“武器的口径一定要统一,请功也要先放一放再说,目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家都要先准备一下。”

从彭老总嘴里说出来的重要工作当然是非比寻常,经过两次战役之后,联合国-军的攻击势头被遏制住,猖狂不可一势的联军被志愿军迎头狠揍了一顿,这就让溃败中的朝鲜人民军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时机,经过短暂的招募和训练,人民军又重新组建了三个军团(1、2、5军团)总兵力扩充到七万多人。

按照预定的作战计划,重新组建的人民军三个军团也要参加此次战役。

有朝鲜人民军参战,这肯定是好事情,可是好事情的背后也有一大摊子的工作需要解决,比如联合指挥问题,通讯联络问题,具体的攻击地段分配等等问题,都要中朝两国的统帅部去制定去完善,当然了,其中最重要的毫无疑问就是联合指挥问题。

中朝两国在紧张筹备即将要开始的大战役,而这么大的战役想完全瞒过敌人的耳目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应对中国人将要发起的攻势,对面的联合国-军也没有闲着,三八线的另一侧在昼夜抢修工事,雷区、路障、铁丝网,还有大量的步兵炮兵掩体,连环地堡群都在紧张施工中,一场大战役在酝酿在发效。

华盛顿郊外,林木茂盛,一座幽静的私人别墅里,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正坐在一张椅子上悠闲的喝着手里的红酒。

二战结束了,整个欧洲都趋于平静,大乱之后大治,人们都在舔食战争留下来的创伤,本来象他这样的军人应该过上了舒心的生活,可是该死的朝鲜战争又让他紧张起来,他不明白远东一个叫做朝鲜的小国跟强大的美利尖有什么纠集,有人说,这是政治,政治就是这样,军人不需要理解,军人只管打仗就行。

可是做为美国陆军的副总参谋长,想躲避清闲是不可能的,完全不问政治也不行,那就好比是澳大利亚的鸵鸟,面对危险的时候把把脑袋藏在草丛里,屁股却露在了外面,做为一个美国资深的军人,他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马休-李奇微,时年五十五岁,出身于美国一个军人家庭,父亲退休前是美国陆军的一个上校,秉承了父亲的意愿,李奇微高中毕业后就考入了著名的西点军校,并在这里度过了最为美好的青年时光。

虽然李奇微讨厌战争,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他也向往荣誉,如果有人问他是想远离战争还是想在战争中赢得属于他自己的一切,可能连他本人也说不清楚。

先给大家道歉,然后再给大家拜年,老巴给伙计们鞠躬了,再过几天更新应该会好一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