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765章 先斩后奏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765章 先斩后奏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7:03 来源:笔趣阁

侦察营一千多名战士跟在他们营长的后面一同进了日喀则城区,所谓的城市和后世所说的城市当然不一样,按现在的说法,也不过是聚居区而已,不过,这在当地已经很了不起了,日喀则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后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接管城市这样的活计独立旅干多了,特别是侦察营,每到一地都要先期到达,所以,战士们也不用他们的营长下命令,而是很自然的按照以前的做法,在全城的各个地点上岗上哨,在每一个看似重要的地方都派上人员看守,没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整个日喀则基本上就象换了一个天地一样。

侦察营进入的方式是和平的,但也有稍微显得蛮横一点的地方,那就是,战士们不管不顾的把当地所有武装人员全部缴械,不管是什么身份,只要是武装人员,就必须把武器上缴,胆敢违抗者格杀不论。

这可不是在开玩笑,而是在动真的,所以,虽然过程是和平的,也不免有磕磕碰碰的地方,并不是所有人都服气。

当然了,在血与火中摔打出来的部队并没有把个别人的反抗放在眼里,在战士们看来,日喀则个别人的反抗很可笑很愚蠢,等待他们的是满身的冲锋枪的弹洞和雪亮的刺刀。

零星的枪声没用多久就平息下去,在这之后再也没有发生有暴力反抗的事件,侦察营的班排级的指挥员不间断的用步话机向营长张劲松汇报接管城市的过程,期间也把发生的交火事情详细报告,比如说收缴了多少的武器,在什么地方击毙了多少的反抗人员等等,而营长张劲松也不时的发出一个个指令。

一个身背步话机的战士紧紧地跟在他们营长的身边,话筒里传出来的声音清晰可闻,被当成大首长的张劲松此时还在和日喀则的僧俗官员打交道,每寒暄几句就要回身用步话机下达一个指令,而在战士们和张劲松看来很平常的作战命令在这些官员们听来却觉得心惊肉跳。

官员里面有人能听懂汉语。张劲松当然知道这点,他没有回避什么,觉得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在强大的实力面前,所谓的一切阴谋和反抗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也就是一个笑话而已。

面带笑容的张劲松神情轻松,并没有把发生的零星交火当成什么大事情,他跟一干当地官员们解释,收缴武器是解放大军的一贯方针,以后的城市治安将由解放军的驻军来执行。他们的个人人身和财产安全完全有保障。这也是和内地一样的做法。并不是故意针对某一特定地区。

日喀则的官员们听着张劲松的解释,有佩服的地方也有郁闷,因为经过一番接触,他们都已经知道。这个看似很强横的解放军指挥员仅仅是一个营长,并不是什么高级人物,日喀则再封闭,大家也知道营长是一个什么级别的军官。

官员们的表情也不一样,城府深的不动声色,随着张劲松的解释和索郎平措的翻译微微点头,好象听的很注意的样子,至于他们心里是什么想法就没有人知道了,而有的则是把嘴撇的多长。和身边的人小声嘀咕:“这家伙,不就是一个营长吗,还不如咱们一个代本的带兵官大,架子到是不小。”也有的人劝解,慎言、甚言。非常时期,少说话为秒。

张劲松才不管他们怎么想,达到目的才是真的。

“各位,主力部队还有半天的时间就能赶到,我希望地方政府马上动作起来,做好各项接待工作,不得延误。”

在张劲松咄咄逼人的目光下,这婿城迎接的官员们唯唯诺诺的答应,一切照办,一切照办,定会让解放大军满意云云。

张劲松也很满意,不断传过来的情况让他知道侦察营已经把日喀则控制的差不多了,遇到的零星抵抗被全部消灭,到目前为止一切顺利。

日喀则当地武装全部加在一起的人员只有一千多人,和侦察营的兵力差不多,但是战斗力就不在一个档次了。

在当地官员们看来,张劲松的官职确实小了一点,但麾下的兵力却是实在的,一千多人的军队已经是一股很厉害的力量了,但是这样的力量在这个很强横的解放军指挥员嘴里不过是一个小部队,后面的主力还要大的多。

解放军后续部队的兵力规模让他们丧失了抵抗的决心和意志,这也是张劲松仅仅凭借一个侦察营就能迅速解除当地武装并且控制城市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兵压境,在知道了抵抗等于找死的情况下放下武器也就不足为奇了,或者说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张劲松得意洋洋的命令索郎平措:“给咱们旅部发报,侦察营已经控制了日喀则全城,收缴了大部分的武器装备,一切顺利。”

索郎平措在兼职翻译的同时还携带了一部电台,便于把前卫部队的情况迅速传递给旅部,这个被俘虏过来没多长时间的战士一个人干了好几个人的活,这也是他能快速成为全旅名人的一个原因。

独立旅主力离侦察营的距离不远,连一百公里都没有,但在有线电话还没有铺通,步话机的通话范围又达不到的情况下通讯只能靠电台,兼职通讯排长的李佳把侦察营拍发过来的电报递给了旅长李勇和政委王成德。

看完电报的旅长李勇长长出了一口气,嘴里说了句很好,就把电报递给了王成德。

城市接管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语言和风俗习惯都与内地差异巨大的西藏地区,因为与内地的情况有所不同,所以部队所要执行的政策也不一样,李勇很清楚的记得,当年的十八军进藏部队并没有完全解除当地武装,而是让他们保留编制,继续维持当地治安。

这就造成了一个极大的隐患,西藏的一部分上层人物过惯了在农奴体制下的奢华生活,认为是解放军的到来才让他们的美好愿望落空,随着时间的流失,他们心中的怨恨积累的越来越深。

正是因为一部分人的鼓惑和煽动,才造成了几年以后的大暴乱,而暴乱的人员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当初没有被收缴武器的武装人员,这个隐患直到暴乱被消灭以后才彻底消除,解放军的进藏部队也从新制定了西藏军区的组成。

当然了,这都是几年以后的事情,离现在还早的很,但熟知这一部分历史的旅长李勇是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把这一祸端消灭在萌芽状态的,在别的地方他没有办法做主,但是在独立旅所要进驻的日喀则就不一样了,解除当地武装一定要做到,就算是遇到再大的阻力也要干下去。

这才是李勇对侦察营工作很满意的真正原因,张劲松这家伙干的好,只有把武装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政权才能稳固,以后的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下去,这也符合**说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

其实,独立旅这么干是冒着很大风险的,本着和平解放西藏的目的,十八军进藏后,藏军的残留武装并没有被解除,而是被改编成了地方部队继续保留下来,虽然私下里暗流汹涌,但是在表面上却是一团和气。

在表面上一团和气的大环境下,独立旅却以强横的姿态把日喀则的藏军武装解除了,这种行为在当时是一个很特别的另类,如果有人乱扣大帽子,把破坏和平解放西藏的帽子扣到独立旅的头上,李勇和王成德这两个主官是很危险的,弄不好被撤职也不新鲜。

好在当时的通讯落后,环境封闭,在独立旅有意无意的隐瞒下,就算是上级知道了,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的事情,已经是既成事实。

说一千道一万,结果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在独立旅进驻后,日喀则生产和生活秩序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就算是上级知道了独立旅执行的政策有一定偏差也不会说什么,说白了,独立旅这是有点先斩后奏的嫌疑。

齐装满员的独立旅足足有一万四千多人,这样的一个旅级别的部队相当可怕了,加上大量的技术装备,全旅的规模要比普通部队大上很多,行军序列拉开老长老长的,从远处看,铺天盖地的向日喀则而来。

“展开战斗队行,向日喀则攻击前进,沿途所遇到的武装全部消灭”,旅长李勇的命令里透露出来的是一股震撼人心的凶狠。

以装甲部队为前导的独立旅气势汹汹,坦克营的教导员李玉明带着一个尖刀排为全旅开路,马达的轰鸣声声震四野。

一百多辆的坦克和装甲车呀,虽然型号老旧,但架不住数量够多,已经是一个装甲团的规模了,全营走行时发出来的声音几公里以外就能听的清清楚楚。

此时的侦察营长张劲松正带着一干僧俗官员做着各项准备工作,张劲松告诉他们,我们解放军真正的大首长就要来了。

多灾多难的军文呀!!!让老巴如何是好???

如果您觉得网不错就多多分享本站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