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564章 后勤保障

少年之烽火岁月 第564章 后勤保障

作者:我是巴图鲁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01:17:03 来源:笔趣阁

大军进疆,刻不容缓,正在和李勇一起喝酒的陈海涵参谋询问有什么需要部队注意的,李勇心想,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需要注意的太多了,别看喝了点酒,李勇的脑袋还是清醒的,心想和陈海涵多聊聊这方面的情况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老陈是六军的参谋长,是能参与军一级别部队决策的高级指挥员,甚至很多计划就来自于他这个参谋长的大脑,他多知道一些会对部队很有好处的。

“老大哥,别看新疆的国民党投降了,可是咱们要做的工作多了去了,新疆不但有国民党的正规军,还有大量的土匪和特务,国民党的正规军是投降了,可是那些土匪是不会投降的,不把他们消灭掉,咱们就没有安生日子可过,想恢复生产也只能是一句空话,新疆的土匪不同于别处,背后有外国势力的影子。”

其实说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有点过分了,人家陈海涵一个军参谋长都不知道的事情,你一个旅指挥员怎么会知道!!

不过,可能是陈海涵喝了点酒的原因,或者也因为和李勇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见多了李勇的奇谈怪论,就见怪不怪了,陈参谋长并没有追究李勇是怎么知道的,只是有些好奇的问道:“呵呵,还有外国势力,都是些什么人?”

李勇也故意把话说的模糊一点:“老大哥,我听人说了,在迪化有美国的领事馆,这美国人可是和国民党穿一条裤子的,他们能眼看着咱们进新疆而一点动作没有?不可能,所以我琢磨着美国人肯定会有动作,有什么动作咱们不知道,但一定是对我们大军进新疆有危害的动作。”

陈海涵一口把碗里的酒喝了下去,然后重重墩在桌子上:“说的有道理,敌人是不会甘心灭亡的,管他有什么花招。咱们以不变应万变,打他个狗娘养的,对了,你小子肚子里的货色不少。还知道啥新鲜玩意,都统统给我说出来。”

李勇有点郁闷了,啥叫货色不少,咱知道的多了,只是没有办法全部说出来而已:“先不说土匪了,大军进新疆就不容易,几千里的沙漠戈壁和无人区。根本就没有办法去补给,咱们部队的汽车数量很少,后勤能力又差,如果靠徒步行军困难就太大了,进入十月份以后,气候也越来越冷了,沙漠地区的昼夜温差又特别大,寒冷、饥饿、伤病、疲劳、恶劣的气候和自然环境都会对部队产生极大的考验。想进疆,不容易啊。”

李勇的一番话说完让陈海涵参谋长半天没吱声,李勇最后象是自言自语的总结道:“最主要的还是后勤。只有把后勤搞好了,我们大军才会顺利进疆,这是目前顶顶重要的工作,马虎不得。”

半晌没说话的陈海涵参谋长点点头:“说的有道理,我也听说了,你们二军前些天过祁连山的时候,一个前卫团就冻死了一百三十多人,后勤保障太重要了,另外你这些话也别藏在肚子里,有机会向上级反应一下。”

就在彭老总回来的当天。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召开了师以上级别的军事会议,会议上彭老总公布了上级的决定,也宣布了把二兵团的六军划归给一兵团建制,而一兵团正在外地执行的任务的第七军则是调给了二兵团,又宣布了先期进疆的部队为解放军的第二军和六军。

事情有时候真是很微妙,**旅做为二军的一支作战部队。以前没少和六军别苗头,也曾经闹过一点小摩擦,为了互相抢装备,李勇和手下甚至和罗员发军长都顶过牛,没想到现在成了一家人了。

会场上的气氛很热烈,不管怎么说,咱们解放军目前都是胜利者,要用胜利者的姿态进入新疆,这是毫无疑问的,会议上陈海涵参谋长也把和李勇在一起讨论的问题搬了出来,并且声明,有很多东西不是他的想法,而是李勇这个家伙想到的。

彭老总和兵团首长们的目光又一次看向了李勇,不过,现在李勇可没有什么紧张的,因为在座都是自己的老上级老首长,说白了,包括王司令员在内,都是咱的靠山,只要自己认为能说的就都说出来。

“你这小家伙又有什么道理了?赶紧给我们讲一讲。”彭老总的话语里透着一股子高兴劲,可能是老总参加完开国大典的兴奋劲还没过去。

“各位首长,我认为咱们大军进入新疆主要面临两个困难,一是新疆的匪患特别严重,如何剿匪要做好各种预案,第二就是我们如何进疆的问题。”接下来李勇把自己所考虑到的详详细细的说了一大遍,最后强调了一点,一定要把部队的后勤搞上去,补给搞不好,在几千里大戈壁和沙漠的行军路上,部队所要承受的损失可能比作战还要大。

李勇的发言让在座的各位深有同感,二军的郭鹏军长说道:“前些天过大雪山的时候就给了我们一个教训,前卫十四团牺牲了一百三十多,如果都按这么个损失数字过祁连山,即使不算**旅,我们二军还有三个师九个步兵团,这一下子半个团的人马没了,想想都够吓人的。”

王恩茂政委也补充道:“郭军长说的是牺牲的数字,如果加上冻伤失去战斗力的战士,数字就更多了。”

一封由彭老总签署的,篇幅长长的电报向中央和军委发了过去,电文是这么写的:由平凉到迪化二千二百至两千三百公里,部队步行以日三十五公里计算需时六十六天,每四天休息一天,共需三个月才能到达迪化。

其中星星峡东西大约四百公里,缺人烟,无水粮,柴水均需预备运送,三四月份系风季,安西至星星峡常起旋风,黄旋风来势缓,人畜可避,黑旋风来势凶猛,事先如无准备人可吹走,酒泉至迪化严冬时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到五十度,非皮帽衣服和毡靴很难过冻。

入甘后地广人稀,粮食接济不上,军队前进速度很快,夺取敌粮与民间借粮不能磨粉,大多吃整麦子,供给标准或按照军委规定,战士们体力相当减弱,因为打胜仗,所过地区群众欢迎,部队的战斗情绪还是很高的,但进军新疆,在干部和战士中还有怕走远路,怕回不得家,怕走草地,怕过沙漠,怕寒冷等等恐惧心理,排除这些恐惧,入疆前还需要有一个月的准备。

运输很困难,十八及十九兵团各有汽车百余辆,多系逾龄,机件缺损,经常能用者各三四十辆,一二兵团和野战军后勤部,共近百辆,经常能用者亦不过六七十辆,平凉和天水之敌均是有计划撤退,车油以及重要物资均运走,仅在天水缴获汽油二百多桶,甘肃民间大车很少,人力畜力也不丰富,初到地区也不亦多动员。

电报没有夸大其词,而是把西北野战军所要面临的困难向上级做了汇报,在电文的字里行间也可以看出,野战军的后勤能力很差,虽然已经到了解放战争的后期,可是从红军时期就一直困扰部队的补给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怎么办?当然坐等不是办法,李勇只是一个旅级别的指挥员,上级所要考虑的问题他没有能力解决,但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还是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的,在会议开完之后,**旅全力开动起来,开始搜罗物资。

汽车和坦克的燃油、配件,粮食服装,武器弹药,药品器材,抵御寒冷的各种物资等等,一万几千人的部队所要的东西实在的太多了,所有的人员都行动起来,酒泉没有的上张掖,张掖没有的再到武威,实在不行了就去兰州,反正一切都是以部队需要为主。

何翠花和孙全厚更是忙的脚打后脑勺子,生怕什么物资准备少了到时候让部队吃亏,李大旅长也一反常态的泡在了辎重营,整天和老孙以及何翠花商量如何能让部队的物资准备更充分一点。

成天待在辎重营跟何翠花在一起,以至于准老婆胡小莲都有点吃醋了,在此期间李勇还特意给上级打了一个报告,要求野战军和兵团帮助解决风镜和墨镜的问题,还要求每人一套。

说实话,让每个战士都装备上风镜与墨镜其实是有些奢侈了,在穷的掉渣的西北野战军里,甚至于有的战士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东西存在,这两样小物件看似不大,但了解情况的人就明白小物件对部队的战斗力的重要性了。

部队将要行进的路途上风沙很大,风沙太大的时候让人都睁不开眼睛,眼睛都睁不开还怎么来开枪射击,而有了保护眼睛的风镜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