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694章 紧张备战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694章 紧张备战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7:03 来源:笔趣阁

李勇也没有想到,他这一通吹牛皮说大话还真起了点作用,独立旅暂时没有了被裁撤的风险,不过,这也都是暂时的,以后谁能说的好。

回到了迪化的独立旅平静下来,小股土匪有各地的地方武装去对付就足够了,主力作战部队反到没事情干了。

闲下来的李勇仔细思考了几天,怪不得上级会让部队搞屯垦,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进疆的一兵团,起义的二十二兵团,还有改编的第五军,加在一起就是二三十万部队,这么多人马,每天的消耗实在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凭借当时新疆的生产能力,养活这么多的部队确实困难,所以大部分的给养都要靠从内地调运,可是内地离新疆路途遥远,一来一往,成本太大。

不过,这都不是李勇所要考虑的事情,李勇要干什么?要抓紧训练部队搞战备,按时间推算,朝鲜战争马上就要爆发,再隔几个月的时间,四野的十三兵团就要入朝参战,独立旅虽然地处新疆,跟东北边防离的太远,但世事无常,谁又能知道上级是个什么想法,一野的十九兵团后期不也是入朝了吗。

政委王成德也曾经悄悄找过李勇,问他那个什么所谓的远近规划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他这个当政委的一点不知道,李勇只是嘿嘿傻笑的告讼王成德,那都是当时被司令员逼出来的,不那么说不行,不那么说咱们独立旅还指不定被首长弄成什么样,一个新疆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的正规军。

具体为什么李勇没有详细说,但王成德多聪明,仔细想想也就把事情猜了个**不离十,老王也是一身的冷汗。大勇这小子胆子太大,什么话都敢说。

有了王司令员的命令,事情确实好办多了,从第二天起,兵团后勤部门就开始对独立旅进行大补给,粮食、弹药、服装、油料,包括最难弄的高射机枪弹,都被送了过来,足足干了两天,才把独立旅这么多天消耗的物资补充足够。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来,养一支部队实在不是个轻松的事情。

几天过后,从二军调拨过来的六百多个战士也到了,独立旅又是一片欢腾,因为里面有一部分是老熟人。也无所谓是什么调拨,只是从二军的三个主力师里抽出一部分人给了独立旅。算是一个军里的人事调动。只不过独立旅老是单独出去执行任务,驻地也没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好象到了另一个部队一样。

说起二军的人事调动还有一个小插曲,六百多人不是一个小数目,郭鹏军长和王恩茂政委本着自愿的原则让大家报名,可是没想到的是。报名的人员远远超过了独立旅所需要的数量,都是一个军里的人,大家都知道独立旅牛,不但打仗厉害。后勤也是富的流油,武器装备更是别的部队拍马也赶不上的,这样的部队不想去的是傻子。

就为这事,听说别的几个主力师的师长还挺有意见(四师除外,因为四师和独立旅是一家人),几个师长和政委说,这么一出戏唱下来,被独立旅闹的好象我们都是穷光蛋一样。

但是不管怎么样,人员是到齐了,李勇和王成德把这六百多人分配了下去,重点单位无疑是工兵和修理连,补充完毕以后的独立旅的工兵和修理部队都超过五百人,虽然还叫连,但是规模足足抵得上别的部队一个营,也算是够牛了。

工兵连的连长小成和修理连的连长三牛眉飞眼笑,这两小子很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富裕了,见人就白话说别看他们是连长,那也是营长级别的连长,加上大量调拨过来的器材,独立旅工兵部队的实力翻了几倍还不止。

按李勇的要求,现在独立旅所差的就是坦克营的问题了,坦克和装甲车的燃油都已补充到位,只有这各种型号的零配件没有地方去掏弄,王司令员也是责成兵团的后勤部队去向内地请求调运,但是因为距离太远了,显然一时半时还没有办法运过来。

这都不是问题,咱们还有时间等,虽然不知道上级是什么意思,但是从调拨过来人员和物资来分析,独立旅应该还没有被裁撤的风险,原因很简单,如果上级下决心把一支部队裁下去,是不会对这支部队进行人员和装备上的补充。

在此期间,独立旅展开了规模宏大的练兵活动,而且练兵的针对性很强,主要以土工作业为主。

包括政委王成德在内,大家都对旅长李勇的做法不太理解,练兵就练兵,部队吗,肯定是要训练的,可是为什么要重点练习单一科目,整天泥呀土的跟战壕、掩体和防炮洞打交道,旅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想方设法让战士们练习挖防炮洞,打土匪还用得着挖防炮洞?土匪有重炮吗?

虽然不理解,但是战士们执行起来还是一丝不苟的,大家都认为旅长这么干一定是有用的,这也多年来养成的老习惯。

为什么要让部队重点练习土工作业?其实李勇这是在做防患于未然的工作,他怕的就是那一天上级突然有命令让独立旅去朝鲜前线,多做准备终归不是坏事。

练、练,整天训练不断,土匪打完了也不让大家松口气,独立旅的干部战士把驻地附近的一座小山包都要掏空了,就是为了练习战士们的土工作业能力。

为什么要这么干?因为在朝鲜战场上,美军打仗向来崇尚火力制胜,地面上是坦克和重炮,天上是陆航和海军的舰载战斗机,同等级的部队,美军拥有的火力是志愿军的几十倍。

说一个简单的战例,如果一个志愿军的步兵连据守一个阵地,而进攻的是一个美军的步兵连,志愿军的一个连只有一百多支步枪和少量的轻重机枪以及手榴弹,或许还有那么一到两门没几发炮弹的迫击炮(补给跟不上),而美军的步兵连在进攻的时候,一个步兵上尉就可以指挥除他本身的一个连以外,还有一个重榴弹炮连,一个坦克连,一个战斗轰炸机中队来协助,这样一算下来,美军一个连的攻击火力是我们志愿军守卫连队的多少倍,没法计算,因为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

重炮覆盖轰炸,坦克炮直射打点目标,战斗轰炸机在头上往下扔凝固汽油弹,这就是美军的钢铁战术,要知道凝固汽油弹可以形成两千多度的高温火焰流,凝固汽油弹下,生命很难存活。

在残酷的环境下志愿军靠什么来和美军交手?靠志愿军的飞机?靠那些短腿(航程不足)的米格机?要知道,即使在志愿军空军最鼎盛的时候,也不过是在后方的交通运输线上开辟出了一条所谓的米格走廊,而最前线的部队就只有用脑袋顶着炸弹和对手拼命了。

自己的飞机靠不住,那怎么办?靠那些数量少的可怜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显然更不行,志愿军有限的高射炮火要保护桥梁和隘口,前线的部队根本就指望不上,那么志愿军又怎么才能顶过联合**的地空火力的狂轰乱炸?

秘密就在于志愿军的土工作业能力,志愿军的战士绝大多数都是农民,对挖沟挖洞有一种天生的熟悉感,加上从红军时期开始,不论是对付日本人还是国民党,解放军的火力都处在劣势,所以,为了能打胜仗,为了少一点伤亡,解放军的部队对发起战斗的地形和地势极为挑剔,也养成了每战必先挖工事的习惯,这才是志愿军能与美军对抗的最大秘密,靠的就是坑道。

坑道战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展,在朝鲜战争中被发扬光大,这也都是被残酷的环境逼出来的结果,李勇所要做的就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已,虽然还不知道是否能用得上。

就在独立旅在祖国的大西北边陲紧张备战的时候,紧挨着中国东北边境的朝鲜半岛却战云横生。

朝鲜半岛总面积二十二万左右平方公里,当时的人口二千五百万,二战结束以后,本来是一个统一的半岛国家的朝鲜被美国和苏联一分为二,用标图尺在地图上的三八线上人为的画上了一条横线,从此,闻名世界几十年的三八线诞生了。

冷战开始以后,朝鲜南北两方各自被两大对立阵营所控制,也都各自组建了自己的国防军,苦孩子出身,在中国吉林长大的金日成得到了当时斯大林政府的支持,以苏联红军朝鲜支队的名义解放了半岛北部,而后,为了扩充自己的力量,早于新中国成立不到一个月的朝鲜政府代表团来到了中国,请求支援。

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共产国际大家庭,新中国把四野部队中的朝鲜族干部战士全部调拨给了金日成政府。

四野的部队太大了,一百几十万的部队,其中就有一部分是久经战火考验的朝鲜族的老战士.(求赞,求赞)(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